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明賢畢至 映秀黔山

2014-10-20 23:10:31朱良津
貴陽文史 2014年5期
關鍵詞:阮元行書貴州

朱良津

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古代貴州以紙或絹為載體的筆墨真跡,絕大多數(shù)都產(chǎn)生于清代。

清代中前期,“文字獄”盛行,引發(fā)了考據(jù)學的興起,學者們把注意力放在了那些按古人字跡來鐫刻的碑石上,掀起了一股覓尋碑刻和摩崖的風氣,開啟了碑學之風。清代中葉以后,理論家兼書法家阮元的《南北書派論》和包世臣的《藝舟雙楫》,成為清代碑學正式形成的標志,出現(xiàn)了書法史上的一個新紀元。碑學漸為盛行,一改因久來人們沉迷古帖而使書法藝術呈現(xiàn)出的衰微之勢,拓展開了一片新天地,進入了碑學天下的時代。全國研習碑刻卓有成就的書法名家中,貴州莫友芝占有一席之地,成為三百年來黔貴書壇之翹楚。

由于貴州范圍內改土歸流的成功,大量流官進入貴州,帶來了以華夏文明為基礎的各地文明,在一定程度上為貴州進一步融入華夏文明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貴州書法的大發(fā)展是在清代中后期,在一代一代有作為流官的影響下,貴州文化發(fā)展的氣候已然形成,書法藝術也在此帶動下走向新的高度。清代被派到貴州來的行政官員,文治之功甚高,且有不少當世極負盛名的書家,這個群體里的鄂爾泰、張照、阮元、洪亮吉、何紹基、吳榮光、郭尚先等人,在書法史上聲名顯赫,影響深遠,成績卓著。他們在貴州期間的書法活動,對推動黔地書法藝術吸收外來風格、創(chuàng)造繁榮景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他們的言傳身教,對貴州書法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

陳奕禧:千古不易之正宗

陳奕禧(1648-1709),字子文,號香泉,浙江海寧入。貢生出身,后來當了戶部郎中,分管一座橋。一次康熙皇帝乘船經(jīng)過,命他上船來寫字,深得贊賞,被破格召人宮中,在南書房做事。后來出任貴州石阡知府,又轉任江西南安知府。

陳奕禧的書法專門學習晉朝人的風格,但對于自秦漢唐宋以來的文字,無論碑刻拓片或傳世墨跡均有較為豐富的收藏,并為自己的這些收藏作了大量的考證并寫下評語,著有《隱綠軒題跋》、《金石遺文錄》、《春靄堂集》等等。他的書法,當時人評其小楷“穩(wěn)稱姿媚”,大字“沉著渾融”,并贊譽他的書法“用筆千古不易之正宗”“翰墨妙當代,海內翕然”。他的書法被稱為“香泉體”,在當時很受歡迎,無論遠近都有人爭求其作品,就連日本天皇也出重金收購。

他任石阡知府的第二年,便在黔靈山鐫題了“黔南勝境”4字,在其他地方也有石上題字。然而今僅存一本墨跡冊子《寄齋詩冊》,冊子為行草書,作者運筆可謂氣貫通篇,字的筆畫線條粗細,是隨著行筆過程中的提按輕重而變化,雖然寫得字字緊連,但是行距卻比較疏朗,在行筆過程中張弛有度,從容不迫。除這件陳氏行草書外,還有一張他在貴州期間的題刻拓片,是以紅色捶拓的兩個楷書大字“奇觀”,落款處有“黔西使者海寧陳奕禧”9字,這兩個大字,在筆畫上寫得粗細均勻,風格頗有趙孟頌楷書的特點,書風較為嚴整,用筆沉穩(wěn),一絲不茍,楷書中略帶行書的筆意,精到嚴謹,章法靜穆莊嚴,頗似趙氏《三門記》。

鄂爾泰:黔山傳刻典型在

鄂爾泰(1677-1745),滿洲鑲黃旗人,姓兩林覺羅,字毅庵。是雍正皇帝寵信的大臣之一。任云貴總督時,解決了明清兩代帝王一直想解決、而又長期沒有解決的一個社會問題,即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所謂“改土歸流”,就是指改土司制為流官制,讓流官代替土官進行統(tǒng)治,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加強中央王朝對西南的統(tǒng)治。

鄂爾泰多才多藝,不僅擅長書法而且還能繪畫。他出任云貴總督期間,在西南地區(qū)留下不少碑刻字跡。他在黃平飛云崖、貴陽甲秀樓和黔靈山都留有題詩?,F(xiàn)貴州所存其書法文物有兩件,一件是他以隸書書寫的一首五言律詩詩刻拓片,還有就是他的一副對聯(lián)墨跡,同樣也是用隸書寫的。綜合地看他的這兩件隸書,細品其字,前者間架筆畫有些接近漢代《曹全碑》蠶頭燕尾的筆畫形狀,略比《曹全碑》夸張,把《曹全碑》的較平整的筆畫變得頓挫飛揚,結構亦更開闊;字雖大小相近,而粗細、疏密卻富變化。后者在風格上與之有些差異,從這兩件作品已反映出他的隸書富于變化的特點。

吳達善:超逸奔放書黔中

吳達善(?-1771),字雨民,瓜爾佳氏,滿洲正紅旗人。乾隆皇帝登基的那一年,他考中進士,先后任過工部侍郎、甘肅巡撫、云貴總督兼云南巡撫、湖廣總督等要職。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吳達善被任命為云貴總督。

在黔貴的風景名勝之地,留下過他的書法手跡和吟詠詩句。他主要是擅長寫行書,其字挺秀奔放,看得出主要吸收東晉王羲之和元代趙盂煩的風格。他在貴陽期間,于春夏兩季登臨過甲秀樓,并都寫下了感懷詩。兩首題詩的字跡秀逸挺拔,字形大小錯落,筆畫粗細穿插,或工整如楷書,或流暢似草書,行筆自然,毫無拘束,一氣呵成,貫通全篇。

洪亮吉:古樸圓轉名家范

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江蘇常州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進士,清代著名的學者和書畫家。乾隆五十七年至六十年(1792-1795),出任貴州提學使一職,這是執(zhí)掌貴州一省文教事務的最高官貫,其對當時的貴州文化、教育、書法藝術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在貴州生活的三四年間,洪亮吉留下的墨跡并不多見,我們能夠看到的只有一件橫幅作品,上面書寫“紅柿山房”4個較大的篆字。這幅篆書是迄今在貴州僅見的由國家文物單位收藏的洪亮吉墨跡,4個字以粗細均勻、瘦勁圓潤的線條寫出來,整體感覺圓轉流暢、古樸天真。一般認為在寫篆書時,如果圓弧線條太多,就會顯得圓滑、俗氣,這是歷來寫篆書的人最忌諱的。而在這幅字里,圓弧線表現(xiàn)出的卻是古樸天真,這就與他的學識有關系。寫字終究是和學養(yǎng)相聯(lián)系的,即便是運用了人們忌諱的弧線,只要對書法認識高,行筆得法,仍然能寫出品位高的篆書。

郭尚先:幾與思翁并駕驅

郭尚先(1785-1832),字無聞,又字蘭石,福建莆田人。嘉慶十四年(1809年)中進士,做過大理寺卿,是嘉慶、道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嘉慶十八年(1813年)任貴州鄉(xiāng)試考官。

郭尚先精通書畫鑒賞,也擅長書畫創(chuàng)作與評論。他的書法學唐代歐陽詢的風格,清秀雅致。當時對其有“在京時索書者趾接于戶”的評價。

郭尚先在貴州任鄉(xiāng)試的考官時留下過墨跡,至今我們還能夠看到他的多件書畫作品,僅其中書法作品就有《楷書冊》、《行書宋人書札屏》、《行書大字橫幅》、《行草條幅》、《行草書詩賦長卷》。

他的《行書大字橫披》只寫了4個行書大字“晚翠書屋”,這幅應是精品,唐宋人行書的風格兼有。他的《行草書詩賦長卷》更是寫得精彩。1989年由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書畫鑒定組鑒定,留下了“真好”的評語。這件長卷,文字很長,在落款中有“醉后作字都欲不可識”的句子,說明作者是在酒后所書,乘著酒興更能揮寫自如,無拘無束。

阮元:力振碑學擴書風

阮元(1764-1849),字伯元,號云臺,江蘇儀征人。他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的進士,他曾經(jīng)出任過幾任封疆大吏——湖廣總督、兩廣總督、云貴總督,還當過體仁閣大學士,以《南北書派論》及《北碑南帖論》兩部書法理論名著,對清代碑學潮流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阮元是清代著述頗豐的著名學者,他在金石學、文學、書畫創(chuàng)作及理論方面都有建樹。他擅寫各種書體,可以說篆、隸、行、楷各體兼擅。

阮元在擔任云貴總督期間,在貴州停留的時間不長。民國《貴州通志·金石志》記載,他曾經(jīng)在貴陽城南的觀音寺翠微閣留有行書詩刻,書中描述阮元的行書風格道麗、清雅、飄逸。至今我們只能夠看到這件寫于道光八年(1828年)詩刻的拓片,字體大小相近,筆畫光潔,布白上縱橫整齊,有著明顯的“館閣體”之風。

吳榮光:能稱粵冠抗中原

吳榮光(1773-1843),字殿垣,號荷屋,廣東南海人。嘉慶四年(1799年)進士,最后官至湖廣總督。他的著述頗多,工于書法,是廣東地區(qū)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先學歐陽詢,后又涉及蘇軾的風格。

道光時期吳榮光任貴州布政使期間,在貴州留下一件行書詩軸,內容為“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陰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這件詩軸字體圓潤秀逸,道麗流美,用筆提按,或輕或重,輕者靈巧而多變,隨勢而從,重者盡力而為,力鼎千鈞。

林則徐:名高北斗星辰上

林則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人。林則徐不僅是有遠見卓識的政治人物,也是一位書法家,在書法上頗有造詣。其風格清勁秀博,剛柔相濟,疏朗寬博,不矯揉造作,書如其人,行草植根于王羲之風格中,楷書多取法歐陽詢。

雖然林則徐在貴州的書法活動在文獻中沒有查到記載,留下的墨跡中也沒見到小楷,但是卻有多副行楷對聯(lián),如他的八言聯(lián)“筆下龍文扛百斛鼎,公余燕寢爇一爐香”,七言聯(lián)“名高北斗星辰上,春在先生杖履中”,“橫槊賦詩霜滿劍,觀書下酒月侵幃”。在八言聯(lián)的落款文字中,說明贈予“子方”,可以了解到,這副對聯(lián)是林則徐書贈與他同時的貴州籍官員唐樹義的,“子方”是唐樹義的字。這副對聯(lián)寫在紅色的蠟箋紙上,上面的字從風格上分析,不僅有歐體的筆意,挺勁峭拔,還有顏體的厚重端嚴,又不失圓潤豐腴,無板滯之感,實為其書法佳作。

羅繞典:緊湊高明書大氣

羅繞典(約1790-1854年),字蘭陔,號蘇溪,湖南安化人,道光九年(1829年)中進士。先后任過山西平陽知府,貴州布政使、貴州巡撫、云貴總督等職。

羅繞典流傳下來的書法具有非常明顯的風格取向。他的楷書學顏真卿的地方較多,行書糅合顏體與蘇東坡,還摻入北朝碑刻的筆意,呈現(xiàn)出厚重挺勁的面貌。

在修文縣陽明洞,有他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用楷書所書的王守仁《何陋軒記》,字在間架結構上取法顏體,風格在《勤禮碑》、《麻姑仙壇記》兩碑之間,筆畫粗細富有變化,顯得剛勁有力,行筆中側并用。從字的整體布白上看,雖然安排得非常緊湊,但是高明之處在于不顯得堵塞擁擠,而呈現(xiàn)出一種落落大氣。

(作者系貴州省博物館副館長)

猜你喜歡
阮元行書貴州
西齋茶廊坐雨
中國三峽(2022年7期)2022-12-02 07:01:32
行書納蘭性德《長相思》(35cm×35cm)
關東學刊(2022年3期)2022-10-14 11:51:02
行書釋函可《偶感》(70cm×45cm)
關東學刊(2022年2期)2022-08-25 08:36:54
腳踏實地
海燕(2021年7期)2021-07-02 08:38:32
阮元與焦山的不解之緣
華人時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3:04
貴州,有多美
阮元信守“一品清廉”
沉醉貴州
多彩的貴州 多彩的茶
貴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50
我與貴州茶一起
貴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36
泰来县| 奉贤区| 蕲春县| 方城县| 蛟河市| 东方市| 嘉荫县| 彝良县| 汽车| 卫辉市| 东兰县| 镇安县| 平罗县| 巢湖市| 建瓯市| 庆云县| 淳安县| 禹州市| 南靖县| 新沂市| 托克逊县| 兴隆县| 邢台市| 志丹县| 清丰县| 铁岭市| 钟山县| 太谷县| 邻水| 闽侯县| 鲁甸县| 东辽县| 钟山县| 台湾省| 高州市| 姚安县| 华池县| 岳普湖县| 沙湾县| 衡东县|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