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生+張向華
教師不寫作文教案的原因是:《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課程標準》在作文方面都是一些政策和理念上的宣示,缺乏具體的實踐路徑指向和策略的建構引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沒有推出權威的、有很高實踐價值的作文教學實踐指導用書;專家、學者脫離實際、高談闊論,引領缺乏明確的指向性;一線的名家、名師實踐經(jīng)驗個性化的成分居多,不能從本質上詮釋作文指導的規(guī)律和路徑;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學校對教師作文教案也疏于引領和管理。改進措施:國家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編寫權威的實用的作文教學用書,給教師教提供有用的明確指向、參考和憑借;專家、學者應深入一線,搞好調研、指導和示范工作;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學校對教師作文教案要加強引領和管理;教師要認真鉆研作文理論和現(xiàn)代教育理論,銳意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作文指導新路徑,努力建構適合自身教學的作文指導策略。
作文教案 原因 因應措施
一、案例素描
某市教研室對所屬學校進行年度督導檢查時,語文教研員意外發(fā)現(xiàn),各學校的語文教師都沒有作文教案。教研員很感奇怪,在最后的督導檢查反饋會上厲聲質問語文教師:“作文教案是不是應該寫的常規(guī)教案?為什么沒有作文教案?你沒有作文教案怎么開展作文教學?”語文教師聽了之后反應強烈:“是啊,我們從來沒寫過作文教案!多少年都是這樣啊!”“學校也從來沒檢查過作文教案??!”“作文教案咋寫???”
不僅該市,即便是從全國來看,語文教師寫作文教案的又有幾人?長期以來,語文教師都是這樣指導學生作文的:到作文時間了,教師選一個作文題給學生,稍微進行一下作文指導,然后讓學生作文;教師批改作文后,再進行簡單講評。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教師們一直都習慣這樣操作,也沒有感覺不合適的。絕大部分教師都沒有完整的作文教案。即便是實施新課程以來,仍然是這樣操作。現(xiàn)在教研員突然提出這個問題,著實令人深思:教師為何不寫作文教案?
二、原因透析
從上世紀使用的《語文教學大綱》到現(xiàn)在的《語文課程標準》,在作文方面都是一些政策和理念上的宣示,缺乏具體的實踐路徑指向和策略的建構引導,使語文教師無所參照和依托,作文教學陷入極度迷茫和散漫的原始狀態(tài)。就以2002年4月教育部出臺的《高中語文教學大綱》為例,在作文方面進行了九個方面的要求,主要是:觀察生活、感受社會和人生,負責任地作文,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觀點、內容、感情、思路、選材、結構的相關要求,正確使用各種表達方式,語言積累,作文修改、展示和評價,作文時間和次數(shù)要求等,而且都是很籠統(tǒng)的目標性描述。至于如何落實這些要求,大綱中只字未提。再看2003年4月教育部頒發(fā)的《語文課程標準》,關于“表達與交流”中的“書面作文”方面同樣提出九條要求,主要是:觀察生活、生活經(jīng)歷和體驗、感受和思考社會和人生,負責任作文、表達真情實感,觀點、內容、感情、思路、選材、結構的相關要求,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表達,正確使用各種表達方式,語言修煉,修改文章、展示和評價,作文時間和字數(shù)要求等。和《大綱》相比,內容雷同。至于“實施建議”是這樣描述的:“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fā)作文欲望。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指導學生根據(jù)作文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訪、考察、座談、問卷等方式進行社會調查,通過圖書、報刊、文件、網(wǎng)絡、音像等途徑獲得有用信息。應鼓勵學生將自己或同學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進行加工,匯編成冊,回顧和交流學習成果。還可采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演示自己的文稿,學習用計算機進行文稿編輯、版面設計,用電子郵件進行交流?!边@哪里是教學建議,除了少有的實踐方式的指引外,更多的則是原則和目標性描述,根本沒有實踐路徑和策略的具體建構。而且,沒有提供可資借鑒的經(jīng)驗和范例,又缺乏豐富的教育文化和思想資料作為依托。于是,廣大教師就依據(jù)自己的理解和經(jīng)驗,在自己的“一畝三分田”中隨意而為,吃苦流汗不少,收效卻甚微。時間長了,就心灰意冷,淡化作文教學了,更不要說寫完整的“作文教案”了。
至今為止,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沒有推出權威的、有很高實踐價值的,并且為廣大教師樂于接受的作文教學實踐指導用書。新課程改革開始實施,面對著新的教育理念和作文理念的提出,廣大教師顯得手忙腳亂,不知所措。一些省級的教育行政部門開始編寫配套的新課程作文教學用書。這些資料,雖然以課程理念為指導,對各階段、各年級的作文有了一個大體的設計和規(guī)劃,而且圍繞課程目標,在作文知識、技法和經(jīng)驗上進行了較系統(tǒng)的介紹、闡釋和舉證,但因為零散、雜碎、粗糙,實踐價值不高,所以,教師大多不用。作文指導上,仍然是各敲各的鑼、各吹各的號。一個學校、一個年級很難有統(tǒng)一的安排和總體規(guī)劃。有些教師在學生學習初始階段,干脆就不讓學生寫作或者少量寫作,在大考來臨之際,就推出一些“套路”或“模式”,讓學生強化寫作。提起作文,教師叫累,學生喊苦。自新課程實施以來,作文指導方面的真實情況和上世紀的情況沒有大的區(qū)別,廣大語文教師仍然沿用的是原先的一套作文指導策略,學生的寫作水平?jīng)]有實質性改善。
專家、學者脫離實際、高談闊論,引領缺乏明確的指向性;一線的名家、名師的實踐經(jīng)驗個性化的成分居多,不能從本質上詮釋作文指導的規(guī)律和路徑,教學缺乏有很高實踐價值的作文經(jīng)驗資料。長期以來,一些專家、學者經(jīng)常居于“云端”,手捧“天書”,傳遞著一些“理念”和“術語”,“高談闊論”一些“規(guī)律”“本質”“意蘊”等,缺乏有效的實踐指向和策略建構,讓一線的教師如墜十里迷霧之中。當然,也有一些一線教師在自己大量的實踐基礎上,總結出了一些對他本人來說是有效的“模式”和“策略”,但因為這些名師的經(jīng)驗和策略多帶有突出的個性化色彩,所以很多教師在模仿、實踐之后,效果很不理想,于是又回歸原始狀態(tài)。這些年來,很時尚、很流行的“新概念作文”“綠色作文”“體驗作文”“個性作文”等,往往是起始階段喊得震天價響,應者如云,然而時日不長,不足以持久。如此等等,理論素養(yǎng)并不都很高的教師,在嚴重缺乏可以信賴的作文經(jīng)驗資料的背景下,怎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作文指導呢?
無須諱言,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學校對教師作文教案也疏于引領和管理。也可能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學校管理者從來沒有或很少對教師的作文教案進行過引領,提出過明確的目標指向、總體規(guī)劃和規(guī)范要求,甚至從不提作文教案。檢查教案實際上只檢查文本教案,根本不提作文教案;各種教案評比活動,也往往不提作文教案;各種各樣優(yōu)質課評比,也很少看到教師上作文指導課。很多管理者也認為,作文問題很大,作文指導也很成問題,但這一問題在全國語文教育界極為普遍,所以,很多教學幾十年的老教師,在這方面經(jīng)驗積淀都很貧弱,真正成型的作文教案沒有幾個。年輕一點的教師更是缺乏相關的經(jīng)驗儲備,大多教師提起寫作文教案,都很茫然,不知道格式是什么,寫什么,怎么寫。如此種種,積重難返,著實令人心憂。
大量的作文實踐經(jīng)驗告訴我們,學生的作文能力是讀出來的,練出來的,不是憑教師的精心指導,學生就能寫出錦繡文章的。我們縱觀中外文學史上那些文學巨擘,有幾個是靠教師的有效指導,就能創(chuàng)作璀璨環(huán)宇的煌煌巨著?再考察這些年來,各省高考滿分作文的作者,又有幾個是靠名師的指點就能寫出一手漂亮文章的?其成功的經(jīng)驗主要在于大量的閱讀和作文實踐。實事求是地說,教師指導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沒有豐厚的閱讀積淀,沒有艱苦的練筆和深刻感悟,縱然是遇神人指點,也難以寫出文采斐然的佳章。當然,在思維方法、觀察人生和社會、作文知識和技法方面,教師可以對學生作適當?shù)囊龑Ш椭更c,但從根本上說,作文能力的提升還靠學生自身的修為和歷練。正像著名專家王榮生所說那樣,作文不可教,尤其是“文學性的散文”。試問,神來之筆如何教?精妙的構思如何指導?這恐怕也是教師疏于寫作文教案的原因之一。
三、因應之策
國家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組織一流專家,編寫權威實用的作文教學用書,給教師的教提供有用的明確指向、參考和憑借。幾十年來,權威的實用的作文教學用書的缺失,不僅嚴重影響到教師作文指導的品質,而且已經(jīng)深深妨礙了作文教學的健康發(fā)展?;诖耍瑖一蚴〖壗逃姓块T應組織一流專家,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古代優(yōu)秀作文理論和現(xiàn)當代優(yōu)秀的作文范例為支撐,編寫權威的實用的作文教學用書。內容包括:總的作文宏觀規(guī)劃和作文目標分解,教學實踐路徑指向和策略建構,生活儲備,文學積淀,作文知識積累,文章技法識記和實踐,美文賞析,作文層級提升,社團活動和作文評比等。同時每個階段、每一學年、每一學期甚至每月的作文目標和力求所達到的層級都要有明確的分解和界定。實踐的路徑和策略一定要具體、明確、易操作、易見成效。拒絕粗制濫造。這樣才能給教師的作文指導提供有力的支撐和憑借,指導教師寫出高質量的作文教案。
專家、學者應深入一線,搞好調研、指導和示范工作。教師們迫切希望專家、學者不再立足于云端“指點江山”,而要“從高高的理論神壇”中走下來,深入一線,與廣大的教師深入交流,探討實用的作文指導策略和實踐路徑;深入課堂,接觸師生,傾聽他們的愿望和呼聲,為他們排憂解難;現(xiàn)場上作文指導示范課,給教師以明確的導向;搞好調研工作,為決策部門提供真實的原始資料,提出科學的前瞻性建議;指導教師以科研為突破口,在研究中深化對作文規(guī)律的認識,探究優(yōu)化作文指導路徑;引領教師大膽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獨辟蹊徑,建構實效的作文指導路徑。
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學校對教師作文教案要加強引領和管理。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學校應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組織相關專家編寫作文教案寫作指導規(guī)范,從目標、內容、體例、格式、編寫質量和數(shù)量進行明確界定。這樣,為教師編寫教案提供一個明確的指引和范式。同時,還要進行有效的管理,制定作文教案編寫獎懲條例,加強教案的檢查力度,將檢查結果納入績效考核內容;每學期組織幾次作文教案評比和優(yōu)秀作文教案展覽活動;鼓勵教師多上作文指導課等等。
教師要克服懶惰情緒,認真鉆研作文理論和現(xiàn)代教育理論,銳意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作文指導新路徑,努力建構適合自身教學的作文指導策略。雖然作文能力的提升主要靠學生自身的修為,但如果教師指導目標明確,方法、策略得當,一定會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快速提升,產(chǎn)生強有力的促進作用?;诖?,廣大教師要克服懶惰情緒,樹立責任意識,認真鉆研作文理論和現(xiàn)代教育理論,銳意創(chuàng)新,加快專業(yè)成長。要與時俱進,敢于探索,勇于探究,大膽實踐,直面困難,正視挫折和失敗。要利用課題研究、培訓進修、理論研究、學術調研、學術研討會等多種形式,不斷對自身的作文指導狀況進行理性的審視和探討,抽象經(jīng)驗,總結教訓,盡快提升作文指導的層次和品位;要善于借鑒學習和汲取各種作文研究成果和優(yōu)秀經(jīng)驗;學會獨立思考,善于反思,使每一個指導細節(jié)都能轉化為寶貴的教育資源,讓每一堂作文指導課都成為學生成長和個人智慧的增長點;要巧妙制定作文教學方案,科學設計教學思路,藝術地開展課堂教學,讓每一堂課都既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學藝術個性和風格、顯示出構思的別具匠心,又能成為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瓊漿玉液”;要勇于自我解剖,科學的自我評判;要虛懷若谷,善于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團結協(xié)作,經(jīng)常分享各種信息資源,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我們認為,教師的每一個完整的作文教學方案應包含以下內容:學期作文目標和知識、能力分解,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手段和策略,教學過程和師生互動,能力達成目標檢測,作文訓練等。從教師的作文指導過程來看,作文教案應包括作文前的知識、技能的指導,評改記錄和綜述,作文評講等三部分組成。從學生整個作文系統(tǒng)能力的形成來看,作文教案應該包括學生讀書、看報指導案,觀察、思考生活指導案,素材積累沉淀教學方案,思維能力提升教學案,寫作知識、技能積累和運用教學案,優(yōu)秀作文賞析教學案,作文評講教學案,文學社團活動指導案等等??傊處煈罁?jù)學段、學期的寫作目標、作文活動的特點,結合校情和學情,綜合各方面的因素,為每一堂課編寫出科學、實效的作文指導方案,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榮生.我國的語文課為什么幾乎沒有寫作教學.語文教學通訊,2007(12B).
【責任編輯 關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