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師一
【摘要】歌謠教學,旨在通過將歌謠引入課堂,使小學英語課堂煥發(fā)靈動生機,提升英語教學實效。本文中,作者總結(jié)歌謠教學實際經(jīng)驗,從聽歌謠、改歌謠、編歌謠三個方面具體闡述了分階段開展歌謠教學的方式,希望能夠啟發(fā)小學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思路。
【關(guān)鍵詞】小學 英語 歌謠
一提到英語課堂,首先閃入腦中的一定是學生們齊刷刷朗讀英文的景象。然而,這真的是小學生所需要的課堂效果嗎?成功的教學是順應(yīng)學生天性的教學。如果因為達成教學目標而抹殺了小學生活潑喜動的天性,本次的知識獲得未免有些得不償失了。采用適合小學生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才是理想的英語教學。將音樂引入課堂,選用歌謠教學的方式展開英語教學,是一個值得提倡的思路。
一、聽聽歌謠,開啟英語學習
歌謠教學不僅僅是一個動作,而應(yīng)當是一個過程,要讓歌謠貫穿于整次英語課堂教學當中。因此,在教學一開始,就應(yīng)當讓學生們看到歌謠的影子。將需要學習的知識以歌謠方式進行預(yù)先呈現(xiàn),是作者經(jīng)常使用的方法。
例如,在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7 On the farm單元的教學開始之前,我為了預(yù)先在課堂當中營造出一個生機勃勃而又生動形象的農(nóng)場情境,提前搜集了很多關(guān)于動物的歌謠。如在利用多媒體展示小鴨子圖片的時候,我同時播放了“One little, two little baby ducks.Three little, four little baby ducks.Quack Quack Quack Quack Quack Quack Quack Quack Quack.Oh, come six little baby ducks.”的英文歌謠。當講到小狗的時候,我又為學生們播放了以“Oh, where, oh, Where has my little dog gone? Oh, where, oh, where can he be? With his ears cut short, and his tail cut long.Oh, where, oh, where can he be?”為內(nèi)容的歌謠。在歌謠播放的同時,我還加入了該動物的叫聲,使得整個課堂更加熱烈。在一首首動聽的歌謠中,學生們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到了課堂之上,并且對于這個充滿小動物氣息的學習內(nèi)容充滿好奇。在這種氛圍之下,主體內(nèi)容的教學開展也就變得容易多了。
通過這種方式,歌謠成為了有效開啟本次英語教學的小工具。在歌謠的背景中,學生們十分樂于走入課堂。同時,與本次教學內(nèi)容緊密相關(guān)的歌謠也營造出了一個具體情境,使得學生更容易接受接下來的主體內(nèi)容教學。
二、改改歌謠,融入所學知識
歌謠在應(yīng)用過程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除了將歌謠用于單一呈現(xiàn)的情況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dǎo)學生對于既有歌謠進行改編。將所學到的新知識應(yīng)用于改編過程當中,既增加了課堂樂趣,又完成了對新知識的及時鞏固。
例如,在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3 My day單元中,學生們學習了很多表述自己一日生活的詞組,如get up,go to school,play football等。詞組數(shù)量較多,詞語之間間的搭配也較為復(fù)雜。為了讓學生們能夠較快清晰記憶這些詞組,我引入了歌謠的形式?!皟芍焕匣ⅰ笔菍W生們耳熟能詳?shù)囊皇赘柚{,節(jié)奏明快,情緒歡快,大家都很喜歡。于是,我向?qū)W生們做了一個改編這首歌謠的示范:“When do you go to bed? When do you go to bed? At 9 oclock.At 9 oclock.”學生們馬上被這個形式吸引了,且只需要按照歌謠的節(jié)奏改編其中的中心詞組即可,十分簡單,大家紛紛嘗試著唱了起來:“When do you get up? When do you get up? At seven.At seven.”“When do you go home? When do you go home? At 5 oclock.At 5 oclock.”在這種改編的熱情下,學生將每個新詞組都熟練掌握了。
對歌謠進行改編,只需要在歌謠已有的語句格式之上進行內(nèi)容上的變化即可,難度并不算太大,小學生們的能力完全可以達到。改編歌謠是對于歌謠進行靈活運用的第一步,在改編的過程中開發(fā)鍛煉學生敢于嘗試的能力,對下階段的練習很有幫助。
三、編編歌謠,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
經(jīng)過改編歌謠的練習后,學生們已經(jīng)比較適應(yīng)這種內(nèi)容靈活的學習方式了。于是,作者繼續(xù)激勵學生,拋棄既有的歌謠形式,模仿其中的樣子,自己編唱歌謠。雖然聽起來難度不小,但是,只要教師引導(dǎo)得當,學生們的表現(xiàn)還是十分理想的。
例如,在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2 A new student單元中,學生們學習了描述學校各種場所的詞匯及表達。在之前經(jīng)常成功改編歌謠的基礎(chǔ)上,我鼓勵學生自己來組織編纂一個歌謠。起初,學生十分困惑,感到無從下手。我啟發(fā)學生,可以模仿自己熟悉歌謠的節(jié)奏,并且結(jié)合末尾單詞的發(fā)音韻律來進行排比式的編排。漸漸地,有學生嘗試編出了“Reading, reading, reading in the library.Football, football, football in the playground.”的歌謠。我對這個學生進行了充分表揚與肯定,并且鼓勵其他學生按照這種形式繼續(xù)創(chuàng)新。很快地,“If you want to draw, go to the art room.If you want to sing, go to the music room.”等歌謠也出現(xiàn)在課堂中了。在編創(chuàng)歌謠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復(fù)習了新學到的英文表達,更大大激發(fā)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學習英語的信心也更足了。
在自己編歌謠的過程中,小學生巨大的英語創(chuàng)新潛力表露無遺。只要學生勇于嘗試、細心觀察,便能夠?qū)崿F(xiàn)不一樣的創(chuàng)造。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從正確的方向給學生引導(dǎo),通過反復(fù)激勵給學生信心。只要勇敢地邁出創(chuàng)新的步伐,每個學生都可以做得很好。
歌謠是小學年齡階段的學生十分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輕松愉快的音樂不僅能夠為整個課堂營造出一個熱烈積極的學習氛圍,英語歌詞更是能夠讓學生在唱頌的過程中復(fù)習鞏固所學知識,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