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陽
摘要:交際外語教學法(CLT)是指發(fā)展語言學習者在情境中交流交際使用目標語言的能力的課堂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TBLT)伴隨CLT的發(fā)展而興起,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英語教學領域掀起了一場革命。然而,國內(nèi)外教學界卻一直對CLT和TBLT的標準定義,尤其對于CLT與TBLT在中國英語課堂的應用的必要性與適用性存在爭議。鑒于此,就CLT與TBLT在中國英語課堂的發(fā)展進行綜述討論,以期能夠把二者的教學理念與中國英語課堂情境有效結合起來,使得中國學生更好地在課堂上掌握英語語言知識。
關鍵詞:交際式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中國英語教育;英語課堂;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4)09-0102-02
1引言
交際式教學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以下簡稱CLT)和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以下簡稱TBLT)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英語教學領域產(chǎn)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與其他亞洲國家、地區(qū)相似,近三十年來,英語教育在中國也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改革與發(fā)展。由于現(xiàn)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密集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熟練地掌握英語知識也成為了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要求[1]。為了提高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中國教育部門頒布實施了一系列相關英語教學改革政策。作為當代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CLT和TBLT被先后引入國內(nèi)的英語課堂。
2CLT和TBLT的概念與含義
CLT標志著語言教學的重要創(chuàng)新變革,對全世界英語教育領域均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長久以來如何正確定義解釋CLT也引起了學者們的爭議。其中最被廣為認可的為,CLT是關于言語交際能力的教學理論,主要目標是使語言學習者的交際能力得到發(fā)展。有學者[2]認為,CLT不僅僅是提高學習者語言知識的教學法,更能夠刺激學習者語言知識體系的形成發(fā)展。相對弱化的CLT版本在亞洲英語教學體系中更為流行,其強調(diào)在以不同交流交際為目標的前提下,為語言學習者提供英語使用機會的重要性。然而本質(zhì)上不同版本的CLT都擁有兩個基本特征:第一,CLT總是以交流交際為主要目標,并且更加側重語言的意義功能,即在CLT中的所有課堂活動都以為學生提供語言交流的機會為最主要目標,所以在CLT課堂活動中學生不僅能夠習得語言的語法知識,更加能夠掌握語言的語用功能。第二,CLT總是強調(diào)以語言學習者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即在CLT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語言知識的傳授者,而變成了語言活動中的輔助者。
隨著CLT的興起與發(fā)展,TBLT也逐漸成為當代英語教學教研革新的重要標志。但是和CLT相似,TBLT相關定義也引起了長久的爭論。例如,不同學者就“任務”的定義產(chǎn)生了爭論。一些研究者認為交流能力并不一定是“任務”的主要目標。Williams and Burden(1997)認為,“任務”應該是能夠使學習者參與到學習語言的任何課堂活動。但是另一些學者認為“任務”就應當是以情境交際為主的課堂活動,比如Willis(1996)提出任務永遠都是以語言交流為核心的、幫助學生習得目標語言的課堂教學活動。Littlewood(2004)提出了關于“任務”含義的總結性定義:它是一個從注重語法到注重語義的逐漸變化區(qū)間,即有側重語法和側重語義的兩種不同目標的課堂活動。他認為,TBLT中要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實際生活情境形成有效的融合,這才能滿足學生課堂內(nèi)外的語言需要。
3CLT與TBLT在中國課堂的發(fā)展
自英語教育在1800年代被引入中國之后,語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以下簡稱GT)和之后的聽說教學法(Audiolingualism)就一直占據(jù)著中國英語課堂教學的主流地位(Hu,2002b)[3]。然而由于近幾十年來中國政治經(jīng)濟的改革發(fā)展,英語教學領域也隨之發(fā)生了重要的變化。隨著1978年改革開放政策與大力發(fā)展現(xiàn)代化社會的目標,英語也開始成為中國與世界各地進行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由此國內(nèi)英語教學課堂開始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改革發(fā)展。
自1970年代起,隨著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英語教學的地位開始被大力提升成為學校課程教育的重點科目(Hu,2005)[4]。為了配合相關的教學改革,國內(nèi)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區(qū)開始自主研發(fā)新的英語教材;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一些英語教育革新理念開始被引入國內(nèi)英語課堂,在這之中,交際式課堂教學法就成為了最具代表性教學改革之一。
CLT作為教學改革的先驅(qū)在1970年代開始被引入中國英語教育界,至此也開始引發(fā)了很多爭論探討。為了使CLT更有效地融入國內(nèi)課堂環(huán)境,相關教育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來輔助CLT在課堂中的應用。然而,之后的跟蹤調(diào)查表明,CLT并沒有成功有效地融入中國英語課堂,“在大部分的中國英語教師和學生的觀念中,傳統(tǒng)的語法翻譯和聽說教學法仍然占據(jù)主導地位,這一點在課堂活動中從未明顯變化?!毕嚓P學者開始就CLT在中國英語課堂應用的必要性和適用性產(chǎn)生了激烈的爭論[5]。有學者以CLT的主要原則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學習進行了一項對比研究,并認為CLT的部分規(guī)則確實與一些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不相兼容,比如中國傳統(tǒng)的教師中心的教學法;然而仍然認為可以使CLT做出適合中國課堂環(huán)境的革新,以此讓兩種教學文化互相適應,使中國的學生能夠真正在英語課堂中成為CLT的受益者[6]。
隨著TBLT在亞洲國家的廣泛流行,自2001年起中國也在新的教育政策改革中正式將TBLT列入英語課程教學大綱。為了更好地幫助TBLT融入國內(nèi)課堂,教育部門也研發(fā)出版了系列相關TBLT的課程教材。然而,類似CLT,TBLT也在國內(nèi)英語課堂應用中遇到了許多問題[7]。盡管許多教師聲稱在課堂中應用了TBLT,實際上卻幾乎沒有相關的課堂活動任務。甚至如同學者間對于“任務”的定義沒有達成統(tǒng)共識,國內(nèi)部分英語教師對于TBLT中“任務”的概念也缺乏清楚的認知,并且許多教師并沒有接受相關TBLT的專項教學訓練,因此很多國內(nèi)英語教師只是在他們自己的理解范圍內(nèi)在課堂實行所謂的TBLT教學法(Hu,2002b)[8]。endprint
盡管CLT或者TBLT在中國國內(nèi)英語課堂中的應用存在著不同的問題,但是不可否認其在英語語言教學中的有效成果,不能忽視其幫助學習者習得英語語法和語用知識的積極作用[9]。作為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多的相關后續(xù)研究來研究證明如何將CLT和TBLT的教學理念與中國英語課堂情境有效結合,使得中國學生更好地在課堂上掌握英語語言知識。
參考文獻:
[1]Holliday A. Appropriate Methodology and Social Context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2]Hu G. W. Recent important development in secondary English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Peoples Repulic of China[M].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2002a,(15):30-49.
[3]Hu G. W. Potential cultural resistance to pedagogical imports: The case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M].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2002b,(15):93-105.
[4]Hu G. W. Contextual influences on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A Chinese case for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ELT[M].TESOL Quarterly,2005,(39):635-660.
[5]Littlewood W. The taskbased approach: Some questions and suggestions[M].ELT Journal,2004,(58):319-326.
[6]Nunan D. The impact of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on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M].TESOL Quarterly,2003:(37):589-613.
[7]Richards J. C. & Rodgers T. 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8]Willis 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 Longman,1996.
[9]Williams M. & Burden R.L.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A Social Constructive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