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良
摘要:
試圖對清朝時期與同時期18世紀的洛可可時期西方繪畫中的女性形象,從畫面特征、造型手法、社會文化根源這幾個大的方面進行了比較分析,得出二者之間的四點相同之處及四點異同之處并深入闡述其產生相同與差異的原因。
關鍵詞:清代繪畫;貴族;女性形象;洛可可
清代繪畫中的貴族女性形象與洛可可時期繪畫中的貴族女性形象之比較四點不同之處:儀表不同、舉止不同、神態(tài)不同、隨從不同。
(一)儀表不同(清代繪畫中的貴族女性著裝整齊大方,洛可可時期繪畫中的貴族女性著裝衣著暴露)
清王朝統(tǒng)治中國近三百年,為了其統(tǒng)治的秩序大肆弘揚封建禮教,尤其對女性的言行舉止進行嚴格的規(guī)范和控制。清代焦秉貞所繪制的《歷朝賢后故事圖》取材于古代賢后順妃故事,畫面所描繪的女性人物大多衣冠樸素、端裝,展示了貴族得體適時,其中《身衣練服》這幅作品中馬氏雖貴為皇后但卻謙虛自律衣著樸素,端莊嚴謹,在同一時期與清代對應的洛可可時代畫面中的貴族女性人物,則通常要么無拘無束地盡情戲耍,要么穿著無比奢華的且有些暴露的服裝做作造型,她們擺脫一切思索而獲得感官的快樂,哪怕是玩的衣衫不整也在所不惜,如弗拉戈納爾《逗狗的年輕女孩》這幅畫中,年輕女孩裸露的肌膚有種類乎天真的魅惑,使整幅作品顯得非常曖昧。反映了當時歐洲貴族使奢華及裸露成為一種態(tài)度,一種資產價值的認定。
(二)舉止不同(清代繪畫中的貴族女性舉止端莊,洛可可時期繪畫中的貴族女性舉止輕?。?/p>
清代出現(xiàn)了大量的規(guī)矩女性行為舉止的書籍,這些嚴格的“女教”皆是以規(guī)勸告誡的方式誘導婦女從一言一行甚至到意顰一笑如何做到符合封建禮教的規(guī)范。在《戒飭宗族》這幅畫中表現(xiàn)的是東漢和帝皇后, 正召見她的兄長入宮議事的情景,鄧騭雖貴為皇后的長兄,但是在焦秉貞所描繪的畫面里卻正在行君臣之大禮,即使對自己的胞妹也不敢近前說話,而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并且要行叩拜之禮,體現(xiàn)了當時封建社會注重君臣有別,男女有別的禮數(shù)制度。
(三)神態(tài)不同(清代繪畫中的貴族女性眼神溫柔專注,洛可可時期繪畫中的貴族女性眼神勾魂攝魄)
乾隆十六年要求“敦禮”,說“敦禮則耳目、手足、起居動作皆有規(guī)矩可循而不容越” 再一次強調關于婦人之道的問題,認為女子眼神含情脈脈或是笑在語先皆是淫賤的表現(xiàn)所以《歷朝賢后故事圖》畫面中女子的眼神都很專注,面容嚴肅莊重,而在弗拉戈納爾的《情書》和《研究》畫面里歐洲貴族女子有“回眸一笑百媚生”,或斜肩諂笑,大有阿諛逢迎之態(tài)。
(四)隨從不同(清代繪畫中的貴族女性身邊大都伴有女性,洛可可時期繪畫中的貴族女性身邊大都伴有異性)
清代的陳枚繪制的《秋千圖》是關于貴族婦女正在玩秋千的場景,觀察畫面人物則是清一色的女性,這樣和諧的美好畫面絕對符合清代的三綱五常。只有婦女們呆在一起玩耍是和適宜守婦道的。巧合的是此時歐洲弗拉戈納爾繪制也是一幅名為《秋千》的繪畫,雖然題目一樣,畫面中秋千的玩法也大致一樣,但是女性身邊的玩伴可不一樣,秋千上的女士極盡賣弄風情之能事。她毫不在意地讓她的寬大裙衫飄舞,讓秋千之下的青年男士見到迷人的情景,當然在背景上還有第三個演員,他負責推秋千——那么,他是一場三角戀愛的參與者嗎?仿佛整幅畫面就像是一場有趣的戲劇表演。
清代繪畫中的貴族女性形象與洛可可時期繪畫中的貴族女性形象之比較四點相同之處:同樣以女性為主題、同樣有展現(xiàn)母性慈愛的一面、同樣從畫面反映社會現(xiàn)狀、同樣在繪畫中進行中西方元素相互融合。
(一)同樣以女性為主題
清朝時代繪制了大量的賢妃順后、貞婦孝女的女性形象,一方面促進了中國人物畫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也提升了繪畫藝術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與此同時在18世紀出現(xiàn)洛可可繪畫中華托的《發(fā)舟西苔島》、布歇的《蓬巴杜夫人》、弗拉戈納爾的《秋千》等,也均為表現(xiàn)上流社會女子生活,反映當時貴族婦女的散漫奢華的生活。
(二)同樣有展現(xiàn)母性慈愛的一面
焦秉貞繪制的《含飴弄孫》這幅畫面描繪了女性疼惜愛護子孫的內容,《含飴弄孫》繪制的是晚年的馬皇后含著麥芽糖逗小孫子玩。展示了她疼愛孫兒,享受天倫之樂的情形。同樣在布歇的一幅名為《午餐》的畫面中有一位貴族女性正在用勺子喂她的小女兒吃午飯,另一位則溫柔的回頭望著正在一邊玩耍的孩子,仿佛在喚她快點入席吃飯別再貪玩了,畫中人物舉止高雅,環(huán)境陳設華麗,整幅畫面充滿了關愛和溫馨的氣氛并且從一個側面再現(xiàn)了當時貴族階層的生活現(xiàn)象。
(三)同樣從畫面反映社會現(xiàn)狀
清代人物畫在表現(xiàn)禮、德和興成教化方面有著獨特的優(yōu)勝之處,它以直觀感性的形象,描繪帝王功臣、貞女烈士,從而感染觀眾,達到成教化、助人倫的作用)而對于18世紀的洛可可藝術,可以說是以蓬巴杜夫人是那些喜歡豪華風格者的代表人和組織者,有“眾望所歸”的特征。使洛可可風格作品出現(xiàn)后在貴族中很輕松的引起“共鳴”的時尚。同時也說明當時社會中崇尚華麗的風氣,誘發(fā)了洛可可藝術。
(四)同樣在繪畫中進行中西方元素相互融合
清代有些畫家參考了西方油畫畫法,比如焦秉貞《約束外家》這幅畫中,皇后和宮娥所在畫面靠近觀眾的位置因而被繪制的精致詳實,而遠處的人物畫的相對比例小一些和模糊些,畫面中植物,石頭等環(huán)境部分也采取了同樣的近大遠小,近實遠虛的透視畫法。而且女性面部秀麗文雅,面部的刻畫也是參考西方暈染,顏色艷麗,這種注重遠近透視和畫面明暗暈染使人物富有立體感,環(huán)境有縱深感,所以使這一時期形成別具一格的工筆重彩畫風。
通過以上四點不同和四點相同,可以說清代的貴族女性畫像仍有一定的道德規(guī)范,這是儒家傳統(tǒng)的禮教精神發(fā)揮著隱性作用,而羅可可藝術中所繪制的女性畫像基本上是一種輕松優(yōu)雅的貴族享樂的藝術,是追求華麗繁瑣的裝飾和附庸風雅沉迷游樂的社會風氣決定的。但是過度的享樂和過分的束縛同樣預示了兩種封建歷史和兩種畫派結束的征兆。而今天的畫家們將吸取各時期繪畫技法之精華正在變化中創(chuàng)造著繪畫的未來。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