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天
原名陳照田,山東青州人,現(xiàn)居廣東佛山。從事營銷策劃。有小說、散文發(fā)表于《天涯》、《廣州文藝》、《佛山文藝》等雜志。
這事說起來就到解放前了。
牛家村的人都知道牛生好飯量,那些家庭主婦想起這件事,就替牛生家犯愁:“一頓飯要吃二十個大煎餅才飽,窮人家的孩子這么能吃,簡直是要一家人的命啊!”每次吃飯,母親看著牛生那像永遠(yuǎn)填不滿的肚子就害怕:這樣吃下去肯定全家又要討好長時(shí)間的飯,才能等到地里的莊稼成熟。牛生十六歲那年,母親實(shí)在沒有辦法了,便托村里幾個能上場面的人:“麻煩各位幫我兒子找個富裕人家扎覓漢吧,只要管吃就行,錢可以不要!”幾個人都抿著嘴不好意思笑出聲,這么能吃誰家敢用呢?母親又認(rèn)真地說:“我兒子力氣可大了,跟頭牛犢似的,套上都可以拉犁!”
眾人就打著哈哈說:“牛生好力氣!沒吃瞎了飯?!?/p>
扎覓漢就是扛長工。一年到頭給人家干活,吃住都住在掌柜的家里。農(nóng)忙時(shí)自己家的莊稼爛到地里,掌柜家的莊稼沒收完,也不能跑回來幫家里人收。年底給掌柜的家里劈好柴、擔(dān)滿水,推碾推磨幫著家眷準(zhǔn)備好一個月的飯,才去掌柜的那里結(jié)賬,回家過個團(tuán)圓年。離家近的,平時(shí)偶爾可以回趟家,也都是快去快回,但春節(jié)前后還要跑去給掌柜的擔(dān)水、喂牲口。扎覓漢活兒累,又沒有自由,像賣給了人家一樣。因此,扎覓漢的都是窮得沒辦法的人家的壯男子,先找個一年四季不愁餓肚子的地方,再就是能幫家里掙點(diǎn)小錢,補(bǔ)貼過日子的缺口。
牛生被人領(lǐng)著去了八里外的沈家莊一戶財(cái)主家。母親在家里口念“阿彌陀佛”,求神保佑牛生能被財(cái)主家相中,去那里扎覓漢。她知道扎覓漢不但力氣大,還要人勤快,家里的、田里的活兒都要做得漂亮。村西頭的郭二眼在本村的財(cái)主家扎覓漢十幾年了,他可是十里八鄉(xiāng)活兒最好的莊稼漢。扎覓漢的行情是一年65元工錢,可很多財(cái)主都出70元雇郭二眼。牛生的力氣大,但莊稼地里的活還不夠好。
坐在堂屋椅子上的老太太,并不像牛生心里想的那么兇,她先請帶著牛生來的介紹人坐到另一張椅子上,又拿了個矮凳子遞給牛生:“你也坐吧!”牛生踏進(jìn)院子時(shí)心就“怦怦”跳,一直躲在介紹人身后。聽老太太這么說,趕緊接過凳子,一屁股坐上去,心里才踏實(shí)了些?!昂⒆影?!你家的情況我都托人打聽過了,忠厚老實(shí)的人家,男孩子嘛,能吃才有力氣干活,這點(diǎn)不怕,人品好就中!”老太太說起來細(xì)言慢語。牛生想,財(cái)主家的老太太跟母親也沒什么兩樣,身上的緊張就忽然跑開了,便敢抬起頭來偷偷看了幾眼老太太。這是慈眉善目的一個人,像尊菩薩。
牛生聽介紹人說過,這戶人家的老爺過世了,少爺在省城做生意,家里就剩老太太帶了女眷和孩子??磥?,她就是當(dāng)家人了。
老太太又像母親一樣,慢悠悠地說起話來:“挑水、劈柴、打掃牲畜圈這些力氣活你肯定都能做得來,這么大就出來扎覓漢也苦了你,莊稼地里的活也沒什么要求,你就邊干邊學(xué)吧,只要人勤快就行!”老太太停了停,跟介紹人說了幾句天氣很好之類的話,又像想起什么來:“對了,提前說明白的是你晚上要睡在院門口的耳房里,幫我們守下夜。飯呢你可以放開肚子吃,我們能吃飽就讓你也吃飽,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另外一年給你們家里15元錢,以后每年加5元。”
老太太看了看介紹人,以征詢的口氣問:“你看這樣合不合適?”介紹人趕緊接口:“老人家說的都合適!都合適!”
老太太最后看著牛生說:“那你回家跟你父母商量下,如果父母同意,明天就收拾好東西,來我們家里干活?!?/p>
父母當(dāng)然同意。兩人都怕牛生既能吃,農(nóng)活又還不太會做,人家掌柜的不愿用。母親都做了打算,如果掌柜的收他,她就去求求人家留下孩子,每天給他頓飽飯吃就是行善積德。她沒想到掌柜的不但收下了他,還給支付工錢,趕緊雙手合十,連說了三聲:“俺兒算是真遇到大善人啦!”
一大早,牛生就把母親給準(zhǔn)備好的鋪蓋背到這戶人家的耳房里。
牛生先跟老太太打了招呼,又小心地問在家里要注意的規(guī)矩和每天主要的活計(jì)。老太太說:“田里的活你自己打主意,家里的事就是劈柴、擔(dān)水、喂牲口這些力氣活,有急活時(shí)我就安排你,活兒不急時(shí)你自己安排。”牛生就按父母昨天教的和自己的領(lǐng)悟做起活來。
牛生看到廚房門前扔了堆亂木,木頭粗大卻疙疙瘩瘩不成器,知道那是用來燒火的,便去工具棚里拿了把鎬頭劈起柴來。他力氣大,做起活來又不惜力,半個上午就把那堆亂木頭劈成不大不小的木柴,整齊地碼在廚房門前。老太太和少夫人看了都非常滿意,木柴劈成這樣再燒火時(shí)就容易多了。牛生看到水缸里的水不多了,就又挑起水桶去挑水。把一擔(dān)水挑回來,牛生覺得水桶太小,就主動跟老太太商量:“太太,水桶太小了,我力氣大,能不能做對大號的水桶?”老太說:“你看著多大的桶合適,我給你錢,等后天你自己去李家莊的集市上買吧!”
一天忙下來,老太太對牛生很滿意,全家人對牛生都很滿意,特別是那個比牛生小一歲的小姐,看到這個力氣大又不聲不響悶頭干活的男孩子,心里有種好奇和喜歡,一直躲在房中的窗前偷偷看他干活。
自從男人去世后,老太太便吃齋拜佛,每天早晚在屋中掛著的那幅觀音老母像前燒上三炷香,還要打坐念一段時(shí)間的佛。她自己吃素節(jié)食,卻怕牛生吃不飽,對家里人說:“可別虧待了做大力氣活的人,讓人家吃飽吃好才有力氣給咱們干活!”她們總是給牛生備很多飯,不幾天還有頓葷菜吃。牛生心里清楚,他每頓都跟老太太家里人吃一樣的飯。
過去牛生吃不太飽,只是一頭糠瓤豬,骨架不小卻瘦得沒肉,現(xiàn)在才真正長成了一頭膘肥體壯的牛犢子。
牛生的活也很快上路了。每天早上,天還烏蒙蒙的,他就挑起那對特大號的水桶,打開院門去挑井水,村街上最早傳出來的肯定是他嗒嗒的腳步聲。他先去較遠(yuǎn)的村西溝里的甜水井挑兩擔(dān)甜水,再去近些的村子里的懶水(不夠好喝)井挑五擔(dān)懶水,把大小兩個水缸灌滿才吃早飯。甜水洗菜做飯,懶水喂牲畜和洗衣服。傍晚,他去牲口圈里,把牛圈和豬圈打掃得干干凈凈,再撒一層從田里推回來曬干的細(xì)土,把牲畜也伺候得舒舒服服。夜里,他還要起床,給牲口添加一次草料。endprint
早晚的活兒很有規(guī)律,白天的事情就雜。牛生剛來時(shí),正值小麥拔節(jié),他每天挨塊田里去鋤草。到了麥?zhǔn)眨蛶е咸珡募泻痛謇锕蛠淼亩坦は碌馗铥溩?。短工都是?dāng)日結(jié)算工錢,活兒做多做少就全憑覓漢的帶領(lǐng)。短工都是雙眼瞅著覓漢干活。碰到個活兒稀松的覓漢,短工就可以輕松掙回一天的錢,碰到個活兒好的覓漢,他們就要拼了力氣跟著干活。牛生割起麥子雖不夠熟練,但力氣大,又拼著命地干,在田頭彎下腰割起一垅麥子就往前沖,一直割到田地的另一頭都不曾直起腰來休息下。那些短工活兒倒比牛生熟練,但是他們彎腰割會兒麥子就直起身子休息一下,因此也是很緊張地才能追上牛生的速度。把一垅麥子割完后,牛生就把剛割完的那一捆捆麥子扛到地頭上。牛生的力氣大,一次比別人多扛幾個,腳步還走得飛快,這下那些短工就跟不上他的節(jié)奏了。都是一天的勞動量,如果比覓漢做得活少太多,自己都覺得說不過去,就只能拼著力氣追趕著牛生。
一天下來,被老太雇來干活的短工都對牛生刮目相看了。村里那些人知道牛生在老太太家當(dāng)長工,覺得一個小孩子莊稼地里的活肯定還差得遠(yuǎn),本想到來太太家做個短工,跟著牛生干活可以輕松很多,結(jié)果想討便宜卻吃了大虧,比去別人家干活還累。
麥?zhǔn)胀瓿珊?,牛生這個覓漢能干活就在附近傳開了。
收完秋,牛生白天有時(shí)去野外的荒地里放牛,順便砍回?fù)?dān)柴禾;有時(shí)幫著少夫人和小姐推磨、推碾,磨面粉和玉米糊糊;偶爾還會套上牲口送老太太和少夫人走趟親戚,或者拉著她們?nèi)ヌ顺抢镔I東西;收割回家的高梁秸、谷秸、豆秸曬干后,他就裝到車上,拉到城里賣掉,再買些木炭回來,以備嚴(yán)寒的冬日里老太太家烤火用。
牛生讓老太太一家人越來越滿意,也越來越喜歡。
從小長得比同齡孩子高大很多的牛生膽子卻非常小。他長到十六歲了,還從未敢一個人睡在屋里。那天聽老太太說要他夜里睡在門房幫著守夜,他心里已經(jīng)拒絕來老太太家扎覓漢了。他跑回家跟母親說:“還是不去了吧?讓我一個人在門房睡覺,我怎么敢!”母親認(rèn)為這么好的機(jī)會不能錯過,堅(jiān)決要讓他來,如果不來今后不給他飯吃。牛生有點(diǎn)哭腔:“我有力氣倒不怕人,就怕鬼,遇到鬼怎么辦?”母親笑了:“誰見過鬼?別說世上沒鬼,就有鬼,人家不是還說‘不做愧心事,不怕鬼叫門嗎?我們家上數(shù)八輩祖宗都沒做星點(diǎn)子虧心事,怕什么鬼?”母親費(fèi)了半夜的口舌,牛生又想了想自己吃不飽的肚子,才最終同意。
送牛生來的那天早上,母親還單獨(dú)囑咐:“牛生啊,你可千萬不要讓東家的人知道你膽子小,不然人家覺得你不能看家護(hù)院,便會辭掉你,那樣你又要經(jīng)常餓肚子了!”牛生狠了狠心,終于用力點(diǎn)了下頭。
剛來的第一晚,牛生先關(guān)鎖好院子的大門,再把門房的門關(guān)得牢牢實(shí)實(shí),一個人害怕地呆在屋子里。等到二更天,他才提心吊膽地打開房門,撐上馬燈去牲口圈添草料。添完草料,他趕緊跑回屋里,躺在床上,把頭蒙在被子里卻不敢睡,豎起耳朵聽外邊的動靜,有點(diǎn)動靜心就怦怦跳,覺得好像外邊有鬼來抓他。他人高,被子不夠長,只能把那雙可憐的腳丫子舍棄在被子外。直到人困得不行了,稀里糊涂也就睡過去了。
早上醒來,天已經(jīng)大亮,老太太和家里人早都起床了。牛生有點(diǎn)不好意思。老太太以為他剛來,不太習(xí)慣,這么大的孩子又是能睡覺的年紀(jì),也沒怪他。
連續(xù)幾天,牛生看到夜里一直沒有鬼出現(xiàn),再想想母親說的話,慢慢地晚上睡覺和起夜去牲口圈里添草料,也就不那么害怕了。
冬天的時(shí)候,村里來了個說書的瞎子。牛生從小最愛聽故事,把活兒都收拾停當(dāng),便跟著老太太一家去村中的祠堂里聽書。說書的瞎子講的是《聊齋》中的故事《畫皮》,講的時(shí)候他能變幻出妖、道及各個人物在各種場景下發(fā)出的聲音,把現(xiàn)場演繹得像真事一樣,直把牛生聽得心驚肉跳。夜里睡在耳房中的牛生想起“那鬼邊說邊把拂塵毀了,闖到床邊,用一根厲指剝開王生的肚子,抓起心臟就走……”便渾身發(fā)抖,肚子里的一泡尿在漫長的冬夜里再也憋不住,又怕遇到鬼不敢起床,直接撒在了床上了。
在床上聽到雞叫頭遍,牛生才放下心來。他聽人們說過:只要公雞一打鳴,什么鬼都會被嚇跑!
這事沒有其他人知道,牛生依然害羞了好幾天。特別是碰到小姐,他更是有點(diǎn)抬不起頭來。母親曾告訴他,給人扎覓漢白天要把活干好,晚上要替人家守好家護(hù)好院。想到這些,他就偷偷罵自己,膽子這么小怎么能保護(hù)小姐?他覺得自己應(yīng)該保護(hù)好小姐。小姐長得那么好看,人也像老太太一樣和善,不但沒一點(diǎn)小姐脾氣,對他還非常好。小姐每天除了跟母親和嫂子學(xué)針線活,就是讀書和寫字。沒事的時(shí)候,就躲在一旁偷偷看著滿身力氣的牛生干活。
牛生知道小姐看他干活,干起活來力氣就更大了。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歡小姐,應(yīng)該是喜歡,可他從不敢正臉看小姐一眼。母親不止一次叮囑:“掌柜家里全是女眷和孩子,可要管好自己行為,咱做下人的可千萬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庇志妫骸叭绻屛衣牭近c(diǎn)什么事,就把你的頭用糞鉤子敲爛!”牛生對母親的話從來不敢有半點(diǎn)違抗。
牛生十九歲那年,家里和坡里的活都練成了一把好手,除了收種莊稼時(shí)有些經(jīng)驗(yàn)還不夠足外,干起哪樣活兒也不比那些最好的莊稼把式差。
春節(jié)前兩天,是少東家從省城趕回來過年的日子,也照例是老太太給牛生結(jié)好工錢,讓他回家過年的日子。
這天,吃完午飯,老太太從柜子里拿出一堆銀元,當(dāng)著牛生的面在桌子上數(shù)出六十塊,遞給牛生說:“這是你今年的工錢,拿回家讓你娘添置點(diǎn)東西!”牛生嚇慌了,不知道要出什么大事,站在那里沒敢接錢。他知道,按照講好的規(guī)矩,他今年的工錢只有三十元。
老太太見牛生不接,還是慢悠悠地說:“你干的活應(yīng)得這么多,我老太太雖老,但心明眼亮,給少了就欠了你的錢,虧了我的心??!”老太太還說明年把工錢漲到六十五元。
牛生拿著錢,興奮地跑回家交給母親。母親和父親都樂得合不攏嘴。母親拿著錢一時(shí)不知藏在什么地方,她從未見過這么多錢。她先是放到柜子里,一會兒覺得不放心,又拿出來放到床底下的一只破棉鞋里。如果去趟街上,回家后,她第一件事就把鞋子拿出來,看看錢還在不在。endprint
春節(jié)后,牛生娘用這些錢給女兒置辦了些嫁妝。剛進(jìn)二月,一掛響亮的鞭炮炸紅了我家的老院子,牛生的姐姐坐到了我五爺爺?shù)拇差^。看著姐姐坐上花轎,牛生的眼前又出現(xiàn)小姐偷看自己干活時(shí)的那種神情。
隔年的一個春日,晚飯前老太太照例去自己房間的神像前燒香念佛。小姐去母親屋里叫老太太吃飯時(shí),發(fā)現(xiàn)母親雙手合十坐在那里一動不動,嘴里也沒有發(fā)出聲音。小姐有點(diǎn)奇怪,走過去叫了聲“娘!”老太太一點(diǎn)反應(yīng)都沒有。小姐用手拽了下老太太肩部的衣服,老太太整個人就朝她這邊栽過來。小姐慌忙用雙手加身體扶住老太太,拿手試了下老太太的鼻孔,人已沒了呼吸。
小姐驚叫一聲,把母親一放,趕緊跑出屋子,喊來嫂子和牛生。
小姐和少夫人都看過些書,知道修行人的一些事情,便認(rèn)定母親是坐化了。老太太的棺木早已備好多年,就放在雜物房里。少夫人讓牛生把棺材搬到屋中進(jìn)門口正對著的地方,將老太太裝殮進(jìn)去,只是暫時(shí)敞著棺蓋。
家里全是女眷和孩子,從來都是老太太管家主事,她自己突然走了,家里人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件事。天色已晚,少婦人和小姐就坐在一起商量:先關(guān)門鎖戶不透露信息,明天一早再向四鄰和親戚朋友報(bào)喪,同時(shí)給省城的少東家發(fā)報(bào),告訴他趕緊回來,處理母親的喪事。
這天夜里,牛生沒有去耳房睡覺,他陪著小姐和少夫人在正屋里給老太太守靈。
燭光之下,少夫人、小姐和牛生一起圍攏坐在棺木旁。少夫人和小姐沒有往日甜甜的笑容,一臉悲傷地呆望著棺木中的老太太,過會兒抽泣一陣。抽泣聲不大,卻足以讓牛生聽得心酸眼濕。想起老太太平時(shí)對自己的好,看看下午還好好的人現(xiàn)在卻躺在棺木中,再看看悲傷附身的柔軟少夫人和小姐,牛生的淚水就一顆顆外往跑,跌落在衣服和地面上。
夜深了,少夫人要回屋陪孩子睡覺,小姐一人留在這里也不方便,也回自己房里去了。少夫人和小姐離開時(shí),少夫人面帶悲切地說:“煩勞牛生幫我們照看好母親!”牛生趕忙應(yīng)承:“一定的!一定的!”借著燈光,牛生偷眼看了下小姐,他發(fā)現(xiàn)小姐正望著自己,眼神里充滿了拜托、感激之情,他又補(bǔ)充說:“這是我應(yīng)該的做,少婦人和小姐不用客氣?!?/p>
牛生長這么大,是第一次見到死人。本來他非常緊張膽怯,看到小姐和少夫人沒有懼色,也就不覺得那么害怕了。現(xiàn)在屋里只剩下他一個人,天已經(jīng)進(jìn)入深夜,到處寂靜,他環(huán)視了一下屋子,如果鬧起鬼來,沒有誰可以依賴,他忽然害怕起來。他把目光投向躺在棺材中的老太太,老人家雖然面色安詳,卻讓他的心怦怦跳著,渾身上下有股涼意。
小姐和少夫人走時(shí),牛生故意沒關(guān)房門,以備遇到危險(xiǎn)時(shí)可以迅速跑到院子里。正值月中,院子里盛滿了明亮的月光,從門口望出去,只有屋角、院墻遮擋的地方被切割成暗影,其他地方放置的農(nóng)具、水桶、柴堆都清晰可數(shù)。屋里點(diǎn)了三個燭臺,撤到旁邊的八仙桌上擺了一個,棺木前后的凳子上各擺了一個。通明的燈火照耀著棺木中老太太慈善安靜的臉龐。牛棚上一只叫春的母貓猛然發(fā)出凄厲的求偶聲,嚇得牛生一哆嗦。
牛生想去院子里把貓趕走,又怕有老鼠或者其他貓鉆進(jìn)屋子。他聽老人說,人死了沒入土前要看守好,不要讓老鼠、貓、狗跑到尸體邊,如果這些帶毛的小東西離得尸體太近,鬼魂會借助其身體上的陽氣讓死尸手指迅速長出三寸長,然后騰一下站起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詐尸鬼”。詐尸鬼是想抓個活人給自己抵命,人只要被詐尸鬼抓住就會被活活掐死。
關(guān)于詐尸鬼的事牛生聽得多。村里最能講故事的老頭說:三十里外的郭家橋死了個女人,有人晚上守靈,剛打了個盹,睜眼一看,那女人的指甲已長出三寸,披頭散發(fā)的尸體動了下;這人說你還想坐起來?尸體借他的話馬上坐起來了;他又說你還能站起來?尸體騰地站起來了;他嚇得趕緊跑。他在前面跑,詐尸鬼在后邊追,他知道詐尸鬼不會拐彎,快被追上時(shí),就跑到一個大樹前一繞,詐尸鬼就死死抱住了那棵樹。鬼把樹當(dāng)成人了。天亮了,鬼還在那里抱著樹,村里幾個膽大的人,就點(diǎn)上火把鬼和樹一起燒死了……前兩年,我去郭家橋,還看到那棵被燒得只剩半邊的黑烏烏的死樹了。
牛生越想越害怕,兩眼使勁盯著棺木里的老太太,看她的頭發(fā)和指甲發(fā)生變化沒有。如果有變化,趁她沒爬起來就趕緊跑,牛生想。一只貓悄悄溜進(jìn)來,往一個放燭臺的凳子上一跳,把上面的燭臺蹬翻,跌落地上把火撲滅了。牛生嚇得從板凳上“噌”的站起來。他看清是貓搞的事,平靜了下心跳,就想蹲下身子去拾起燭臺,卻猛地看到棺木里的老太太動了一下,接著慢慢地要想坐起來的樣子。
牛生來不及想,一步跨到院子里。他聽到身后老太太喊了他一聲,認(rèn)定老太太是要追他,更害怕了。他記起詐尸鬼不會拐彎,便扭頭往院子?xùn)|邊跑,跑到那堵近丈高的院墻,牛生想也沒想,用盡力氣一躍,人就落在鄰居院里。他不敢停下腳步,繼續(xù)往東跑,接連又跳過兩堵八尺有余的墻,然后一路狂奔跑出村子。一路上他聽到身后追趕他的腳步聲離自己很近,他不敢回頭,只是拼命跑,最后跑進(jìn)自己村子,又縱身跳進(jìn)自家院里,一下鉆進(jìn)屋里,躺倒在床上。
父母聽到院子里“撲通”一聲跳進(jìn)個人來,剛起身要去院子里瞅瞅,就看到牛生闖進(jìn)屋子,躺倒在屋角的另一張床上。母親驚問:“牛生,你這是咋了?”牛生一句話不說。母親趕緊跑到他的床邊,摸了摸牛生的身上,全身滿是汗水,整個衣服都濕透了。
牛生躺在床上兩天后才能說話。母親聽牛生說了事情的經(jīng)過后,說:“哎呀——你這個孩子,算是把吃奶的勁都給使出來!”三天后,牛生聽母親說,老太太捎話來讓他趕緊回去干活,他身上才攢夠了從床上爬起來的力氣,而且膽子也變得大起來。
那夜之后,牛生的力氣倒是不小,但飯量卻跟常人相差不大了。沒有人清楚他為什么跳墻越院,但整個沈家莊的人卻都知道:在財(cái)主家扎覓漢的牛生不但力氣大,還會飛!會飛的牛生就這樣傳開了。
土改后,財(cái)主家的地分了。少夫人和小孩子早在一年前被少東家接走了,從此沒了音訊,家中就只留下老太太和小姐兩個人。牛生也回到村里,幫父母耕種分得的幾畝土地。endprint
這天,牛生和父母在地里干活,有人從路邊經(jīng)過跟他們打招呼:“聽說今天沈家莊的人去牛生扎覓漢的那個財(cái)主家‘挖浮財(cái)……”牛家莊的財(cái)主前幾天已經(jīng)被“挖浮財(cái)”了,全村人都知道財(cái)主被人們當(dāng)場打死了,兩個女兒也被搶走了。
牛生不放心老太太和小姐,問道:“娘,這該如果是好?那些人如果打死老太太或者搶走小姐咋辦呢?”娘說你去看看吧,東西拿了沒事,別讓他們禍害人。如果分人你就都把她們搶來咱家。
牛生趕到沈家莊時(shí),很多人都已經(jīng)聚在老太太家。牛生看到院子里的東西已經(jīng)光了,知道都被分完了。
“房子也要分掉!”說這話的人牛生認(rèn)識,是大煙鬼兄弟倆。他們曾經(jīng)是沈家莊最富裕的人家,有好幾餉田。只是他們父親死后,兄弟兩個除抽大煙就是到城里妓院找女人,兩三年就把家敗光了。前幾年,他倆經(jīng)常來老太太家討飯吃。來了就跪在門口夸老太太是善人,說自己幾天沒吃飯……老太太就讓牛生給他們拿些煎餅和饅頭。
“對!分掉!”有人跟著喊。農(nóng)會管事的人看了看大家,指著老太太和小姐說:“那也要先給她們找個地方落腳才能分!”大煙鬼哥哥說:“那個牛棚不錯,把地主老太太母女趕到牛棚里??!”農(nóng)會的人看到牛棚前的頂梁柱快斷了,便安排兩個木匠給重新?lián)Q根柱子,別坍塌了弄出人命。
兩個木匠很快鋸好新的木柱。農(nóng)會干部又安排兩個人出去找?guī)赘鶛_條木,先把棚梁支撐住,以便把舊柱子抽掉換上新柱了。“不用那么麻煩啦,我用肩膀扛著牛棚梁你們換就行了!”牛生看到有人要出去找木頭,便大聲說。
牛生在院角拾起條矮板凳,拿到棚梁下。他個子高,踩在板凳上,肩膀正好頂在棚梁上。他使勁運(yùn)了口氣,硬是用肩膀把牛棚頂扛起來了。沈家莊的人都認(rèn)識牛生,知道他力氣大,但沒想到這么大,全驚呆了。在場的人全伸長了脖子,兩個木匠瞪著雙大眼看著牛生,竟忘了自己該干的活。
牛生扛著棚梁看木匠不動,提醒說:“趕緊換呀!”兩人才七手八腳去換梁柱。牛生一張口,感覺身體里的力氣就小了,接著腰部有點(diǎn)鉆心的疼痛,差一點(diǎn)支持不住。他趕緊重新憋了口氣,硬撐著等兩個木匠把梁柱換好。
該分的東西全被分完了。牛生看到大煙鬼兄弟用不懷好意的眼睛瞅小姐。兩個嘀咕了一下,臉上露出陰笑。其中一個說:“報(bào)告會長,我們兩個是‘挖浮財(cái)?shù)姆e極分子,現(xiàn)在大家都分了東西,只有我們沒有分。我們家最窮,請求把這個地主女兒分給我們當(dāng)老婆!”滿院子的人沒有一個人作聲,農(nóng)會的干部愣了一下,一時(shí)不知如何回答。
牛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大喊一聲:“我在財(cái)主家扎覓漢好幾年,這個女人更應(yīng)該分給我!今天我看誰敢跟我搶?誰跟我搶,我就跟他拼了!”他沒等農(nóng)會的人說話,大步走到早就嚇呆了的小姐身邊,彎腰下蹲,肩膀頂住小姐的肚子處,雙手?jǐn)r腰抱住小姐往自己肩上一送,緊接著直起身子,小姐已經(jīng)被他扛在肩上。他又用騰出來的右手,拎起老太太,然后飛快地走出院子。
大煙鬼兩兄弟只是口里喊:“攔住他!”人卻不敢動。沈家莊的人都知道牛生力大。又會飛,也沒有人敢攔。農(nóng)會的干部看著大煙鬼兄弟說:“這個覓漢說的是個理!”
肩上的小姐一點(diǎn)也沒掙扎,老實(shí)地趴在牛生的肩上。老太也聽話地呆在牛生的手中。牛生怕有人追趕,腳下走得飛快,比當(dāng)年他深夜跳墻奔跑時(shí)慢不了多少。
快到牛家村的村口,牛生才長喘了口氣。他覺得自己這樣有些大逆不道,但是又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按娘的吩咐,先把人搶回來再說。
到了家,母子兩人趕緊給老太太和小姐道歉。晚上,牛生母親跟老太太商量,先給小姐找個好人家嫁了,至于老太太就住在他們家算了。
老太太說:“你們就是好人家!”
牛生娘說:“可不敢這么想,我們家怎么配??!”
牛生低著頭說:“扎覓漢的怎能娶小姐?”
老太太說:“都什么時(shí)候了,如果你們不愿把我娘倆往火炕里推今晚就圓房!”
多年后,牛生已是子孫滿堂。我小的時(shí)候,他還經(jīng)常去五爺爺家串幾次親戚。由于年輕時(shí)腰受了傷,他的身體有些彎,不過很健壯,人也是慈眉善目的。每次來都挎?zhèn)€柳條筐子,過年時(shí)放兩三斤點(diǎn)心,平時(shí)放二斤油條或幾斤水果,碰到我們這幫本家的小孩子,他或每人給個杏子,或者抽幾根油條扯斷每人給半根。他說起話來笑呵呵的,跟別人說話時(shí)很少反對,聽著聽著左腳就輕輕跺下地,嘴里說聲“中!”表示認(rèn)可。
父輩們當(dāng)面都喊他舅,背后提起他時(shí)都會說“飛會的舅”。我們小孩子見了都是直接喊“會飛的舅姥爺”。他聽了“呵呵”地笑。“這群孩兒巴妖,真夠喜人的!”他說。
我們大著膽子問:“飛會的舅姥爺,你真會飛?”他用左腳跺下地說:“中!”我們很希望看他飛一個,指著街上種了幾畦菜的那個小菜園的籬笆墻說:“你飛過去吧!”那籬笆墻用玉米秸綁成的,接近他的胸部。他把左腳跺下地又說:“中!”卻沒有跳,邁著步子走開了。
望著他的背影,我們也學(xué)他的樣子,一個人說完了一句話,另一個人把腳跺下地說:“中!”然后幾個人就放肆地笑。
責(zé)任編輯 朱亞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