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竹
波德萊爾《巴黎的憂郁》詩集賞析
——以《港口》為例
◎陳 竹
作為法國19世紀最著名的現(xiàn)代派詩人,波德萊爾是法國象征派詩歌的先驅,在歐美詩壇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惡之花》《巴黎的憂郁》是19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詩集之一。波德萊爾對象征主義詩歌的貢獻之一,是他針對浪漫主義的重情感而提出重靈性。所謂靈性,其實就是思想。他總是圍繞著一個思想組織形象,即使在某些偏重描寫的詩中,也往往由于提出了某種觀念而改變了整首詩的含義。本文旨在以波德萊爾的代表作《巴黎的憂郁》的特征進行鑒賞分析,望能給予讀者以有效信息。
法國詩歌 大革命 近代文學
波德萊爾是一位被舊時代洗禮的探求者,他將視線放在近代生活,作品包含著一種深度而又深刻的狂氣。他性格喜怒無常,創(chuàng)作的文學,對在當時大革命中洗禮的藝術社會,帶來了重要的影響。他的作品里,包含著近代精神的胚胎和萌芽,特別是藝術和文學的結合,某種意義上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模式。
《巴黎的憂郁》這部散文集的發(fā)表,和波德萊爾另外兩篇《惡之花》《小散文詩》一樣,遇到了諸多的困難。波德萊爾用了超過十年的時間靜心創(chuàng)作。詩人從1857年開始,用心寫作的這部詩集,當時暫定題目為《夜之詩》,這部詩集與《惡之花》的主題相比,更別具一格,換言之,是以散文詩的題材,在文學性上進行了完善。
藝術上,波德萊爾的新的審美觀點,即美的典范是包含有消極面的。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如同之前的詩集《惡之花》一樣,他認為,“藝術有一個神奇的本領:可怕的東西用藝術表現(xiàn)出來就變成了美:痛苦伴隨上音律節(jié)奏就使人心神充滿了靜謐的喜悅”。
但當波德萊爾把這部詩集在《藝術家》雜志上發(fā)表時,在致辭中全部命名為“微光與煙”,原定僅10篇左右的作品,目錄卻記載有50篇,可見在題材和作品數(shù)量上,都有較大改動。足以看出作者對于這部詩集,是傾注更多心血的。
1864年,在精心準備及多方努力下,這本詩集的決定版完成,由50篇詩歌組成。波德萊爾預定目次為110篇。在致辭里,詩人自稱本詩集在形式上,有致敬比利時詩人貝爾特蘭的著作《夜之幽靈》的意義。對此,波德萊爾如此解釋道:“貝爾特蘭用不可思議的繪畫的手法,來描述一種過去的生活景象。我也有嘗試過這樣相似的方法,但對于現(xiàn)代生活來說,我在考慮運用一種更加抽象的描述手法?!?/p>
此外,波德萊爾還揭示了這本詩集的主題是:“沒有傳統(tǒng)的節(jié)奏和詩韻,整個特征用音樂的流動,靈魂的抒情,夢想的波動,意識的飛躍這樣來形容更加貼切,柔軟的詩像散文一般的行云流水,難道不是像夢一樣嗎?”
《巴黎的憂郁》這本散文集,又名《小散文詩》,正像他自己所說:“這還是《惡之花》,但更自由、細膩和辛辣。”
例題1:《小散文詩》明顯對后來的現(xiàn)實主義和超現(xiàn)實主義時代有重要的影響。
在此,筆者以詩集中的《港口》為例,對這本散文詩的特征進行探討。
1.藝術性——放浪的美學。
波德萊爾不管在任何時候,都把藝術與不幸結合起來,認為藝術是貫穿于絕望的生活之中。其次,藝術也許會治愈這種絕望,最后,在一部作品里,受到打擊的精神意識里,透露著一絲奇異的殘缺美。僅僅從丑惡里抽離出美,大概還不能完全概括波德萊爾對于藝術的認識。
例題2:“波德萊爾對于美學,在詩歌方面有兩個表現(xiàn),第一,因為向往藝術而創(chuàng)作詩歌,其次,他深愛著散文的表現(xiàn)方式?!?/p>
2. 陶醉及夢想
通過作品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波德萊爾因自身的不得志而哀嘆,把意識與自身分離開來,沉浸在充滿苦惱和屈辱的世界里,對自身和整個世界充滿了迷惑,而又不能逃離。因此他創(chuàng)作的詩歌總歸像一個牢籠,某種程度上也把詩人本人關了進去。
他將社會的丑惡轉化成了美好的事物,敢于承認并充滿憤怒和鄙夷。在頹廢的同時,卻又向往著光明。通過大膽夸張的想象,對社會的丑惡進行無情地剖析,而又打破了傳統(tǒng)意義上對于美與丑的觀念和界限。對此,朱光潛先生這樣說道:“藝術必根據(jù)自然,但藝術美并不等于自然美,而自然丑也可以轉化為藝術美,這就說明了藝術家有描寫丑惡的權利?!?/p>
對于波德萊爾這部著名的詩集來說,無疑是一種很好的詮釋。
[1]《我心赤裸 波德萊爾散文隨筆集》(法)波德萊爾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00年
[2]外國文藝理論叢書:波德萊爾美學論文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3]波德萊爾作品集:美學珍玩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3年
[4]波德萊爾散文選 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9年
[5]浪漫派的藝術 (法)波德萊爾,郭宏安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3年
(作者單位:重慶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
(責任編輯 馮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