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
摘要:實現一種以應然性價值共識為指導,再返回到實然性的規(guī)范憲法主義,從而為當前政治治理的正當性提供證立與闡釋,是規(guī)范憲法學研究的生命力所在。從世界范圍來看,法治國概念經歷了從形式法治國到實質法治國的演變。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概念,兼具形式法治國和實質法治國的內涵。從形式上看,包含“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三個要素?!吧鐣髁x法治國家”概念統(tǒng)合下的規(guī)范實質,仍然體現普遍法治的基本要義,須強調法治與憲法、人權的內在關系。站在規(guī)范憲法學的基本立場,對憲法文本相關條款進行規(guī)范分析,有利于為當下法治建設與國家發(fā)展提供規(guī)范依據。
關鍵詞: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憲法
中圖分類號:DF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330(2014)05-0131-10
法治國一詞是一個標準的德語產物,其有形式法治國和實質法治國之分,形式法治國注重“手段”層面,實質法治國加以價值判斷。①隨著社會矛盾的出現與沖突的加劇,法治國家從形式主義法治國家向實質主義法治國家轉變,出現了實質的法治國家形態(tài)。②
學界普遍認為,法治國或者法治,具有普遍價值。③有學者考證,“法治”話語在中國的源起,大致是在19世紀中葉之后。自20世紀初葉起,在政體紛爭、變法修律及西方法政學說大規(guī)模引入等多種因素的刺激下,中國的思想家、法律家和官員們開始逐步認同,引入、提煉并廣泛使用 “法治”話語。④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關于法治,在政界及學界,多有爭論,但“正名法治,確立法治的價值正當性,是共和國六十多年最重要的制度成就”。⑤
自1999年修憲,“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進現行憲法文本以來,法治國家已經從純粹理論意義上的概念演變成了法律文本中的規(guī)范。寫在憲法中,表明法治國家不只是法治領域的國家功能的拓展,也在“規(guī)范層面上確立了法治主義的憲法原則”。⑥盡管形式法治國理念已被實質法治國理念所取代,但以立法者明白之產物(實證法律)作為法治國運作的最重要工具依然不變。⑦因此,在當下我國“法治國家”及“法治中國”建設中,⑧還是應該重視憲法及法律文本的規(guī)范本身?;趯χ袊鴳椃ǖ臍v史、文本與國家發(fā)展目標的綜合考量,憲法修正案第13條的“法治國家”也可解釋為包括“形式和實質法治主義”的綜合概念,但更注重形式,并通過形式的完善,逐步向實質法治的目標發(fā)展,兩者在發(fā)展過程中雖體現階段性特征,但總體上包含著兩者的因素。⑨從字面意義上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概念包含三個關鍵元素,即“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固然這三個元素結合在一起,才能達致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概念意蘊,但是,從規(guī)范分析的角度,可以將三個元素還原到憲法文本的規(guī)定中,逐一分析,從而細化、豐富、提煉“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規(guī)范內涵。
當然,實現一種以應然性價值共識為指導,再返回到實然性的規(guī)范憲法主義,從而為當前政治治理的正當性提供證立與闡釋,這是規(guī)范憲法學研究的生命力所在。因此,以現行憲法文本為分析路徑,針對“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內涵解讀,須以法治主義為基本價值判斷,同時回應當下法治國家建設的現實及重大課題。
一、“社會主義”的憲法表達
“社會主義”的理論發(fā)展經過了幾個階段,我們現在所主張的“社會主義”,是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它并非是一個孤立的概念,包含著從經濟制度到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等在內的一系列制度構成的有機體系,當然其意識形態(tài)的屬性或功能是客觀存在的。古巴現行憲法在其第9條描述了社會主義國家的景象,可以作為憲法文本上對“社會主義”界定的范本參照。B10
“社會主義”四字在我國憲法文本中,共出現47處,其中序言22處,第一章“總綱”出現24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出現1處,第三章“國家機構”和第四章“國旗、國歌、國徽、首都”出現0處。
“社會主義”在我國憲法文本中的含義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擇其要者如下:
(一)“社會主義”作為國家性質
《憲法》序言第6段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我國社會逐步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
《憲法》第1條2.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二)“社會主義”作為國家根本制度
《憲法》序言第6段1.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確立
《憲法》第1條2.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
(三)“社會主義”作為國家目標
《憲法》序言第7段1.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憲法》序言第10段2.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憲法》第6條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⑥韓大元:《“法治國家”的形式意義和實質意義》,載《檢察日報》2014年1月14日第3版。
⑦前引①,第31頁。
⑧有學者認為,法治國家與法治中國的價值是可以互換的。參見前引②,第10頁。
⑨前引⑥。
B10盡管從古巴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及法治發(fā)展程度的角度而言,其代表性似乎不強,但是古巴憲法是社會主義憲法中,唯一對“社會主義”在憲法上的規(guī)定予以明確、集中描述的。具體如下:(1)體現勞動人民的意志并:指導人民努力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維護和捍衛(wèi)祖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保障人的自由和完全的尊嚴,實現其權利、履行其義務,并全面發(fā)展其個性;維護擺脫了人剝削人現象的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以及公共生活和行為規(guī)則;保護人民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保護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和財富;實現國民經濟的有計劃的領導;保證發(fā)展國家的教育、科學、技術和文化;(2)作為人民的政權并為人民服務,保障:一切有勞動能力的人都有可能得到工作,促使其為社會做出貢獻并滿足他們個人的需要;一切失去工作能力的人都有適當的生存條件;一切病人都能得到醫(yī)療服務;所有的兒童都有可能上學、得到食物和衣服;任何青年人都有機會接受教育;所有的人都能夠受到教育、從事文化活動和參加體育運動;(3)力求使每個家庭都有舒適的住宅。以下各國憲法條文均引自孫謙、韓大元主編:《世界各國憲法》(四卷本),中國檢察出版社2012年版。
(四)“社會主義”作為經濟制度
《憲法》序言第7段1.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憲法》第6條2.社會主義經濟制度
《憲法》第7條3.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
《憲法》第8條4.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
《憲法》第12條5.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五)“社會主義”作為文化制度與精神文明
《憲法》序言第6段1.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憲法》第19條2.發(fā)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yè)
《憲法》第24條3.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六)“社會主義”作為民主與法制建設
《憲法》序言第7段1.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
2.健全社會主義法制
《憲法》第5條3.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4.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tǒng)一和尊嚴
除了我國憲法文本,目前世界上典型的社會主義國家中,“社會主義”在其現行憲法文本中出現的位置均較為相近,主要在類似于我國憲法序言和總綱的章節(jié)或條款中規(guī)定;就次數而言,朝鮮憲法出現42處(其中作為憲法名稱1處),古巴憲法46處,越南憲法45處(其中作為憲法名稱1處,作為章名稱2處),老撾憲法0處。內容上也極為相似,主要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及法律制度等。
“社會主義”四字主要出現在我國憲法的序言和總綱中,在筆者看來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與序言內容的特點有關。各國憲法序言的內容大多是對歷史事實、國家現狀及發(fā)展目標等的描述。在憲法序言是否有效力的問題上,學界存有爭論,即便承認憲法序言的法律效力,B11憲法序言的內容與憲法其他條文相比,還是有比較大的區(qū)別,在法律與政治之間,憲法序言的內容更偏重于政治性;在宏觀與具體之間,憲法序言的內容多偏重于宏觀層面。其二,總綱雖屬于憲法文本的正文部分,但是多規(guī)定國策條款。“社會主義”在我國憲法文本的含義盡管存在幾種情形,但是其國策條款屬性非常突出。除了第一章“總綱”,在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一章中,第42條規(guī)定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也是作為國家對勞動權的社會權層面義務的國策性質的條款而出現的。而在第三章“國家機構”條款中,未出現“社會主義”的規(guī)定,表達了一種從社會主義的國家性質到憲法意義上的國家權力及制度的轉變。就國家權力及制度層面,更須還原到權力基本的原理、特點及運行規(guī)律。
二、“法治”的憲法形態(tài)
各國憲法體現法治原則主要有如下兩種形式:(1)在憲法序言或正文中明確宣布為法治國家。如《葡萄牙憲法》序言規(guī)定:“制憲會議莊嚴宣布:葡萄牙人民決心保衛(wèi)國家獨立,捍衛(wèi)公民基本權利,確立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則,確保法治在民主國家中的最高地位?!保?)在憲法條文中雖不使用“法治”字樣,但其他文字或有關內容可以表明該憲法確立了法治原則。如1787年美國憲法明顯地體現了法治原則。首先,該憲法以1776年《獨立宣言》作為其制憲的基礎,而獨立宣言除確立基本人權和人民主權原則之外,還明確宣布反對一切形式的專制。其次,該憲法確立三權分立體制,國家機關的職權由憲法確定,任何機關都只能在憲法劃定的權限范圍內行使權力。
B11參見胡錦光:《中國憲法問題研究》,新華出版社1998年版,第69—80頁。
就我國現行憲法而言,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規(guī)定,還有“本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guī)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yè)事業(yè)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并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一切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地方性法規(guī)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yè)事業(yè)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等條款,共同構成了“法治”在我國憲法文本中的特有表達。
在法治與法制的概念區(qū)分上,我國學界普遍認為,法治屬于動態(tài)的法律治理,法制屬于靜態(tài)的法律制度;法治與人權、民主等密不可分,法制則有可能出現在專制社會。但是在我國憲法文本上,法治與法制則保持著似乎比理論更為密切的關系,特別是在《憲法》第5條,該條的主旨是法治原則,其第1款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直接點明法治,第2、3、4、5款均可看做是對法治內涵的具體闡釋,第2款,即“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tǒng)一和尊嚴”可以這樣認為,在我國憲法文本上,法制是法治的重要支撐或者補充。如果說法治是一種治理的狀態(tài)和結果,那么作為“法律制度”的法制則是其前提,而相對于法制的構建和實踐,法律又是更加前置性的因素。B12
“法制”在我國憲法文本上共出現3處:
位置規(guī)定內涵
《憲法》序言第7段發(fā)展……民主,健全……法制法制與民主相對應,民主法制是我國法學界乃至官方的一種主流提法
《憲法》第5條法制的統(tǒng)一和尊嚴此處法制的統(tǒng)一,應主要指法律體系的統(tǒng)一,而法律體系的統(tǒng)一及法律權威實則是法治的憲法形態(tài)之基本構造
《憲法》第24條通過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通過在城鄉(xiāng)不同范圍的群眾中制定和執(zhí)行各種守則、公約,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法制教育與紀律教育相結合,服務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此處法制應指特定含義
由此看來,在我國憲法文本上,法治是法制的更高級形態(tài),法制相對于法治,其含義比較具體,往往對應某一特定場域。1949年后,“法制”一詞在我國廣為使用。“文革”前對我國法制一般稱為“革命法制”或“人民民主法制”。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才通稱“社會主義法制”。直到1997年黨的“十五大”前,“法制”一詞大體上指以下三種含義:即靜態(tài)意義上的法律制度,動態(tài)意義上的立法、執(zhí)法、司法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構成的系統(tǒng),以及依法辦事的原則。B13值得一提的是,在典型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憲法文本中,只有我國憲法文本中出現了“法治”字眼,朝鮮憲法“法制”出現1處,越南憲法“法制”出現3處,老撾憲法“法治”和“法制”均未出現。古巴憲法“法制”出現5處。這在某種意義上表明了我國法治進程的相對先進性,也表明了一國的法治發(fā)展與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是相一致的。
B12前引⑤,第10頁。
B13參見沈宗靈:《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載《中國法學》1999年第1期,第9頁。
三、“國家”的憲法界定
“國家”在我國現行憲法文本上共出現了150處,其中作為章名稱1處,為了明晰“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整體概念,以及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國家”的特定憲法蘊涵,可以將憲法文本中的“國家”做類型化的處理及分析:
(一)國家是……
出現次數和位置共6處,全部出現在序言和第一章
解讀屬于描述性的規(guī)定或表達
典型的規(guī)定或表達1.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憲法》序言第7段)
2.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憲法》第1條)
(二)國家做……
出現次數和位置共60處,主要出現在第一章、第二章(該兩章共55處),另外,序言出現1處,第三章出現4處
解讀該類規(guī)定意在指利用國家權力主動進行的某種活動,與國家組合在一起的詞語有:促進、保障、幫助、維護、堅持、保護、實行、鼓勵、支持、引導、提高、厲行、合理安排、建立健全、加強、禁止、發(fā)展、舉辦、推廣、培養(yǎng)、提倡、推行、改善、組織、鎮(zhèn)壓、制裁、懲辦、改造、尊重、幫助、照顧等
典型的規(guī)定或表達1.國家盡一切努力,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憲法》序言第11段)
2.國家維護……法制的統(tǒng)一和尊嚴(《憲法》第5條)
3.國家依照法律規(guī)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憲法》第13條)
4.國家建立健全同經濟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憲法》第14條)
5.國家推行計劃生育(《憲法》第25條)
6.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憲法》第26條)
7.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憲法》第33條)
(三)國家的……
出現次數和位置共84處,在序言、第一、二、三章均有出現(其中在第三章占了一半的比例)
解讀國家與機構、機關、企業(yè)事業(yè)組織、工作人員等的組合占了50處
典型的規(guī)定或表達1.國家的根本任務(《憲法》序言第7段)
2.國家的根本法(《憲法》序言第13段)
3.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憲法》第51條)
同時,在我國憲法文本上,與“國家”接近的還有“祖國”、“中國”、“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等概念,為了進一步明確“國家”的特有內涵,有必要將幾個類似表達進行比較:
(一)國家
出現次數150處(作為章名稱1處)
解讀整體上而言,“國家”的措辭更中性,凸顯國家權力,直接對應著憲法學上的“國家權力”的概念
典型的規(guī)定或表達對應的規(guī)定或表達見上表
(二)祖國
出現次數7處
解讀更突出感情色彩,用在統(tǒng)一、擁護和保衛(wèi)祖國等特殊場合
典型的規(guī)定或表達1.完成統(tǒng)一祖國的大業(yè)(《憲法》序言第9段)
2.保衛(wèi)祖國(《憲法》第29條)
(三)中國
出現次數31處,只出現在序言和第一章,其中序言占了8成多的比例(83.87%)
解讀偏重政治性和綱領性的規(guī)定
典型的規(guī)定或表達1.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偉大歷史變革(《憲法》序言第3段)
2.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憲法》序言第5段)
(四)我國
出現次數6處,只出現在序言和第一章
解讀第一人稱的表達意在指國家自身的某些特定情形
典型的規(guī)定或表達1.我國社會逐步實現了……的過渡(《憲法》序言第6段)
2.我國將長期處于……(《憲法》序言第7段)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
出現次數76處(憲法名稱1處,章節(jié)名稱1處),在序言、第一、二、三、四章均有出現
解讀主要包括以下情形或含義:(1)強調主權,(2)與公民結合使用,(3)與法律結合使用,(4)表示正式稱謂
典型的規(guī)定或表達1.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憲法》第4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憲法》第5條)
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憲法》第33條)
4.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81條)
(六)全國
出現次數124處(作為章節(jié)名稱1處)
解讀110處用來規(guī)定全國人民大表大會這一特定國家機關
典型的規(guī)定或表達1.人民行使……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憲法》第2條)
2.全國分為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憲法》第30條)
通過對憲法文本逐條逐字的考證發(fā)現,沒有直接出現“國家”字眼的條文較少。主要包括第16條等共71條。但是,第18條等共23條均使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與“國家”有近似含義的表達。其中,第59條等共21條使用了“全國”這一近似“國家”的表達。第86條、第88條、第90條等共3條使用了“國務院”這一憲法上的“國家”具體化的概念。從字面上看,完全與“國家”無關的條文只有24條,這在全部138條中,所占比例很少,只有1739%。而與國家對應的“人民”、“個人”、“群眾”、“勞動者”、“個體”、“公民”、“職工”、“人才”、“知識分子”、“犯罪分子”、“外國人”、“老人”、“婦女”、“兒童”、“華僑”、“歸僑”、“僑眷”、“選民”、“居民”、“村民”、“被告人”、“訴訟參與人”(按照在憲法文本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等概念,在第一、二章共56條中,出現48條,沒有出現的有第4條等共8條,在第三、四章的條文中,即從第57條到第138條總共82條中,出現上列概念的只有第76條等共10條,沒有出現的有72條,也就是說在全部憲法條文中,出現與“國家”對應的公民個體性的概念有58條,沒有出現的有80條。
B14參見吳家清:《公民權利和國家權力的憲法學定位》,載《法商研究》1999年第3期,第43—45頁。
B15李龍、周葉中:《憲法學基本范疇簡論》,載《中國法學》1996年第6期,第70、71頁。
憲法文本的如此安排,基本體現了“公民權利和國家權力是最基本的憲法現實、公民權利和國家權力及其關系是憲法規(guī)范最主要的規(guī)定對象、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的關系是憲法關系最基本的內容”這一基本憲法原理。B14但同時條文比例的不對等,在某種意義上,說明了我國憲法的“國家主義”色彩,或者說在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的關系范疇中,對國家權力的一定偏重。當然,這一定程度上凸顯了“國家”在我國憲法文本及憲法實施中的作用,但是,國家與憲法的關系,應該以憲法為本位,而不能以國家為本位,國家以憲法為本位,既利憲法,更利國家。因此,對“國家”的規(guī)范,以達致公民與國家關系的原理以及應有的合理關系,是現行憲法最大的課題。在我國現行憲法文本上,關于“國家”的規(guī)定以“國家做”和“國家的”表達最為典型,數量也最多,這實際上體現著國家權力的存在及其運作,表明國家權力是國家的重要屬性,是統(tǒng)治階級運用國家機器實現階級統(tǒng)治的一種特殊的公共權力。憲法的內容及實施均離不開國家權力。B15
四、“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概念統(tǒng)合下的規(guī)范實質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一個整體概念,或者說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三個概念在特定中國情形下的有機統(tǒng)一,因此,前文將三個概念分別還原到現行憲法文本中的規(guī)范分析,是為了更為周延地把握“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概念。從實質法治國的意義上說,文本上的規(guī)范解析須以固有價值為指導。因此,在細致分析了“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概念的構成要素之后,還需要把握“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概念統(tǒng)合下的規(guī)范實質。
嚴格意義上,“法治”兩字,在我國憲法文本上只出現一次,即《憲法》第5條規(guī)定的“中國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概念中,法治處于中間位置,承前,“法治”被限定于社會主義的性質;啟后,“法治”用來限定和規(guī)制國家。因此,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概念中,“法治”屬于核心。
法治思想最早是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提出來的,他認為“法律是最優(yōu)良的統(tǒng)治者”,它沒有感情,不會偏私,具有公正性,而且,法律是眾人制定的,眾人的意見比一個人或少數人的意見更具正確性,因此,“法治應當優(yōu)于一人之治”,B16依照法律進行統(tǒng)治比憑個人主觀意愿進行統(tǒng)治要優(yōu)越。進入20世紀以后,法治理論又有了豐富和發(fā)展。
法治即“法的統(tǒng)治”,是與人治相對立的一個概念,它是指按照民主原則把國家事務制度化、法律化,嚴格依法治國的思想理念、制度體系和運作實施狀態(tài)的總稱。它的基本含義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第一,從思想理念的角度看,法治是一種觀念或意識,是國家、民族和公民個人信仰法律、視法律為社會最高權威的理念。正如潘恩所言:“在專制政府中國王便是法律,同樣地,在自由國家中法律便應成為國王?!盉17第二,從制度體系的角度看,法治應該具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法律運作機制。洛克認為,必須以正式公布的法律來進行統(tǒng)治:“誰握有國家的立法權或最高權力,誰就應該以既定的、向全國人民公布周知的、經常有效的法律,而不是以臨時的命令來實行統(tǒng)治?!盉18第三,從法律的運作實施角度看,法治一方面是指國家機關及官員的權力來源于法律,受法律約束,只能依法行使,不得濫用權力,更不能享有法外特權。洛克強調:“法律一經制定,任何人也不能憑他自己的權威逃避法律的制裁;也不能以地位優(yōu)越為借口,放任自己或任何下屬胡作非為,而要求免受法律的制裁?!绷硪环矫?,法治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不論貧富,不論權貴和莊稼人都一視同仁,并不因特殊情況而有出入”。B19總之,法治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活動以及公民在各個領域的行為都依法進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涉、阻礙和破壞,禁絕權力的任性,樹立法律的權威。
真正體現法治實質,或者說,將“法治”與“非法治”區(qū)分開的是法治與憲法、人權的內在契合關系。
B16[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吳壽彭譯,商務印書館1965年版,第167—168頁。
B17[美]潘恩:《潘恩選集》,馬清槐等譯,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35—36頁。
B18[英]洛克:《政府論》(下),葉啟芳、瞿菊農譯,商務印書館1964年版,第80頁。
B19前引B18,第88頁。
B20《列寧全集》(第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0頁。
B21文正邦主編:《憲法學教程》,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頁。
B22齊延平:《人權與法治》,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頁。
B23參見法治斌、董保城:《“中華民國憲法”》,臺灣地區(qū)空中大學印行1997 年修訂再版,第146頁。
B24張文顯主編:《法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96—97頁。
不管是形式法治還是實質法治,法治的最高規(guī)范形態(tài)即為憲法之治。所謂憲法之治,尤其強調三點:其一,憲法至上。法律的威權是法治的前提及核心,但是憲法層面上的法治,或者說法治的憲法形態(tài),更強調憲法的最高效力、最大權威。如果國家沒有形成憲法的權威,缺乏或不健全憲法的保障機制,法治即沒有真正形成或者說法治的層次較低。其二,實證法律體系的健全。實證法不能完全脫離自然法,自然法是實證法的法理基礎,但是以憲法為核心的健全的實證法律體系是法治實現的法律基礎,是法治的憲法形態(tài)的重要組成及支撐。其三,人權保障。列寧曾說過,“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 B20公民權利與國家權力的關系,是貫穿憲法全部內容和整個體系結構的基本矛盾,是整個憲法學的理論基點。B21其中公民權利或者說人權則是憲法的根本價值及終極目的。因此,法治的憲法形態(tài)須以人權保障作為其正當性及實效性的判斷根據。
就法治與人權的關系而言,如果說法治是在社會規(guī)則及秩序中實現法律統(tǒng)治,那么法律統(tǒng)治的最終目的仍然是對于社會中居于主體性地位的人的正當需要的保障與滿足。也就是說法治的規(guī)范實質之一以及目的即為人權。因此,正如有學者所認為的,人權精神是法治的靈魂依托,法治是人權精神的物化表現。人權精神是法治社會胚胎形成的最初動因;是法治社會的構成性要素;是法治社會信仰的基礎。B22在現代人權體系中,人的尊嚴屬于核心價值。從人的尊嚴出發(fā)而導出人權和主權的原理,已成為立憲主義的基本推論。B23《世界人權宣言》序言第一句話即宣布“對人類家庭所有成員的固有尊嚴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權利的承認,乃是世界自由、正義與和平的基礎?!眹鴥鹊闹髁鹘炭茣险J為:“人權,是人類社會最高形式和最具普遍性的權利,是使人具有尊嚴性的人的權利”。B24
法治國家建設,必然離不開對于國家及國家權力的把握。國家權力必須運行在法律的框架之內。在此基調下,國家權力及其運行的應然狀態(tài)是什么,國家、國家權力、公民、公民權利以及憲法之間的應然關系是什么?在筆者看來,分成幾個層次:(1)公民、公民權利是本源、是目的,國家、國家權力是派生、是手段;(2)憲法是維系公民與國家關系的根本規(guī)范和依據;(3)公民權利制約國家權力是憲法的核心??傊?,國家要以憲法為本位,尊重、遵守、實施、維護憲法;而憲法要以公民為本位,以權利為本位,限制國家權力,保護公民權利?;蛘哒f,公民是國家的主體,人權是憲法的靈魂。
B2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91—292頁。
B26[美]羅斯科·龐德:《法律史解釋》,鄧正來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50、51頁。
B27卓澤淵:《法治國家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頁。
B28參見俞可平:《中國治理變遷30年(1978—2008)》,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第3期,第15頁。
B29[英]彼得·斯坦、約翰·香德:《西方社會的法律價值》,王獻平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頁。
B30付子堂:《轉型時期中國的法律與社會論綱》,載《現代法學》2003年第2期,第21頁。
五、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課題展開
站在規(guī)范憲法學的基本立場,對于憲法文本相關條款的規(guī)范分析,目的在于為當下法治建設與國家發(fā)展提供規(guī)范依據,也就是說規(guī)范分析是為了回應和推動社會發(fā)展。
在此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課題的展開,尚需照應幾個因素:(1)中國的特有國情?!吧鐣髁x法治國家”既是社會主義國家普遍的法治目標及狀態(tài),更是屬于我國法治及其發(fā)展的特有描述,這從在社會主義國家憲法中,“法治”兩字僅僅出現在我國現行憲法文本的事實中似乎也可以得到證明。(2)我國特定的發(fā)展階段,即現有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馬克思曾說:“社會不是以法律為基礎,那是法學家的幻想。相反,法律應該以社會為基礎。法律應該是社會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質生產方式所產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現,而不是單個人的恣意橫行?!盉25龐德也有類似表達:“法律在一個孤立密閉的容器中不可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而且我們也沒有正當的理由以所謂‘法律視角這種專斷方式把法律同它周圍的構成其‘生命賴以為憑的基礎的社會生活隔離開來。”B26因此,法治建設必須基于我國現有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當然這并非是說法治建設不需要目標及前瞻性,而是說法治建設是一項可以包括不同層次及不同階段的系統(tǒng)工程,在每一個特定的發(fā)展階段解決本階段所面臨的法治問題。(3)我國的政治體制及政治生態(tài)。有學者曾經作出這樣的判斷:“中國法治的關鍵不在司法,而在政治的法治化。政治的法治化,包括政治體制的法治化,政治權力的法治化,政治組織的法治化和政治行為的法治化?!盉27因此,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中,對于我國的政治體制及政治生態(tài)必須給予足夠的關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構成了我國最基本的政治體制,在此基礎上,我國形成了特有的、不斷科學發(fā)展的政治生態(tài)。有學者總結,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在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價值方面發(fā)生了許多新的變化,形成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新的價值。這些觀念和價值既是對傳統(tǒng)政治思想的超越,也最直接而深刻地影響了改革開放后中國社會的政治生活,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民主政治的進步。這些觀念包括人權、法治、治理、善治、善政、憲政、合法性、以人為本、公民社會、和諧社會、政治文明、全球治理、政府創(chuàng)新、增量民主、透明政府、責任政府、服務政府、效益政府等概念。B28(4)我國的傳統(tǒng)歷史文化。薩維尼認為:“一個民族的法律,猶如它的語言,根源于這個民族的普遍精神?!盉29正如我國憲法序言第1段所講:“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從法律文化的角度而言,我國的法治國家建設根本上依托中華法律文化,并以中華法律文化的復興為目標,而“中華法律文化必須植根于中華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而且能夠順應時代潮流,不斷地得到更新、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離開中國既有的法律文化,也就難于建設中國自己的法律新文化”。B30
在上述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課題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概念體系及法治國家建設中,對“社會主義”的正確理解與把握
如前文所述,“社會主義”并非等同于意識形態(tài),在我國的憲法文本中,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個領域,體現對憲法規(guī)定事項的限定。但是,就“社會主義”四字本身,還是較多地具有意識形態(tài)色彩。“意識形態(tài)作為人們確定世界意義,及其對現實世界態(tài)度的思想觀念體系,作為一定階級或集團的政治綱領、行為準則,作為價值取向和社會理想,有著巨大的調控功能,和主流文化的統(tǒng)領功能”。B31因此,“意識形態(tài)也在我們的研究范圍之內。研究任何制度或任何法律,都不可忽略其結構背后的概念,否則是無法了解那制度或法律的,至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從這些概念中,我們才能明白法律的精神,體會為什么有這樣的法律”。B32法學很大程度上屬于法律解釋學,或者法律詮釋。而“法律詮釋必然含有意識形態(tài)的內容,并且這種意識形態(tài)的內容并不是泛指的,而就是指政治意識形態(tài)。所以,法律詮釋必然具有和意識形態(tài)的相關性”。B33但是,包括法學在內的任何領域內的意識形態(tài)并非等同于階級性?!斑^于強調意識形態(tài)的階級性同時又不具體地分析人類精神的普遍結構,那么在面對與階級性無關的觀念時就缺乏說服力”。B34具體到人權等法學命題的意識形態(tài)標準中,“階級性并非唯一內容,時代性和民族性也構成意識形態(tài)標準”。B35
因此,法治國家的建設,“社會主義”是目標前提和方向指引,但不能將“社會主義”泛化為意識形態(tài),即便談到意識形態(tài),階級性也非唯一內容及標準。在我國當下,從憲法及法律文本的角度看,“社會主義”的要義是堅持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體制,發(fā)展并規(guī)范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憲法政治”。 B36
(二)法治體系的統(tǒng)一性及層次性,及憲法權威的樹立
B31陶廣峰:《法律現代化與意識形態(tài)化色彩——我國法律變革研究歷程中的一個現象分析》,載《中國法學》2003年第4期,第41頁。
B32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中華書局2003年版,第1頁。
B33謝暉:《法律詮釋與意識形態(tài)》,載《現代法學》2002年第1期,第110頁。
B34[德]卡爾·曼海姆:《意識形態(tài)與烏托邦》,黎鳴、李書崇譯,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第57頁。
B35徐衛(wèi)東、申思武、鄭成良:《論人權的意識形態(tài)標準和法律標準》,載《中國法學》1992年第1期,第23頁。
B36參見王振民:《憲法政治:開萬世太平之路》,載《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3年第15期,第16頁。
B37參見徐顯明:《從法律體系到法治體系》,載《海峽兩岸法學研究》(第一輯),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第11—13頁。
B38韓大元:《如何維護憲法權威》,載《法學》2013年第5期,第19頁。
B39李龍:《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載《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第10頁。
B40郭道暉:《法的時代精神》,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06頁。
自1978年以來,我國用三十幾年的時間,形成了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是一個巨大的制度進步。學界正在形成一個基本判斷,就是我國將從法律體系走向法治體系,這包括人本法律觀的形成、共同的法律價值觀、法治民主觀、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政府建設、司法權威提升、人權的保障和受尊重程度大幅提升、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的形成與弘揚等幾個方面。B37法律體系是法治體系的邏輯起點,法治體系是法律體系的發(fā)展目標。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一則具有統(tǒng)一性,包括統(tǒng)一的立法、執(zhí)法與司法、統(tǒng)一的法律理念、法律規(guī)則與法律行為方式等等;二則具有層次性,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憲法為核心,以法律為主干,包括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等規(guī)范性文件在內,由七個法律部門、三個層次法律規(guī)范構成。法律體系的層次性使得法治體系也具有明顯的層次性,其中核心的法治價值觀、核心的法治規(guī)范與行為方式是法治體系的關鍵。法治體系的統(tǒng)一性及層次性,歸結到憲法以及憲法權威的樹立。任何一個法治國家,維護憲法權威是社會的基本價值共識,也是政治運行的基本常識。B38所謂憲法權威,就是憲法得到社會普遍認同、自覺遵守,尤其體現為憲法對公權力和所有國家生活產生的拘束力和規(guī)范力。當憲法缺乏權威時,社會無法形成合理的利益平衡,共同的法治價值觀被打破,國家以及公民的行為失范,法治體系最終無法建成。樹立憲法權威,要不斷修改和完善憲法;尊重憲法文本;探索憲法實施;科學區(qū)分憲法權威與其他權威,并確認憲法權威高于其他權威;使得憲法成為社會共識,成為治國理政、社會運行的根本依據。
(三)法治國家建設中,國家的“作為”與“不為”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我國的國家主義色彩極為濃厚。在現行憲法的文本中,也反映并肯定了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的主導性作用。因此,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圍繞著“國家”的概念,存在幾個基礎:第一,國家主導,或者說,國家主動推進。有學者曾指出:基于中國國情, 我們必須也只能選擇政府主導、上下結合、穩(wěn)定推進的路徑。B39現今中國的緊迫任務, 還只能是加強國家法制,首先建立法治國家,并經過長期努力,形成法治社會。B40第二,主要是從上往下推進法治。這與我國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現行的政治體制以及統(tǒng)一的法律體系有密切關系。當然,這并非否定地方及區(qū)域法治建設的積極性及作用。第三,國家對法治建設需作出科學規(guī)劃。法治國家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作出合理規(guī)劃,分階段逐步實現。通過形式法治,最終實現實質法治;先實現技術層面的法治,最終實現憲法之治。第四,對西方法治國家理論及實踐經驗的合理吸收。法治作為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普遍性成果,在數百年的發(fā)展中已經形成了一些具有共性的規(guī)律和路徑,不同法律傳統(tǒng)的法治仍然具有一些基本的共同原則。西方法律發(fā)展過程中所形成的法治的基本內涵,對于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具有相當的啟示和借鑒意義?,F代法治國家原則一般包括:基本權利保護、分權制約、國家遵守法律約束、法律保留、法律保護、國家賠償、法治國家對刑事訴訟的約束、法的安定性、比例原則、信賴保護等幾個方面。B41
同時對于國家在法治國家建設中的“作為”與“不為”的判斷依據是,國家只能在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力。有學者指出,法治的主要精義在于法律支配權力和保護公民權利與自由。B42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負有保障自己公民的權利,并使之得到真正實現的任務;在法律明確限制的范圍之外,它應給予公民以在社會政治生活的各個領域表現自己的自由。B43因此,憲法規(guī)定的國家權力的合法合理行使、國家權力的憲法界限、國家在保障公民權利特別是社會權實現的義務等方面是研究的重點。
(四)公民在法治國家建設中的角色意識及行為方式
B41參見[德]毛雷爾:《行政法學總論》,高家偉譯,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106頁。
B42程燎原:《從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頁。
B43[蘇]曼諾夫:《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若干問題和法治前景》,嚴容譯,載《環(huán)球法律評論》1990年第3期,第5頁。
國家在法治建設中的主導性、主動性,并非意味著公民的消極與被動。因為,國家本身是公民個體的某種特定政治共同體,在國家與公民第一性的問題上,學界普遍認為,國家是派生的,公民是第一性的,是本源。法治的最終目的即是在合理的規(guī)則秩序中,人的自由及權利的保障。因此,公民在法治國家建設中應具備主動、積極的角色意識。
這其中的具體課題包括:(1)公民的法治、憲法知識的普及,公民的法治、憲法至上理念的形成,公民的行為方式以憲法及法律為最終依歸等等。(2)公民全面參與除涉及國家機密及特殊政治、軍事因素以外的法治建設系統(tǒng)工程,包括參與立法,監(jiān)督執(zhí)法與司法等等。(3)公民各項權利的保障。具體指憲法文本中的公民條款的規(guī)范分析;憲法文本上規(guī)定的基本權利的類型化及規(guī)范分析;與經濟、社會發(fā)展關系最為密切的一些權利的重點研究及保障機制探討。比如說文化權,以經濟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為基礎,為滿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及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滿足文化強國建設的需要,滿足國家文化整體實力及競爭力提升的需要,憲法中的文化條款以及文化權利的保障會日顯重要。
Form and Substance of the “Socialist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an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rrent Constitutional Text
ZHANG Zhen
Abstract:The vitality of research on normative constitutionalism relies on such path that guided by should-be value consensus, it should return to reality and offer just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for the current political governance. From the worldwide scope, the concept of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has experienced from formal to substantial evolvement. The concept of “socialist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includes both formal and substantial connotation. From the formal aspect, it consists of three elements of “socialism”, “the rule of law” and “country”. The normative nature integrated in such concept of “socialist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reflects the basic essence of general ruling of law, but it should also focus on the internal relations among the rule of law, the constitution and human righ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asic ground of the normative constitutionalism, the normative analysis of pertinent provisions in the Constitutional texts aims to offer normative legitimacy for the present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socialismthe rule of lawcountryCo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