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衛(wèi)芳
所謂“德心融合”,就是以學生成長需要為基點,既靈活運用傳統(tǒng)德育方法,也巧妙借助心育的方法和技術,構建以德育為主導,以心育為基礎,以情感體驗為基本途徑,最終達到培養(yǎng)人、發(fā)展人的目的。這是在中國教育文化和教育實踐土地上形成的一種新的教育形態(tài),也是適合我國國情的一種心育和德育融合的教育模式。
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不僅要成為班集體的組織者、領導者,善于通過德育的方法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是非對錯”的判斷,進行相應獎懲等管理,在確立優(yōu)良班風的同時確立班主任的威信;同時也要成為學生的同盟者、同行者,要善于通過心育的方法傾聽學生的心聲,識別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營造平等、安全、和諧的班集體環(huán)境的同時,建立師生間相互信賴的人際關系?!暗滦娜诤稀笔前嘀魅喂ぷ鞯挠行Р呗?,在實踐中,班主任組織符合學生心理發(fā)展需求的德育內(nèi)容,巧用心育的策略和技巧,能讓道德規(guī)范融進學生心里,引導學生實現(xiàn)知、情、信、行的統(tǒng)一,讓學生健康成長。以“德心融合”的方式開展工作,不僅能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更能“潤物無聲”地幫到心理有創(chuàng)傷的學生,具體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進行嘗試。
一、敏于觀察,識別心理需求
識別和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是德育工作和心育工作的共同要求,所以新接一個班的時候,班主任應該通過多種途徑去觀察和了解學生,要學會從學生的檔案中捕捉有價值的信息,要善于觀察學生行為,要善于捕捉學生一些特殊的言談舉止后面隱藏著的真實需求。像上文案例中的班主任,發(fā)現(xiàn)了“二貨”小陽搞笑后面隱藏的悲戚、監(jiān)護人身份的異樣,從而判斷出他心理受到了嚴重傷害;從他扮演“二貨”喜笑顏開和“偷抹眼淚”的行為,發(fā)現(xiàn)他內(nèi)心敏感脆弱卻假裝堅強,用自己的偽裝實現(xiàn)希望能“和別人一樣”的“復原”需求,這種情況不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必然會因壓力過大而導致更嚴重的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正是正確識別小陽的需求,班主任才有針對性地實施了“暖陽行動”,幫助小陽完成了從“事情忙起來”“成績好起來”到“糾結解開來”這樣的三步心理康復旅程。
二、以德養(yǎng)心,讓學生敞開心扉
心理受到創(chuàng)傷的學生,更需要心育對個體的疏導和支撐,但是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心理創(chuàng)傷是在過去發(fā)生的,已經(jīng)被當事人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包裹起來了;相當一部分受傷害的學生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痛苦源于這種心理傷害的存在,更談不上自助和求助了;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將自己的心理傷害看作是一種恥辱,緊緊地護著,不給人觸碰,而自己卻時時受著這種傷害的煎熬,如上文中的小陽就是如此。在當事人對教師還不信任時,班主任就直接和他溝通此事,或者明顯地給予特殊的關愛,這種違背當事者心理實際需求的“幫助”,有可能會演變成灑在他傷口上的鹽,構成對當事者的再次傷害。這時,就需要借助德育的力量,班主任要真誠地關愛每一位同學,成為這個集體中平等的首席,通過班干部的選擇、社團活動、主題班會、教室環(huán)境布置等方式營造一個溫暖安全的大家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產(chǎn)生歸屬感和安全感,建立起平等、互信的師生關系,為學生敞開心扉創(chuàng)造條件。像案例中小陽在班主任“悄悄地關心下”,終于在周記中吐露了心聲,這是他走出心理陰影的關鍵一步。
三、以心育德,培育學生積極行為
在班主任贏得學生信任后,學生愿意將自己的痛苦向老師傾訴,這時的班主任要善于運用一些心育技巧和策略,如傾聽、同情、解釋和保證、建立支持系統(tǒng)等方式幫助學生疏導心理壓力,讓學生通過習得自助方法,學會求助的方法走出心理陰影,在此基礎上締造積極心態(tài),培育合格甚至優(yōu)秀的行為。像上文中的小陽在周記中吐露心聲后,班主任那看似隨意實則精心預設的晚自習后操場上的散步,傳遞呵護之情的夜宵,姐弟般的拉手聊天,這些運用了心理咨詢技巧的師生個別溝通,促成小陽放下包袱,接受了以值日為由進行專業(yè)心理疏導的安排,在專業(yè)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下慢慢解開了心結。班主任又以感恩父母主題班會為契機,讓小陽和他的父親建立了聯(lián)系,當小陽淚流滿面地看父親的信,開心地分享父親減刑消息,憧憬著回自己家生活的時候,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心中糾結著的東西開始理順了,這時小陽內(nèi)心的需求才真正得到滿足,那就是和同學一樣,有愛心、有親情、有目標、有努力、有信心,而這正是德心融合育人的魅力。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具備一定的心育知識和技巧是班主任專業(yè)化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在工作中,我們要善于識別學生的真實需求,在以生為本理念的驅動下,將心育、德育的策略和技巧巧妙融合,必要時借助專業(yè)機構專業(yè)人士的力量,幫助學生放下心理包袱,展翅翱翔?!?/p>
(作者單位:南京市職教教研室)
鏈接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0期《倡導德心健康的新理念》一文指出:塑造個體的德心健康,第一是開展生命教育和幸福觀的教育。第二要培育道德情感和有效調(diào)控情緒。培養(yǎng)同情心,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同時要教育學生學會調(diào)節(jié)自我的情緒,緩解內(nèi)心的沖突,恰當?shù)乇磉_和宣泄情緒。使之既有豐富的道德情感,又善于調(diào)整情緒。第三要澄清價值和確立自我的同一性,給自己一個恰當?shù)脑u價,確立自我的價值目標,使“真正的自我”與“理想的自我”保持必要的張力。第四要發(fā)展自由、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諧、自由的人際關系是德心健康的必然要素。第五要培養(yǎng)道德人格和完善個性。培養(yǎng)道德人格一直是道德教育的目標,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都是如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要塑造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必然是道德和心理上的雙重健康。第六要鍛煉意志和增強挫折承受力。解決知行脫節(jié)的最關鍵的問題在于增強意志,形成行為的沖動力,而意志的增強也必然會提高挫折的承受力。鼓勵學生進行勇敢的嘗試,在失敗和挫折中獲得更強的意志力,正確理解挫折和失敗對于人生的積極意義,使之既有追求成功的沖動,又有面對失敗的正確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