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法律的內在道德及其對我國法治建設的啟示——兼評富勒《法律的道德性》

2014-12-25 07:16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4年13期
關鍵詞:富勒道德性義務

白 寧

白寧/陜西師范大學政治經(jīng)濟學院在讀碩士(陜西西安710062)。

一、法律與道德的關系

法律和道德的關系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同時也是法學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在歷史的流變中,法律和道德的關系卻從未被歷史所塵封,一直是被法學家探討的話題。二戰(zhàn)之后,作為復興的自然法學的代表人物富勒,其理論對西方法學界具有重要影響。《法律的道德性》是富勒的代表作之一,這部著作是他和哈特進行學術論戰(zhàn)的成果。

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中第一句話就是對當時西方學界有關法律與道德的理論表示不滿,認為它們未能澄清道德本身的含義,忽視法律的內在道德,即法律的正義。為了糾正這些偏向,富勒首先提出和法律有關聯(lián)的兩種道德,即愿望的道德和義務的道德。愿望的道德在古希臘哲學中得到了最明顯的例示,它是善的生活的道德、卓越的道德以及充分實現(xiàn)人之力量的道德。而義務的道德則是指在秩序的社會中一個人所必須具有的最基本的品德,它包括像《圣經(jīng)》中的“十誡”這類人們必須遵守而不能違反的準則,否則就會受到公眾的譴責。愿望的道德以人類成就的頂峰為起點,義務的道德則始于其底部,它規(guī)定著有序社會賴以生存的基本原則。誠如富勒所言,愿望的道德是人們對更美好的、更優(yōu)秀的、更有意義的、更能實現(xiàn)人的能力的一種追求,在這一追求中我們永遠達不到終點,而只能是更接近于完美。富勒借助賭博的例子來說明愿望的道德和義務的道德的關注點不同:從義務道德的假定來看,賭博是一種時間和精力的浪費,它會對社會產(chǎn)生危害的后果,比如說它會使得賭徒們忽視自己的家庭,忽視自己對社會的義務。因此,義務道德者很可能會得出人們不應當從事賭博活動的結論,也就是說他們有義務避免。愿望的道德對賭博作出的最終裁判不會是一項譴責,而可能是一種輕蔑表示。對于這樣一種道德來說,賭博并非對一種義務的違反,而是一種不適合一位具備人類才智之士去從事的活動。愿望的道德關注某一行為是否值得一位有志之士去做,而義務的道德關注的是某一行為是否對社會秩序構成危害?!叭绻f愿望的道德是以人類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作為出發(fā)的話,那么,義務的道德則是從最低點出發(fā)”。[1]

從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愿望的道德和法律不具有直接的相關性,而義務的道德與法律具有直接的關聯(lián)。在富勒看來,義務的道德不僅可以轉化為法律,還可以為法律規(guī)則或原則的相關標準提供一定的參考。因此,他認為義務的道德更接近法律,在我們日常的行為規(guī)范中,人們認為殺人、盜竊的行為是可恥的,另一方面殺人、偷盜的行為也被法律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而禁止人們去做。愿望的道德雖然與法律不具有直接的相關性,但富勒認為,它對法律的間接影響卻到處可見。

二、法律的內在道德

富勒之所以提出法律的內在道德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和濃厚的現(xiàn)實誘因。從歷史來看是源自傳統(tǒng)的關于法律與道德關系的爭論,即法律和道德之間到底有沒有必然的根本聯(lián)系。傳統(tǒng)的自然法學派堅持法律與道德是密不可分的觀點,在古希臘、古羅馬那里,自然法象征著宇宙萬物和人類的規(guī)律;在中世紀,自然法代表著神的意志,神法超越了人法;到了古典自然法那里,自然法象征著人的理性。自古希臘以來,自然法的理論一直在西方法理學中占據(jù)著主流地位,直至19世紀,自然法遭到了批判,在功利主義、分析法學和歷史法學眼里,自然法代表著虛構、空洞和貧乏,因為在他們看來自然法的理論除了幾條理想的口號之外,別無他物。由于分析法學的巨大影響,自然法的思想在工業(yè)革命之后不再有什么市場。分析法學派強烈堅持法律與道德的分離觀點,他們提倡對法律的研究應從自然法學派的應然轉入實然研究,對法律研究的過程中應拋開一切價值因素的影響,主張惡法亦法,因而鮮明地區(qū)分了分析法學派和自然法學派的界限。直至二戰(zhàn)之后,納粹推行的血腥法律讓人們深刻地認識到,法律是沒有好壞的,關鍵是看是否運用得當,運用得好就能造福人類,而相反運用得不好就很有可能成為某些人推行集權和暴行的工具而給人類帶來災難。二戰(zhàn)的慘痛教訓,使得法學家們不得不反思,又開始不斷研討法律中應該包含被分析法學派所拋開的價值因素,與此同時,人性和人的尊嚴被得到重視。在這種歷史環(huán)境的推動下,以富勒為代表的新自然法學家們建構了他們的理論學說,新的自然法理論就這樣得以產(chǎn)生,也就是所謂的“自然法學的復興”。另一方面,富勒提出法律的內在道德的現(xiàn)實誘因是他與哈特教授的三次激烈論戰(zhàn),《法律的道德性》就是在這一學術論戰(zhàn)中誕生的。1957年,在哈佛大學任教的富勒邀請哈特來他們學校作了一個學術報告,題目是《實證主義和法律與道德之分》,哈特在這個報告中全面地論述了他關于法律與道德關系的觀點,并且在文中批駁了自然法學對分析法學的批判,富勒聽了報告之后就寫了《實證主義與對法律的忠誠:答哈特教授》一文,一方面予以回應哈特,另一方面是為了維護他自然法派的立場。從此爆發(fā)了長達數(shù)年的二人之間的論戰(zhàn),關于20世紀西方法理學一場重大的學術論辯運動也由此展開了,與此同時,富勒構建并形成了他的法律內在道德理論。

富勒在一則生動的寓言里講述了一個叫雷克斯的君主造法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造法事業(yè)中的八條失敗之路得到展現(xiàn)。與八條道路相對應的是八種法律上的卓越品質,從而引出了富勒的著名概念——法律的內在道德。

下面用表格的形式簡單描述富勒所講的這個寓言及得出的八項法律原則:

從雷克斯作為立法者和法官的不幸寓言中生動地說明:創(chuàng)造和維系一套法律規(guī)則體系必須遵循一定的法治原則,而不得隨性而為,富勒稱這些原則為“法律的內在道德”?;仡櫪卓怂雇醯脑旆ㄉ?,我們可以看出他在創(chuàng)造法律的過程中總是根據(jù)自己一人的想法去立法,從不聽取臣民們的建議和勸告,自認為他所創(chuàng)造的法律是完美的,實際使法治事業(yè)遭到流產(chǎn),這也是他以失敗告終的重要原因,其實他所制作的只不過是“命令性指令”而已。在富勒看來,政府和公民之間應該是互惠互利的關系,分析法學卻忽略了公民在法治事業(yè)中的積極角色,而是把法律看作是政府或國家發(fā)布命令的單方面權力行為,公民們收到指令只能遵守而不能違抗。比如,作為分析法學代表人物的奧斯丁曾經(jīng)指出:“法律是國家對它的民眾所發(fā)布的帶有制裁性的命令?!盵2]

富勒認為,法律的內在道德與外在道德是有聯(lián)系和互相影響的。其中一方的敗壞就會引起另一方的敗壞。如果立法者出于卑鄙的目的立法,就不可能制定出一個公開的表達明確的法規(guī);反之,如果法律表達不清楚或互相矛盾,也難以使法律在執(zhí)行中達到它的目的,必然影響它的外在道德。

三、法律內在道德對我國法治社會建設的意義

法治社會一直是人類不斷努力追求的文明社會形態(tài),無論是我國還是西方國家都曾經(jīng)并且現(xiàn)在為了這個目標而奮斗著。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在他的著作《政治學》中深刻地闡述了法治的含義:“法治不僅指已經(jīng)成立的法律應該獲得人們普遍的服從,而且大家所服從的法律本身應該是良法。”[3]雖然古希臘到現(xiàn)在我們人類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流變,然而亞里士多德所總結的法治的內涵依然很精辟,它仍然是我們現(xiàn)代法治社會的核心,實現(xiàn)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依然是判斷“良法”標準的基本和關鍵。

富勒的程序自然法理論對我國法治建設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程序正義不是中國文化的產(chǎn)物,而是在西方法律文化的土壤中孕育并產(chǎn)生的,公正的法治程序是正義的基本要求,而法治則取決于一定形式的正當過程,正當過程又主要通過程序正義來體現(xiàn)。[4]當前,中國法治建設雖然取得了許多成就,但是我們不能過于樂觀,我國的法治仍需要進一步完善,完善之路依然任重道遠。比如說,當前中國法治建設面臨著一些問題:良法標準模糊、法律信仰缺乏、法律至上缺失等。富勒在他的程序自然法理論中提出了良法標準,它的確立有利于人們法律信仰的樹立,有利于法律至上性的實現(xiàn)。對富勒程序自然法理論的借鑒有助于我們克服當前中國法治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增強法律的效力,從而為中國順利建設法治社會開辟道路、奠定基礎。在中國,一直存在著重實體輕程序的法律傳統(tǒng),主要體現(xiàn)在強調命令服從,案件的處理結果不但要合法,而且要合情,只是片面追求實體合法,追求“無訟”的結果。法官在處理審判事務時過分行使自由裁量權,主觀臆斷、刑訊逼供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正是在這樣的司法情況下,過分注重實體,使得程序性的作用不被重視。由于這種觀念的影響,在司法實踐中我國對程序法的重視遠遠不夠,對于司法公正,人們通常把重點放在了實體正義方面,而忽略了程序正義的問題。富勒為我們在程序公正性的建設提供了一定的啟示,他彌補了古典自然法學單純追求法律實體目標的缺點,提出了傳統(tǒng)自然法學都忽視的一種道德,即法律的內在道德。他將其八項法治原則稱為程序性規(guī)則,將對法治事業(yè)的追求傾注于對法律自身的道德性的建設,在他看來,這才是真正對法律的忠誠。著名的法學家培根曾經(jīng)說過:“一次不公平的判斷要比多次不平的行為禍害更加嚴重,由于這些不平的舉動只是弄臟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斷卻把水源破壞了”,這句話深刻地反映了程序公正是如此之重要。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環(huán)境和土壤,程序正義在我國很難形成深厚的法治文化底蘊。程序的實質就是為了限制專斷和過度的裁量,在司法實踐中刑訊逼供、非法搜查、非法拘禁等隨意侵犯訴訟參與人合法權益的現(xiàn)象屢禁不止,因而我們構建完善的法治社會還有很長的路。在構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過程中,只有真正樹立起程序公正的觀念,突出程序價值在公民權利保障中的重要作用,法律才能獲得真正的權威,才能建立起民眾對法律的支持和信心,從而才能實現(xiàn)人們法律至上的信仰。我們選擇走法治之路的決策是正確的,堅持走法治之路的前途是光明的,同時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這條道路也是曲折的,但是我堅信我們的國家和社會在堅持不斷對程序價值的弘揚,實現(xiàn)對程序公正的追求,最終會通向法治的坦途,實現(xiàn)一個法治健全的中國。

[1] (美)朗·L.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8.

[2] 嚴存生.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64.

[3]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199.

[4] (美)羅爾斯.正義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225

猜你喜歡
富勒道德性義務
富勒對法律與道德“中間地帶”的劃定及啟示
幸福的人,有一項獨特的義務
三十載義務普法情
富勒G90 Pro光磁微動鼠標
跟蹤導練(一)(4)
胡塞爾視域下王陽明心學中的“意”之研究
新聞的道德性和新聞倫理的基本問題
教育是一項道德性的社會實踐活動
“良知”的義務
法律的“內在道德”的兩個維度:再訪富勒自然法思想中的一個核心概念
建始县| 宾阳县| 深州市| 凤凰县| 霍邱县| 吴川市| 文昌市| 海宁市| 共和县| 通城县| 都安| 铅山县| 中宁县| 上栗县| 通渭县| 河东区| 休宁县| 广宁县| 松潘县| 贵阳市| 类乌齐县| 旬阳县| 曲麻莱县| 介休市| 开原市| 灵寿县| 曲周县| 萝北县| 丰宁| 岑溪市| 灵宝市| 桦南县| 澳门| 神农架林区| 台东市| 攀枝花市| 安庆市| 黎平县| 城市| 石柱| 南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