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巖,雷婷婷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边@就要求學生必須由傳統(tǒng)的接受學習向自主學習轉變,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變革。對自主學習的研究最早始于對美國三次教育改革運動的反思,操作主義學派、維果斯基學派、社會學習理論和認知建構主義學派從不同的角度對自主學習進行了研究。所謂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是指小學高年級學生在一定學習動機基礎上,根據(jù)自身特點自覺采用一定的學習策略進行有效學習的過程。蔣有慧等研究發(fā)現(xiàn),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的依賴性在減少,獨立性正在形成,自控力逐年增強。這些心理發(fā)展特點為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可能性。
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對于其自身發(fā)展和教育實踐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首先,有利于教師在實踐中推動新課改的實施,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次,有利于彌補學生的個性差異,推動個體人格的健康發(fā)展,促進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最后,有利于個體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主動學習習慣,為其終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提供了保障。
1.樣本及抽樣方法。本次調查隨機抽取了江蘇省三個城市四所小學高年級學生共535名,剔除無效問卷后,共獲得有效問卷461份,有效回收率為86.16%。其中,男生217名,女生244名;五年級學生225名;六年級學生236名。
2.研究工具。采用賓特里奇編制的學習動機與策略問卷(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MSLQ) 中文版,該問卷分動機性信念和自主學習策略兩個維度,動機性信念包括自我效能感、內在價值和考試焦慮三個量表,自主學習策略包括認知策略和自我調節(jié)兩個量表,整個量表共四十四個題目,七點計分。為了便于小學生理解問卷項目的意思,本次研究對個別項目的表述進行調整。該量表的同質性信度α系數(shù)為﹒90,其中自我效能感、內在價值、考試焦慮、認知策略和自我調節(jié)各分量表的同質性信度 α 系數(shù)分別為﹒85、﹒82、﹒77、﹒83、﹒75。
3.測試過程。本次調查以班級為單位實施測量,由研究者和熟悉問卷調查的相關專業(yè)本科大學生擔當主試。采用SPSS17.0進行數(shù)據(jù)的錄入和分析工作。
1.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的現(xiàn)狀。本研究對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量表的總分進行了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對其總體情況有了初步了解。由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最高分為216分,最低分為89分,基本呈現(xiàn)出正態(tài)分布,分數(shù)集中在155至199之間,說明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自主學習總體居于中等偏上水平。
表1 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描述性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2.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及各維度在性別上的差異分析。本次研究以小學高年級學生性別作為自變量,其自主學習及各個維度作為因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對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在性別上進行差異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自主學習總分、自我效能感、內在價值、認知策略和自我調節(jié)在性別上都呈現(xiàn)顯著性差異,女生在自主學習、自我效能感、內在價值、認知策略和自我調節(jié)上都顯著高于男生。詳見表2。
3.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及各維度在看護人學歷上的差異分析。為了探討小學高年級學生看護人的學歷對自主學習是否具有顯著性影響,本研究以看護人的學歷作為自變量,小學生自主學習及各維度的分數(shù)作為因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效能感、內在價值、認知策略和自我調節(jié)隨看護人學歷水平的提高而逐漸升高。這可能是因為看護人的學歷越高,越是能夠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并且能夠對其自主學習進行有效的指導。詳見表3。
表2 不同性別的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的獨立樣本T檢驗數(shù)據(jù)
表3 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在其看護人學歷水平上的單因素方差分析數(shù)據(jù)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其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激發(fā)并維持個體進行學習活動,導致其行為朝向一定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tài)。學生只有具有了一定的學習動機,才能產生和維持相應的學習行為,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必須激發(fā)其產生學習動機?!墩撜Z》中曾提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很多實證研究也發(fā)現(xiàn),學習動機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具有顯著性影響,內部動機產生的影響程度高過外部動機。張敏對4~6年級小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外部學習動機始終占據(jù)著主導性地位,內部學習動機還處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一方面要多給學生提供外部獎賞、及時適當反饋、開展合理的競賽,激發(fā)和維持其外部學習動機;同時還應從學生內部的需要和興趣出發(fā),依托學科教學內容,通過設計一些專門的活動課程,如“學思維”等,推動學生外部學習動機向內部學習動機轉化。
2.引導學生學習和使用有效的學習策略。龐維國認為,自主學習包括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jiān)控學習過程和評價學習結果。根據(jù)自身的心理特點,選擇恰當?shù)膶W習策略,理應成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轉變傳統(tǒng)知識傳授的理念,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注重培養(yǎng)其獨立性和主動性。首先,強化學生預習制度,養(yǎng)成課前預習習慣;其次,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情況,合理設置學習目標,制定可行的學習計劃;第三,課堂中多采用啟發(fā)式教學,關注學生主動探究精神,增強學生自學能力;第四,進行具體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引導學生探索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方法,第五,加強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訓練,提高自我調節(jié)能力。
3.要關注學生的性別差異。由于小學高年級女生在自主學習、自我效能感、內在價值、認知策略和自我調節(jié)上都顯著高于男生,因此,教師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水平提高時還應當充分關注小學生的性別差異,應當根據(jù)男女生的不同心理發(fā)展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引導他們在學習中揚長避短,因材施教。首先,教師應當轉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理念,營造更加民主、開放的課堂氛圍,讓更多的男生能夠有效地參與課堂學習,讓他們更加樂于學習,并在學習中增強其自我效能感。其次,教師應當根據(jù)男生不同于女生的一些認知特點,如注意穩(wěn)定性較弱,知覺速度較慢,言語能力發(fā)展較慢,更擅長抽象概念的記憶等,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策略的指導;同時,教師還應根據(jù)男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加強自我控制能力訓練,提高其自我調節(jié)和控制能力。
4.加強家校合作,努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問卷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看護人學歷水平對其自主學習、自我效能感、內在價值、認知策略和自我調節(jié)具有顯著性的影響,看護人學歷水平越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效能感、內在價值、認知策略和自我調節(jié)分數(shù)就越高,越是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并能對其自主學習進行有效的指導,因此,學校應加強和家長聯(lián)系,通過家長學校、家長座談會、家訪等形式,更新父母教育理念,發(fā)揮家長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中的作用,使學校和家長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水平的提高。
5.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供環(huán)境上的保障。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都會受與任課教師之間關系的影響,單志艷通過實證研究驗證了師生關系對學生自主學習具有顯著性影響(單志艷,2012)。在教育實踐中,學生經(jīng)常會因為喜歡老師才喜歡學習,因為討厭老師而排斥學習。因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要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要和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脫離不了教師的教學實踐,教師應當在教學活動中,重塑新型雙向式的“師道尊嚴”,通過不斷的交流、理解和對話,形成新型的師生關系,構建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供環(huán)境上的保證。
[1]蔣有慧,羅來棟.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的實驗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09(9)93.
[2]張敏,雷開春,王振勇.4~6年級小學生學習動機的結構分析[J].心理科學,2005,28(1)185.
[3]龐維國.90年代以來國外自主學習研究的若干研究[J].心理學動態(tài),2000,8(4)12.
[4]單志艷.小學生師生關系、自我效能感和自主學習策略的關系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2(29)27.
[5]張東嬌.師生關系新走向:雙向式“師道尊嚴”[J].教育科學,2007,23(1).
[6]PINTRICH,P.R,R.V.DEGROOT.Motivational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components of classroom academic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0,82:33-40.
[7]徐愛紅,杜秀芳.山東省中小學生自主學習狀況及其與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2(24).
[8]單志艷.613名小學生自我效能感狀況及其與自主學習策略的關系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