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祥
編號:H3(2014)8-02-01
現(xiàn)代英語學習由聽、說、讀、寫、譯五個技能組成,缺一不可。其中,“聽”是學好英語的前提與基礎,也是最基本的語言活動。聽力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學生的聽力狀況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要求。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學生學習英語受到的制約因素很多,而聽的機會則更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是我們很多英語教師面臨的一個難題,那么應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
一、激發(fā)學生聽的興趣
英語初學者很難適應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在聽力教學中,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要聽清、聽懂所給材料并領會其含義,同時還要對所給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這一過程學生會產(chǎn)生較重的心理負擔,所以在聽力訓練時,我們不能簡單地播放錄音,在這種單調(diào)的課堂氣氛中,他們會感到壓抑,甚至產(chǎn)生厭學情緒,從而分散注意力,嚴重干擾聽的理解,這樣肯定不會產(chǎn)生好的聽力效果。我認為要想聽懂一段聽力內(nèi)容,必須具有聽的動機、自信心和自然放松的心態(tài),尤其是對聽力水平較差的學生。因此,我們應以飽滿的熱情,和藹的態(tài)度幫助學生消除緊張、厭煩等情緒,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聽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聽的主動性,鼓勵學生相信自己。教師可利用生動的圖片展示、問答、對話、比賽等方法進行聽說訓練,讓學生都有對話、表演的機會,這樣他們才能振奮精神主動思考,并能很好地接受聽力材料所發(fā)出的信息。
二、用英語講課,培養(yǎng)聽的習慣
我們都有這樣一個感受,長期不聽英語會話,偶爾聽一次,再簡單也不能完全聽懂,不僅單詞記不清,反應也跟不上。教師用英語講課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鍛煉其感知能力,培養(yǎng)其想象力和思維力。在授新課時,教師用簡單適中的英語組織教學,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比如,教師上課提問的技巧,應隨時注意學生的心理和情緒,提問時,面要廣,又要有重復面。問過的同學還可再問,使所有學生都處于積極的被問狀態(tài)。課堂上千萬不要有“被遺忘的角落”,要選擇合適的問題,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堅持每個學生都有實踐的機會,特別對有害羞心理、不敢開口的少數(shù)學生,更要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他們大膽開口??傊?,提問的技巧,就是要爭取照顧每一個學生的情緒,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使教學場面生動活潑,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活躍學習氣氛。教師還可以開展英語朗讀、會話、表演等活動,每學完一段新對話,讓學生模仿寫一段,并分組表演,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說好是在聽好的基礎上進行的,能說得好,聽的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三、精選聽力材料,適應學生特點
聽力材料的選用直接影響學生的“聽”的積極性和聽力效果。教師首先在選聽力材料時,應選擇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的系列材料,可以先從單詞入手,然后逐步過渡到短語、句子、段落。其次,聽力材料不宜太長,切忌長時間讓學生處于聽的狀態(tài),欲速則不達。教師可以對學生可能遇到的障礙在聽前進行適當?shù)闹v解,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信心。再次,讓學生聽英美不同人士的朗讀材料,以便適應不同的英語口音。教師選擇聽力材料時,教師應選擇豐富多彩的聽力材料,使學生自始至終都保持一種新鮮感,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在選擇聽力材料時,需注意聽力材料的體裁要廣泛,內(nèi)容要包羅萬象,如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風土人情、時事、科普常識等。
總之,聽力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關鍵是教師透徹理解新課程標準中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并把先進的理念優(yōu)化成教學過程。教師在聽力教學中要考慮到學生的需求、目的、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一般說來, 中考聽力題難度不會很大, 只要平時打好詞匯基礎, 堅持多聽, 加強有針對性的訓練, 考試中就定能發(fā)揮出最佳水平, 取得滿意效果。
(作者單位:貴州省黔西南州義龍新區(qū)龍廣鎮(zhèn)第二中學5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