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非語言交際是交際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交際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種非語言交際形式,如體態(tài)語、副語言、客體語和環(huán)境語等存在著較大的文化差異。認真探討跨文化中非語言交際的內(nèi)容、特點以及差異性形成的原因等,有利于提高人們對文化的敏感性,對民族文化的包容性、認同性,形成與不同文化交流的不同且高效的策略,從而增強跨文化非語言交際的能力。
[關(guān)鍵詞] 跨文化;非語言交際;文化差異
人類的跨文化交際有兩種渠道:語言的和非語言的。當談到人際交往,人們立刻就會想到語言交際,而忽略交際中的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非語言交際。非語言交際指的是語言行為以外的所有交際行為, 它是整個人類交際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特別在傳遞信息和表達情感中,具有語言交際所不可替代的功能。非語言交際是交際雙方使用各種非語言形式的身體行為、特征和本能組織、傳遞信息,表達特定語意的過程??傊?,在語言交際中,除說出的話語以外的所有表達形式都屬非語言范疇, 它同語言表達一樣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隨著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擴大,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非語言交際的誤區(qū)主要有:
1、體態(tài)語語用誤區(qū)。體態(tài)語包括基本姿態(tài)(姿勢和身勢)、人體各部分動作和基本禮節(jié)動作。體態(tài)語和有聲語言一樣,也是文化的載體,在跨文化交際中會因文化差異而引起誤解。人們都知道點頭“Yes”搖頭“No”,但希臘人用“搖頭”表示“Yes”,表示“No”時則用面部向前,頭部向后仰的動作來表示。這種行為當然與美國和英國文化中類似行為相去甚遠, 所以希臘人與美國人和英國人之間的交流就可能失敗。又如,聳肩是許多英語國家常見的身勢動作, 它表示“我不知 “我也沒辦法”之類的意思,而在中國,表達這一含義的習慣動作是搖頭或是擺擺手, 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人會對他們的這一動作百思不得其解,從而造成交際失敗。再比如說親吻, 親吻多是西方人表示關(guān)系極其親密的身勢語,受到性別、地位、年齡、親疏、道德,甚至法律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在歐美,輩分高的人吻輩分低的人額頭,男子對女賓吻手背,而輩分相同的明友、兄弟姐妹之間,只是臉頰相貼,只有情人之間才嘴對嘴的親吻。在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吻并不限于男女之情,它還表示尊敬和關(guān)心。在蘇聯(lián)的沙皇時代,賜吻乃是表示一種獎賞。在中國,這種身勢語只限于夫婦和戀人之間。在一些國家,還制定了不少奇異的“吻”的法律。例如: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最高法院規(guī)定: 一個女人在一輛行駛中的交通工具里吻一個男人時,一切危險概由她負責。
2、副語言語用誤區(qū)。副語言又稱類語言或伴隨語言。副語言語用誤區(qū)是指對沉默、話語轉(zhuǎn)換的把握不當,或是對一些非語義的聲音使用不當。在中英交往中,英語國家的人感到很不習慣的是中國人經(jīng)常采取的沉默態(tài)度, 比如報告人不回答聽眾的問題,而聽報告人只是靜靜傾聽,不愛提問;交談中聽話人不以明確的聲音做出反應(yīng)。在英語國家里,只要聽清了問題就必須作答,即使文不對題,也比沉默不語強。雖然中國人認為沉默是金, 但是如果用在與英美人進行交際時,很容易造成交際失敗,甚至引起更大的誤會。
3、客體語語用誤區(qū)。客體語包括皮膚的修飾,身體氣味的掩飾,衣著和化妝, 個人用品的交際作用, 家具和車輛所提供的交際信息??腕w語語用誤區(qū)在跨文化交際中不少見,這跟中英兩種文化的差異是分不開的。例如,日光浴是英語國家人的習慣,人們喜歡在晴朗的日子穿上游泳衣,躺在戶外草坪上或海灘上,讓太陽暴曬自己的皮膚,以曬黑的皮膚作為健康的象征,而中國人很不能接受和理解這一習慣,在中國,白皮膚是美麗的標志。中國女士害怕太陽暴曬,總是努力想讓自己的皮膚白嫩一些。再比如說在香水的使用上, 英語國家的無論男女都喜歡使用香水來掩蓋自身他們認為不好的體味,以示對對方的尊重。而中國人卻往往不喜歡太濃郁的香水味, 尤其對男士使用香水更加不能接受,甚至認為有點兒娘娘腔。
4、環(huán)境語語用誤區(qū)。環(huán)境語包括空間信息、時間信息等。環(huán)境語語用誤區(qū)就是指對空間信息、時間信息的處理不當。布羅斯納安通過調(diào)查對比發(fā)現(xiàn), 中西方文化差異表現(xiàn)在中國文化的聚攏性和英語國家文化的離散性。因此,在空間方面,英語國家的人對待擁擠的態(tài)度和中國人不一樣, 英語國家地域空曠,人口稀少,他們對自身空間的需求明顯,強烈抵制他人侵犯自己的領(lǐng)域。在擁擠的公交車內(nèi),英語國家的人覺得很不習慣,竭力避免與人碰撞,中國人卻能怡然自得。英語國家的人對中國人排隊時的擁擠現(xiàn)象也很不習慣,認為中國人在排隊時相互站得過近,而他們排隊的特點是與身體前后的人都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愿與人接觸,甚至不惜以粗暴的舉動阻止他人觸碰自己。這就不難解釋為什么中國人對銀行里設(shè)置的一米線往往置之不理;英語國家的人往往排斥不必要的身體接觸。
二、走出非語言交際誤區(qū)的措施:
1、增強非言語文化差異的意識非言語交際的跨文化差異多種多樣,很難給出一個滿意的描述。每種文化都有其獨特的非言語交際系統(tǒng)。如Almaney 及Alw an 提到過小孩在掌握言語技能之前就已經(jīng)在學習此系統(tǒng),并把其視為他們主要的交際方式。隨著小孩們的成長,非言語行為早已經(jīng)在他們的意識里扎根,并能夠運用自如無需刻意培養(yǎng)。文章前一部分所提及了幾點差異在不同文化中會以不同的方式再現(xiàn)出來,相同的非言語行為在不同文化中有其不同的意義,不同的非言語行為在不同的文化中卻表達相同的意思??偠灾?,要增強這種文化差異意識,通過閱讀其報刊雜志、文學作品、影視作品來了解其文化底蘊及社會風俗等方面的知識,正確理解異國文化。
2.端正對待非言語文化差異的態(tài)度對待文化差異的態(tài)度要盡可能地做到以下幾點:了解文化差異;接受文化差異;避免民族中心主義( 民族優(yōu)越感);學會海納百川,靈活應(yīng)變;遭遇文化差異時,學會寬容。
3.注意比較分析應(yīng)該意識到非言語交際在不同文化中有許多相似之處,歸根結(jié)底人們是要相互交流的,因此要避免盲目夸大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只認識到差異的存在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分析差異對跨文化交際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研究已經(jīng)造成的困難和問題并探索途徑加以解決。鑒于語言和文化的特性不易為人們所覺察,而跨文化交際者與母語語言和文化的不同之處又極為敏感和難以接受,對比分析就更顯重要了。
4.尊重不同的非言語交際方式文化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并不一定涉及正確與錯誤的道德問題。因此要正確對待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加強培養(yǎng)對不同文化模式的容忍性,否則會產(chǎn)生文化偏見。任何國家地區(qū)的非言語交際方式都應(yīng)該得到尊重,使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非言語交際方式進行交際。在非言語交際中,人們的面部表情、身體動作、姿態(tài)、空間時間界域的使用都帶有濃厚的文化特征,了解這些非言語行為中的文化差異有助于避免或減少各種不必要的沖突和障礙,從而能夠更有效、更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際。再一點要注意的就是任何一種文化都處于不斷發(fā)展變化中,并都遵循著自己內(nèi)在的規(guī)律。在我們了解非言語交際中的文化差異時,要盡力做到有海納百川的氣量、避免偏見、防止過于簡單化或者盲目夸大差異,端正態(tài)度,從尊重文化差異出發(fā),理智地對文化差異進行對比分析,這樣才能真正掌握和靈活運用非言語行為,使我們成為成功的跨文化交際者。
參考文獻:
[1]Zdenek Salzmann Boulder,Language,Culture& Society[M].West view Press,1993.
[2]文衛(wèi)平.跨文化交際中的定型觀念[J].外語教學,2002(3).
[3]陳鈺.語用視角下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模式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
作者簡介:喻國英(1979—),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學院講師,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