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導演陳可辛的《中國合伙人》再次講述一個中國大陸的故事并以中國人的身份體認中國,意味著香港導演文化生成邏輯的一次轉(zhuǎn)變,成功地實現(xiàn)了他的“文化投機”。以三個年輕人三十年的奮斗歷程與時代故事形成互文,表面上看是一種精彩的時代召喚,卻又因這是一個為少數(shù)人立傳的故事而凸顯了它的商業(yè)迎合,使故事成為消費語境下的情感消費;與三十年前相比,在全球一體化和消費主義成為潮流的現(xiàn)時,我們?yōu)槭裁醋龅娜允敲绹鴫?,這一夢想的實質(zhì)是否有了變化,是否有所隱含,這些問題比之故事的互文性和消費性更值得深思;本文將從這三個方面解讀《中國合伙人》。
關(guān)鍵詞:《中國合伙人》;陳可辛;文化投機;美國夢
引子:
自2012年11月“中國夢”被提出,就在全國各行業(yè)各領(lǐng)域得到了強烈的回應,勢頭至今不減。《中國合伙人》,恰在此段時間內(nèi)以影像方式講述80年代初踏入社會的三個年輕人——成東青、孟曉俊、王陽——在三十年風起云涌的歲月里的追夢故事,無疑以其中夢想的力量巧妙地抓住了時代的興奮點。以現(xiàn)實作藍本制作電影,用電影講故事粉飾現(xiàn)實,電影與現(xiàn)實形成互文;再者,故事的核心是對“美國夢”的追逐,如果說三十年前中國剛打開國門,落后又貧窮,那時的年輕人有一個美國夢不足為怪,但三十年來,伴隨著我們的強大,我們卻仍做著美國夢,此時與彼時為何都是美國夢,我們的夢想到底是什么,它實現(xiàn)了還是只是一個夢,這樣的問題在現(xiàn)在國家大力提倡“中國夢”的背景下更具思考的意義。
1.陳可辛:在“美國夢”中建構(gòu)中國
電影表達的方式、主題和精神旨意總與導演的身份認同和文化認同有密切關(guān)系。陳可辛是一個香港導演,也是第一個“移師”北京,并宣稱要以大陸為家的香港導演。近年來他所執(zhí)導的電影大多數(shù)是在講述中國,從《投名狀》里對古老中國的想象到《十月圍城》里對近代中國的解讀,到《中國合伙人》里給了中國一個完整的成型的夢想。這是陳可辛想象中的中國歷史和中國故事。
費斯克說:“一種商品要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就必須包含大眾的利益”[1]?!堆巫印返膽K敗讓陳可辛體會到了將自己當作他者注定的失敗,單純憑借一個香港導演的執(zhí)導能力,憑借好萊塢式的大場面大動作是打動不了大陸觀眾的,市場也絕無保證可言。這一次他試圖以分內(nèi)人的身份說話,為大眾代言。無疑陳可辛明白大陸當下最缺的是什么:全球一體化過程是一種令人眩暈的簡化過程,世界在短短幾十年間失去差異,同質(zhì)化迅速發(fā)生,本地位置不斷喪失,以世界強國自居的美國不遺余力的宣傳著它的價值觀,扮演著意見領(lǐng)袖的角色,并成功地影響了世界。而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始就迅速地不遺余力地加入了這種進程,也確實在三十幾年的時間內(nèi)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赝⑹崂磉@三十年,審視國人在這三十年里對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奮斗的歷程和價值觀的確立,無疑正是主流意識形態(tài)所熱烈歡迎的。同時身處全球一體化科技一體化的今天,更多國人感受到的是一種因抓不住生活實質(zhì)和沒有內(nèi)心追求而產(chǎn)生的虛無感,因巨大的工作壓力和壓縮的休息時間而產(chǎn)生的緊迫感,于是人們總在試圖尋找他們的內(nèi)心;人們要為現(xiàn)在在發(fā)生的一切定義并給出價值判斷,看所作所為是否值得;同時,這個人與人緊密聯(lián)系但又互相冷淡的時代,人們在互相比較中生活,成功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種必要,它最有利于社會地位的獲得。導演深刻地理解了我們身處其中的社會和人們的需要,并試圖以自己的講述滿足人們的幻想和期待。
電影講述了成東青三人從八十年代的大學生活到90年代下海創(chuàng)業(yè)到新世紀公司壯大在美國上市這樣一個改革開放三十年間的故事,對“美國夢”的不懈追逐成為電影的敘述中心。故事具有的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懷舊色彩,老歌貫穿其中,當紅偶像賣力演出都為電影的熱賣奠定了基礎(chǔ),但與之相比影片得到的全民高聲贊揚似乎更能給陳可辛安慰。電影選定的故事和敘述中心凸顯了陳可辛對時代精神的理解,這是一個激勵人心的大變革時代,創(chuàng)業(yè)時代,先鋒者以他們的勇氣、決心和不懈努力開創(chuàng)了他們的事業(yè),收獲了他們的成功。當他們站在舞臺上受著千萬人注視,他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承認。80年代他們還只是向往美國,今天他們的公司在美國上市,他們已成功“征服”了美國。這就是陳可辛的敘述邏輯,他把時代精神簡化成了一場人人有望實現(xiàn)的夢想。
但單純以成東青三人的故事為時代精神注解,并不能很好地表現(xiàn)時代精神的駁雜,也不能捕獲理解同一事物有萬千差別的觀眾,陳可辛定是明白這種敘述的硬傷,因此埋下伏筆改變這種場面。
1999年中國大使館在南斯拉夫被炸,成東青成為眾矢之的,被罵作賣國賊,此時他就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演講才能,從民族大義出發(fā),認為學好英語實際上應成為一種民族驕傲,己不如人時就應該從自身找原因去努力;同一年成東青三人也認識到了新夢想的托福、GRE題目中有部分未經(jīng)過EES授權(quán),勢必為未來留下巨大隱患。孟曉俊親赴美國,卻根本沒被理會。這件事和孟被實驗室開除、在餐館得到美國老太太的小費、在機場被查驗等都被孟曉俊視為人生的巨大恥辱,于是他不僅身體力行地追求著咸魚翻身,也一直在勸告成東青接受他的想法,以求真正“征服美國”。這就為故事的繼續(xù)發(fā)展奠定了背景。2003年新夢想學校在被美國EES起訴后,成東青三人與波頓及其代理律師的對話顯示的不是他們的謙謙君子相,而是粗魯無禮的流氓相,當爭不過代理律師時,王陽即提出要上廁所并反問對方是否要跟著一起來;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終于承認侵權(quán)但卻不是在真誠道歉,而是以中國的巨大市場作誘惑,讓對方讓步。但同時,成東青終于決定讓新夢想上市,他們還出錢以孟曉俊的名義捐贈了其喂過小白鼠的實驗室,這樣以來他們的成功登時掩飾了他們行為的無禮。他們被視為勝利者,不只是作為個人,而是中國合伙人的美國夢實現(xiàn)了,這是對美國的一種打擊,曾因美國夢失敗而有屈辱感的中國人體會到了“復仇”的快感,它變成了中國人的一種精神激勵。
霍爾認為“認同問題實際上是在其形成過程中而非存在過程中有關(guān)歷史、語言、文化等資源的使用問題;不是‘我們是誰或‘我們來自何方等問題,而是我們可能成為什么,我們是如何被再現(xiàn)的,是如何應付我們該怎樣再現(xiàn)自我的問題”[2]。真是陳可辛這種由形而下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變成形而上的民族精神的追求的文化生成邏輯滿足了大陸的時代渴求,因此得以抓住時代的罩門,補全了大陸缺少保護的這一空穴,在大陸贏得一片叫好的聲音,影片因此成為他的導演生涯中的又一轉(zhuǎn)折之作。
2.電影與現(xiàn)實的互文及其意義
《中國合伙人》的劇本以現(xiàn)實為藍本,一定程度上精準地定位了三個年輕人三十年的追夢之路以及其中的辛酸、感動、失敗和成功。配合電影的懷舊色彩,無疑勾連起60、70一代的回憶,80一代的向往,90、00一代的幻想,連俞敏洪都無法否認自己在看電影時一再產(chǎn)生主觀對照,如他所言:“我會不自覺地把電影的情節(jié)和現(xiàn)實中的新東方進行對照,把電影中的人物和我們現(xiàn)實中的三個人進行對照。我發(fā)現(xiàn)自己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評價這部電影,甚至都沒法判斷電影中展示的人物個性是否有吸引力?!盵3]而對于不是當事人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總是和現(xiàn)實中的新東方學校和新東方“三駕馬車”的故事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以影像最終呈現(xiàn)的故事和人物與現(xiàn)實做比較,對于遠距離審美的觀眾來說,比之俞敏洪因近距離審美而產(chǎn)生的隔閡,反而是可以沖破云霧見天日,審視導演的創(chuàng)作意圖的。
尼·布朗說:“電影不僅僅是娛樂,也并非與社會進程無關(guān),它正是再現(xiàn)社會進程的變化和反復指引這種變化的一種手段”[4],《中國合伙人》為其做了最好的解釋。這不只是一個為新東方和俞敏洪立傳的故事,更是一個契合時代要求,代表時代需要的故事。影片最后出現(xiàn)了一系列當代中國所謂功成名就的人,他們皆從改革開放初期開始書寫屬于他們的“傳奇”故事,并正活躍于此時,而導演把這樣一批人做成一個合集,正是宣告了前邊的故事僅是其中之一個。影片成功地實現(xiàn)了自己的營銷目的,刺激了幾代人的神經(jīng),讓我們原本一片混沌的頭腦和始終看不到轉(zhuǎn)機的生活突然間看到了希望——原來土鱉也可以成長為商業(yè)大亨,有光明的前途和未來,這對于年輕人是一個尤其令人振奮的消息。
電影照進現(xiàn)實的確可以讓人們沉醉在這個春風翩翩的夢想國度里,那么當現(xiàn)實照進電影人們是否還可安心地呆在自己的座位上呢?影片精心選擇了講述片段并以成東青三人的畫外音為其注釋,從開頭他們驕傲地宣稱新夢想學生的足跡已遍布美國到三人每一次演講都是萬千聽眾一片掌聲,甚至于被EES控告侵權(quán),成東青以自己驚人的記憶力震驚原告方,最后成功在美國上市,以孟曉俊名義捐贈實驗室,三兄弟可謂勢不可擋。但是現(xiàn)實中的問題是在成功背后更多不為人知的艱辛。新夢想中有很多人實現(xiàn)了去美國的夢想,卻有更多人因為種種原因被美國拒絕;他們之所以受到熱烈歡迎并不是因為他們能以精神感動心靈而不過是因為他們此時的成功;EES會妥協(xié)哪里是因為成東青的選擇上市,不過是另一場利益戰(zhàn)術(shù)。電影中成功者的光芒一再被展示,而其背后的艱辛道路卻被有意淡化,觀眾伴隨快速的影像推進感受到的是那種與成東青們一起高聲歡呼的氛圍卻完全忽視了現(xiàn)實中的一系列問題。
但這正是電影實現(xiàn)其價值的另一重表現(xiàn),它要的正是受眾的情感消費。受其為當代商業(yè)大亨作傳這種題材的限制,影片實際上就是一場有產(chǎn)者的狂歡,它不可能揭示出更多的更深層次的陰暗面,而只能選取成功者久經(jīng)戰(zhàn)場中的光輝時刻反復呈現(xiàn),讓少數(shù)人的故事在一個復雜的時代環(huán)境中變成一種眾人的時代情緒,去看當時流行的服飾、聽當時流行的音樂、想當時人思考的問題,這在現(xiàn)時成為一種時尚,當人們被拉入這種設(shè)置中,自然無暇顧及向問題的后面看。陳可辛因此既買了資本家的賬又收了平民階層的錢,可謂“雙贏”。
3.“美國夢”中誰主浮沉
導演陳可辛說他最滿意的片名是其英文名字“American Dream in China”(即美國夢在中國)??梢?,“美國夢”是這部影片要討論的核心議題。
那么什么是美國夢呢?電影講述的故事可分為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紀之后三個階段,大概每十年為一個階段。三個年輕人都在70年代末進入著名學府,整個80年代,在陳可辛的表述里,他們都在為著同樣的夢想——去美國而奮斗。用孟曉俊的話說,這是那個時代有夢想的年輕人都渴望去的國度,此時“所謂的美國夢就是在夢想面前人人機會均等,全世界只有美國能做到這一點”。毋庸置疑這是當時剛剛從文革和隨后的戒嚴中走出的年輕一代所向往的。但孟曉俊在美國沒有實現(xiàn)他的夢想,他以一份喂小白鼠的工作引以為傲,卻正是因為他所謂的公平競爭而失去了這份工作,只好做一個不能拿小費的服務(wù)生;王陽的美國女友說她的生命里只有快進了,她的歸國行李已經(jīng)夠多了,不想帶上王陽了,于是除了哀嚎燒詩他無所事事度日如年;成東青留教燕京大學卻因在外私自教書被開除,被逼無奈只好下海。這時已是1988年。原來的美國夢已宣告了它的破滅。
由此開始,“美國夢”不再是理想主義中的“公平與自由”了,它開始由新夢想的發(fā)展來顯示自己的真面目,變成了本土化的夢想,也就是中國夢的顯形,但導演依舊稱它為“美國夢”,因為它致力于實現(xiàn)的還是以中國人的身份征服美國,得到美國的承認才是他們認定的最終成功,也就是說,中國夢此時被轉(zhuǎn)化了,轉(zhuǎn)化成了美國夢。從最初成東青在肯德基教課到侵占破產(chǎn)的國有企業(yè)廠房,到成立私利學校,成東青和王陽獲得了初步成功。隨后,他們把孟曉俊請回了“祖國”,新夢想憑借孟在美國得到的正規(guī)訓練,開始了正規(guī)管理,三個人各司其職,公司逐漸走向軌道。孟曉俊總是可以穩(wěn)妥地借時代的春風,把新夢想推向一個又一個新臺階,但決策者是始終如一的“土鱉“成東青”,實際上孟總是用美國式思維想問題,而成總是用是中國式思維來表示抗拒,這是兩種思維方式之間的較量,不能說成東青輸或者贏,但是最后被采用的往往是孟曉俊的建議。似乎不與時代實現(xiàn)完全的同步與合流,新夢想就是失敗的,他們?nèi)齻€人也就是失敗的。而現(xiàn)在,始終擎著時代大旗的他們,被視為英雄。那么此時美國夢是什么呢?英雄又是什么呢?
影片給出了諄諄教導:因為創(chuàng)辦新夢想成功,成東青和王陽獲得了大量鈔票,當王陽大喊著“有錢了”并將其拋向空中,當他們請回孟曉俊時王陽忙著聯(lián)系KTV,當成東青給孟曉俊一座大別墅,當他們以孟曉俊的名義捐贈實驗室,我們學習到錢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吃飽飯,住得暖,享受乃至尊嚴,金錢主義至上的聲音甚囂塵上;新夢想的口號是“這里通往美國”,這是一所名副其實的培訓學校,它的唯一價值就是幫助學生短時間內(nèi)提高英語成績,改變策略以被美國接受,所以孟曉俊的簽證模擬排起了長隊,成東青的演講總是人聲鼎沸,他們作為新時代的英雄可以被學習和復制。實用主義由此被正名。結(jié)果就是一切。要想獲得成功,一切手段皆可為我所用。
這樣看來,美國夢已經(jīng)成了金錢主義和實用主義的代名詞,但成東青們正是因此獲得了成功,陳可辛實現(xiàn)了敘事融合,給了中國夢這樣的定義和實現(xiàn)途徑?!爸袊鴫簟弊罱K是一場“美國夢”。
參考文獻:
[1](美)費斯克著:《理解大眾文化》,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頁。
[2](英)斯圖亞特·霍爾著,周韻譯:《導論:誰需要認同?》,周憲主編《文學與認同:跨學科的反思》,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6頁。
[3]俞敏洪新浪博客:《中國合伙人》,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1b54e0102eaqy.html?tj=1
[4] 尼·布朗著,齊頌譯《電影與社會:分析的形式與形式的分析》(下),《世界電影》1987年第5期。
作者簡介:崔諾,女,首都師范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