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安, 劉小樂, 陳 凱, 王 珺
(1.合肥工業(yè)大學 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安徽 合肥 230009;2.安徽土木工程結(jié)構(gòu)與材料省級實驗室,安徽 合肥 230009;3.合肥工業(yè)大學 建筑設(shè)計研究院,安徽 合肥230009)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單樁承載力高、樁身質(zhì)量易于保證、施工速度快、工期短、造價低、施工現(xiàn)場文明整潔,與預制類、沉管類的實心樁相比,預應力管樁可以使土涌入樁內(nèi),擠土效應較小,并且樁身的整體剛度也比普通的預制樁有很大的提高。在實際的工程中,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特別是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PHC管樁)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和推廣[1-3]。但是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存在水平承載力低、抗震性能差的不足,僅用于6度、7度以下抗震設(shè)防的豎向承載基礎(chǔ)[4]。
近年來,針對管樁抗彎性能的試驗研究越來越多[5-6],與管樁相關(guān)的有限元研究主要集中在樁土效應[7]和抗剪性能[8]上,關(guān)于管樁抗彎承載力的有限元研究還比較少。本文對2根PHC管樁進行抗彎試驗,并運用有限元分析軟件ANSYS對管樁的抗彎承載力進行數(shù)值模擬。
本試驗完成了2根PHC樁(B型和AB型各1根)的抗彎承載力檢測。管樁的混凝土等級均為C80,具體配筋情況和截面尺寸如圖1所示(單位為mm)。
圖1 管樁配筋情況和截面尺寸圖
試驗依據(jù)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9],采用簡支梁對稱加載裝置。應變測點布置在管樁純彎段最下緣,如圖2所示(單位為mm)。
圖2 管樁加載示意圖
試驗加載初期,預應力混凝土首先進入彈性階段,此時管樁混凝土中應變和應力成線性關(guān)系。隨著荷載的增大,在純彎段底部出現(xiàn)第1條豎向裂縫。隨著荷載的不斷增大,不斷有新的豎向裂縫產(chǎn)生,繼續(xù)加載,在剪彎端出現(xiàn)斜裂縫。斜裂縫由管樁底端向加載點延伸,主要集中在加載點附近,靠近支座的地方很少。超過檢驗極限彎矩后,不再有新的裂縫產(chǎn)生,裂縫寬度及長度不斷增大,撓度急劇增加,管樁進入破壞階段。當最大裂縫寬度達到1.5mm時,認為管樁達到了極限狀態(tài),停止加載。終止加載時,預應力鋼筋并沒有屈服,受壓區(qū)混凝土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塑性變形。緩慢卸載后,由于預應力筋的作用,管樁的樁身裂縫能基本閉合。
由整個試驗過程可以看出,試驗管樁從彈性狀態(tài)到極限狀態(tài),沒有經(jīng)歷明顯的塑性階段,在達到極限狀態(tài)前塑性變形比較??;達到極限狀態(tài)時受壓區(qū)混凝土并沒有被壓碎,預應力鋼筋沒有屈服,破壞狀態(tài)由裂縫控制。
B型樁在開裂階段受拉區(qū)混凝土應變隨荷載變化的曲線圖如圖3所示。由圖3可以看出,當加載到648.5kN·m時,3#的應變值有明顯的突變,管樁混凝土開裂。
圖3 B樁開裂階段荷載-應變曲線
AB型樁在開裂階段受拉區(qū)混凝土應變隨荷載變化的曲線如圖4所示。由圖4可以看出,當加載到494.4kN·m時,1#的應變值有明顯的突變,管樁混凝土開裂。
管樁的裂縫主要分布在純彎段及其附近3m范圍內(nèi)。B型樁的裂縫如圖5所示。
圖4 AB樁開裂階段荷載-應變曲線
圖5 B樁破壞時管樁裂縫圖
試驗具體對比結(jié)果見表1所列。由表1可以看出,開裂彎矩和極限彎矩的實測值均大于規(guī)范規(guī)定的檢驗值,2根試驗管樁的抗彎性能均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都有一定的富余度,最大富余度為18%。
表1 管樁試驗結(jié)果
本文有限元模擬采用整體式模型,不考慮鋼筋和混凝土之間的滑移,采用初應變法施加預應力?;炷羻卧肧olid65單元,預應力鋼筋單元用Link8單元。
混凝土的本構(gòu)關(guān)系可以分為線彈性、非線彈性、彈塑性及其他力學理論等。在混凝土結(jié)構(gòu)有限元研究中,彈性分析時常使用線彈性理論和非線彈性理論,塑性分析時則常用彈塑性理論。
由抗彎試驗可知,達到極限狀態(tài)時,管樁受壓區(qū)混凝土沒有被壓碎。文獻[10]中提到97%的管樁是受拉區(qū)混凝土裂縫達到1.5mm而被認為破壞,受壓區(qū)混凝土均未被壓碎。本文采用線彈性理論,不考慮混凝土被壓碎。對于管樁極限狀態(tài)的確定,通過預應力鋼筋是否達到屈服來判斷。
本文使用的C80混凝土材料抗拉強度的標準值ftk為3.11N/mm2,抗 壓強度標準值fck為50.22N/mm2,彈性模量Ec為3.8×104N/mm2,泊松比λ為0.2。通過查閱文獻[11-12]可知,混凝土的開放裂縫和閉合裂縫的剪力傳遞系數(shù)分別取0.3和0.9。
管樁中的預應力鋼筋采用的是混凝土用預應力鋼棒,其力學性能如下:非比例伸長應力不小于1 275N/mm2,抗拉強度的標準值fptk不小于1 420N/mm2,伸長率不小于5%,彈性模量為2×105N/mm2。
有限元模型中預應力鋼筋本構(gòu)關(guān)系采用理想彈性模型,即在屈服前(應力小于1 420MPa)認為其是完全彈性的,屈服后鋼筋的應力-應變關(guān)系簡化為一條水平直線。在管樁兩端加上30mm厚的鋼板以模擬錨固區(qū)。為了避免應力集中,在指定支座和加載點盡量多地選取節(jié)點。管樁有限元模型如圖6所示。
圖6 管樁有限元模型
有限元模型建立完畢后,首先進行預應力荷載的計算,然后再添加集中力荷載,進行開裂彎矩和極限彎矩的計算。計算分析時打開大變形開關(guān),采用全牛頓-拉弗遜計算方法,最大迭代次數(shù)取50,控制精度為0.05。
B樁和AB樁的混凝土預壓應力模擬值分別為9.17MPa和6.50MPa,和表1數(shù)值接近。
2.2.1 開裂彎矩
考慮離心工藝放大系數(shù)后,輸入到模型中的C80混凝土抗拉強度值為5.91MPa。預應力計算后,在加載點處施加集中力,再次進行計算。B樁、AB樁開裂時混凝土的應力結(jié)果如圖7所示。
圖7 開裂時混凝土應力圖
由圖7可以看出,當混凝土拉應力達到5.91MPa時,管樁混凝土開裂。開裂荷載有限元模擬結(jié)果的具體數(shù)值見表2所列。
表2 開裂荷載有限元模擬結(jié)果
2.2.2 極限承載力
管樁破壞時預應力鋼筋的應力云圖和混凝土主壓應力如圖8、圖9所示。
圖8 B樁開裂荷載模擬結(jié)果
圖9 AB樁開裂荷載模擬結(jié)果
由圖8、圖9可以看出,管樁中純彎段受拉區(qū)最外側(cè)的預應力鋼筋應力最大,最先達到屈服;而由管樁主壓應力圖可知,此時純彎段受壓區(qū)混凝土的壓應力已接近抗壓強度標準值。因為采用理想線性模型,所以壓應力模擬結(jié)果會比實際值大。這和實際試驗中管樁受壓區(qū)沒有被壓碎是吻合的。極限彎矩有限元模擬結(jié)果的具體數(shù)值見表3所列。
表3 管樁極限荷載模擬結(jié)果
由表3可以看出,2根管樁的極限彎矩模擬值和實測值都比較接近,且都略小于實測值。因此,有限元結(jié)果和試驗結(jié)果是吻合的。
試驗的2根PHC管樁的抗彎性能明顯優(yōu)于規(guī)范值,在彎矩的作用下,管樁達到極限狀態(tài)的標志是裂縫寬度達到1.5mm,并且達到極限狀態(tài)后還有一定的承載力。在管樁抗彎承載力進行的有限元研究中,對混凝土材料采用理想線彈性模型,把預應力鋼筋的屈服作為管樁達到極限狀態(tài)的標志,可以取得良好的結(jié)果。
[1] 戴志成,龍 武.大直徑預應力薄壁管樁支護[J].工業(yè)建筑,2007,37(Z1):787-789.
[2] 黃廣龍,李 勇,夏 佳.預應力管樁在基坑圍護中的應用[J].建筑技術(shù),2006,37(12):926-927.
[3] 管品武,唐國斌,孟會英.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受彎承載力試驗研究[J].鄭州大學學報:工學版,2006,27(3):6-8.
[4] 郭秦渭.管樁樁身抗剪研究與抗震設(shè)計[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07,29(2):55-58.
[5] 俞能蘭,王志亮.大直徑預應力管樁的抗彎性能試驗研究[J].土工基礎(chǔ),2007,21(3):69-71,76.
[6] 宋 寅,柳炳康,李建宏,等.填芯與非填芯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抗彎性能的比較[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0(5):607-610.
[7] 律文田,王永和,冷伍明.PHC管樁荷載傳遞的試驗研究和數(shù)值分析[J].巖土力學,2006,27(3):466-470.
[8] 盛 海,張星宇,宋滿榮.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受剪承載力非線性有限元分析[J].工程與建設(shè),2007,21(5):674-676.
[9] GB 13476-2009,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S].
[10] 湯關(guān)祚,王 清,禹 琦 ,等.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抗裂彎矩和極限彎矩計算式的探討[J].工業(yè)建筑,2004,34(1):57-59.
[11] Ding Xuanming,Liu Hanlong.High-frequency interference in low strain integrity testing of large-diameter pipe piles[J].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1,54(2):420-430.
[12] Magued I.On the designing of instrumented double-wallmodel piles used to investigate plugging of open-ended pipe piles[J].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2011,34(5):14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