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寶慶
摘 要:進行教學設計是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中最重要的部分。如何進行設計才能夠達成有效教學呢?這就需要依據學生學習過程的性質,以及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的需要進行教學事件的安排。本文依據信息加工理論和加涅九大教學事件教學模式,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同階段的需要,對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加速度”這一概念進行了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并依據不同階段對為何這樣設計進行了說明。
關鍵詞:九大教學事件;加速度;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4)12(S)-0019-3
加速度是力學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中一年級物理課程中的難點。在學生的生活經驗中,與加速度有關的現(xiàn)象不多,這就給學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帶來困難。那么,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在課堂中安排哪些教學事件,即在開展教學時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加速度這一抽象概念呢?
1 加涅教學設計相關理論
加涅信息加工理論認為,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的規(guī)律。知識的學習可分為三個階段:識記階段(理解吸收新知識)——保持階段(新知識與原有相關知識建立聯(lián)系)——應用階段(提取和應用新知識)。在識記階段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就不容易吸收新的知識。而保持階段如果新舊知識之間容易發(fā)生混淆,說明聯(lián)系建立的不好,需要教師在鞏固階段加以區(qū)分和強化。應用階段則是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情境中,可以提取出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這個過程需要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遷移。
知識的習得也是具有條件的。首先,需要學習的新知識必須要有意義,如果沒有意義必然會導致機械記憶。所以,對于一些沒有意義的陳述性知識可以人為的賦予意義來幫助學生學習,比如,創(chuàng)設某種故事情境。其次,已有知識要有可利用性,如果原有知識不可用或者本身不牢固,就無法與新知識建立聯(lián)系,必然導致機械記憶。這時,就需要學習背景知識或者進行相關原有知識的復習。再者,已有相關知識要有可辨別性,如果新舊知識之間辨別性差,容易導致新知識的保持困難,以及在應用新知識時的提取困難。這時就需要教師通過比較和強化來幫助學生學習。
依據前面的分析,我們應該明確,教學設計要依據學生內部學習過程的性質來思考外部的教學事件的安排。加涅提出了與學習過程相對應的九大教學事件教學過程模式,如表1所示,幫助老師進行教學事件安排,使教學過程與學生的學習過程達成一致。
2 “加速度”的教學設計
根據加涅九大教學事件教學模式,對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的《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這一課題進行教學設計。
2.1 引入階段
要考慮以下三個問題:①如何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注意?②如何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③需要激活哪些知識和經驗?
所以,教學設計的過程就是在教學事件的安排和學生學習的過程進行匹配的過程,通過讀知識內容、性質的分析,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實際情況的分析。合理的安排九大教學事件,可以完成一份優(yōu)質的、符合實際教學需要的教學設計。
加涅特別指出,以上九大教學事件展開的順序是可能性最大、最合乎邏輯的順序,但并非不可改變的,也并不意味著每一堂課都需要提供全部的教學事件。比如,學習目標顯而易見,就不需要老師非得例行公事一樣的陳述一遍。根據具體教學的需要,老師們可以對照這九大教學事件并思考:在該學習階段,針對這一學習任務,思考需要向學生提供什么樣的外部支持。
參考文獻:
[1]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戴爾H申克,著,何一希,等,譯.學習理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
[3]盛群力.“為學習設計教學”——加涅教學設計觀述評[J].外國教育資料,1993,(1):15.
[4]何善亮.論有效教學的實踐建構[J].課程教材教法,2010,(5):20.
[5]余文森.論有效教學的三條“鐵律”[J].中國教育學刊,2008,(11):40.
(欄目編輯 劉 榮)
摘 要:進行教學設計是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中最重要的部分。如何進行設計才能夠達成有效教學呢?這就需要依據學生學習過程的性質,以及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的需要進行教學事件的安排。本文依據信息加工理論和加涅九大教學事件教學模式,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同階段的需要,對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加速度”這一概念進行了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并依據不同階段對為何這樣設計進行了說明。
關鍵詞:九大教學事件;加速度;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4)12(S)-0019-3
加速度是力學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中一年級物理課程中的難點。在學生的生活經驗中,與加速度有關的現(xiàn)象不多,這就給學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帶來困難。那么,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在課堂中安排哪些教學事件,即在開展教學時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加速度這一抽象概念呢?
1 加涅教學設計相關理論
加涅信息加工理論認為,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的規(guī)律。知識的學習可分為三個階段:識記階段(理解吸收新知識)——保持階段(新知識與原有相關知識建立聯(lián)系)——應用階段(提取和應用新知識)。在識記階段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就不容易吸收新的知識。而保持階段如果新舊知識之間容易發(fā)生混淆,說明聯(lián)系建立的不好,需要教師在鞏固階段加以區(qū)分和強化。應用階段則是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情境中,可以提取出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這個過程需要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遷移。
知識的習得也是具有條件的。首先,需要學習的新知識必須要有意義,如果沒有意義必然會導致機械記憶。所以,對于一些沒有意義的陳述性知識可以人為的賦予意義來幫助學生學習,比如,創(chuàng)設某種故事情境。其次,已有知識要有可利用性,如果原有知識不可用或者本身不牢固,就無法與新知識建立聯(lián)系,必然導致機械記憶。這時,就需要學習背景知識或者進行相關原有知識的復習。再者,已有相關知識要有可辨別性,如果新舊知識之間辨別性差,容易導致新知識的保持困難,以及在應用新知識時的提取困難。這時就需要教師通過比較和強化來幫助學生學習。
依據前面的分析,我們應該明確,教學設計要依據學生內部學習過程的性質來思考外部的教學事件的安排。加涅提出了與學習過程相對應的九大教學事件教學過程模式,如表1所示,幫助老師進行教學事件安排,使教學過程與學生的學習過程達成一致。
2 “加速度”的教學設計
根據加涅九大教學事件教學模式,對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的《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這一課題進行教學設計。
2.1 引入階段
要考慮以下三個問題:①如何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注意?②如何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③需要激活哪些知識和經驗?
所以,教學設計的過程就是在教學事件的安排和學生學習的過程進行匹配的過程,通過讀知識內容、性質的分析,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實際情況的分析。合理的安排九大教學事件,可以完成一份優(yōu)質的、符合實際教學需要的教學設計。
加涅特別指出,以上九大教學事件展開的順序是可能性最大、最合乎邏輯的順序,但并非不可改變的,也并不意味著每一堂課都需要提供全部的教學事件。比如,學習目標顯而易見,就不需要老師非得例行公事一樣的陳述一遍。根據具體教學的需要,老師們可以對照這九大教學事件并思考:在該學習階段,針對這一學習任務,思考需要向學生提供什么樣的外部支持。
參考文獻:
[1]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戴爾H申克,著,何一希,等,譯.學習理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
[3]盛群力.“為學習設計教學”——加涅教學設計觀述評[J].外國教育資料,1993,(1):15.
[4]何善亮.論有效教學的實踐建構[J].課程教材教法,2010,(5):20.
[5]余文森.論有效教學的三條“鐵律”[J].中國教育學刊,2008,(11):40.
(欄目編輯 劉 榮)
摘 要:進行教學設計是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中最重要的部分。如何進行設計才能夠達成有效教學呢?這就需要依據學生學習過程的性質,以及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的需要進行教學事件的安排。本文依據信息加工理論和加涅九大教學事件教學模式,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同階段的需要,對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加速度”這一概念進行了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并依據不同階段對為何這樣設計進行了說明。
關鍵詞:九大教學事件;加速度;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4)12(S)-0019-3
加速度是力學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中一年級物理課程中的難點。在學生的生活經驗中,與加速度有關的現(xiàn)象不多,這就給學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帶來困難。那么,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在課堂中安排哪些教學事件,即在開展教學時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加速度這一抽象概念呢?
1 加涅教學設計相關理論
加涅信息加工理論認為,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的規(guī)律。知識的學習可分為三個階段:識記階段(理解吸收新知識)——保持階段(新知識與原有相關知識建立聯(lián)系)——應用階段(提取和應用新知識)。在識記階段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就不容易吸收新的知識。而保持階段如果新舊知識之間容易發(fā)生混淆,說明聯(lián)系建立的不好,需要教師在鞏固階段加以區(qū)分和強化。應用階段則是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情境中,可以提取出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這個過程需要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遷移。
知識的習得也是具有條件的。首先,需要學習的新知識必須要有意義,如果沒有意義必然會導致機械記憶。所以,對于一些沒有意義的陳述性知識可以人為的賦予意義來幫助學生學習,比如,創(chuàng)設某種故事情境。其次,已有知識要有可利用性,如果原有知識不可用或者本身不牢固,就無法與新知識建立聯(lián)系,必然導致機械記憶。這時,就需要學習背景知識或者進行相關原有知識的復習。再者,已有相關知識要有可辨別性,如果新舊知識之間辨別性差,容易導致新知識的保持困難,以及在應用新知識時的提取困難。這時就需要教師通過比較和強化來幫助學生學習。
依據前面的分析,我們應該明確,教學設計要依據學生內部學習過程的性質來思考外部的教學事件的安排。加涅提出了與學習過程相對應的九大教學事件教學過程模式,如表1所示,幫助老師進行教學事件安排,使教學過程與學生的學習過程達成一致。
2 “加速度”的教學設計
根據加涅九大教學事件教學模式,對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的《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這一課題進行教學設計。
2.1 引入階段
要考慮以下三個問題:①如何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注意?②如何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③需要激活哪些知識和經驗?
所以,教學設計的過程就是在教學事件的安排和學生學習的過程進行匹配的過程,通過讀知識內容、性質的分析,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實際情況的分析。合理的安排九大教學事件,可以完成一份優(yōu)質的、符合實際教學需要的教學設計。
加涅特別指出,以上九大教學事件展開的順序是可能性最大、最合乎邏輯的順序,但并非不可改變的,也并不意味著每一堂課都需要提供全部的教學事件。比如,學習目標顯而易見,就不需要老師非得例行公事一樣的陳述一遍。根據具體教學的需要,老師們可以對照這九大教學事件并思考:在該學習階段,針對這一學習任務,思考需要向學生提供什么樣的外部支持。
參考文獻:
[1]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戴爾H申克,著,何一希,等,譯.學習理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
[3]盛群力.“為學習設計教學”——加涅教學設計觀述評[J].外國教育資料,1993,(1):15.
[4]何善亮.論有效教學的實踐建構[J].課程教材教法,2010,(5):20.
[5]余文森.論有效教學的三條“鐵律”[J].中國教育學刊,2008,(11):40.
(欄目編輯 劉 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