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青少年擔負著建設和復興中華民族的艱巨任務,是未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力量。所以,教師在重視青少年科學文化學習的同時,也應該重視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教師在探索高中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方面的知識有著重要的地位,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國家在新的發(fā)展時期賦予高中教師新的任務,所以,教育工作者首先就要充分地認識到增強高中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關鍵詞:高中生;德育教育;高尚品德
高中生正處于身體機能逐漸發(fā)展并且日趨成熟的重要階段,也是不斷學習知識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的學生,由于身心都不夠成熟,思想又較為單純,對人生未來的發(fā)展和社會的發(fā)展充滿了期待和幻想。青少年在這一階段普遍不具備社會生活經(jīng)驗,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種不良思想的影響,這十分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念。
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要保持良好的師德品質(zhì)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僅要具備廣博的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品德。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正處于不斷發(fā)展的階段,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很有可能對學生造成影響,所以我們的教師應該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品德。我們所說的品德不僅僅指高尚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養(yǎng),還應該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的小事上。教師在校園行走如果看見校園地上有一片廢紙屑,應該彎下腰來主動撿起紙屑丟進垃圾桶里,而不是去斥責負責衛(wèi)生區(qū)的學生,教師通過自身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就會使得我們的學生無形中形成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看到校園有了廢紙屑,也會主動撿起來,維護校園衛(wèi)生環(huán)境。由此可見,教師的行為會在無形中感染學校學生的思想做法。我們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的一言一行很有可能對我們學生的思想道德造成影響,所以,我們的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嚴格地要求自己,這樣,知識豐富、心地善良的教師就會逐漸對我們的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使得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意識。只有教師做好學生學習的榜樣,才能使得教師真正做到“身正為范”。
二、高中德育教育是跟上時代發(fā)展腳步的重要體現(xiàn)
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全球化程度的逐漸加深,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隨著媒體報道的逐漸曝光,我國的國民素質(zhì)在國外備受爭議,對此,我們更應該加強我們青少年的德育教育,讓其能夠在對外交流的時候展現(xiàn)自身較高的民族素養(yǎng),提高我國國民的整體素質(zhì)水平。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使得我們的社會企業(yè)需要的不是具有高文憑的人才,而是知識與道德素質(zhì)都具備的人才,一個人要想立足于社會的發(fā)展,除了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素養(yǎng),還應該具備高尚的道德素質(zhì)。這也是不斷發(fā)展的時代在新的階段對我們的新的要求,所以,進行高中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今后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為社會作出貢獻。
三、教師學會利用課堂,巧妙地進行德育教育
我們高中學習的課程非常多,除了最主要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還有歷史、政治、物理等等多種多樣的課程,在這些課程中,政治為教師進行德育教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因為政治有一部分要求便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得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但是,除了政治課堂,我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也應該充分地認識到自己在課堂上也可以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如:在語文課上,我們的語文課本具備了許多優(yōu)秀的文章,有的是歌頌戰(zhàn)爭時期的英雄,有的是稱贊敢于反抗黑暗勢力的古人,還有的是贊美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烈士等。我們的語文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完全可以利用這些課本已有的優(yōu)秀文章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蘇武傳》這一篇文章歌頌了蘇武出使匈奴,面對匈奴的威逼利誘,仍然堅持著自己高尚品德,不屈服于匈奴,并且堅持完成使命的愛國精神。在學習這一篇文章的時候,語文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討論蘇武在匈奴這么辛苦值不值得,然后再讓學生進行發(fā)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我們的教師在學生表達自身觀點的時候,要對不正確的觀點加以
引導,使得學生逐漸理解蘇武的做法并且體會到蘇武對祖國濃濃
的熱愛之情,對正確的觀點加以認可。這樣,我們的教師不僅僅能夠使得我們的學生逐漸形成愛國主義精神,還能夠讓學生對這篇
文章記憶深刻。由此可見,德育教育不僅僅能夠在政治課上進行,還能夠在其他的課堂上進行,只是需要我們的任課教師找到適合
的方法。
對高中生進行德育教育是一項漫長并且艱巨的任務,這需要
我們校園每一位教師的努力。我們的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我們的學生可以學習成績并不理想,但是不能存在道德上的缺失,青少年是中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我們的教育者對其加強德育教育有著義
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任艷秋.淺議如何增強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2).
作者簡介:林玲玲,女,1981年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第四中學,研究方向: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