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含冰
(甘肅政法學院 人文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文學起源于神話,神話是人類最早的文化創(chuàng)造。人在尋找、認識自己的時候,也在不斷尋找對神話的理解。作為一個不斷被復制的深邃恒久的神話敘事經(jīng)典,古希臘神話以其幽深瑰麗呈現(xiàn)出詩意的光輝,閃爍著真誠質樸的靈性,其中所蘊含的藝術精神與文化精神,對后世的西方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西方文學中的諸多傳統(tǒng)母題。恩格斯曾說:“荷馬的史詩以及全部神話——這就是希臘人由野蠻時代帶入文明時代的主要遺產(chǎn)。”
古希臘神話“永久性魅力”之所在,不在于它的外在認識層面,而在于它的本體性意蘊。在古代世界的所有民族中,其文化最能鮮明地反映出西方精神的楷模者是希臘人。沒有其他民族曾對自由,至少為其本身,有過如此熾烈的熱心,或對人類成就的高潔,有過如此堅定的信仰。古希臘神話展現(xiàn)了一幅人類社會生活的美麗畫卷:曲折多變的結構布局,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氣勢恢宏的場面描述,優(yōu)美細膩的美學風格。古希臘神話給人類社會呈上一只潘多拉禮盒,并且為人類文明呈上一系列熠熠生輝的經(jīng)典形象——奧德賽、阿喀琉斯、阿伽門農(nóng)、普羅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等等。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臘三大悲劇家之一索??死账沟拇碜?,亞里士多德將其譽為“古希臘悲劇的典范作品”。作品描述俄狄浦斯竭力逃避神諭所示的“弒父娶母”的可怕命運,而其逃避本身恰恰在實踐著神諭,最終還是囿于其注定的悲劇藩籬之中,無處可逃。
俄狄浦斯無疑是一個悲劇英雄,可他的悲劇并不在于弒父娶母,而是在于無論他怎樣掙扎,都永遠擺脫不了注定的宿命,這種宿命感也是西方傳統(tǒng)的悲劇精神。西方悲劇精神由于其渾厚的理性主義背景和對人類社會歷史矛盾深邃反思的思想前提,呈現(xiàn)出一種無可逃匿、無法規(guī)避的命運制約性。也就是說,在西方文學的悲劇中,實現(xiàn)悲劇性沖突的主人公,不管他是否愿意、如何躲藏,終歸會在不可知的命運制約下陷入悲劇性的生命軌轍,難逃悲劇性的無情劫數(shù)。在《俄狄浦斯王》中,古希臘人的宿命感通過俄狄浦斯弒父娶母的故事得到了進一步的戲劇化表現(xiàn)。這個亂倫弒親的命運謎語,使主人公不斷破譯謎語、反抗命運的舉措反而促成了他無可規(guī)避的神諭的兌現(xiàn)。
俄狄浦斯正直、誠實,為了躲避弒父娶母的厄運而四處奔走,力圖掌握自己的命運,說明他具有獨立意志和堅強毅力,也說明他為遵循高尚的道德原則,敢于反抗神諭的大無畏精神。然而,命運卻偏偏注定要讓這樣一個萬眾景仰的楷模成為罪人,于是終其一生他都難以擺脫宿命的安排:甫一出生,就有神諭斷言他將會“弒父娶母”;幾經(jīng)躲避,厄運卻依然一一降臨,終使他墮入自挖雙目、自我流放的命運藩籬,從而顯現(xiàn)出掌握人生命運的神明的邪惡與促狹。同時,正直誠實、追求真理、關心臣民、勇于自責的主人公的悲劇命運也愈加令人懷疑神明的公義,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詩人面對動蕩多變的災難時局時無能為力的悲憤情緒與悲觀認識。
詩人在劇中傾盡全力塑造了主人公忒拜城國王俄狄浦斯的形象,凸顯了人類在受難中所具有的高貴氣概。在這場以俄狄浦斯為替罪羊的悲劇中,導致事件的悲劇性發(fā)展的不是別人,正是俄狄浦斯本人——正是他的敢作敢為、堅決果斷、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言行,獨力支配了這整個悲劇事件。因為他的悲劇是注定的,無論他多么努力,終究還是一步步走向悲劇性的命定的軌跡。為了揭發(fā)罪犯、消弭災難,他力排眾議,不計個人成敗,一直走到了這條自己闖出的道路的盡頭,才發(fā)現(xiàn)自己早已深陷命運的魔掌。他越是真誠地為城邦消除災禍,就越是臨近自己毀滅的深淵。“他的悲劇命運是對他的性格的巨大考驗。經(jīng)歷了這場毀滅性災難的考驗,他的性格愈顯得崇高、光輝,顯示出人的精神力量的勝利”①。古希臘最偉大的悲劇詩人索福克勒斯成功地刻畫了俄狄浦斯剛毅堅定、直面現(xiàn)實、勇于承擔的莊嚴、壯烈的英雄形象,充分體現(xiàn)了人的精神力量的偉大。然而,這個世界仍存在著罪惡,具有毀滅性的破壞力量的罪惡,而人類必然難逃這罪惡的魔掌,難逃其悲劇性的命運。此外,主人公的性格缺陷也是其悲劇命運的另一個始作俑者:驕傲、自信、輕信、對信仰的狂熱等。分析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榮格認為,“性格決定命運”,此言不虛。
俄狄浦斯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他是這場悲劇中的真正受害者,而真正的兇手便是命運,是那永遠躲在幕后操縱人類的命運?!罢J識你自己!”——阿波羅神廟前的石柱上的箴言赫然表明,人類對其自身的認識,永遠也不會窮盡。斯芬克斯之謎永遠不會出現(xiàn)真正的謎底,而俄狄浦斯的悲劇必然會延續(xù)下去。
托馬斯·哈代是19世紀末英國杰出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他為世界文學寶庫提供了豐富而多樣的小說珍品,被英國著名意識流小說家、文學理論家和評論家伍爾芙譽為“英國小說家中的最偉大的悲劇大師”②,其作品反映了資本主義侵入農(nóng)村后,英國社會經(jīng)濟、政治、道德、風俗等各方面的變化和破產(chǎn)農(nóng)民的悲慘命運,對人類命運進行了悲劇性的探索,具有濃重的悲劇意識。
《無名的裘德》是哈代杰出的代表作之一,表現(xiàn)了被資本主義占領而失去了生存的社會基礎的威塞克斯破產(chǎn)農(nóng)民的悲劇性命運。哈代在這部作品中加強了對造成主人公悲劇的社會根源的探索和批判,從而將個人悲劇擴展為社會悲劇,使悲劇意識具有深層次的內(nèi)涵。
《無名的裘德》控訴了資產(chǎn)階級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和婚姻制度。裘德是威塞克斯農(nóng)村的一個孤兒,自幼聰明好學,一心向往到基督寺大學(影射牛津大學)上大學成為神學博士。其間他受到膚淺而又頗有心計的阿拉貝拉引誘,被迫與之結婚,婚后不久便因彼此格格不入而分道揚鑣,留下一個少年老成的兒子小裘德。妻子走后,裘德便重拾夢想,奔赴基督寺。他白天四處做工,夜晚挑燈苦讀,雖然才學出眾,但始終被拒于高等學府大門之外。后來他偶遇表妹淑(Sue,意為控訴),兩人情投意合,歷經(jīng)磨難,最終結合。但他們未婚同居,為禮法所不容,因此處處遭受歧視,被迫到處流浪。孩子們漸漸長大后,覺得自己拖累雙親,在旅館里,被稱作“小時光老人”的小裘德將兩個弟弟吊死后自縊身死。受此重創(chuàng),淑徹底崩潰,認為自己罪孽深重,便離開裘德,重回原來的丈夫身邊。裘德絕望沉淪,也回到阿拉貝拉身邊,終日借酒澆愁,最后身染惡疾,不滿三十歲便含恨辭世。臨終前他極度悲涼地詛咒:“讓我出生的那個日子,以及那個宣稱懷上男胎的夜晚見鬼去吧!……所以何必把光明賜給遭受磨難的人;何必把生命賦予心靈痛苦者?”③
《無名的裘德》是哈代威塞克斯小說的最后一部,也是他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品中的代表作。整部小說的情節(jié)依照作者設定的構思,在不為人所察覺之中,一步步發(fā)展成為悲劇。裘德學識淵博,一生孜孜不倦,堅持夢想。大學夢破滅后,他又想做一名教區(qū)牧師為他人奉獻。然而就這種偉大高尚的愿望最后也終是落空。他的一生,就像被他自己所宰殺的那頭豬一樣,被生活的鋒刃宰殺并且不被允許迅速死去。理想的破滅,職業(yè)的遭棄,孩子的死亡,愛情的背離,命運一次又一次地捉弄裘德,災難亦是接踵而至,最終他只能含恨屈服于命運,在詛咒中郁郁而終。
《無名的裘德》是哈代“性格與環(huán)境”小說中的巔峰之作,主人公裘德無疑是一個“俄狄浦斯”式的悲劇英雄,其悲劇是由人物的性格和環(huán)境決定的。就小說悲劇的結局來說,它是有其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的,正如同俄狄浦斯的悲劇命運,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他們的悲劇在作者筆下表現(xiàn)為一種注定的命運。在西方文學的“俄狄浦斯式悲劇”中,讀者總是感受到冥冥中仿佛有一股超驗的力量在制約人的思想與行為,它使主人公迷惑、困頓而無所適從,最后被一只看不見的手牽引至悲劇的預設軌道,滑向悲劇的命定結局。
《無名的裘德》中彌漫著濃郁的悲觀氣息,特別是主人公裘德和淑,在思想上都極具宿命論的觀點,這實際上也是作者哈代的觀點。哈代創(chuàng)作思想中的矛盾,在這部小說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一方面憤懣地控訴造成下層人物悲劇的那個黑暗社會,一方面又對這些人物的悲劇做出種種悲觀甚至是神秘主義的解釋。由于哈代站在資產(chǎn)階級人道主義的立場,他雖然看到了當時英國社會的種種邪惡,可他對資本主義社會罪惡的根源缺乏正確的認識,因而找不到解決矛盾的辦法,只好把一切歸結于命運。他對社會的觀察越深,就越覺得社會的罪惡深重,越覺得勞動人民生活前途黯淡,因此陷入了極度的悲觀。
哈代的“性格和環(huán)境小說”表現(xiàn)出作者對造成威塞克斯社會和威塞克斯人民悲劇命運的探討,經(jīng)歷了 “命運悲劇——性格悲劇——社會悲劇”的發(fā)展過程,反映了哈代對當時社會全面的批判,體現(xiàn)了其悲劇意識巨大的現(xiàn)實意義。在《無名的裘德》中,哈代著力要表現(xiàn)的就是“性格即命運”的主題,因此這部小說中的宿命論色彩比他的其他作品更濃厚,作者的現(xiàn)實主義和悲劇意識在這部小說中達到了空前的深度和廣度。
哈代的著作寫的盡是“人生”,他是“悲觀派”、“宿命論者”、“定數(shù)論者”,“哈代的悲觀對近代文學是個活潑輝麗的貢獻,因為他的悲觀并不是個人的,而是哲理的,而且,他的悲觀可以引起讀者心中的一種奇特的深趣”④。我國著名詩人徐志摩曾將裘德與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相比,認為這兩個人物是英國文學史上的“兩株光明的火樹”,藝術成就無人能比?!斑@300年間雖有不少高品位的著作,但如何能比得上這偉大的兩極,永遠在文藝界中,放射不朽的神輝,再沒有人,也許陀斯妥耶夫斯基除外,能夠在藝術的范圍內(nèi),孕育這樣想象的偉業(yè),運用這樣宏大的題材,畫成這樣大幅的圖畫,創(chuàng)造這樣神奇的生命”⑤。哈代在小說中通過對人物心理的刻畫及對自然風光的描寫,使整個故事背景如同一首恬淡的田園牧歌,悠遠而漫長,而余音卻慘淡凄涼,賦予哈代的人生戲劇一種深沉而莊嚴的美,也使得“俄狄浦斯”式的悲劇英雄裘德在世界文學寶庫中熠熠生輝。
哈代的作品中籠罩著一種灰色的宿命論的空氣。“哈代的悲觀并不像其他作家似的以對人性的咒詛為歸結,人性善良的地方,他是愿意承認”。⑥哈代一方面描寫了主人公裘德的悲劇命運,另一方面表現(xiàn)出了裘德那種與生俱來的高貴品質。裘德的智慧、堅毅、高尚和責任感,在哈代筆下都悉數(shù)展現(xiàn)。這如同俄狄浦斯一般,在上演了一切的悲劇之后,才知道這原是神諭中早已有所明示的,是冥冥間早已安排好的一場鬧劇,一場要將他置于死地的鬧劇。痛定思痛,他卻依然如《圣經(jīng)》中歷經(jīng)劫難的約伯一般堅信:“盡管我歷盡困苦,但我年逾不惑,我的靈魂深邃而偉大,因而我認為我是幸福的?!比欢摹靶腋!眳s被永久地幽閉在潘多拉的魔盒之中,被命運的神力牢牢地扼住。
《俄狄浦斯王》與《無名的裘德》兩部小說都寫出了人與命運之間的尖銳沖突,這種對立都集中在一個人物身上,反映了人物自身的矛盾,而非一味強調人物與外部世界的矛盾。俄狄浦斯除了自身對罪惡深惡痛絕和對理想執(zhí)著追求外,沒有任何人、任何因素迫使他將兇手追究個水落石出。很多人都先后企圖阻止他,然而,他卻力排眾議,勇往直前,一直到走了自己闖開的道路的盡頭,最后發(fā)現(xiàn)了自身的對立:一方面他是萬人之上的國王,另一方面他卻是命運的替罪羊。這便構成了悲劇的耐人尋味的主題。“俄狄浦斯在為擺脫原始的、自然的屬性而導致毀滅的悲劇,是人類為走向文明所付出的艱苦努力和沉重代價的一種藝術寫照,體現(xiàn)的是文明對于野性,文明對于自然的抗爭,是走向文明的人對原始野性的拋棄。文明擁有某種正義性,俄狄浦斯向文明邁進的悲劇也擁有了悲壯與崇高的審美特性”⑦。
裘德對理想也有執(zhí)著的追求。他勤奮好學,學識淵博,曾在酒吧當堂用拉丁語背誦整篇經(jīng)典,語驚四座,學院里許多學生甚至不及他十分之一。雖屢遭失敗,但依然不改初衷,然而最終還是難逃命運之手。這兩部悲劇與其說是反映社會現(xiàn)實,毋寧說是對人類生存狀態(tài)提出抗議和質疑。人生原本是平等的,而且應該是平等的,但是當人們對自身追根尋源時,便發(fā)現(xiàn)自己是一個謎:命途多舛,變幻莫測,沒有獨占的領域,沒有固定的立足點,沒有確定的本質,永遠搖擺于天神與禽獸之間。人類真正的偉大之處恰恰寓于這謎一樣的本質,即疑問之中。謎的不同的解答,又構成許多難解之謎。正是這讓人無法理解也無法擺脫的“命運”,造成了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種種矛盾沖突,使人類在尋覓自我、走向文明的坎坷征程中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唏噓的悲劇。
兩千多年過去了,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人自身的思考和探索。盡管人類對大自然的探索和征服已經(jīng)多次將自己提升到神的位置,但是,人對于自身的研究,卻并沒有取得根本性的進展,反而因為物質生產(chǎn)的高度發(fā)展而使人的異化與物化日趨嚴重?!叭耸鞘裁??”“人的本質和真正的人生是什么?”“人生的意義、前途和命運是什么?”人們對此更加惶惑,無從窺見。一個有關“命運”的話題,可以涉及整個人類的某些悲劇顆粒。張愛玲說:“生命有它的圖案,我們惟有臨摹?!薄白匀惶煨詫τ趤碜晕拿髋c文化的所謂‘自由’有一種本能的排斥,這種排斥又使初入文明的人誤入‘殺父娶母’式的歧途與困苦,從而顯示了文明與文化對于人性的悖謬,或者說,文化與文明的悖謬本質上是來自人自身”⑧。
人類往往在缺失的世界艱難地跋涉,試圖憑借“自由選擇”尋覓生命的終極意義,而真理的“此岸”卻難以抵達“彼岸”,因此人類便注定要繼續(xù)尋覓,如俄狄浦斯和裘德一般痛苦地與命運角逐,試圖解開這個永遠沒有謎底的“斯芬克斯之謎”。人類尋求“自由”和“文明”的旅途,總會伴隨著如此困惑和痛苦。
注釋:
①李賦寧.蜜與蠟:西方文學閱讀心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40.
②智量,光華選編.弗吉尼亞·伍爾芙著.瞿世鏡譯.《外國文學名家論名家》之“論托馬斯·哈代的小說”.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11.
③哈代著.方華文譯.無名的裘德.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362.
④茅盾主編.小說月報.上海商務印書館,第12卷第11號,1983:20(合訂本).
⑤徐志摩著.陸耀東編.徐志摩全集·補編4·日記、書信集.香港商務印書館,1993:179.
⑥哈代著.杜衡譯.統(tǒng)治者.商務印書館,1939:16.
⑦⑧蔣承勇著.西方文學“人”的母題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