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莉 河南省新鄭市和莊鎮(zhèn)示范衛(wèi)生院 450000
近些年來,在對手術患者進行麻醉誘導中,如何選擇麻醉誘導藥物,是選擇氯胺酮麻醉誘導,還是異丙酚作為麻醉誘導,在麻醉界是很有爭議的[1]。在本文中,筆者通過對接受麻醉誘導治療的患者[2],在進行手術前采取氯胺酮或者異丙酚的方式所產(chǎn)生的麻醉效果進行比對,并對由選擇不同麻醉誘導劑而引發(fā)的相關并發(fā)癥進行了對比分析,以便為相關專業(yè)人員對接受麻醉誘導的患者的基本特點有了更加細致、精確的了解和掌握,為手術進行麻醉誘導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3年1-5月某醫(yī)院麻醉科收治的60例需進行麻醉誘導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原則,分為氯胺酮組和異丙酚組,每組30例。采取兩獨立樣本t檢驗的統(tǒng)計學方法,手術后詢問患者在手術過程中麻醉的止痛效果(分為好、一般、差三個層次),了解氯胺酮組和異丙酚組在用于麻醉誘導的臨床效果。
1.2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時,詳細記錄每例患者的性別、年齡、有無對麻醉藥物過敏史以及患者的既往史、家族史;記錄氯胺酮和異丙酚用藥后患者的意識情況、對疼痛的承受度。
1.3 麻醉效果評價標準 效果差:給藥后牽拉肌肉,患者反應極其明顯,無法充分暴露術野。效果一般:給藥后牽拉肌肉,患者會出現(xiàn)輕微的不適感,但手術仍可以保證順利進行并完成。效果好:對患者給藥后,能達到非常理想的鎮(zhèn)痛效果,全身肌肉完全處于松弛狀態(tài),然后牽拉患者無疼痛感,手術治療可以保證順利進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通過兩獨立樣本t檢驗的方法,利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檢驗水準a=0.05,P<0.05表明兩組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氯胺酮和異丙酚用藥后麻醉效果對比表(%)
在外科當中,對手術的患者進行麻醉誘導是一個常見的麻醉輔助方式,該操作效果好,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患者的疼痛感受[3]。同時,老年患者中經(jīng)常會同時患有心臟病、高血壓以及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通常在手術前其生理儲備功能明顯下降,因此,在手術前,如何選擇科學、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臨床所用的氯胺酮是右旋氯胺酮和左旋氯胺酮兩對應異構(gòu)體的消旋體[4]。氯胺酮屬于靜脈局麻藥,臨床上用作手術麻醉劑或麻醉誘導劑,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賴性潛力。而異丙酚的作用機制尚不完全明了[5],可能對脂膜具有非特異性作用。異丙酚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多種受體及離子通道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如鈉離子通道、GABA受體等[6]。本文發(fā)現(xiàn),筆者通過對接受麻醉誘導治療的患者,在進行手術前采取氯胺酮或者異丙酚的方式,所產(chǎn)生的麻醉效果,并對由選擇不同麻醉方面而引發(fā)的相關并發(fā)癥進行了對比分析,以便為相關專業(yè)人員對接受麻醉誘導的患者的基本特點有了更加細致、精確的了解和掌握,為手術進行麻醉誘導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在手術過程中,采取氯胺酮和異丙酚兩種不同麻醉誘導方法的患者麻醉效果是不同的,在對接受麻醉誘導的患者來說,無論是采用哪種方式,其兩者的麻醉效果均非??煽浚?,采用氯胺酮的麻醉方式較異丙酚的麻醉效果會更好些。因此,在臨床實踐中,應結(jié)合患者的實際病情,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以達到最好的手術麻醉效果,減輕患者的手術痛苦。
[1]董榕,樊又嘉,于布為.非體外循環(huán)下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麻醉誘導期以血管超聲法評價琥珀酰明膠注射液行急性容量填充對外周血管灌注的影響〔J〕.上海醫(yī)學,2013,(4):290-293.
[2]梁啟勝,楊茗竣,符煒,等.腦電雙頻指數(shù)指導下丙泊酚、舒芬太尼聯(lián)合靶控對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麻醉誘導期血流動力學影響〔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2,(10):1155-1158.
[3]寧巧明,梁敏.七氟醚或丙泊酚麻醉誘導在纖維支氣管鏡引導下困難氣管插管的臨床研究〔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9):882-884.
[4]朱偉,徐義國,桂煜.麻醉誘導期不同容量羥乙基淀粉對胸外科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J〕.中國藥業(yè),2013,(4):28-30.
[5]梁紅英,賀北平.七氟醚吸入麻醉誘導與丙泊酚靜脈麻醉誘導應用于小兒短小手術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較〔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6):642-643.
[6]劉景禮,魯牧,陳金保.麻醉誘導期羅庫溴銨與不同劑量丙泊酚對腦電雙頻指數(shù)的影響〔J〕.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12,(6):479-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