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蓉
朱熹《詩集傳》中“比”之內(nèi)涵
◎楊秋蓉
朱熹的“比”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比喻。其首先是“不說破”;再者是“引物為況者”,而不是物物對等的比喻關(guān)系;最后是一種“由心及物”的思維模式。
朱熹 詩集傳 詩經(jīng) 比 興
根據(jù)現(xiàn)代修辭詞典,“比”為比喻,即朱熹在《詩集傳》中所提出的“以彼物比此物”。[1]然而朱熹對《衛(wèi)風(fēng)·碩人》中的“手如柔荑,膚如凝脂”標注“賦”,如此則不符合朱熹的“比”的字面意義。那么其“比”內(nèi)涵所指為何呢?
朱熹是按照每個章節(jié)來標注賦比興的,這同毛詩的“獨標興體”相比,對于更加清楚地理解詩句以及賦、比、興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是一大進步。其“比”的標注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比也;二是賦而比;三是比而興;四是興而比;五是賦而興,又比。雖然是提到“比而興”,“興而比”,但其“比”、“興”是一種先后關(guān)系。例如,《召南·漢廣》中第一章標注為“興而比”,即先以“喬木”起興,引出“游女”,然后有江、漢之廣來比喻前面的游女不可得。
1.“比”是“不說破”
首先在《詩經(jīng)》中句子結(jié)構(gòu)很多是前兩句一般是寫景,或者是描述一種事物,然后或是一種情愫,或是景描物的延續(xù),構(gòu)成一種象征的關(guān)系,如《曹風(fēng)·蜉蝣》中“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標注為“比”。從詩歌本身來看,即蜉蝣的翅膀鮮明亮麗,轉(zhuǎn)而詩人憂思傷懷,不知道自己的歸處。而朱熹將這首看做是對貪于玩樂而不思慮未來之人的諷刺??梢钥闯?,當(dāng)所表達的情感或意義等不明朗時,朱熹就有對前面的句子進行情愫上一致的解讀,這樣前兩句就有了所象征的意義,就形成了朱熹的“比”,即不言破。
2.“比”是“引物為況者”
再者,在劉勰的《文心雕龍·比興篇》中提到“且何謂為比,蓋寫物以附義,揚言以切事者也。故金錫以喻明德,珪璋以譬秀民……皆比類者也?!奔匆庀蟮膶Φ汝P(guān)系。雖然比為“彼物比此物”,但是在《齊風(fēng)·甫田》中“無田甫田,維莠驕驕。無思遠人,勞心忉忉”的解釋不是“甫田”、“莠”分別比作什么,而是“言無田甫田也,田甫田而力不給,則草盛矣。無思遠人也,思遠人而不至,則心勞矣。以戒時人厭小而務(wù)大……”作為一種整體的狀況比另外的一種狀況。這同劉勰的物物對等是不一樣的。其實朱熹在《朱子語類》中對“比”還有一種解釋“引物為況者,比也?!?/p>
3.“比”是“由心及物”
《詩經(jīng)》中很少直接論及到所要表達的對象及意義,但是在朱熹的“比”章中除了少數(shù)的如《椒聊》“此不知其所指”外,大部分都是指向明確的。例如“終風(fēng)且暴,顧我則笑,謔浪笑敖,中心是悼”,如何知曉是諷刺莊公?!吨熳诱Z類》中提到:“學(xué)者當(dāng)興與詩,須先去了《小序》,只將本文熟讀玩味?!蹦敲粗祆湔鎾仐壛恕缎⌒颉返挠绊懀磕Z鋒先生對《詩集傳》中的51首含有“比”的詩歌中統(tǒng)計出:其有46首與《小序》一樣,4首不同,1首存疑[1]。
可知,在朱熹的“比”詩中,其大意幾乎與《小序》謀和。這就是說朱熹解讀“比”章具有先入為主的成分,是在先了解詩歌的意思的前提下再定義比興。這說明其對“比”的定義,先是知道“義”,是由意到物的過程。
清朝陳啟源批評朱熹:“毛公獨標興體,朱子兼明比賦,然朱子所判為“比”者,多是興耳?!盵2]其實關(guān)于比和興的區(qū)別,在“比而興”、“興而比”之類的詩中分析得很清楚。例如:《豳風(fēng)·下泉》“冽彼下泉,浸彼苞稂。愾我寤嘆,念彼周京”,朱熹標注為“比而興”,解釋為“王室陵夷、而小國困弊。故以寒泉下流、而苞稂見傷為比、遂興其愾然以念周京也”。即:這四句話包含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冽彼下泉,浸彼苞稂”與“愾我寤嘆”構(gòu)成的一個“比”的層次,第二個就是“冽彼下泉,浸彼苞稂。愾我寤嘆”。這個整體同“念彼周京”構(gòu)成的第二個“興”的結(jié)構(gòu)。其立足點是整個詩章之內(nèi)詩句喻詩句如何讓連續(xù)如何讓關(guān)聯(lián),那么比就是表面和隱含二者之間的對應(yīng),而興,由無關(guān)之物引發(fā)主題句,是一種承接關(guān)系。
當(dāng)然在朱熹的詩中也透露其“比”、“興”分別的糾纏不清,例如《豳風(fēng)·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標注為“比”,而《齊風(fēng)·南山》中“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卻標為“興”。說明區(qū)別“比”、“興”需要區(qū)別具體語境。
[1]朱熹著、趙長征點校,詩集傳[M],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2]莫礪鋒,朱熹文學(xué)研究[M],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xué))
(責(zé)任編輯 馮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