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鳳
近日,我校舉行主題為“幸?!钡淖魑母傎?,三年級15份參賽作文竟然有9篇是寫自己生病了家長送“我”去醫(yī)院感到幸福的事。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面對老師布置的征文“成長中的重要經歷”,鄰家一孩子竟然說:“我要等媽媽下班回來,問問媽媽我家里有沒有發(fā)生大事?”
如何改變這樣的現狀,讓每一個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習作所帶來的愉悅,讓習作為每個學生的生命底色繪上一抹五彩繽紛?《語文課程標準》建議“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其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以學生的心理世界為基準,激起學生的熱情,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達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并不是什么難事!
一、激發(fā)欲望,把握表達契機
勾起學生內心表達的欲望,是頗為重要的習作前提。正如吳勇所解析的那樣:“每個習作話題,都要考慮到兒童是否有這樣的生活體驗;每個指導環(huán)節(jié),都要考慮是否能激起兒童言說的欲求?!?/p>
六下習作1的要求是寫一件童年趣事。我花費了一番心思,順利導入,引入課本中的例文片段,那是錢鐘書的女兒錢瑗病重時回憶小時候父親逗自己玩的一段小事,比較有趣。當我讓學生回憶自己童年記憶中有哪些趣事時,有幾個孩子積極地舉手,一說起都是很小很小的時候做的傻事,提及趣事,則面露難色。我早有所料。不得已,把我的那些童年“破”事向孩子們透露,聽得他們又喜形于色。這時我又趁熱打鐵,把剛看到的一篇習作《童年中我最遺憾的事》讀給孩子們聽,然后我又追問“童年還有哪些最____的事”,孩子們的思路頓時活躍了起來:童年最高興的事,童年最傷心的事,童年最苦惱的事,童年最尷尬的事,童年最可怕的事……到此時,孩子們拿筆寫的欲望已經很強烈了。
在學生的思維遇到障礙時,我及時調整方案,擴大命題,幫助學生打開情感的閘門,讓學生可以表達、愿意表達。
二、捕捉資源,提供表達場景
《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稿提出“各地都蘊藏著多種語文課程資源”。教學名人這一單元,要寫一篇身邊的名人作文時,我想到我們大公的“能手”“大王”還是很有寫頭的:有跑步出名的農民陳進,有剪紙能手賁老師,有指導書法繪畫的周銀老師,有奧運冠軍仲滿……正好看《南通日報》,陳進參加上海國際馬拉松比賽的圖片新聞躍入眼簾,一個念頭也隨之跳出:何不請陳進來我們班?他可是我們大公的驕傲——農民運動員。
作文課前,陳進如約來了,帶來了獎牌和一些照片。掌聲拉開序幕,竟然有一個學生知道我請來的嘉賓是誰。于是我在黑板上寫下“陳進”兩個大大的字。一袋子獎牌拎在手里沉甸甸的,我讓一組學生依次掂量了一下。隨后學生們開始了采訪。
“陳進叔叔,請問你是怎么想到跑步的?”“請問,陳進叔叔,你第一次參加的是哪個比賽,當時心情如何?”“請問,在你跑步時有沒有遇到過困難?”“請問,在你跑步成功的路上哪些人對你的幫助很大?”……一個個問題提得很專業(yè),陳進也回答得很認真。其中陳進自豪地講述了他參加的多次比賽經歷,比賽的一些插曲,作為一個農民運動員的心聲,每一點都很讓我們感動。特別是我補充介紹了陳進是2008年奧運火炬手,出席了2010年CCTV體壇風云人物頒獎大會,獲得體育精神提名獎,與眾多體育明星一起,學生們驚嘆不已。陳進還用自己的跑步告訴我們的學生,要堅持,在學習和工作中遇到困難不要放棄。
三、指導描寫,展示表達范式
辦公桌上有三只核桃,小小的,一只褐色的,兩只帶黑斑的??吹胶颂?,我心生一計。拿過一只來放在袋子里。進教室,我伸出右手,握著,笑問:“老師手里有什么?”幾十雙眼睛立馬過來了。一個學生搶著說:“不——知——道。”引得哄堂大笑。“貝殼。”“粉筆頭?!边€有故作聰明的說:“是空氣。”
“給點提示吧,圓圓的?!?/p>
孩子們使勁猜:“玻璃球……”
“再給點提示,褐色的?!?/p>
“再提示,吃的?!?/p>
答案幾乎統(tǒng)一:“是巧克力豆?!?/p>
我再提示:“堅硬的?!?/p>
……
在這樣的小小的互動中,我傳遞給學生習作表達的要點:讀沒有意思的習作就像喝白開水,無色無味,缺少描寫,缺少具體的描述,就沒有了吸引力。一只大石榴、一枚仙人掌的果實等等都會在不經意時走進我們的課堂,成為學生爭先恐后表達的“焦點”。在平時的閱讀欣賞和習作評講時,我著力放大描寫精彩的詞語和句子,讓學生習有所“依”、習有所“范”。
當生活這汪“活水”成為學生習作源源不斷的供給,并于緩緩流淌中融入學生的心田,學生語言表達的這畝“方塘”就會愈加清澈、靈動。當表達成為一種需要、成為一種享受時,學生的習作又何愁不流暢、又何愁沒有個性呢?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大公鎮(zhèn)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