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嘎
(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蒙醫(yī)醫(yī)院,內(nèi)蒙古 海拉爾 021008)
赫依癱是薩病的一種,又名面癱。是由白脈損傷引起的臉嘴唇等面部歪斜的突發(fā)型臨床癥狀。蒙醫(yī)認為“赫依、希日、巴達干”三根失衡,氣血失調(diào)導致經(jīng)脈淤滯,痰凝氣滯,經(jīng)脈失于濡養(yǎng)而發(fā)病?!夺t(yī)決補記》曰:“赫依癱,即病頭部?!敝饕蚴茱L侵襲,巴達干赫依偏盛入面部白脈,脈道堵塞,氣滯血瘀所致[1]。多發(fā)于夜間,晨起時發(fā)現(xiàn)口眼歪斜,不能閉目,流淚,唇歪向一側,流涏,吐字不清,失眠,患側面部肌肉松弛,皮膚皺紋消失等。筆者應用蒙藥配合針刺治療赫依癱30 例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赫依癱30 例,蒙藥配合針刺治療組20 例,單純蒙藥治療組6 例,單純針刺治療組4 例;其中男性17 例、女性13例,年齡26 ~67 歲,左側癱者19 例,右側癱者11 例,病程2d ~1年。
2.1 蒙藥:主劑:額日敦烏日樂,13 ~15 丸/次,溫開水送服;扎沖-13 味,9 ~11 丸/次,晚睡前溫開水送服。赫依型用阿嘎日-35 味,13 ~15 丸/次,晚餐后溫開水送服或反復給藥;希日型用烏蘭-13 味,3g/次,中午餐后溫開水送服;巴達干型用通拉嘎-5 味,13 ~15 丸/次,溫開水送服;聚集型用湯欽-25 味,13 ~15 丸/次,溫開水送服。[2]以上藥劑均為1 次/d。
2.2 針刺治療:患者患側額紋變淺或消失(額肌癱瘓);眼裂增大和眼臉不能閉合(眼輪匝肌癱瘓);患側面部肌肉松弛,鼻唇溝平坦(頰肌癱瘓);口角下垂或歪斜(口輪匝肌癱瘓);舉鼻翼向上及向內(nèi)消失(鼻肌癱瘓)。據(jù)其5 個特點,可酌情選用以下4 個穴位:陽白穴(相當于額肌運動點),太陽穴(相當于眼輪匝肌運動點),迎香穴(相當于鼻肌運動點),地倉穴(相當于口輪匝肌運動點)。
治愈:額紋、閉目、示齒3 項指標完全恢復正常,未留后遺癥;好轉(zhuǎn):額紋、閉目、示齒3 項指標中部分恢復正常或癥狀減輕;無效:治療前后無變化。
蒙藥配合針刺組全部獲效,治愈15 例,好轉(zhuǎn)5 例;單純蒙藥治療組治愈1 例,好轉(zhuǎn)4 例,無效1 例;單純針刺治療組治愈1 例,好轉(zhuǎn)2 例,無效1 例。蒙藥配合針刺組1 個療程明顯見效,治愈或好轉(zhuǎn),2 個療程即可痊愈,最多3 個療程。單純蒙藥治療組和單純針刺治療組1 個療程好轉(zhuǎn),2個療程半數(shù)好轉(zhuǎn),3 個療程有未愈者。
治療30 例赫依薩病臨床觀察可看出,蒙醫(yī)配合針刺治療治愈率高于單純蒙藥治療和單純針刺治療。兩種治療配合起來治療赫依薩病程短而且療效顯著。無論是那一型的赫依薩病都可以治療。蒙藥可調(diào)整“赫依、希日、巴達干”的失衡,溫經(jīng)散寒,針刺疏通經(jīng)絡,止痛,活血化瘀。兩種治療配合起來優(yōu)勢互補,療程短,療效顯著。
參考文摘
[1]醫(yī)學卷編輯委員會.蒙古學百科全書醫(yī)學卷[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227.
[2]策·蘇榮扎布.蒙醫(yī)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