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
摘 要:學生學習語文,認識漢字是必要前提,漢語拼音則是學習漢語的重要基礎。如果不學好拼音,則無法認讀漢字。如此說來,拼音對于學生來說是應當且必須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本文著重研究優(yōu)化拼音教學的策略,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更加輕松地學習好漢語拼音。
關鍵詞:教學策略;有效性;拼音教學
要學好漢語、認識漢字,就要將拼音字母學習放在首位。但拼音字母學習比較枯燥,想讓剛剛入學的小學生很快記住并合理運用是不太現(xiàn)實的。因此,加強拼音教學,并且積極有效地提高其教學方法是極其重要的。
一、精準地掌握與運用拼音的基本知識
如果想讓小學生更好地掌握拼音技巧與方法,首先應該大大提高教師的基礎素質與教學水平。教師本身應該先將每個字母發(fā)音的方法、部位以及某個拼音綜合而成的讀法研究透徹。只有教師自己熟練地掌握了拼音的基本知識,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學好拼音。在教學時,教師還需要探索如何教導學生掌握用何種口型拼出某個音,如何送氣亦或吐氣等。要從運用發(fā)音的方法、運用氣流的方法以及發(fā)音的部位三個方面指導學生不斷提高拼讀能力。
二、找準低年級課堂教學的身份定位
相較于高年級的學生,一年級的學生更單純、幼稚,需要教師更多的呵護與關愛。低年級教師的語言以及一些動作、形態(tài)等都要盡量“兒童化”,不要讓學生產(chǎn)生距離感。課堂不一定需要教師講授深奧的知識,更需要的是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趣味性。例如:利用“小ü小ü有禮貌,見了j q x就脫帽”,“傘柄朝上 f f f,傘柄朝下t t t”等兒歌輔助拼音教學,這不僅讓枯燥的拼音教學變得更加充滿童趣,也更利于學生對拼音知識點的識記。
三、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的幾點問題
1.注重課堂語言交流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語言交流的方式,不然,學生便會產(chǎn)生對教師的抵觸心理,如此師生之間便會產(chǎn)生明顯的距離,更不用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了。為此,在課堂上,教師不要吝嗇自己贊賞的文字,批評也一定要注意委婉的措辭。如某個學生在拼讀時,方法正確但聲音太小。教師在點評時就不要直接說“你的聲音太小了”,而應換種方式,“你的發(fā)拼讀方法完全正確,要是聲音能再洪亮點就更好了!”這兩種點評雖然都指出了學生的聲音不夠大,顯然第二種點評方式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2.注重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師在課堂上千萬不要因學生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而厭倦,學生提問時就是在思考,在思考就是在進步。對于他們提出的這些問題,教師切記不要直接告訴學生解決問題的辦法或答案,要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經(jīng)歷的是教師無法直接傳授的。例如:在教學“iu、ui”這組韻母時,學生就遇到難題了,它們就像雙胞胎一樣,該怎么去識記呢?學生第一時間找到筆者,希望教師能給他們識記的“靈丹妙藥”。筆者沒有直接告訴他們方法,而是讓他們自己觀察,發(fā)現(xiàn)它們的不同之處,用自己的方法識記。慢慢地,還真讓他們發(fā)現(xiàn)了,他們總結出來的方法與拼音兒歌“i和u,好兄弟,小i在前iu,iu,iu; 小u在前,ui,ui,ui”如出一轍。
3.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1)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對于剛進入一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比較惶恐,也比較緊張。畢竟小學的學習生活不再像幼兒園那樣無憂無慮,尤其是一年級的拼音學習又是如此的枯燥無味。如果教師處理不好這段適應期,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這樣對于教學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為此,在拼音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多運用兒歌、游戲等方式,給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素材
要讓拼音教學不再枯燥乏味,就得讓課堂更形象化,更直觀化。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早已走入課堂。利用多媒體制作的課件不僅圖文并茂,而且聲影皆備。我們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將學生喜歡的動漫、兒歌都融入到拼音教學中,讓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3)利用獎勵措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贊賞就是一種認可,誰不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呢?才進入小學的學生更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所以,獎勵就必不可少了。怎樣才能讓我們的獎勵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與興趣呢?首先,獎勵要公正公平,還要有持續(xù)性。其次,獎勵機制還要有一定的競爭性,讓學生在良性的競爭中不斷進步。
總之,課堂上教師正確引導學生,并積極地營造課堂氛圍,以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積極反思,積累經(jīng)驗,不斷地進行優(yōu)化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葉建兵.如何優(yōu)化歷史課堂教學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文教資料,2008,8(23):147-149.
[2]楊順國.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4(12):104-105.
[3]趙德遠.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認識[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1(9):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