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靜,楊冬梅,武建勇,田向榮,謝文華,李俊年,薛達元2,
1(吉首大學生物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湖南吉首,416000)
2(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北京,100081)3(環(huán)境保護部南京環(huán)境科學研究所,江蘇南京,210042)
香稻是一種植株的莖、葉、花、稻谷等均能散發(fā)香味的特殊稻種,其稻米蒸煮后香氣宜人,且營養(yǎng)優(yōu)良[1-3]。研究表明,香稻香氣的形成與特異的土壤及水質條件有關[4-5]。顆砂貢米產于湘西州永順縣顆砂鄉(xiāng)太坪村貓子莊的桂井坪,是歷史上土司王進貢給清廷的貢米[6]。
本課題組早期研究(數(shù)據(jù)尚未發(fā)表)發(fā)現(xiàn),顆砂貢米含有豐富的香味物質。顆砂貢米是經稻谷脫殼、脫糠后加工制成的精米,是稻谷的胚乳。米糠是稻谷脫殼后依附在糙米的表層物,由于糠層和胚芽在實際加工過程中難以分離,故米糠實際包含了稻谷的糠層和胚芽[7]。研究表明,稻谷加工副產品米糠雖占稻谷總重的6% ~8%,但擁有稻谷64%的營養(yǎng)成分,現(xiàn)已大量開發(fā)應用于米糠油、米糠飼料及米糠食品等領域[8-11]。對顆砂米糠的香味物質進行研究,有利于推動顆砂米糠在風味方面的開發(fā)應用。
本研究采用水蒸氣蒸餾提取和氣相色譜-質譜技術分析顆砂貢米、米糠及稻谷揮發(fā)性成分,比較稻谷不同組織香味物質差異,以期為顆砂貢米、顆砂米糠綜合性應用提供參考依據(jù)。
顆砂貢米、糠及稻谷2012年8月20日由永順縣顆砂鄉(xiāng)太坪村村民提供顆砂稻谷,經打谷機和碾米機制成顆砂貢米(精米)和米糠。
乙醚、無水Na2SO4均為分析純。
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GCMS-QP2010),日本島津公司;步琦旋轉蒸發(fā)儀(R-210),瑞士步琦BUCHI;水蒸氣蒸餾裝置,自制。
1.3.1 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樣品中揮發(fā)性成分
將200 g樣品和600 mL去離子水加入1 L平底燒瓶,電熱套加熱,燒瓶內溫度控制在100℃,保持2 h。蒸汽經蒸餾頭進入冷凝管,再由真空接收管進入錐形瓶,錐形瓶放在冰塊間。
1.3.2 蒸餾液萃取、濃縮
40 mL無水乙醚萃取蒸餾液,重復3次,最后合并醚層[12-13]。于-20℃ 12 h保存后,迅速倒出乙醚層并用無水Na2SO4干燥,過濾除去Na2SO4。濾液在真空度0.08 MPa,轉速30 r/min,水浴溫度25℃條件下經旋轉蒸發(fā)儀濃縮至約1 mL,于4℃冰箱保存?zhèn)溆谩?/p>
1.3.3 GC-MS分析條件
進樣前,用0.22 μm孔徑有機濾器過膜。
色譜條件:HP-5MS型色譜柱(30 m×0.25 mm×0.25μm),進樣口溫度 250℃,載氣氮氣,流速 1.0 mL/min;升溫程序:起始溫度35℃,保持2 min;以3℃/min上升到140℃,保持5 min;8℃/min上升到230℃,保持 10 min;進樣量 1 μL,分流比 20∶1。
質譜條件:EI源,電子轟擊能量70 eV,電離方式E;離子源溫度為230℃,四極桿溫度150℃;溶劑延遲2.7 min,掃描模式為全掃描,掃描質量范圍35~500 u。
1.3.4 定性定量分析
結合NIST05譜庫進行檢索,當匹配度>80(最大值為100)時,即為鑒定結果,并用峰面積歸一法確定各組分相對含量。
水蒸氣蒸餾法提取顆砂貢米、顆砂米糠、顆砂稻谷揮發(fā)性物質GC-MS總離子流圖(圖1)。根據(jù)質譜數(shù)據(jù)庫檢索并應用峰面積歸一化法進行分析,鑒定揮發(fā)性成分及各組分的相對含量(表1)。
圖1 顆砂稻谷各組分揮發(fā)性成分的GC-MS總離子流圖Fig.1 Total ion current chromatogram of volatiles from parts of Kesha Paddy
表1 顆砂稻谷各組織揮發(fā)性成分的GC-MS比較Table 1 GC-MS analysis of volatiles from parts of Kesha Paddy
續(xù)表1
續(xù)表1
由表1可知,從永順顆砂貢米中共檢測出揮發(fā)性物質33種。其中,具有藥草香、焦糖香的5-乙基二氫-2(3H)呋喃酮(3.93%)及含青香、奶油香、橙香的2-壬醇(0.94%),是顆砂貢米特有的香味物質。同時,在顆砂貢米香味物質中,E-2-壬烯醛(17.77%)、(E,E)-2,4-癸二烯醛(1.19%)、(E,E)-2,4-壬二烯醛(1.55%)、正十一醛(1.66%)相對含量高于稻谷。說明這6種香味物質主要存在于稻谷的胚乳中。
從顆砂米糠中共檢出的揮發(fā)性成分54種,顆砂米糠與顆砂貢米共有的揮發(fā)性成分有6種,分別占總量的28.81%、11.52%,說明兩者含有的揮發(fā)性成分相差較大。通過比較顆砂貢米、米糠及稻谷香氣成分發(fā)現(xiàn),顆砂米糠特有的香味成分有24種,占其總揮發(fā)物的31.45%。包括作為增香劑的5-甲基-2-呋喃醛,具有杏仁味的呋喃甲醛,具水果芳香、清香的甲酸己酯、庚醛、乙酸乙酯、正庚醇、E-2-辛烯醛、正辛醇、正辛醛、4-乙基苯酚、(E)-2-十一烯-1-醇、(E)-2-癸烯醛,含酯香、菠蘿蜜香、蘋果香的2-乙酰氧基-3-丁酮,擁有豆香、果香及蔬菜香的2-戊基呋喃,具有茶香的3,5-辛二烯-2-醇、玉簪花香氣的苯乙醛、玫瑰花香的正壬醛,含有辛香、藥香的2-甲氧基-4-甲基苯酚、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2-甲氧基-4-乙基苯酚、2-異丙基苯酚,具有橘香、花香的癸醛,擁有香豆素、薰衣草及蘑菇味的3-辛烯-2-醇,茉莉花、水仙花的吲哚[14-16]。此外,米糠中的香味物質正己醛、1-辛烯-3-醇相對含量高于稻谷。說明顆砂米糠含有比顆砂貢米更為豐富的呈香物質。
從顆砂稻谷中共檢出53種揮發(fā)性物質(表1)。3,5-二叔丁基苯酚、5,6,7,8-四氫-噻唑-[5,4-c]-己內酰胺、2-甲基-3-乙基庚烷、丙苯、2,3-二氫苯并呋喃、四氫薰衣草醇、甲酸十六醇酯、二環(huán)己基甲酮、正十四酸、苯甲酸芐酯、草酸-6-乙基-3-乙酸乙酯、十七烷醇、2-異丙基-5-甲基己醇、(Z,Z)9,12-十八碳二烯酸,這14種物質是顆砂稻谷特有的揮發(fā)性成分,含量達18.73%,可能僅存于稻谷的谷殼中。正己醇、3-壬烯-2-酮是顆砂貢米、糠及稻谷共有的香氣成分,且在稻谷中含量最高。
顆砂稻谷各組織香味物質的結構存在差別。顆砂貢米主要香味成分集中在醛類(24.23%),顆砂米糠香味物質主要分布在醇類(34.60%)、雜環(huán)類(13.55%)、酯類(13.65%),而在顆砂稻谷中,醇類(19.93%)、酸類(15.91%)含量較高(表2)。
表2 顆砂稻谷各組分揮發(fā)性成分相對含量與種數(shù)Table 2 Difference in constitution and content among parts of Kesha paddy
此外,由表2可知,在顆砂稻谷加工研磨形成顆砂貢米(精米)過程中,醇類相對含量下降了13.74%,種類減少5種;酯類相對含量下降1.40%,種類減少3種;酚類相對含量下降2.83%,種數(shù)減少3種;酮類相對含量下降1.37%,種類減少2種;酸類相對含量下降9.27%,種類減少2種;雜環(huán)類相對含量下降了1.40%,種類減少1種。說明稻谷研磨會導致香味物質損失,而從稻谷的結構看,減少的揮發(fā)性成分可能來自稻谷的谷殼、糠皮或胚芽。
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法對顆砂貢米、米糠及稻谷香氣成分進行分析,分別在顆砂貢米、米糠及稻谷中檢測到揮發(fā)性物質33種、54種、53種;顆砂稻谷各組織包含的香味物質結構不同,顆砂貢米呈香物質主要為醛類,而在顆砂米糠中為醇類,在顆砂稻谷中為醇類和酸類。顆砂稻谷研磨成精米過程中,醇類、酯類、酚類、酮類、酸類及雜環(huán)類相對含量和種類均減少。
顆砂米糠含有豐富的呈香物質,其中特有的香味成分有24種,占其總揮發(fā)物的31.45%。包括5-甲基-2-呋喃醛,呋喃甲醛、甲酸己酯、庚醛、乙酸乙酯、正庚醇、E-2-辛烯醛、正辛醇、正辛醛、4-乙基苯酚、(E)-2-十一烯-1-醇、2-乙酰氧基-3-丁酮、2-戊基呋喃、3,5-辛二烯-2-醇、苯乙醛、正壬醛、2-甲氧基-4-甲基苯酚、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2-甲氧基-4-乙基苯酚、2-異丙基苯酚、癸醛、(E)-2-癸烯醛、3-辛烯-2-醇、吲哚。
綜述所述,顆砂貢米、顆砂米糠及顆砂稻谷含有大量的香味物質。同時,稻谷加工副產品米糠的香味成分比顆砂貢米更豐富,故在產品風味研發(fā)中具備潛在的利用價值。
[1] 林光.香稻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8):164-168.
[2] 謝黎虹,段斌伍,孫成效.香稻的淵源、香味及遺傳[J].世界農業(yè),2003(11):49-50.
[3] 張濤,鄭家奎,徐建第,等.香稻品種的遺傳多樣性研究[J]. 中國農業(yè)科學,2008,41(3):625-935.
[4] 胡培松,唐紹清,顧海華.水稻香味的遺傳研究與育種利用[J].中國稻米,2006(6):1-5.
[5] 王曉焰.水稻香味基因的遺傳分析及初步定位[D].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7.
[6] 周清,李元沅,向仕岳,等.永順顆砂貢米田土壤特性研究[J].湖南農業(yè)科學,2010(17):67-69.
[7] 閆金萍.米糠深加工產品的開發(fā)與研究進展[J].食品科技,2007(6):243-246.
[8] EI-Zannti E,Khedr M.Separation of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acids from rice bran oil[J].Journal of the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Society,1991,68(6):636-439.
[9] Xu Z,Samuel G.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major components of γ-oryzanol from rice bran using linoleic acid model[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Society,2001,78(6):645-649.
[10] 邴建國,劉瑋,劉文,等.稻谷深加工及綜合利用技術探討[J].食品科學,2004(1):281-284.
[11] 谷真仁.植物油料資源可以綜合利用[M].北京:中國輕工出版社,2001:50-76.
[12] 任清,黃明泉,楊震安,等.同時蒸餾萃取燕麥炒米香味物質的氣相色譜-質譜分析[J].食品科學,2012,33(14):158-161.
[13] 劉玉平,苗志偉,陳海濤,等.4種市售香米中揮發(fā)性成分提取與分析[J].食品科學,2011,32(20):181-184.
[14] 全.食品化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02:334-351.
[15] 丁耐克.食品風味化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996:189-227.
[16] 王彰,許時嬰,湯堅.食品化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999:3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