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福月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9-0347-01
唱游是通過人體有規(guī)律的動作及動態(tài)來反應音樂,并展示其內在情感的活動。其特點是寓音樂教育于游戲之中。目的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兒童的音樂感。它根據兒童直觀、形象的認知特點,從感性入手,引導他們獲取音樂知識,發(fā)展音樂感。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審美的態(tài)度往往是以好玩、新鮮、有趣為出發(fā)點的,他們很難用審美的標準對音樂作品的優(yōu)劣做出選擇,對音樂表演的好壞做出判斷。他們愛唱、愛跳、愛敲打樂器,因此,這一階段兒童自發(fā)性的音樂活動--邊唱邊玩,隨心所欲地唱、舞、敲擊樂器最為突出。他們參與音樂活動就是為了自我滿足。但是他們的注意力與興趣極易轉移,不能持久。我認為"學"與"玩"相結合的唱游教學法是一種比較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一種教學法。
唱游教學比較突出的有三個特點:游戲性和趣味性、音樂性、動態(tài)性。
那么如何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進行唱游教學呢?
唱游的形式包括律動、音樂游戲、歌表演、兒童舞蹈、兒童集體舞等。不同內容、不同形式、不同地區(qū)、不同時代的音樂作品與相應的唱游形式有機結合,基本方法有以下幾點:
1.運用故事激興趣
故事具有非常大的魅力,它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在教學中,我將音樂教材中的一些內容編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導入新課,并讓學生成為故事的主人,使教學過程故事情節(jié)化,創(chuàng)設一種良好的課堂情景,讓學生輕松愉快進入角色,為新課的教學做好鋪墊的作用,而且,也便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掌握、體會、并進行律動,表現(xiàn)及創(chuàng)作。例如:欣賞曲《玩具進行曲》這首樂曲時,這首樂曲雖然比較滑稽有趣,但與其它樂曲相比,它顯得較長,而這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講,欣賞本身是具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它需要去仔細地傾聽、想象,如果直接讓他們傾聽樂曲,他們就會出現(xiàn)缺乏耐心或沒有好好地聽,聽不下去的現(xiàn)象,更不要說談什么感受想象之類的。因此,在欣賞此曲前,我把它編成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講給學生聽:在一座漂亮的房子里,住著一個小男孩兒,小男孩兒有很多很多的玩具。有一天,他玩累了就不知不覺地睡著了,突然,一件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玩具們居然都站了起來,而且還玩起了游戲,玩得可真開心??!哎呀!不好,小主人要醒了,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玩具們趕快地跑回了原地,躺了下來。學生們聽了都喜滋滋的,好開心呢!我說:"小朋友,這個故事好聽嗎?" "好聽" "我們再來聽個故事,這個故事有點特別,它是用音樂的方式來講給我們聽的,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得時候想一想這個音樂故事中的玩具們在干什么?它們的是心情怎樣?" "是"。故事開始了,小朋友們都聚精會神地聽著、想象著,可認真了。最后讓學生扮演玩具進行表演,就這樣一個小小故事的引入,使得學生很快的接受了音樂,感受到了音樂所塑造的玩具生動活潑的形象,并且想參與到音樂中為更好的學習音樂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
根據學生善于模仿的特點,教師可以采用邊示范邊講解的方法。把自己和學生都扮演成各種玩具,進行示范唱游,而且情感的表達要真切。示范前應對學生提出要求,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示范的重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示范時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動作要領或動作的律動特點,往往要伴隨簡明的語言或講解。
2.學生的即興創(chuàng)編
其實唱游動作大多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如:"時間像小馬車,嗒嗒嗒嗒嗒嗒,向前跑";"雁兒飛,排成隊""我是一個粉刷匠"等。因此,凡是在唱游中反映的是小學生所熟悉的內容,就要引導他們仔細地觀察,啟發(fā)他們積極思考,鼓勵他們大膽編創(chuàng)。例如在教學歌曲《只怕不抵抗》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先回想一下平時從電視上所看到的兒童團團員的一些動作,如:持槍、站崗、收路條、列隊、敬禮等,再來進行創(chuàng)作設計《兒童團放哨歌》這一課的表演動作,這時的學生一個個表現(xiàn)的就像跟真的小兒童團團員一樣嚴肅,認真,又"鐵面無私"。不僅在表演中掌握了音樂,還感受到了自己的重任,培養(yǎng)了他們的責任心。又如在教《時間像小馬車》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預先準備一個"鐘表"讓學生認識,再讓學生仔細觀察"鐘表",聆聽秒針行走時發(fā)出的"嗒嗒嗒嗒嗒嗒"的聲音,最后再要求學生設計《時間像小馬車》這一個表演動作。這樣,學生創(chuàng)編的動作就會比較生動而富有情感了。不過教師們要注意的是,當學生創(chuàng)編的動作不是很確切的時候,教師不要輕易地否定或者取而代之,而應該努力引導和啟發(fā)他們改進動作。在這一創(chuàng)編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表揚積極參與創(chuàng)編的學生,更重要的是鼓勵那些膽怯或能力較弱的學生,發(fā)掘和保護他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3.你問我答釀情趣
學生對問題往往懷有一種好奇的心理特點,在唱游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的內容和學生活動的情緒,設置一些懸念,讓學生很有興致地帶著問題去學習,去分析;有時我把提問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問"的主體,再由其他的學生來擔任"答"的"信息源",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歌曲《理發(fā)師》時,學生聽完樂曲后,我讓每個學生說說自己有什么問題想對大家說,學生們憑著自己對樂曲的初步感受,提出了許多有意義的問題。
*你覺得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歌曲的速度聽起來是慢慢地,這是為什么呢?
……
在問答的合作活動中,學生的思維力、想象力被激活了,學習的勁頭大了,對作品所表達的內涵也有了更深層次的感受、理解和表現(xiàn)。當學生們唱游這首歌曲時,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充滿風趣幽默的,忙碌的理發(fā)師老爺爺,他在用快樂的歌聲向人們訴說自己勞動的生活及他心中的喜悅。
4.把握好唱游活動的高潮——表演
在學生熟悉音樂、掌握動作以后,就要開始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表現(xiàn)能力,進行完整的表演了。在進行完整表演的時候,可采用群體的、個別的、師生共同參與等各種不同的形式。在表演中既要注意到整體的協(xié)調與統(tǒng)一,又要重視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因為現(xiàn)代教育強調教育內容、方法必須與受教育者個性發(fā)展要求及心理發(fā)展水平相適應。教師必須在充分了解個體音樂審美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的基礎上,制定有針對性的前后連貫的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
總之、唱游教學能將音樂與兒童好動的性格特點相結合,而它活潑多樣的教學形式和富有趣味的教學手段,又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節(jié)奏感、韻律感和美感,充分地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并且通過集體的唱游活動,又能增進相互間的友誼,促進他們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但是在進行唱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唱游內容必須與教材緊密聯(lián)系,不可一味追求課堂氣氛而忽視了音樂基礎知識的教學,與所教內容脫節(jié)。
(2)在教學中要照顧到絕大部分的學生。小學音樂教育必須以全體學生為對象,以普及音樂文化、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任務。因此教師在進行唱游活動中要注意到游戲的廣泛性。
(3)注意游戲的內容與形式要結合學生的能力,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4)在游戲中要注意師生的情感交流,教師不僅要"編導"和組織活動,更要參與到游戲中去,和學生一同練習。在活動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并且對于學生的積極表現(xiàn)要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唱游教學,應是我們教師重視的一種教學方法,我們要花更多的時間來研究它,使我們的學生在"動中學、玩中學、樂中學",讓每一個孩子都輕松地步入音樂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