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鈞
最近,婁底衛(wèi)校一教師罰學生嗑瓜子的事件頗為吸睛。饞嘴的學生上課嗑瓜子,老師索性買來五十公斤(一說十五公斤)瓜子,讓饞嘴者“嗑個夠”。被罰的學生在教室外走廊上分兩排面對面盤坐,每人面前放著一堆瓜子,大家埋頭苦嗑……
今年夏天,我為唐山市某區(qū)教師做培訓,選了兩個案例,交由教師剖析。巧了,那兩個案例也都是關于學生在課堂上嗑瓜子的。
案例一:有位名噪全國的男教師,看到學生在課堂上嗑瓜子,萬分惱火,于是制定了令人大跌眼鏡的班規(guī)——凡在班里丟一粒瓜子殼,就要寫一千字的說明書;發(fā)現(xiàn)手中持有或口袋里裝有瓜子,每一粒要寫一百字的說明書。后來,有個學生以身試法,被責令寫了兩千六百字的說明書。自此,瓜子與瓜子殼在班級絕跡。該教師對嗑瓜子的治理工作大功告成。
案例二:有位中年女班主任,來班里上課,不經(jīng)意間瞥見教室后面的地上有一小堆瓜子殼。她勃然大怒,問是誰干的,無人回應。她發(fā)飆了,從第一排開始挨個審訊“是不是你嗑的”?得到“不是”的回答后,該生就出教室站著……審了大半個班了,班主任一無所獲。眼看無法收場,女班長站了起來,低聲道:“老師,是我嗑的?!崩蠋熉犃耍蝗痪蜎]了脾氣。班長將一堆瓜子殼清掃干凈,回座,上課……多年之后,同學聚會,大家逗班長:我們知道那根本就不是你干的,你可真有擔當?。“嚅L聽了,屈辱的淚水傾瀉而下。
我很想知道受訓的教師們?nèi)绾卧u價案例中的這兩位教師。反饋的結果是,將近一半的教師表示對那位男教師“欽佩”,對那位女教師“理解”。
我遺憾地看到,許多教師感染了可怕的“整人崇拜癥”,對種種丑陋甚至丑惡的“整人創(chuàng)意”膜拜有加。與罰錢、罰站、罰跑、罰抄、罰憋尿比起來,罰嗑瓜子堪稱“人治的暴虐”,這種侵犯學生尊嚴的“心罰”帶給孩子的內(nèi)傷更難療愈。有位男神般的教師,在班級里大搞“選舉閑話能手”、“上課說話接力本”、“犯錯誤說明書”、“心理病例”……齷齪地將教育對象設定為“敵人”、“仇人”、“癡人”、“下人”、“病人”,有了這樣的設定,怎樣的“誅心創(chuàng)意”都可以被解讀為“大智慧”。我不能想象,那個“有擔當”的女班長,在“屈辱的淚水傾瀉而下”之前的漫漫時日里,怎樣被一粒粒尖銳的瓜子殼抵著薄薄的面皮,遭著猜疑、背著黑鍋、頂著壓力,獨自默默消化那一堆令人恐懼的瓜子殼……
如果說學生在課堂上嗑瓜子的錯誤指數(shù)是5,那么,上述三位教師懲罰學生的錯誤指數(shù)(不計“創(chuàng)意”含量)則是10。
我堅持認為“教師的平庸是一種惡”,因為坐在教室里的每個孩子從教師那里接受“平庸”之后,即開始復制這“平庸”。大量的“平庸”相加甚或相乘,我們所收獲的注定已是“平庸”的升級版——“惡”。想想看,如果我們送給孩子的壓根兒就是“惡”呢?這些“惡”喬裝打扮,披了“負責任”、“嚴要求”等外衣,卻無視接納者的內(nèi)心感受,將滿腔的“憤”潑孩子滿身滿臉,這些“惡”相加甚或相乘,你能指望著收獲什么?
“文革”時期的能人善于“整人”,今天的能人善于“寵人”。教師之間不能“比壞”,不能比看誰懲罰學生的手段更“下三濫”;有本事,大家不妨比一比,看誰更善于讓每一個孩子“心靈受寵”,看誰更善于為每一個孩子制造屬于他(她)的“焦點時刻”,看誰更善于拉著角落里的孩子走到舞臺中央,指著好山好水動情地告訴他(她):孩子,這是你的世界……
【原載2014年12月6日《渤海早報·渤海潮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