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鋒
《夸父逐日》是一則短小但寓意深刻的經(jīng)典神話。千百年來,圍繞這則神話,學界一直爭論不休,特別在“夸父為何逐日”這個問題上,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怎樣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材料面前,讀懂文本,讀出自我,讀出適合七年級孩子學習的東西,是一線教師亟待思考的問題。筆者以為,要想解開《夸父逐日》的神秘面紗,必須在“逐”字上下功夫,因為它是文章的關鍵點、故事的疑問點、課堂的提升點。
一、找到關鍵點,讀出文字的神話
《夸父逐日》這則神話的關鍵點就是一個字——“逐”?!爸稹笔枪适缕鹨?,因為“逐”的惡劣環(huán)境才去喝水,才在半路上渴死,才出現(xiàn)“棄其杖,化為鄧林”的悲壯之舉。一個“逐”字可以把這則神話分為四部分: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開端);
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發(fā)展);
未至,道渴而死(高潮);
棄其杖,化為鄧林(結局)。
“逐”是人物精神的關鍵點。在“逐”日的過程中,我們仿佛看到夸父因“渴”多次往返于黃河、渭河,直至北飲大澤道渴而死仍不罷休——棄其杖,化為鄧林。這種堅持不懈、勇敢無畏的精神不是在“逐”的過程中體現(xiàn)的嗎?
“逐”是文本意義的關鍵點。語文教育說到底是情感的教育,人的教育,文化的教育??涓钢鹑樟鱾髦两袷俏幕幻}相承的結果,是古人智慧和今人智慧相通的最好表征。它在今天仍然有其積極的意義所在,這就是“逐”的精神。但“逐”的對象同樣重要,因為那是方向,是旗幟,這就要求走進神話,同時走出神話,讀出“日”的象征意義,而這同樣要在“逐”字上進行深究。所以,“逐”是這則神話的突破口。
二、探究疑問點,讀出文章的神話
夸父為何逐日?這是很多人讀完這則神話想到的一個問題,這也是《夸父逐日》這則神話的神秘之處,魅力所在。更是千百年來學界一直喋喋不休的一個根本原因。要求破解這個謎,關鍵詞仍然是“逐”。但遺憾的是,很多的教材和課文的資料都把“逐”解釋為“追逐、追趕”。但通過查閱《漢字源流字典》,梳理“逐”的字形變化,筆者以為這是一種誤導,也是對教學資源的一個極大浪費。
“逐”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是一個人拿著東西追趕一個動物的造型。從先民造字的本意來看,如果這個“動物”是可食之物,它的意思就是“追逐”、“追趕”。如果這個動物是不祥之物,那就是“驅趕”。這樣的解釋剛好和《漢字源流字典》的解釋相吻合:1.追趕。逐鹿中原;2.驅逐。逐客令。這樣一來夸父追日的原因就生成兩條:追趕什么和驅趕什么。
追趕什么呢?一、追逐太陽,留住光明。在這個追逐的過程中體現(xiàn)了夸父英勇無畏、堅持不懈、舍己為人的精神;二、追逐太陽,獲取火種。太陽能夠帶來溫暖,產(chǎn)生火種,或可以驅趕走猛禽野獸,可以讓人們吃到熟食,可以使人更健康,在這個追逐的過程中,完成了夸父的形象。三、追逐太陽,探索自然。太陽為何東升西落,為何夏熱冬冷,追趕上太陽,研究太陽,以便為種族更好地生存,為人類更好地生活,體現(xiàn)先民的探索大自然的精神。
那“驅趕”什么呢?手拿具有辟邪功效的桃木杖,驅趕太陽。天氣太熱了,太陽是一個怪物,不祥之物。黃河和渭河的水都蒸發(fā)完了,莊稼都死了,所以當夸父“渴”的時候,河渭之水已經(jīng)很少了,無奈之下才北飲大澤,但太陽炙烤著大地,未至而死。所以,死后心系使命,化為鄧林。樹蔭為后人遮陽,果實便于后人充饑。而且,后羿射日的神話也可以與此相互印證。
因此,“逐”是解開夸父為何追日的鑰匙,沿著兩條思路下去,問題迎刃而解。筆者在實際的教學中,因“逐”釋意為追逐和驅趕,教學的目標更有指向性,學生的思維更加集中,課堂一下子被激活了??涓笧楹巫啡账姆N目的不同形式呈現(xiàn)出來,古人的智慧和學生的智慧緊緊交融在一起,文化的傳承得到很好的實現(xiàn)。
三、促成提升點,讀出文化的神話
文言文的教學是個從“文字”到“文章”到“文學”到“文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水過無痕、自然而然的過程。但實際的教學中,這種情感的教育、文化的熏陶往往變成貼標簽的教育,缺乏體驗,缺少自然的生成。
《夸父逐日》這則神話要讀出它的文化味,促成教學的提升點,同樣要抓住“逐”。在學生探究完夸父為何逐日后,我順勢一問,“同學們,今天我們?yōu)槭裁催€要學習這則神話呢?怎樣理解夸父追趕或驅趕‘日?”學生的思維又一次被激活,請看教學實錄:
生:我覺得應該學習夸父英勇無畏、犧牲自我的精神,它追逐的不僅僅是太陽,還有夢想,就像我們今天說的中國夢。
生:我們今天之所以要學習這則神話就是要學習夸父堅持不懈、死而后已的拼搏精神。
師:夸父死后真的一切都停止了?
生:沒有,手杖化為鄧林,死而不已的精神。他追逐的不僅僅是太陽,實際還是他心中的目標,還可以指光明。
生:其實每個人的一生就像夸父追日一樣,充滿著艱辛和未知,堅持了,拼搏了,不管結果如何無怨無悔,這是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夸父逐日的原因。我覺得這個“日”可以指信念、自由、尊嚴等等這些值得我們用一生追求的東西。(掌聲)
聽到這些言論,我心花怒放,充滿感動。學生的表現(xiàn)在我的預料之中,但又超出預料。他們讀懂了人物,讀透了神話,但又跳出了神話,讀出了自我,讀出神話的真諦所在,這就是文化的神話。而這一切, “逐”字功不可沒,教師的巧設問題功不可沒。
一個“逐”字解開了一段故事的神秘面紗,破解了一段喋喋不休的歷史公案。但留給筆者思考的還是文本細讀和巧讀的問題。文本細讀是內功的修煉,教師既要前后勾連、整合提煉,又要有系統(tǒng)意識,要讀得細、讀得深、讀得巧。一句話,文本細讀在路上,而且永遠在路上。
(作者單位:深圳明德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