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春
(江蘇大學科技信息研究所 鎮(zhèn)江 212013)
學位論文透視工科碩士信息素養(yǎng)教育問題
莫小春
(江蘇大學科技信息研究所鎮(zhèn)江212013)
以江蘇大學車輛工程碩士專業(yè)2010年至2012年的學位論文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計量法,對學位論文引文數(shù)量、外文引文數(shù)量、引文類型、單篇引文類型和單篇關鍵詞數(shù)量進行統(tǒng)計,并分析學位論文中存在的如參考文獻格式錯誤、關鍵詞提取不規(guī)范等問題,展現(xiàn)工科碩士學位論文的現(xiàn)狀,透視工科碩士信息素養(yǎng)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學位論文 引文分析 信息素養(yǎng)
1.1 研究對象
利用CNKI優(yōu)秀碩士論文數(shù)據(jù)庫和萬方數(shù)據(jù)庫,對2010~2012年江蘇大學車輛工程專業(yè)的學位論文進行檢索,共檢索到相關文獻191篇。其中,CNKI優(yōu)秀碩士論文數(shù)據(jù)庫21篇,萬方數(shù)據(jù)庫170篇,經(jīng)過對比去重,得出167篇學位論文。本文僅以江蘇大學車輛工程專業(yè)167篇碩士學位論文作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步驟
利用EXCEL對這167篇碩士學位論文進行引文數(shù)量、外文引文數(shù)量、引文類型數(shù)、單篇引文文獻類型數(shù)和單篇關鍵詞數(shù)量的統(tǒng)計,并分析學位論文中存在的如參考文獻格式錯誤、關鍵詞提取不規(guī)范等問題,展現(xiàn)工科碩士學位論文的現(xiàn)狀,透視工科碩士信息素養(yǎng)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2.1.1 引文總量對比分析 所謂“參考文獻”是“為撰寫或編輯論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關文獻信息資源”[1],它不僅是學位論文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也是對他人科研成果表示尊重的重要形式,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體現(xiàn)著學位論文作者對其所研究領域的認識深度和信息獲取能力。引文數(shù)量反映了學位論文作者完成學位論文所閱讀的相關文獻的數(shù)量和寬度,也反映了論文作者對文獻資料收集、消化和利用能力[2]。167篇車輛工程碩士學位論文的引文總量和外文文獻引文數(shù)量的統(tǒng)計,見表1。
表1 2010~2012年車輛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引文總量及外文引文量分布表
從表1可知,江蘇大學車輛工程碩士專業(yè)2010~2012年學位論文總數(shù)為167篇,總引文量為8 693篇,其中中文引文量為6 648篇,外文引文量為2 045篇。從各年的總引文數(shù)量、中文引文量、外文引文量看,差異不大,說明學生的引文數(shù)量總體上保持穩(wěn)定的狀態(tài);從百分比上看,無論中文還是外文,各年均呈現(xiàn)出穩(wěn)定水平,反映學生中文、外文文獻的利用率也相對平穩(wěn)。但是,2010~2012年這三年中,中文文獻利用率為外文文獻利用率的三倍左右,2012年的外文文獻利用率還較2010年、2011年分別下降了近三個和近四個百分點,說明車輛工程碩士學位論文的外文利用水平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車輛工程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的外語水平和能力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此外,在所研究的167篇碩士學位論文的2 045篇外文參考文獻中,均為英文文獻,無一篇為除英文外的第二語種外文文獻,反映出碩士研究生的外文文獻閱讀面較窄,對其他語種的閱讀能力較差。
2.1.2 引文文獻類型分析 “信息素養(yǎng)對研究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十分重要,它不僅使研究生具有獲得最新知識的能力,而且使研究生能夠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改善研究生的知識結構,為其創(chuàng)新打好基礎?!盵3]各種類型文獻都可以成為學位論文參考文獻,各類文獻都有自身的特點,對各類文獻的應用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學位論文作者的專業(yè)知識水平和信息素養(yǎng)水平。
對167篇學位論文引文的文獻類型及其占比進行統(tǒng)計,結果如表2、表3。
表2 2010~2012車輛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引文文獻類型分布表
(注:文獻類型代碼以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guī)定為準)
表3 2010~2012車輛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引文文獻類型占比分布表
從表2和表3可知,2010~2012年車輛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引文的文獻類型共十類。其中,引用量排前三位的依次為期刊、學位論文和專著,引用量為后三位的為報紙、專利和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各年的引用文獻種類和類型上存在一致性,數(shù)量上也保持平穩(wěn)狀態(tài),沒有較大的突破。
期刊與其它類型文獻相比,出版周期短,刊載論文的速度快、數(shù)量大、內(nèi)容新穎廣泛、能及時反映國內(nèi)外科學技術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動向,且發(fā)行與影響面廣,便于檢索、獲取。學位論文大多總結了前人在相關方面的成果,并在此基礎上做出一定的創(chuàng)新,是創(chuàng)作者攻讀學位期間學習研究成果的核心體現(xiàn),有較好的科研價值。專著大多為相關領域的學者、專家所創(chuàng)作,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和系統(tǒng)性,但更新速度較慢。基于期刊、專著和學位論文的特點,研究生在學位論文撰寫時,較偏愛期刊、專著和學位論文。
顏色給人強烈的視覺樂趣,可以吸引人們的選擇,也充分表現(xiàn)出人類的個性化特征。設計師考慮如何體現(xiàn)人類特征時應當充分結合顏色這一因素,因為顏色是吸引眼球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同的人群對于色彩的喜愛也是不同的,兒童多半喜歡色彩艷麗的產(chǎn)品,所以粉色、黃色等更容易吸引小女孩的目光,對于小男孩而言,冷色調(diào)的黑色、灰色等更適合一些。不同的消費場所也應該注意顏色的搭配,如快餐廳消費場所應當多采用紅色和黃色的色調(diào),因為亮麗的色彩能夠促進人們的消費欲望以及進食速度,對于工業(yè)園而言,就應當考慮整潔大方,色彩方面應當注重白色比例的突出,給人莊重沉穩(wěn)信任的感覺。
除期刊、專著和學位論文外,其余被引用的七種類型的文獻利用數(shù)量皆較低。這與研究生在校期間所接受的科研資料獲取方法和習慣以及文獻的可獲取性、文獻的研究價值有關,也與研究生對這幾種類型文獻的檢索能力有較大關系。某種程度上,這也表明了研究生的信息意識不夠,文獻獲取能力不強,僅局限于對較易檢索的文獻的獲取。
2.1.3 學位論文引用文獻類型數(shù)量分析 學位論文引用文獻類型數(shù)量分布見表4。在本文研究的167篇碩士學位論文中,僅有1篇學位論文引用了7種類型的文獻,引用4種類型文獻的學位論文數(shù)量居第一為65篇,居第二的為引用3種類型文獻的學位論文,其數(shù)量為56。引用3~4種文獻的學位論文數(shù)達到了121篇,約占所研究樣本數(shù)的72.5%,這體現(xiàn)出工科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引用文獻種類的趨勢,也表明研究生收集知識和文獻的能力不足,僅片面的局限于某幾種文獻,能正確應用各種類型文獻來進行科學研究的研究生不多。
表4 2010~2012車輛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引用文獻類型數(shù)分布表
(注:表4中的字母N=1,2,3,4,5,6,7)
2.1.4 學位論文單篇引文量差異 學位論文引用中文文獻和外文文獻的數(shù)量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著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也體現(xiàn)著研究生的科研態(tài)度以及信息的搜集、閱讀、分析和利用的能力。
表5 2010~2012車輛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單篇引文量差異表
由表5可知,從總體上說,2010~2012年,研究生完成一篇學位論文分別平均需要約53篇、51篇、55篇的文獻參考量。但具體到某一篇則文獻引用量高低不一,單篇最高引文總量是最低引文量的兩倍至三倍,而外文單篇引文量間存在著異常巨大的差距,單篇外文最高引文量是單篇外文最低引文量的幾十倍。2010年和2011年出現(xiàn)了整篇學位論文未利用外文文獻,2010~2012年三年皆呈現(xiàn)出單篇最低引文總量低于單篇外文最高引文量的情況。這些情況揭示出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的文獻閱讀量、知識的把握能力和外文的閱讀能力等方面的信息綜合能力極其不均衡,個體差異很大。
2.2 學位論文中存在的其它問題
2.2.1 參考文獻格式有誤 國家標準局批準頒發(fā)的《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7713-87)》對參考文獻著錄的格式進行了規(guī)范。規(guī)范學位論文參考文獻引文格式不僅有利于學位論文的格式統(tǒng)一、整齊美觀,更便于學位論文的檢索利用,提高他人利用文獻的效率,而且也體現(xiàn)著學位論文創(chuàng)作者的信息素養(yǎng)水平。
本文研究的對象中,部分學位論文的參考文獻存在格式錯誤,主要體現(xiàn)為以下四種:①序列號重復、缺失;②文獻類型未標注或標注錯誤;③出版年月未標注;④作者未標注。其中問題比較突出的為文獻類型未標注或標注錯誤。這些錯誤表明研究生對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還不能真正撐握,也反映了高校文獻利用的相關知識的教育欠缺或重視力度不夠。
2.2.2 關鍵詞不夠規(guī)范 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對表述論文中心內(nèi)容有實質(zhì)意義的詞匯。關鍵詞是用作計算機系統(tǒng)標引論文內(nèi)容特征的詞語,便于信息系統(tǒng)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所研究學位論文的單篇關鍵詞使用數(shù)量情況見表6。
表6 2010~2012車輛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學位論文的單篇關鍵詞使用數(shù)量 單位:篇
國家標準局批準頒發(fā)的《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7713-87)》規(guī)定學位論文每篇一般選取3~8個詞匯作為關鍵詞,從數(shù)量上看,本文研究的167篇學位論文在關鍵詞的選取上都符合要求,關鍵詞的個數(shù)均在3~8個之內(nèi),其中以4~7個關鍵詞的學位論文居多。這數(shù)據(jù)表明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關鍵詞數(shù)量選取方面把握的較準,對學位論文的撰寫的格式方面的要求有一定的認識,在形式上符合學位論文的要求。
但是,學位論文的關鍵詞提取的質(zhì)量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對關鍵詞的定義不能準確理解,僅隨意從文中和標題中進行抽取,使得提取的關鍵詞不能準確反映學術論文的中心內(nèi)容,也不利于后來者進行檢索和文獻的利用。主要表現(xiàn)為:將“優(yōu)化”、“設計”、“發(fā)展”、“匹配”等寬泛性的詞語充當關鍵詞;將論文題目全拆開,把其中包含的每個詞語作為關鍵詞;把關鍵詞寫成了短句,例如:“二手車價格評估技術狀況”、“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路面不平度重構”等。
通過對車輛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參考文獻及關鍵詞相關方面指標的調(diào)研統(tǒng)計分析,可以看出,工科碩士在文獻檢索和利用、關鍵詞的準確提取、英語的閱讀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欠缺。為提高工科碩士學位論文的質(zhì)量,特提出以下幾種對策:
(1)開設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是解決工科碩士研究生信息檢索與利用能力不足的重要方法。目前一些高校在本科教育階段開設了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但基本沒有高校對碩士研究生開設此課程。許多研究生到寫小論文甚至在寫畢業(yè)論文時,才慢慢的了解文獻的檢索與利用,對于參考文獻及關鍵詞的格式、要求等大都是依葫蘆劃瓢,并不能真正的形成信息獲取與利用的能力。
(2)針對學位論文利用文獻的情況,高校應該加強自身館藏資源建設。在采購文獻資源時,了解研究生科研的文獻需求情況特別是最常使用的資源狀況,以及館藏自身相應資源供給情況,及時添補各類文獻,對不常使用或?qū)茖W研究價值不高的文獻適當減少購買。盡力保持高校館藏資源建設的供求平衡,避免因?qū)W校文獻資源不足而使研究生無法利用文獻進行科研,或者館藏資源高度閑置、利用率不高的情況。
(3)工科研究生應該自覺加強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進入研究生階段,主要以自主科學研究學習為主,個人信息素養(yǎng)能力對自身的學習科研變得更加重要。因此,研究生學習、科研時,應該努力加強自身信息獲取與利用能力的提高,防止不會找文獻、找不著文獻、不會用文獻,甚至不知道文獻為何物的情況。
(4)加強工科研究生外語水平的培養(yǎng)。外語是研究生了解世界各國科學研究的橋梁,工科研究生應自覺提高英語水平,高校也應該重視工科研究生的英語水平的培養(yǎng),幫助他們開拓國際化視野,為他們的科學研究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
(5)學校要嚴把工科碩士學位論文的質(zhì)量關。碩士學位論文的質(zhì)量不僅僅是在內(nèi)容質(zhì)量上,也應該包括格式。嚴把質(zhì)量關,才能使碩士論文真正成為“表里如一”的高水平科研成果。
[1] 羅香玉,田祖國. 對我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優(yōu)秀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參考文獻的調(diào)查與分析[J]. 搏擊(武術科學),2012(1):99-100.
[2] 龔亦農(nóng). 基于碩士學位論文引文分析的文獻需求研究——以南京師范大學為例[J]. 新世紀圖書館,2011(7):42-44,21.
[3] 李 琴. 發(fā)揮圖書館在研究生信息素質(zhì)教育中的作用[J]. 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07(11):41-42.
(責任編校 駱雪松)
ProblemsinInformationLiteracyEducationforEngineeringGraduateStudent:EvidencefromMasterDegreeTheses
Mo Xiaochu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of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Using the bibliometrics method, this paper has investigated the engineering master theses (from 2010 to 2012) of the vehicle majors in Jiangsu University. In this study, the issues of dissertation citation amount, foreign literature citation amount, citation type, citation type number per sheet and number of keywords per sheet are discussed. Some problems in references format, keywords extraction are also pointed out. Results of this study refle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master theses,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in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terms of how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 information literacy,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degree theses; citation analysis; information literacy
G643
莫小春,女,1988年生,2011級情報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