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朝宗
大都會歌劇院總經(jīng)理彼得。蓋爾伯(Peter Gelb)深知明星的票房號召力。他也知道要延攬明星就得給他們頂級待遇,所以對那些賣座的明星歌唱家,他向來不吝于給他們?nèi)碌闹谱鳌1涣性谒麊紊系挠心人颉さ沦悾∟atalie Dessay),安娜·涅特里布科(Anna Netrebko)以及德國男高音喬納斯-考夫曼(Jonas Kaufmann)。
繼去年的《帕西法爾》之后。大都會第二度為考夫曼量身制作的歌劇是今年2月的《維特》(Werther)。不同的是,紐約觀眾們首先欣賞到的是他詮釋瓦格納“天真的笨蛋”一角,而他的“維特”形象,則早在歐洲享有盛評。這兩個角色似乎差異很大,但在1892年維也納首演時扮演“維特”的男高音厄內(nèi)斯特·范·戴克(Ernest Van Dyck)也同樣是一位出色的“帕西法爾”扮演者,所以考夫曼兩者兼擅可說是延續(xù)了歷史傳統(tǒng)。
盡管在改編歌德暢銷小說的過程中。作曲家馬斯內(nèi)和劇作家愛德華·布勞(Edouard Blau)、保羅-米萊特(Paul Milliet)和喬治斯-哈特曼(Georges Hartmann)對原作進行了大量刪減(據(jù)說當時曾引發(fā)歐洲一股對維特的自憐自愛),但他的基本性格仍然保留在歌劇里,這個角色固然有著滿腔熱情,但他與現(xiàn)實社會也有點疏離??挤蚵鼛в兄幸魠^(qū)音質(zhì)的聲音符合維特陰郁的性格,強而有力的高音正適合傾泄內(nèi)心的熱情,但他許多時候不開懷高唱。反而以弱音低吟,仿佛是在唱給自己聽,表達了年輕詩人有點活在自己想象世界的內(nèi)省。他在這個制作里從頭至尾穿著一襲暗色的長皮大衣,與其他角色有特定時代性的古裝不搭調(diào),正突顯出他與其他人格格不入的孤立性。
考夫曼渾厚的音色給了馬斯奈音樂豐富的變化,把這個角色從一開始熱情擁抱大自然、到最后因為得不到所愛而絕望自殺刻畫得細微深刻。他的“春風你為何喚醒我?”(Pourquoime Reveiller)一字一字都唱得清清楚楚,傳達出歌詞的含意。最后一幕延長的臨終告白,唱得過于夸張很容易讓人不耐煩,但他和女中音索菲亞-科克(Sophie Koch)兩人真切的感情。大大掩蓋了這場戲的弱點。
導演理查德·艾爾(Richard Eyre)把場景從18世紀搬到19世紀末葉作曲家身處的時代,但他并沒有更改故事的內(nèi)容。還是年輕的詩人維特對友人夏洛特(charlotte)的一見鐘情,不顧她已有的未婚夫,維特還是一股腦兒坦陳了自己的愛意。夏洛特婚后數(shù)月,收到維特的來信,信中說自己不能忘情,要求再見夏洛特一面。夏洛特雖然承認自己很受維特吸引,但不能拋下一切與他情奔天涯。萬念俱灰的維特回到自己家中,用向夏洛特先生埃爾伯特(Albert)借來的槍自盡,死在趕來阻止不及的夏洛特懷中。
場景的設(shè)計有很大程度的寫實性,但除了搭建出來的布景外,還利用了計算機投影,打出戶外的景象,讓第一、二幕可以靈活地在內(nèi)外景之間轉(zhuǎn)換。夏洛特婚后與維特重逢的家中書房,滿滿是從天花板到地板的木書柜,顏色深暗,象征了夏洛特被世俗禮教逼得無處可逃。導演理查德·艾爾把一些背景故事也都交待出來了,包括序曲時夏洛特母親猝死以及維特舉槍自盡,這些都幫助觀眾更容易了解故事情節(jié)。
英國女中音索菲亞-科克有著豐厚的聲音,所以她的夏洛特也有著特別豐富的情感。她一開始時的自矜,最終終于抵不住維特源源不絕的求愛,而體會到身不由己的悲痛,從她的聲音可以很清楚地聽到。埃爾伯特一角由男中音大衛(wèi)·彼茨克(David Bizic)首次在大都會演出,他利用不多的唱段,刻畫出角色由真誠純樸到洋洋自得,再到妒忌憤怒的丈夫形象的性格轉(zhuǎn)變。夏洛特的妹妹索菲亞(Sophie)雖然也愛著維特,但她最終還是明白自己在他眼中是一文不值,利西特·奧羅佩薩(Lisette Oropesa)的聲音明亮清脆,有著年輕女孩的活潑。
《維特》是大都會本季最后一個新制作,如圖畫般漂亮的場景、優(yōu)秀的演唱,給紐約這個漫長而冷清的寒春,帶來一點值得興奮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