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然
一位文化局長的文化自覺。這是那天我和邵倫秀局長在他的辦公室里討論得最為熱烈的一個話題。
關于文化自覺的問題,在那天的討論中,邵局長這樣對我說,他記得以前讀到過著名的人類學家費孝通先生這樣寫的一段話,什么是文化自覺?文化自覺,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及形成過程,它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fā)展的趨向,不帶任何“文化回歸”的意思,更不是要“復歸”,同時,我們也不要主張“全盤西化”或“全盤他化”。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huán)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覺,是一個艱巨的過程。人們首先要認識自己的文化,在了解所接觸到的多種文化后,才有條件在這個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確立自己所站立的位置,經(jīng)過自己的適應,再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長補短,共同建立一個有共同認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與各種文化能和平共處、各抒所長,聯(lián)手發(fā)展的共處守則。
聞聽之下,我覺得費老把關于文化自覺的這個命題,闡述的是多么地簡明和透徹啊,不啻于是給我們的當頭棒喝。
他接著又對我說道,北京大學的著名學者樂黛云先生,曾經(jīng)對費老以上的說法,做了更進一步的闡釋。他說,照費老的意思,文化自覺,至少應包括以下的三個方面,首先要自覺到自身文化的優(yōu)勢和弱點,懂得發(fā)揚優(yōu)勢,克服弱點;次是要自覺到舊的文化,即傳統(tǒng)的文化觀念是在過去的條件下形成的,要使它有益于今天,就必須對它們進行新的、現(xiàn)代的詮釋,并使其得到更新和發(fā)展;再就是要自覺到我們今天是作為全球的一員而存在,已不可能是封閉孤立的個體存在,因此,我們一定要審時度勢,了解世界文化語的境地,積極參與世界文化的重組,使自己的文化能為世界所用,成為世界文化新秩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才是對自己文化的全面的自覺。
對于一位文化局長來說,這是我在工作中面臨的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作為一位文化局長,對文化的自覺應該是有著義不容辭的擔當?shù)?。毫無疑問,文化的自覺就是要我們明白自身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究竟是在一種什么樣的文化環(huán)境之下。在如何繼承傳統(tǒng)文化和汲取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同時,又要如何科學而合理地吸收和融匯各種現(xiàn)代文化的優(yōu)良元素,這是我們縣在當下的文化建設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對于邵局長的這一番論述,我是深有同感的。
在接下來的交談中,我們重點談到了對都昌本土文化的自覺認知和對鄱陽湖文化的自覺認知問題,我們都覺得在這些方面,本土文學藝術界的人們應該在感性的認知上,堅持以一種理性的眼光來認識都昌文化和鄱陽湖文化,以理性的姿態(tài)來加以識別和借鑒,來融匯貫通,而不應以一種狹隘的眼光來看待我們眼前的鄱陽湖。都昌是鄱陽湖上的一個大縣,但是,都昌文化并不能代表鄱陽湖文化,都昌文化只是鄱陽湖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進而又聊到了濱湖廣場上那些石刻的《都昌八景》辭詠以及南山腳下的石刻碑廊里等多處出現(xiàn)的文字錯誤問題,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對待工作嚴不嚴謹?shù)膽B(tài)度問題,更是一種對文化的傳承負不負責任的問題,對文化尊不尊重的問題。
談著談著,邵局長告訴我說,那天,他在全縣文化旅游工作會上作了這樣的一個分析。
首先是我們的觀念要轉變,特別是文化的觀念要轉變。在我縣的領導干部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抓工業(yè)項目就是抓經(jīng)濟,我認為文化也是經(jīng)濟,發(fā)展得好,可以成為投資少、效益高的新興產(chǎn)業(yè),根據(jù)都昌的山好、水好等天然資源的儲量豐盈和文化底蘊的深厚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我們的優(yōu)勢產(chǎn)業(yè),文化旅游項目是都昌發(fā)展的必由之路。21世紀的人類社會競爭形態(tài)將由“武力”競爭轉為“經(jīng)濟競爭”轉為“文化競爭”。走出只有工業(yè)項目才能強縣富民的經(jīng)濟誤區(qū),揚長避短的話,讓都昌繁榮、都昌人民的富裕夢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
我們要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項目迅速行動起來。依托鄱陽湖上“百慕大”魔鬼三角的名氣,做大做強老爺廟景區(qū)。當今社會,誰搶占了先機商機,誰就能“得天下”,鄱陽縣大打“鄱陽湖”牌,搶占先機,建造了鄱陽湖濕地公園,去年一年游客總數(shù)超過百萬。都昌必須發(fā)揮老爺廟獨有的資源優(yōu)勢,做大廟宇群,讓“龍頭”揚起來,做活相關的水上、沙山上的游樂項目,做好一切配套設施。這是一條別人不可復制的路,它的神奇與影響力是中部地區(qū)唯一的。都昌很窮,很多文化旅游項目有待開發(fā),全面開發(fā)很不現(xiàn)實,只有“龍頭”昂起來了,才能帶動全身運動。我們要利用鄱陽湖區(qū)的特色,做足水上文章。都昌的特點是水鄉(xiāng),占有總量為三分之一的鄱湖水面,十分之一的湖岸線,靠水必須吃水,利用湖區(qū)特點,建設水上樂園、水上運動、垂釣中心,游船碼頭、游艇俱樂部、水族館等。圍繞珠貝文化,發(fā)展珠貝文化產(chǎn)業(yè),開發(fā)珠貝系列文化旅游產(chǎn)品。
我們在建設新興城市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文化元素的植入與滲透。文化是一個地方的血脈、是一個地方的靈魂,是我們的精神家園,城市的品位必須靠文化去提升,因此我們要建設一些宣傳本土文化的,弘揚真善美的相關的主題公園。都昌的公園有很多,但都沒有主題。我們有深厚的陶瓷文化,有典型的鄱湖農(nóng)耕文化、珠貝文化,有陶門三賢、朱門四友、鄱湖八景,我們是不是圍繞瓷文化建設一個有關瓷文化的主題公園?或者圍繞都昌八景建一個人文主題公園?都昌有許多的建設項目,對它們的命名,明顯缺少文化的元素,包括道路和廣場。
我們可以建設起一面文化墻。如果都昌能建起一道反應都昌人文、歷史的文化墻,它將成為一座宣傳都昌的文化坐標,將成為傳世絕品。
結合對古文物的保護,我們可以打造一個鄱陽湖民俗村。都昌縣的明清建筑很多,大多都面臨著倒掉、腐爛、流失,我們是否可以以蘇山的鶴舍村為基礎,將散落在其他鄉(xiāng)鎮(zhèn)的明清建筑整合到一起,建造一個規(guī)模宏大的民俗村、影視城?假如它們能建成的話,必然會成為我縣一道獨特的寓歷史人文于一體的文化景觀,必將成為中部地區(qū)的一個旅游新亮點,既讓我們在保護中得到了開發(fā),又在開發(fā)中保護了日益消失的文化資源。
我們要盡快地改造老電影院。力爭將街心花園的老電影院建設成為一個城市的綜合體,在地下建停車場,一二樓建商場,三四樓建影視城、演藝廳等等,讓市民們在工作之余能有個好的去處。更為舊城的改造增添一個新的景觀,真是一件一舉多得的好事。
我們要利用多種形式,不斷地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梢猿浞值夭捎蒙虡I(yè)運作或利用民間資本的形式,引進一些大型文化活動,譬如鄱陽湖論壇、明星演唱會、彭蠡開湖、鄱陽湖水上大戰(zhàn)的實景演出等等。都昌必須要打造一系列的,具有鄱陽湖地域特色的文藝節(jié)目,才能真切地宣傳出去,才能走得更高更遠。
邵局長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特別強調(diào)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來加大都昌縣的文化建設力度,在當前形勢下,我們縣正在花大力氣搞的以文化促旅游的項目建設,這正是當前我們面臨的一個機遇期,我們要緊緊抓住這個機遇期,為把我縣建設成為環(huán)鄱陽湖生態(tài)經(jīng)濟區(qū)內(nèi)的一個文化旅游強縣作出應有的努力和奉獻。
聽完邵局長的精彩論述,我不由重新打量起辦公桌對面的他來。我仿佛記起以前曾經(jīng)讀過邵局長的小小說《選招》,《選招》是在他任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的時候寫的,從小說表達的主題來看,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健步走在文化探索道路上的現(xiàn)代行者的臉上寫滿了思考與探究的神情,他的肩上壓著如山的負累。
從以上的談話中,我們不難看出這就是一位地方文化局長的文化自覺與對文化的自覺荷負。
責任編輯/趙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