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諧漢
干部培訓系列談 4
干部教育培訓為什么要以問題為導向
■ 朱諧漢
《2013—2017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guī)劃》提出,要“堅持聯系實際、學以致用,以問題為導向、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開展教育培訓,提高干部運用所學理論和知識指導實踐、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能力?!边@段表述對全國干部教育培訓機構就如何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指明了具體方向。
問題就是工作中的難題。為什么要以問題為導向呢?
第一,這是培訓價值實現的要求。培訓的價值體現在對時代和社會的貢獻和貢獻的大小上。這種貢獻及水平集中反映在培訓能夠多大程度回應黨委和政府的需求,幫助梳理和解決發(fā)展中遇到的難題。如果黨校和行政學院的干部培訓游離于黨委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之外,不能“聯系實際、學以致用”,不能為推動科學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做出貢獻,那么,培訓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政府就沒有必要投入那么多的公帑,用于干部教育培訓上。
第二,是回應廣大干部對教育培訓期待的要求。許多培訓者抱怨,現在干部培訓不好做了,干部逃學、厭學現象嚴重。這是現象,問題的原因在哪兒?在學員身上?非也。面對時代變遷,管理工作的壓力加大,廣大干部是愿學、想學的。但他們渴望的學習,是能緊緊圍繞他們關注的問題和困惑,也就是說,教學活動能以解決他們關注的問題為中心來設計組織。他們期待學者能幫助他們學會運用新理念、新方法和新工具來分析解決問題,提高創(chuàng)造性解決工作難題的能力。所以,培訓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是對學員學習新愿望的積極而主動回應要求。
第三,也是干部培訓機構落實培訓科學化的要求?,F代培訓絕不是請幾個老師,講幾堂課那么簡單。要更大程度上提高科學化水平,第一位的是搞清組織需求、學員需求,洞悉需求中所反映的問題是什么。問題是培訓的邏輯起點,有了問題,才能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安排。借助培訓的效果,即對問題解決的程度,可以評估培訓是否切實發(fā)揮了作用,是否在幫助干部解決問題的同時,促進了參與者素質和能力的提升,達到了培訓的目的。
我們經常說要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所謂針對性,就是指培訓是否針對了培訓學員工作和思想中的問題,培訓中是否突出了要解決的那些問題。所謂實效性,就是指培訓是否有效協(xié)助學員解決了問題,或為解決問題提供了思路方法,積累了條件。有些培訓的效果不理想,就是指針對性、實效性差,最常見的表現是培訓沒有圍繞問題,更談不上有效解決問題。從技術層面說,培訓沒有問題,培訓安排的建構就不會有邏輯,培訓課程的組織就會顯得雜亂無章,培訓效果的評估考核就沒有依據。
“以問題為導向、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開展教育培訓”,對培訓機構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這些要求包括:一是培訓機構要切實做好需求調研和問題梳理。二是要圍繞問題解決設計培訓課程。三是要把研討互動貫穿培訓教學全過程,挖掘學員的經驗智慧,并集中于解決問題這個目標。四是把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以及由此實現的學員能力提升,作為培訓好與差的評估標準。
以問題為中心,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可以讓我們把教育培訓工作做得更專業(yè),更受學員歡迎,更加得到各級領導的認可!
(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培訓中心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