摘 要:公示語是一種公開面對公眾的以達到某種交際目的的特殊文體。其應用范圍幾乎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路標、廣告牌、商店招牌、公共場所的宣傳語、旅游簡介等等。隨著中國對外經(jīng)濟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加,作為“城市面孔”的公示語引起了翻譯界、媒體和民眾的普遍關注。本文嘗試借助社會符號學翻譯法從一個新的角度解決文化和社會問題給公示語翻譯造成的困擾,對公示語的翻譯進行探討。
關鍵詞:公示語;應用功能;翻譯;社會符號學
一、符號學的發(fā)展及社會符號學翻譯法
符號學誕生于20世紀初,是研究符號指意系統(tǒng)的科學。歐洲大陸學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是瑞士的迪南·索緒爾與法國的羅蘭·巴特,美國學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查爾斯·皮爾士和查爾斯·莫里斯。
索緒爾在其最富影響力的《普通語言學教程》中,明確提出了自己的符號學語言觀,認為語言符號是語言學的基礎和出發(fā)點,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tǒng),語言符號的意義取決于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關系。同時,他強調(diào)符號的社會性,“語言在任何時候都不能離開社會事實而存在,因為它是一種符號現(xiàn)象,它的社會性就是它的一個內(nèi)在特征”。
美國符號學創(chuàng)始人皮爾士則認為:“符號或表現(xiàn)體是某種對某人來說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種能力代表某一事物的東西”。換言之,每一個符指過程(semiosis)都體現(xiàn)了符號、符號所指的客體與解釋體(interpretant)之間的關系。莫里斯系統(tǒng)地發(fā)展了皮爾士的符號理論,他認為符指過程含有三種成分---符號載體,所指,解釋體,他甚至提到了第四種可能的因素:解釋者(interpreter)。莫里斯對符指成分的這一重要補充是革命性的突破,揭示了符指過程的本質(zhì),完善了我們對符指過程的認識,解決了符號學與人的關系。
由上述理論可以看出,公示語翻譯應在功能對等的前提下盡量做到語意對等、語法對等、修辭對等,為達到這一目的公示語言翻譯工作人員在理解符號學理論的同時,還必須了解公示語言的特殊意義和功能。
二、公示語特點及其特定應用功能
公示語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小心地滑Caution, Wet Floor”,“售票處Ticket Office”,“閑人勿進Staff Only”等等。不同類別的公示語分別可以起到規(guī)范人們的社會行為,調(diào)整人際關系,提高生產(chǎn)率,威懾罪犯和激情勵志的作用。公示語的語言文字簡潔明了,有時配以圖文,廣泛地運用于公共設施、公共交通、旅游景點、涉外辦事機構的場所。特殊的場合、特殊的情景、特殊的受眾在有限的時間里要了解、明白一個信息,客觀上要求公示語簡單明了。我們看到商家在門前掛上“營業(yè)/Open”招牌,顧客只需稍瞄一眼就知道該商店開門了,我們現(xiàn)在可以進去購物了。有時為了使公示語更具體形象化,還配上簡單的圖示。
分析公示語的應用范圍及其功能,我們可以將之歸納為四大功能,即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強制性。
三、符號學翻譯原則與公示語翻譯
由于漢語和英語存在著語言上及文化上的巨大差異,如何把握這兩種語言各自的特點,做到既傳達原語中的信息又能表現(xiàn)出譯語的特色,各翻譯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根據(jù)社會符號學的翻譯原則“意義相符,功能相似”, 這對公示語的翻譯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依照社會符號學翻譯觀點,公示語這種具有特殊意義及功能的翻譯,不僅要譯出其指稱意義、言內(nèi)意義,更重要的是應譯出公示語的聯(lián)想意義和象征意義。本文以意義和功能等效為最高準則,在功能對等的前提下盡量使公示譯語發(fā)揮與原公示語同等的效力,使原語公示語的所有信息的多重意義及功能最大限度地在譯語公示語中體現(xiàn)出來。
針對公示語的特點,其功能要依據(jù)特定場合、目的而定,表示“靜態(tài)”意義、服務、指示、說明性質(zhì)的公示語大量應用名詞,直接、準確無誤顯示特定信息。限制性、強制性、表示“動態(tài)”意義的公示語大量使用動詞、動名詞,將公眾的注意力集中在公示語發(fā)出者要求采取的行動上。還有動詞短語、名詞短語大量應用于公示語,這些詞組、短語的結構簡單,組合多樣。此外,公示語在多數(shù)公共場所常常與醒目的圖形標志共同使用,圖形標志作為文字內(nèi)容的補充、確認、說明,效果相得益彰。
文化與翻譯如影隨形,由于文化傳統(tǒng)、文明程度等差別,翻譯時就必須考慮文化因素。比如,許多酒店住宿須知規(guī)定:“貴重物品、現(xiàn)金請教服務臺保管,否則后果自負?!比绻g成“Valuable articles and cash shall be handed to General Service Desk for safekeeping.Otherwise, the owner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the consequence.”從語法上看,此處“shall”不妥,應改為“should”;從文化方面考慮,“后果自負”對中國人而言,不會覺得不舒服;而如果直譯為英語,就顯得語氣生硬,讓人難以接受,顯得多此一舉,所以不妨刪掉其英語譯文。
由此可見,漢英公示語之間的翻譯,終期目的是使其表達符合語言習慣,為受眾所理解和接受,做到真正的“功能對等”。
參考文獻:
[1]陳宏薇.符號學與文學翻譯研究[J].外國文學研究,2003,(1).
[2]樂眉云.再論索緒爾的符號學語言觀---語言符號的性質(zhì)[J].外國語,1997,(4)
[3]索緒爾- 普通語言學教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作者簡介:伍媚,女,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在校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