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欣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端午的鴨蛋》一文,是汪曾祺先生的經(jīng)典之作。全文談風俗、說鴨蛋、憶童趣,聊文化,信筆寫來,從容閑適,流露出對兒時生活的懷想,對故鄉(xiāng)風物的熱愛,充分體現(xiàn)了汪氏“小敘事”、“大情懷”的風格。但這種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作品,不僅學生初讀后不以為然,就連不少語文老師,也感到“仿佛似琉璃”,空靈無抓手。筆者在歷屆執(zhí)教本文的基礎上,探索出一條連環(huán)問題閱讀教學的路徑,化無形于有形,自以為大有收獲,愿與方家切磋分享。
一、精心設問,自然走向教學核心
《學記》有云:“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而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惫P者查閱了《端午的鴨蛋》的諸多教學設計,發(fā)現(xiàn)多是從文章內容方面逐段提出零碎的問題,然后再拋出汪曾祺語言的特點,請學生找出例句品味。結果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對情感的把握和選材的用意仍流于表層認識,對語言的品味更是支離破碎。
這就需要根據(jù)教學重點,立足課文的整體閱讀,將問題進行整合重組,在教師充分把握全文的基礎上,尋找合適的切入點,提出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一組連環(huán)問題,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篩選有效信息,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逐步向文本縱深處漫溯。
經(jīng)過一番苦心探尋,結合單元教學目標和文體教學要求,筆者將本課教學目標定位在“了解端午習俗,理解鄉(xiāng)土情懷和閑適之意”上,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別有韻味的語言”作為教學重點,架構全篇,設計如下一組問題來貫通整個課堂的導讀:
1.作者家鄉(xiāng)的端午有哪些風俗?
2.端午的風俗如此之多,作者為何對小小的咸鴨蛋津津樂道呢?
3.文章對小小的咸鴨蛋如此津津樂道,有什么“味”外之“味”嗎?
4.作者添加了哪些“營養(yǎng)元素”使看似平常的語言別有韻味呢?
四個問題由淺入深,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內容概括、情感把握、語言品味三個維度解讀全文,循著這組問題主線,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不同層面的“讀”,來解決問題,從而梳理出這類文章的一般閱讀方法——初讀拎脈絡,再讀悟情感,精讀明技法,品讀咂韻味。
二、節(jié)點導學,溝通津梁咀嚼語言
課堂如流,行至品味語言的重點環(huán)節(jié),為了豐富學習方式,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引導學生匍匐在字里行間,感受汪曾祺語言的特殊魅力,筆者特別用心設計了一個互動性較強的學習活動:在品讀課文的基礎上,請各小組合作討論,將體現(xiàn)汪曾祺語言魅力的“營養(yǎng)元素”寫在卡紙上,然后貼上黑板,師生共同評議,據(jù)此尋找語言品味的節(jié)點。
當是時,小組內部積極討論,組際之間互評互點,最后整合沉淀為:“方言”、“文言”“幽默”三種元素,然后各組紛紛找出諸如“空頭”、“白嘴”、“道道”等方言,體會語言的地方特色和自然質感,找出諸如“肅然起敬”、“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等文言詞句,涵詠其中淡淡的幽默情趣。學生們興致高昂,但當筆者問起還有哪些元素體現(xiàn)汪氏語言的特殊韻味時,卻三緘其口。
此時,筆者的做法是先出示如下課件,然后用突出的口語色彩范讀如下一組句子:
①雙黃鴨蛋味道其實無特別處。還不就是個鴨蛋!
②我在北京吃的咸鴨蛋,蛋黃是淺黃色的,這叫什么咸鴨蛋呢!
③鴨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
繼而提示:大家聽出什么特色來了?學生馬上大聲回答:幽默!口語!口語!教師順勢提醒學生,文章寫到妙處,口語運用適當,有時反比書面語更自然更靈活。學生紛紛頷許。
隨即再出示一組課件:品一品下列句中的黑體字有什么妙用?
①筷子頭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②小孩子點了黃煙子,常把它的一頭抵在板壁上寫虎字。
③什么時候孩子一高興,就把絡子里的鴨蛋掏出來,吃了。
學生紛紛練讀。筆者聽出學生讀“吱”字,語速不一樣,馬上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品讀展示。一派認為“吱”字要讀得短促,才能突出紅油很多,筷子一扎下去,摁都摁不住。拖長了讀,就沒有這種油多的情狀。另一派認為,“吱”字要讀得長一些,因為如果讀得短促,那就是紅油“噴”出來,其實筷子頭扎下去,紅油不會馬上噴出,而是慢慢“涌”出來,可以好長時間。一時間,爭論嘩然,莫衷一是。
筆者待時機成熟,引導學生認識:其實,閱讀文學作品,只要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來,就是境界。特別讀汪曾祺的作品,要有一點耐心,一點生活經(jīng)驗,還要有一些文學品位,就像這兩位同學體會得都很有道理。像“吱”、“抵”、“掏”這類字眼,看似普通,卻傳聲、傳神、傳情,足見汪曾祺先生煉字煉句功夫了得。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梳理出汪氏語言之所以親切自然別有韻味,在于巧用文言點綴,適當運用方言口語,精于煉字煉句。而這些語言方法都是學生們可以借鑒學習的。
最后引用汪曾祺關于語言的追求:“語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話,而在話與話之間的關系?!Z言像樹,枝干枝葉,液汁流轉,一枝搖,百葉搖;它是‘活的?!睆亩龑W生找出典型語段讀出這種“活的”美感。學生代表朗讀,自豪之情、幽默之趣溢于言表,傳達出了汪曾祺語言的淡而有味的神韻。
三、鼓勵質疑,以學定教發(fā)展個性
在以上共性閱讀的基礎上,根據(jù)“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理念,在課堂的后半部分,留給學生質疑的時空抽絲剝繭,既有必要性,又有挑戰(zhàn)性。唯有此,教師才能根據(jù)學情和以往課堂教學經(jīng)驗,預設相關助讀資料,拓展導學,將文本閱讀引向深入化,將思維發(fā)展引向個性化。
本來課前預設了三個問題,但課堂上,學生只問了其中一個問題:結尾聯(lián)系囊螢夜讀的故事是否離題。同時又提出了一個新問題:第二段說“袁子才這個人我不喜歡”,為什么還引用他《隨園食單》的材料?而且學生們對這一問題比較有同感。
筆者在課堂先出示如下(原備解決預設問題用的)助讀資料——
汪曾祺的小女兒汪朝曾說:“我爸爸在家里只有兩個任務:寫美文與做美食。”……除作家外,汪曾祺還有另一個頭銜——美食家。他不僅能下廚房烹飪一手好美食,更能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圍、吃的淵源、吃的文化 ,描繪得頭頭是道、饒有風味。
然后請學生閱讀課文相關語段,找出依據(jù)解決問題。學生馬上找到答案:袁枚的《食單》好些菜的做法是聽來的,他自己并不會做菜,而汪曾祺會做美食會寫美文,自認為比袁子才有實踐,所以不大喜歡這個人。文中又說“但是《腌蛋》這一條我看后卻覺得很親切,而且‘與有榮焉”,所以就引用了。教師因勢利導,這叫愛屋及烏,“愛蛋及蛋”。
關于篇末囊螢夜讀的聯(lián)想是否贅余,只要從結構和風格兩個角度分別論之,即可迎刃而解。
可見教師要結合學情,重視課堂生成的新問題,將預先準備的助讀材料靈活應用,同時引導學生到文本中尋找解決問題的鑰匙,從而教給學生“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的閱讀方法。
(責任編輯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