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治由 苗族,1982年6月生。有詩歌在《詩刊》、《民族文學(xué)》、《星星》、《山東文學(xué)》、《詩潮》、《鴨綠江》等報刊發(fā)表,作品入選年度詩歌選本和多種選本,并獲得幾次省內(nèi)和省外詩歌獎。
五月某日午后
五月某日午后,在廣州
從農(nóng)講所去北京路
途經(jīng)都城隍廟,因等某人
故而游覽。今日
都城隍廟閉門謝客
諸神放假,小憩一日
我畫一個人的地,轉(zhuǎn)著圈
讀仿古石墻,花窗
斑駁的漆脫落的圖
讀仿古的長聯(lián)和金匾
其中有幾個字被囫圇讀過
神事、鬼事、人事
白紙黑字,占卜與預(yù)言
信則有,不信則無
都城隍廟,廣場寬闊
夕陽獨著一只腳在走
老人、年輕夫婦
他們在遛狗,遛孩子
遛自己疏松的牙
爬滿蝸牛的目力
形單影只的青年在遛影子
來——來——來——
他們在鼓勵小孩穿越
地上的方格,從一塊
到另一塊就是成功
他們踢球、滑旱冰
玩玩具和捉迷藏的游戲
我在門牌旁邊的石墩坐下
抬頭望了一眼高處
雨水洗過天空,一棟
高樓把幾朵白云穿成裙子
不遠處,那對自稱是
來自河南的老藝人
老頭子拉著二胡
穿著戲服的老婆子
在演,在唱豫劇
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有分不清真假的沉迷
音箱流出的唱腔沒有滄桑感
過往者無以計數(shù)
有人停下,彎下腰身
有人快步走過,神情肅穆
在某人到來的那一刻
我想起拜都城隍廟的四類人:
官
商賈
遠足者
本城中人
我想我們應(yīng)該屬于第五種可能
窗外的鳥籠
窗外的鳥籠,空著
罩布也已不翼而飛
銅鉤子發(fā)黑,竹檔有蟲蛀的小孔
一個月前,在德政北
某棟樓的九樓頂
它是比我還早的居民
它在窗外的一枚鐵釘上
被風(fēng)吹、雨淋、日曬
一日復(fù)一日,有幾次
差一點就掙脫了自己
于此,鳥籠不懷念《清明上河圖》
身外的藍天或陽臺外刀削的墻壁
鳥籠呀心懷隱秘
在放長線釣大魚
就像那些曾被它困住的
肉體和早已出竅的魂靈
記憶中的婉轉(zhuǎn)——
事實是,它被主人
遺忘并非一日兩日
就像我在凝視時遺忘的分分秒秒
——發(fā)黑的銅鉤子何時
才能還回石頭本身
——被蟲蛀的竹檔何時
才能回到一秒前的春天
傍晚,還是那個駝背的老頭
又是傍晚,還是那個背略駝的老頭
沿著圓形的水池逆時針在行走
他的固執(zhí)有著鈣化的堅硬,他不搭理
傍晚的夕陽和風(fēng),對滿園疲倦的翅膀
和風(fēng)吹草動都置若罔聞
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逆時針沿著圓形的水池在大地上畫圓
像行走的時針、分針、秒針
一圈兩圈三圈……
一根慢著性子走回去的指針
就這樣,將晚的暮色落在他身上
小區(qū)的路燈和四周燈都亮了
他都沒注意到。他一直低著頭
沉默,走著,逆著時針,在走出
一身的汗水時褪掉上半身的衣服
露出枯瘦的肩胛、胳膊、胸脯、萎縮的腹肌……
后來,他從漸漸走高的人潮中
走出,就像是指針因走得太快
被甩了出去
責(zé)任編輯 楊 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