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玲
一、“半空巢幼兒”問題存在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
本次調(diào)查選取了某幼兒園大班42名幼兒,共80名家長。通過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我們了解到,與祖父母、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幼兒有33名,約占78.5%;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幼兒有9名,約占21.5%;父母每天與孩子在一起交流的時間平均為1.5小時,這對于孩子的成長是遠遠不夠的。孩子的教育基本交給了祖父母,隔代教育極為普遍,由于祖輩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知識結(jié)構(gòu)、教育方式等與現(xiàn)代社會或多或少會有差別,由此必然帶來一些無法避免的負面效應(yīng),從而產(chǎn)生了一些“問題”幼兒:
1.“兩面派”型的幼兒
在幼兒園里,這類幼兒表現(xiàn)得很好:聽話、懂事、有禮貌、自己的事情做得很好、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得也很愉快,是老師喜歡的好孩子??墒且换氐郊依?,就像變了一個人?;氐郊依锩撊チ藗窝b,沒有了約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這是因為有的老人怕孩子打壞東西,怕孩子幫倒忙,所以什么都不用孩子做,包辦孩子生活上的所有事情,處處以孩子為中心,這樣就容易陷入無原則的遷就和溺愛之中。老人們總讓孩子處于說一不二的核心位置,事事依著孩子,處處圍著孩子。如:在吃的方面,由于祖輩有更多的時間去料理孩子的飲食,餐桌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兩個孩子的“專利菜”。孩子也就想當然地認為這是“我”的東西,不允許別人“染指”,一旦被“侵犯”就會大哭大鬧、不依不饒。
難得父母在家,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孩子不聽父母講道理,回嘴回舌,態(tài)度強硬,惹得父母只能采取“以大欺小”方式來強迫孩子接受;要不就是給孩子上起了“緊箍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飯要好好吃,不準長時間看電視,不準亂花錢等“金科玉律”,讓孩子心驚膽顫,無所適從……這時候祖輩們又會出面干涉,時間一長,孩子的這種“中心”思想就會更加牢固。在這種狀況下成長的孩子成了典型的“兩面派”。
2.“自由散漫”型的幼兒
這類幼兒因為父母都上班,沒有多少時間和他在一起,把他丟給家中的老人照看。有很多老人因為身體原因或者年齡原因,怕吵,怕鬧,為了圖個安穩(wěn),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老人對孩子容易溺愛遷就,孩子犯的錯誤得不到及時糾正,還常常滿足孩子不合理的欲望,使孩子形成一種自由散漫的性格。例如孩子在家玩小汽車,一會不玩了,要去小店買新的。老人不給,孩子就不依不饒,或哭,或打滾,怎么也哄不住,老人只好讓孩子去買,孩子的意愿得逞了?,F(xiàn)在的孩子很聰明,他知道自己的法寶,隨之而來的就是家中有了幾大箱各種各樣的小汽車??墒呛⒆拥难劬Σ豢醇依镞@么多的小汽車,而是繼續(xù)買著新的小汽車,老人阻也阻止不了。當父母難得有空陪孩子時,就一味地寵愛孩子,要什么給什么,因為自己平時上班沒有時間陪孩子,心中覺得內(nèi)疚,要好好地補償孩子。這樣導(dǎo)致孩子自由散漫,想怎么樣就怎么樣。
3.“內(nèi)向”型的幼兒
這類幼兒表現(xiàn)為不愛說話,不愿意和家人、老師、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想法。當別人游戲時,他會在一邊觀望,沒有想?yún)⑴c的興趣;當家人問他最喜歡什么東西時,他感到很茫然;當他處于公共場合,他會緊緊拉著家人的手,顯得驚慌失措……
這是由于家中老人的過分保護,扼制了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信心的發(fā)展,增加了孩子的依賴性,容易使孩子變得更加嬌氣,這樣不利于孩子養(yǎng)成獨立的人格。
當孩子蹣跚著學(xué)習(xí)上下樓時,他們擔心孩子摔倒,會抱著孩子上下樓梯;當孩子自己吃飯時,他們又擔心孩子弄得身上、地上一塌糊涂,就一口一口地喂;當孩子把玩具亂撒一氣時,他們會一遍又一遍地整理……這種種做法,使得孩子的手腳得不到充分的運動,孩子的大腦也用不著獨立思考,這樣很容易導(dǎo)致孩子動作發(fā)展緩慢,獨立生活能力差,增加了對家長的依賴。這樣的孩子一旦遇到困難或要求不能得到滿足時,就沒有信心或根本沒有想到自己去解決問題,繼而產(chǎn)生憤怒、偏執(zhí)的情緒,長此以往,形成自私狹隘、膽小嬌氣的不良性格。
二、解決“半空巢幼兒”教育問題的方法
《幼兒園教育指導(dǎo)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yīng)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庇變簣@各種教育的實施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合作。
首先,作為教師,我們要讓父母理解: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孩子學(xué)會做人,而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樣。從而,端正父母的教育觀念,幫助父母認清自身的教育功用,明確自己的教育責任: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自己本身就是一大教育資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父母意識到這一點,就會積極、主動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讓自己的言行發(fā)揮積極的“潛移默化”作用。
我們要通過家長會、家教宣傳單等方式讓父母認識到,在一個人的受教育經(jīng)歷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其實是父母。在生命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最需要的東西往往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溫馨時光。因為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設(shè)計師,學(xué)校能給孩子知識、技能、能力,而父母為孩子提供人性、情感、自尊、自信、品位、視野、生涯規(guī)劃等。所以說,父母的工作是要做,但孩子的教育一刻都不能松懈。雖然上了幼兒園,但是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完全交給幼兒園,自己可以放手,不聞不問了。因為家庭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延伸,是幼兒園教育的補充。就像一個蹣跚學(xué)步的幼兒,攙他左手的是幼兒園,攙他右手的是父母,大家要相互合作,齊心協(xié)力,并肩同步地向前走,孩子的人生之路才能走得穩(wěn)當、踏實。如果說幼兒園教育是理論,那么家庭教育就是實踐;如果說,家庭教育是小世界,那么幼兒園教育就是大世界;如果說,幼兒園教育呈現(xiàn)的是一個虛擬的小社會,那么家庭教育面對的就是一個真實的大社會。父母要充分發(fā)揮一切家庭教育的優(yōu)勢,讓孩子得到全面的發(fā)展。例如:帶孩子去超市買食品,引導(dǎo)孩子了解食品的保質(zhì)期;帶孩子坐地鐵,了解地鐵的優(yōu)點、乘坐的規(guī)則,等等。這些真實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提供,它豐富了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增長了孩子的人生閱歷。
其次,我們要引導(dǎo)父母積極參與到幼兒的主題活動中,了解幼兒在園的活動,并在家庭中充分延伸,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例如:在大班《特別的我》主題活動中,幼兒學(xué)習(xí)《到處都有好朋友》后,家長就可以引導(dǎo)孩子來仔細觀察生活中:只要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都是我們的好朋友,例如電飯鍋可以煮飯,燈可以帶來光明,椅子可以坐,書可以帶來知識;清潔工每天把地掃得干干凈凈,為我們帶來清潔的環(huán)境;公交車司機每天安全地把乘客送到目的地,等等。父母要配合幼兒園的主題活動,有心地讓孩子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看待生活中的一切,能夠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從而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性格。
我們還要充分發(fā)揮家園欄的作用。我們除了將每學(xué)期的主題計劃、每周的教育內(nèi)容寫在上面,還經(jīng)常請一些家長將自己的育兒心得、將孩子口中的幼兒園記錄下來,貼在其中,讓其他的父母從中獲得一絲啟發(fā);鼓勵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讀書、上網(wǎng)、看報等途徑,為我們提供一些教育經(jīng)驗、教育心得、主題活動資料,在家園欄中貼出來,形成資源共享。這樣也無形中調(diào)動了父母參與孩子教育的積極性。
最后,針對平時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接送孩子的父母,我們也要做個均衡的考慮:每個星期,孩子的父母親最起碼有一次來園接送孩子,了解孩子在園的學(xué)習(xí)、生活情況,以便在家有針對性的教育;每天至少要有20分鐘到30分鐘和孩子談話的時間(不要爸爸指望著媽媽,媽媽指望著爸爸,陪伴孩子是爸爸媽媽都應(yīng)該做的事情)。一位教育家曾經(jīng)說過:“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與孩子談話。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家長的談話中不知不覺地獲得的?!?/p>
父母還要和家中的老人統(tǒng)一教育目標,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多讓孩子自己動手,不要包辦孩子的一切,不要遷就孩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讓孩子獨立、健康地成長。隔代教育也不是一無是處,老人人生閱歷豐富,對孩子的問題往往比年輕的父母有耐心,有時間也有經(jīng)驗,故鼓勵支持多,批評說教少,容易激起孩子的上進心等等。老人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愿意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而且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講述;他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給孩子成長的環(huán)境較為寬松。但是隔代教育雖然存在著一定的優(yōu)勢,但弊端也是不可避免的,年輕的父母,應(yīng)明確自己的教育責任,再忙也要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而不應(yīng)一股腦地把孩子扔給老人而只顧忙自己的事,或只圖享受、舒服,對孩子不聞不問,應(yīng)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因為健康的心靈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雖然老人們有著豐富的養(yǎng)育經(jīng)驗,但年輕人的知識層次、文化修養(yǎng),他們卻是無法比擬的,因此年輕的父母們應(yīng)主動負起自己的責任,為培養(yǎng)健康、活潑的下一代而多付出一點時間、精力和愛,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東善橋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