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連
自主學習,是新課標教學理念的精髓和核心?!白灾鳌?,即學生可在結合教材或脫離教材進行預習、自學、訓練、復習和解決疑難。在初中數學教改實踐中,在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促進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關鍵在于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會讀書,是學好數學的前提,也是掌握數學知識的基本功。有人認為,語文閱讀資料很重要,而數學則不重要。其實,數學同樣需要大量地閱讀。下面是本人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對數學閱讀的一些看法和認識。
一、數學閱讀抓關鍵詞
閱讀,在語文中要抓住精練的或生動形象的詞與句,而在數學中,則應抓住關鍵的詞語。比如在反比例函數性質的第一條:“當k>0時,函數圖象的兩個分支分別在第一、三象限內,在每個象限內,自變量x逐漸增大時,y的值則隨著逐漸減小?!?這句話,關鍵詞語是“在每一象限內”,反比例函數的圖象為雙曲線,而這個性質是對于其中某一分支而言,并不是對整個函數來說的。所以在做題時,應注意到這一點。從這一實例來看,我們不難發(fā)現閱讀時抓關鍵詞語的重要性。
二、數學閱讀學會積累運用
閱讀,在語文中有利于寫作,在數學中有利于解題。積累運用包括以下兩方面:
(1)概念知識。腦子中多一些概念就多了一些思考的方法,多了一些解題的突破口,在做較難的題目時,也就得心應手。比如證明一個四邊形為菱形,先是腦海中浮現四種方法: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的四邊形是菱形。然后分析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再思考采用合理的證明方法。
(2)錯誤的題目。所謂積累錯誤的題目,指挑選一些自己平時易錯或難懂的題目,記在本子上,在復習時,翻開這些題目就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還有所欠缺。比如解方程x(x-5)=3(x-5)時,錯把方程兩邊同時除以x-5, 得x=3。這樣的變形不屬于同解變形,沒有討論x-5是否為0,這樣使方程漏掉x=5的一個根。所以積累對學好數學起著極大的作用。
三、數學閱讀在課堂上要給予充足時間
學習數學中,閱讀時對概念、性質、公式、定理的理解都是邏輯推理歸納總結過程,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數學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識的引入和形成過程的編寫,如想一想、做一做、與同伴議一議、讀一讀等環(huán)節(jié),這也正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需要。因此我們應當在課堂上不要害怕浪費課堂時間,不要片面追求提高學生運用能力的做法,應當結合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設計出利于學生參與認知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先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通過閱讀把概念的形成過程、方法的探索過程,結論的推導過程、公式定理的歸納過程等充分暴露在學生面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自己探索和發(fā)現的過程,真正成為認知的主體,增強求知欲,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四、數學閱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數學閱讀有利于學生個體的發(fā)展
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是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實現這個目標僅靠集中教學是不夠的,我們提倡集體教學與個體教學相結合,是因為這種形式有助于個別化學習,有助于每個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各自達到可能達到的水平。顯而易見,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條有效途徑。而個別化學習的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事實證明,數學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他們的數學閱讀能力很強,能夠在課后充分利用教科書和參考資料及時彌補課堂上因一時的疏忽等原因而產生的疑惑。而基礎較差的學生,也會通過自主閱讀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從而增強學習自信心。閱讀在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國內一些成功的教學改革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2.數學閱讀培養(yǎng)學生理解歸納、邏輯推理學習能力
邏輯思維是借助于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所進行的思考活動,是一種有條件、有步驟、有根據、漸進式的思維方式。中學數學是由概念、公理與定理等組成的一個邏輯體系。在中學數學學習中,概念的建立、命題的組成、公式與定理的推導、數學題的證明與求解以及如何用文字準確地把它們表達出來,都離不開邏輯的規(guī)范和制約。
數學中的概念、性質、定理不但抽象,而且邏輯性強,在閱讀材料中必然感知有關數學術語、圖形、符號語言,并能根據數學概念、性質定理正確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最后達到對閱讀材料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從而形成知識結構。而一般閱讀、理解和感知易于融為一體,閱讀時不會忽略任何一個不理解的詞或字,速度不宜過快,要求做到認真細致,不會像閱讀一本小說,可以跳過無趣味的章節(jié)段落,閱讀時還要結合圖形不斷體會其含義,對于新出現的概念、定理、性質,一般不能一帶而過,有的甚至需要反復閱讀直到充分理解。
3.閱讀是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要
現代教育思想要體現 “終身教育,終身學習”。 愛因斯坦說:“創(chuàng)造性原則寓于數學之中”。在人類歷史上,數學的探索精神幫助許多杰出人才成就了自己的事業(yè),為人類作出了較大的貢獻。比如,裁縫和鞋匠的作品都離不開幾何的比例?,F代人不僅要有扎實寬厚的知識功底,更需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以便能不斷調整、不斷提高自己,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閱讀是自學的主要形式,自學能力的核心是閱讀理解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會學生閱讀進行自主學習,顯然符合現代社會發(fā)展的教育思想。
五、閱讀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途徑:教讀——自讀——導讀
(1)“教讀”,就是教師首先要教學生怎樣讀書,使他們初步學會閱讀的方法,掌握閱讀的路子:逐句逐段閱讀,注意理清段意,把重要的語句整理在筆記本上,重點內容批旁注,難懂內容反復閱讀,推敲關鍵詞語,做到弄懂教材數學知識,能記住概念、公式、定理、法則等。能比較準確地理解教材的內容。
(2)“自讀”,就是學生自己根據教師布置閱讀內容,自行調整、控制時間和進度,自擬提綱,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學習《角平分線》一節(jié)時,首先由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初步對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及逆定理感知和認讀。結合概念、數學符號、圖形語言理解兩個定理之間的區(qū)別,分別找出這兩個定理的三個條件,獨立完成學習過程。老師給予精講答疑、點評。能使他們逐步養(yǎng)成自覺的讀書習慣,提高閱讀技巧上和概括能力。
(3)“導讀”,就是給出閱讀提綱,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的放矢地閱讀教材,使他們逐步形成為解決某一問題而在教材中尋求答案的讀書興趣。課堂上,教師首先告訴學生閱讀的范圍,指導學生閱讀的思想和方法,再私下解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學生通過閱讀→發(fā)現問題→思考、分析問題→提出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有探索,只有主動探索,才會有創(chuàng)造)→弄清問題→學會例題→完成練習。課堂后段教師用適量的時間進行點評、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盡可能讓學生自己來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是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提高學生自主探索能力,形成獨立個性。
數學閱讀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能力、學習能力,為他們主動地去學習、以及獲取課外知識提供可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過渡性做法,當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之后,就要放手讓學生閱讀,轉化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可以促使自己在日后的成長學習中不斷追求新知識、進而成為獨立思考、勇于開拓創(chuàng)造的新人才。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