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偉明
(紹興市柯橋地方稅務局,浙江 紹興312030)
加強“評估價格”涉稅管理的思考
唐偉明
(紹興市柯橋地方稅務局,浙江 紹興312030)
將“評估價格”作為計稅依據或作為計稅依據核定的參考值是日常稅收征管過程經常采用的征收方法,“評估價格”的涉稅應用較為廣泛,但由于“評估價格”轉化為計稅依據過程中存在著程序不當、價格失真、方法混亂等問題,因此加強“評估價格”涉稅管理刻不容緩.文章從加強評估行業(yè)管理、過程控制、評估方法及委托主體等方面提出了管理意見與建議.
評估價格;核定征收;計稅依據
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納稅人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在增值稅、營業(yè)稅、契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等稅收實體法中也相應地規(guī)定了計稅依據的具體核定辦法.由于“核定征收”行政行為具有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等性,極易引起征納雙方矛盾,因此在稅收征管實踐活動中,為緩和雙方矛盾與沖突,堵塞稅收流失,基層稅務機關往往采用中介機構出具的“評估價格”作為計稅依據,或作為計稅依據核定的參考值,但由此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稅收征管問題,需引起我們的重視.
目前稅務機關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面在核定計稅依據時采用評估價格或以評估價格作為參考值.
一是房地產轉讓、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過程中的計稅價格核定,包括營業(yè)稅、契稅計稅價格及所得稅稅前扣除計稅依據,以及征收土地增值稅時扣除項目中的“舊房及建筑物的評估價格”等.
二是企業(yè)改制過程中,對評估增值部分征收企業(yè)所得稅的計稅依據.
三是個人股權轉讓時,對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房屋、探礦權、采礦權、股權等合計占資產總額比例達50%以上的企業(yè),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核定問題的公告》(2010年第27號公告)規(guī)定,以經中介機構評估核實的凈資產額核定計稅依據.
四是企業(yè)合并、分立等重組過程中,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
綜上來看,稅務機關應用的“評估價格”主要為兩個方面,一是單項或多項資產的評估價格;二是企業(yè)的評估價值.
現以轉讓土地為例說明“評估價格”大小對稅收的影響程度.例如,某一有限公司于2008年購入土地100畝,購入價格為35元/畝;于2014年將該土地轉讓給關聯方,作價明顯偏低且沒有正當理由,主管稅務機關要求其出具資產轉讓評估報告,并以評估價格作為計稅依據,根據現行稅法應繳稅費如表1所示(假定契稅稅率為3%,該土地轉讓時已累計攤銷500萬元,企業(yè)歷年的應納稅所得額均大于零).
由表1可見,評估價格以5000萬元為基數,在增加10%的情況下,稅收增加267.33萬元,增加比例達26.43%;在增加20%的情況下,稅收增加562.62萬元,增加比例達55.64%.
表1 不同評估價格對稅收的影響
由此可以看出,以“評估價格”作為計稅依據對稅收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各級稅務機關應進一步加強“評估價格”涉稅管理,堵塞稅收流失黑洞.
3.1缺少相應的核定程序
由于稅收征管法及稅種實體法中均沒有規(guī)定詳細的核定計稅價格的程序,稅務機關往往是“拿來主義”,對評估價格沒有經過相應的核定程序直接作為計稅價格征稅,由此帶來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評估價格如果是稅務機關提供的,則往往缺少納稅人的陳述、申辯及有無正當理由的認定等環(huán)節(jié). 二是評估價格如果是由納稅人提供的,稅務機關的“拿來主義”會因為缺少計稅依據核定的相應程序而使稅款流失. 三是征納雙方對“評估價格”作為計稅依據產生爭議時,缺少相應的爭議解決機制.
3.2評估價格的失實現象嚴重
一方面納稅人為達到少繳稅款目的,往往選擇多家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并對評估價格進行擇機選擇,導致稅款流失嚴重.還有些評估中介機構甚至會依納稅人要求進行所謂的“技術處理”,利用稅務人員缺乏評估專業(yè)知識及評估結果的不確定性,人為地提高或壓低評估價格,以達到少繳稅款的目的,導致涉稅評估市場混亂.
另一方面絕大多數評估機構側重評估賬面實物資產,而忽視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在實踐中發(fā)現,不少評估機構對專利技術、專有技術、特許權經營許可、排污權、經營資質、銷售平臺渠道等無形資產缺少應有的價值評估,或不同的評估機構提供的評估價值相差很大.
3.3評估方法不夠統(tǒng)一
資產評估或企業(yè)價值評估說到底是一種職業(yè)估算行為,采用不同的評估方法會得到不同的評估結果.根據資產評估一般理論,對資產的評估主要可以采用市場法、收益法、成本法等方法[1],但對同一標的采用不同評估方法得到的結果相差很大.因而納稅人往往會聯合評估機構利用這種差異,選擇性地采用特定評估方法以達到少繳稅款的目的,在此過程中,往往忽略了評估的目的與適用條件.
4.1加強行業(yè)管理,提升評估機構及評估師職業(yè)素養(yǎng)
第一,根據《資產評估機構審批和監(jiān)督管理辦法》規(guī)定,省級財政部門負責評估機構的審批與監(jiān)督管理.由于管理權限設定在省級財政部門,縣、市級財政部門沒有相應的管理權限,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評估機構的行業(yè)管理,因此建議財政部給予省級以下財政部門以一定的管理權限,以加強評估機構的行業(yè)管理.
第二,賦予稅務機關兩個方面的“管理權限”.一是建議權,對出具虛假評估報告的可以提請行業(yè)管理機構對相應單位及人員進行處理;二是否決權,即對出具虛假報告的評估機構與評估師列入黑名單,對其今后一定時期內出具的報告,稅務機關有不予采信的權力.
4.2強化“評估價格”到“計稅依據”過程控制
第一,制訂詳細的核定程序.摒棄“拿來主義”,不能將未經過核定程序的評估價格直接作為計稅依據,各基層稅務分局應制訂詳細的核定流程(包括計稅依據爭議解決機制),并在此過程充分聽取納稅人的陳述與申辯.
第二,加強對評估價格的審核[2].各級稅務機關要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和掌握土地要素、特許經營許可、排污權、經營資質等“稀缺資源”的市場價格,制訂相應的預警價格目錄,對評估價格低于預警價格或目錄以外的“稀缺資源”則要加強調查與分析,通過實地調查與走訪,了解相關資產的真實價格.同時,對企業(yè)價值評估時,要充分了解企業(yè)潛在的“稀缺資源”,確保將該類資產納入評估范圍.
第三,引入價格認證機構,增加價格認證權威性[3].稅務機關在納稅評估、稅款核定、稅務稽查、稅收保全或強制執(zhí)行過程中,或者在部分行業(yè)稅收管理出現計稅價格不明、計稅價格有爭議等情況需進行價格認定時,可以按照《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開展涉稅財物價格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發(fā)改價格[2010]770號)的有關規(guī)定,積極與同級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溝通協(xié)調,共同開展涉稅價格認定工作,充分依托價格認證機構的權威性與專業(yè)性,進而減少稅收征納雙方在價格方面的糾紛與矛盾.
4.3明確以計稅為目的的評估方法
評估方法是影響評估價格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評估方法將產生不同的評估結果,從而導致計稅依據的變動,這顯然不符合稅收的確定性原則.所以,稅務機關應充分考慮以下兩個方面因素以確定涉稅資產的具體評估方法: 一是以確保稅款足額按實征收、防止稅款流失為評估目的; 二是資產的質量及存在環(huán)境.
評估機構原則上應以稅務機關確定的評估方法進行資產評估,若評估機構及納稅人有理由說明其他評估方式更能反映其真實交易的,評估機構應在評估報告中進行充分反映.
4.4明確委托評估主體
從目前的稅收征管實踐來看,有些地方由稅務機關委托評估機構進行評估,有些地方則由納稅人自行委托評估機構進行評估,或者兩者兼而有之.由于稅務機關與納稅人有著天然不同的稅收目的,因此“由誰委托”實際上會導致評估結果的差異.基于以下三個方面的理由,建議由稅務機關作為委托評估主體,承擔相應的評估費用: 一是保證稅款足額按實征收,防止稅款流失; 二是簡化納稅人辦事手續(xù)與流程,降低納稅人辦事費用; 三是稅款核定是基于納稅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卻無正當理由,核定的程序應由稅務機關完成,核定計稅依據的參照值-評估價格理應由稅務機關取得.
[1]李延春,楊海芬,王楠.淺析不同資產評估方法下的評估結果差異[J].商業(yè)會計,2011(21):58-59.
[2]劉軍.我國房地產計稅價格評估發(fā)展的調查與思考[J].稅務研究,2012(3):9-12.
[3]呂少林,尹紅.涉稅財物價格認定工作的作用、性質和范圍——對安徽、江蘇、廣西實踐的思考[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0(5):67-68.
Reflections on Strengthening Tax Administration of Assessment Value
Tang Weiming
(Keqiao Local Taxation Bureau of Shaoxing City, Shaoxing, Zhejiang 312030)
Taking assessment value as tax basis or reference value verified by tax basis is the frequently-used methods in the process of daily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in which assessment value is more widely applied to tax. However, the tax management of assessment valu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without hesitation because there exists improper procedure, price distortion, chaos in methods when assessment value is being transferred into tax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assessment industry management, procedure control, assessment methods and principal subjects, etc.
assessment value; verification collection; tax basis
2014-09-01
唐偉明(1975-),男,浙江紹興人,會計師,經濟師.研究方向:房地產稅收與地方稅制建設.
F810.423
A
1008-293X(2014)09-0067-03
(責任編輯鄧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