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佳威
【摘 要】蘇軾在他的記敘散文中將抽象的齊物思想融于可觀可感的景物或事件之中,并加以儒、釋兩家對它的闡釋、補充,使人對跳躍性極強的《莊子》能夠有更親切的感受和更實際的理解。本文從《莊子》中主要選取了《齊物論》,探尋蘇軾的記敘散文對它的闡釋。
【關(guān)鍵詞】蘇軾;莊子;齊物論;記敘散文
一、前言
提起唐宋文人中曠達超然者,必論及蘇軾。蘇軾學識淵博,他從儒、釋、道三家中廣泛吸收營養(yǎng),其中老莊的齊物對他曠達人生觀的影響十分巨大。蘇軾將此與蘇軾自身的人生境遇相結(jié)合,運用《齊物論》中的思想和論證方法來闡釋其曠達超脫的人生觀。
二、抹去事物內(nèi)部的區(qū)別
蘇軾在被貶密州第二年寫下了《超然臺記》。在這篇散文中,蘇軾認為“物非有大小也”,只因人們“游于物之內(nèi),而不游于物之外”,因此,人們往往拘泥于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并無法認識事物的真相——“自其內(nèi)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比藗冮_始貪執(zhí)自己喜愛的一方,即“美惡橫生,而憂樂出焉?!泵缾?、大小之別被取消了,正如《齊物論》中的“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事物之間的界限模糊了,那么人們心目中的傳統(tǒng)觀念也會被顛覆?!坝钀汉踔f生之非惑邪!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莊子·齊物論》)生未必是好事,死未必是災(zāi)難。生死況如此,更何況榮辱禍福?受此影響,蘇軾認識到自己看似遭受了“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去雕墻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觀,而適桑麻之野”(《超然臺記》)的痛苦,他卻從另外的角度觀察自己“貌加豐,發(fā)之白者,日以反黑”(《超然臺記》)。這說明,位于廟堂之高自然有它的風光,處江湖之遠又未嘗不有它的逍遙?
蘇軾的詩文中多運用轉(zhuǎn)換觀察事物的角度的方法來論證事物之間實際上并無區(qū)別、界限。這恰恰繼承了《莊子·齊物論》的論證方法和思想。在《齊物論》中,莊子通過一系列舉例論證,從不同的主體出發(fā),事情的是非是不一致的,因此評判事物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民濕寢則腰疾偏死,鰍然乎哉?木處則惴栗恂懼,猨猴然乎哉?”與之相似,蘇軾也變換觀察事物的角度,但是他不僅列舉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例,而往往是從更宏大的角度來觀察,如事物的內(nèi)部及外部,時間的當下和永恒。
三、忽視事物時空上的區(qū)別
《齊物論》既描繪了萬物的變幻無常,又論述了萬物在本質(zhì)上沒有改變?!皦麸嬀普?,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鼻f子通過各種寓言來闡釋人生如夢幻般變化無常,不可捉摸,這種思想在蘇軾散文中有明確體現(xiàn):“夫臺猶不足恃以長久,而況于人事之得喪,忽往而忽來者歟!”(《墨妙亭記》)。但在另一方面,莊子也通過“朝三暮四”的故事來闡明萬物在本質(zhì)上是沒有變化的,但“小知”的人們總是局限于當下的時刻,對眼前的得失斤斤計較,不但依仗外物,而且不能認識萬物不變的真相。
在以上的思想基礎(chǔ)上,蘇軾總結(jié)出了面對這種困境的曠達認識觀,首先,不能“有所待”,即人生不能依仗外物,因為“物之廢興成毀,不可得而知也。”(《凌虛臺記》)。其次,是順應(yīng)自然,隨遇而安,正如“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譬之飲食,適于饑飽而已?!保ā鹅`壁張氏園亭記》)功名利祿不可得,那就享用“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其三,是在“聽天命”的基礎(chǔ)上,“盡人事”。這在《墨妙亭記》中最明顯——“余以為知命者,必盡人事,然后理足而無憾。物之有成必有壞,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國之有興必有亡也。雖知其然,而君子之養(yǎng)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緩死者無不用;其治國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無不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謂知命。”在最后這兩點上,蘇軾用儒家思想補充了《莊子》中的空缺?!肚f子》雖然通篇談隱逸、返璞歸真,但這并非真正的厭離塵世,而是不執(zhí)著于事物的任何一邊,因為一偏向,就被事物的單獨一方(偏愛歸隱的逍遙)所局限。而儒家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正好能完美地說明這一點。
四、結(jié)語
蘇軾并沒有把儒、釋、道三家拆開互相批評,而是兼容并包,將它們互相補充、互相闡釋,從而形成了其曠達開闊的人生觀。縱然《莊子》中數(shù)次對孔子有意見,但蘇軾仍然認為莊子是在暗助孔子:“余以為莊子蓋助孔子者,要不可以為法耳?!保ā肚f子祠堂記》)在蘇轍的《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中也寫到蘇軾“初好賈誼、陸贄書,論古今治亂,不為空言?!奔榷x《莊子》,喟然嘆息曰:“吾昔有見于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后讀釋氏書,深悟?qū)嵪?,參之孔、老,博辯無礙,浩然不見其涯也?!边@種曠達的胸襟,值得后人學習。
參考文獻:
[1]崔花艷.論《莊子》對蘇軾散文創(chuàng)作的影響[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8(4):44-47
[2]張瑞君.論莊子思想對蘇軾人生境界的影響[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3(6):26-31
[3]王渭清,楊海明.論蘇軾人格境界的莊學淵源[J].榆林學院學報,2004,14(1):79-82
[4]余中樑.論蘇軾及其門人的莊子學思想[D].華東師范大學,2010:29-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