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貴勇+胥任平
摘 要:為保護龍牙百合生產(chǎn),萬載縣植保站與百合辦合作進行了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shù)研究,為萬載龍牙百合大規(guī)模栽培提供技術(shù)依托。該文介紹了龍牙百合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特點,提出了綜合防治技術(shù)。
關(guān)鍵詞:龍牙百合;病蟲害;發(fā)生特點;綜合防治
中圖分類號 S436 文獻標(biāo)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6-65-02
龍牙百合,屬百合科百合屬,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片似龍牙,故稱之為“龍牙百合”。鱗莖大,色澤白、味道清,營養(yǎng)豐富,是集食品、藥品于一身的綠色保健食品。適宜種植在氣候溫和、雨水均調(diào)、肥沃的沙質(zhì)土壤,尤其是萬載縣白水鄉(xiāng)黑沙土壤得天獨厚,種植的百合個大心實,色澤如玉。龍牙百合是萬載縣的名產(chǎn),在萬載有超過500a的栽培和加工歷史,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病蟲害的危害更加明顯。
龍牙百合生育期內(nèi)主要病害有病毒病、葉枯病、立枯病、腐敗病等,主要害蟲有蚜蟲、螞蟻、紅蜘蛛、小地老虎、螻蛄、蠐螬等。百合病蟲害的防治,應(yīng)堅持“以防為主,治為輔”的方針,實行綜合防治,堅持合理輪作(前茬作物不能是甘薯、馬鈴薯、煙草、蔥等),健身栽培(挑選健壯種球、科學(xué)儲種、播前種球消毒處理等),提高自身的抗病耐蟲性,減少菌(蟲)源和傳播。
1 主要病害
1.1 病毒病 該病自早春起一直到收獲期都可能會發(fā)生。
1.1.1 癥狀 全株均可能發(fā)病,發(fā)病時一般葉片縮小歪斜,葉面出現(xiàn)大小不規(guī)則的圓形斑紋,病株明顯矮小,葉片密生,花畸形,色退淡,被害嚴(yán)重的鱗莖變矮小。
1.1.2 病原 為病毒感染所致,油菜蚜蟲媒介。本病原在百合鱗莖上越冬,在土壤中不能越冬。
1.2 葉枯病 又稱灰霉病,在4~5月開始發(fā)生,雨季迅速蔓延,發(fā)病嚴(yán)重時造成莖葉枯死,花蕾腐爛,影響鱗莖產(chǎn)量。
1.2.1 癥狀 葉、莖及花都能感染該病,病癥依發(fā)生的時期與部位而有顯著不同。發(fā)生于幼株時,莖葉萎縮成矮狀;成株發(fā)病時,多在葉部形成斑點;老株發(fā)病時則侵害芽及花,引起芽腐及花腐。但最普遍的是葉上的病癥,初在葉面上形成黃褐色至紅褐色的圓形或橢圓形斑塊,大小不一,長2~10mm,某些斑塊的中央為淺灰色,邊緣呈淡紫色。天氣極度潮濕時,病斑上生灰霉層,干燥時病斑變薄而脆,半透明狀,淺灰色,嚴(yán)重受侵染的葉片引起葉枯;花上病癥為不規(guī)則形、褐色,發(fā)病部分表面密生灰色霉層。
1.2.2 病菌 該病菌形成分生孢子,偶爾產(chǎn)生菌核。在16℃左右最易傳染,20℃左右最易繁殖。此病菌以菌核及孢子在被害部越冬,來年由此發(fā)生傳染。
1.3 立枯病 該病自雨季至夏季均可發(fā)生。
1.3.1 癥狀 莖、葉、鱗莖均能發(fā)病,發(fā)病后病株并不萎縮。鱗莖受害后,其根端變淡褐色、腐爛,鱗片呈淡褐色腐敗消失,只留纖維,容易剝離;莖上受害,多在莖的地基部開始,莖變暗褐色干枯;葉片受害,從下部葉開始變黃,然后整株枯黃以致死亡。
1.3.2 病菌 桿狀細(xì)菌,兩端鈍圓,有6~8根周生鞭毛。本病菌發(fā)育最適溫度為32~34℃,致死溫度為50℃。在土壤及種莖上越冬,來年侵入鱗莖、莖及葉。
1.4 腐敗病 又稱軟腐病,本病發(fā)生于起種后的貯藏期間,高溫、高濕和通風(fēng)不良為主要的發(fā)病原因。
1.4.1 癥狀 該病在鱗莖上發(fā)生,發(fā)病時鱗莖表面變暗,褐色,呈水漬狀,后病部逐漸轉(zhuǎn)化腐爛,并伴有臭味。病部表面生白色綿毛狀霉層,并在白色霉層上產(chǎn)生暗褐色粉末狀物。
1.4.2 病菌 該病菌形成孢囊孢子及接合孢子。病菌在土中或空氣中營腐生生活,與土塊一起附著于鱗莖上,自傷口侵入引起發(fā)病。
2 主要蟲害
2.1 地上害蟲 主要有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白粉虱等,危害百合葉片,刺吸汁液,傳播病毒病,導(dǎo)致植株生長受阻,影響開花。
2.2 地下害蟲 主要有螞蟻、蠐螬、螻蛄、蟋蟀、小地老虎等,咬食地下根系,使百合植株倒伏、死亡。
3 綜合防治技術(shù)
3.1 農(nóng)業(yè)防治
3.1.1 種植地選擇 龍牙百合易發(fā)立枯病,忌連作,種植地以選擇土壤肥沃、深厚,前茬沒有種植辣椒、茄子等作物的砂質(zhì)壤土為宜,按照水的流向和地勢的高低從低處種起,逐年由下而上。
3.1.2 種球處理 龍牙百合繁殖主要以鱗莖進行分蔸,栽培前進行種球處理是預(yù)防百合病蟲害的關(guān)鍵措施。無論是百合采收期,還是百合播種期采挖的種球,都要進行藥劑滅菌處理。其方法是:用70%甲基硫菌靈500倍液浸種5min,或用1∶200倍液的福爾馬林浸種莖20~30min,取出晾干。
3.1.3 土壤處理 土壤翻耕時單位面積撒施生石灰50~75kg,或栽植時條施40~50kg生石灰,以防止螞蟻、蚯蚓等危害,并有一定的滅菌作用。
3.1.4 實行輪作 前作以瓜豆類、禾谷類為好,忌與蔥、蒜輪作,有條件的地方可實行水旱輪作,深溝高畦。
3.1.5 中耕除草 中耕能疏松土壤,防止板結(jié),提高地溫,消滅雜草,減少病蟲發(fā)生,增加土壤通透性,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加速養(yǎng)分分解。苗期中耕深度以3~6cm為宜。此外,龍牙百合出苗前,可結(jié)合噴施旱地專用除草劑殺滅雜草。
3.1.6 加強田間管理 百合播種后,在畦面上鋪蓋一層稻草,可保墑防草;避免密植,勿過量施用氮素肥料,與磷、鉀肥并用被害植株及早拔除燒毀,做到發(fā)現(xiàn)一株拔除一株,帶出田外集中處理。并清除田間殘株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漚肥。
3.2 物理防治
3.2.1 燈光誘殺 3~7月百合生長季節(jié),每1~2hm2地塊安裝頻振式殺蟲燈1盞,誘殺害蟲。
3.2.2 插黃板 每667m2插黃板20塊,15~20d換1次,誘殺蚜蟲。
3.2.3 使用防蟲網(wǎng) 防蟲網(wǎng)不但可以防蟲,還可以防暴雨、強風(fēng)及冰雹,同時適度遮光,能有效改善龍牙百合生長條件。
3.3 生物防治 (1)用TD生物菌肥防病蟲:栽種時用火土灰拌TD生物菌肥點施座蔸或蓋種;出苗后用TD生物菌肥淋蔸,可防治立枯病、基腐病和地下害蟲。(2)新鮮韭菜汁防蟲:取新鮮韭菜1kg,搗爛后加水0.2~0.3kg浸泡,1kg原液加水6~8kg噴霧,可防治紅蜘蛛、蚜蟲等。(3)用茶枯餅或桐枯餅防蟲:將茶枯餅或桐枯餅少量放到種球根部,茶枯餅或桐枯餅遇水與土壤分解,一方面可以殺滅地下害蟲,另一方面也可以釋放養(yǎng)料、培肥地力,為龍牙百合生長提供養(yǎng)分。
3.4 化學(xué)防治 (1)防治病毒?。河?∶100波爾多液,另加20%甲氰菊酯1 000~15 000倍液噴霧。(2)防治灰霉病:用1∶100波爾多液,或70%甲基硫菌靈1 000倍液噴霧。(3)防治立枯病:用1∶100波爾多液,或72.2%霜霉威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1 000倍液噴霧。(4)防治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白粉虱等危害百合葉片的地上害蟲:每30d葉面噴灑1次蚜虱凈1 000倍液,或用25%三唑磷500倍液,或10%吡蟲啉600倍液噴霧。在苗高10cm時,單位面積用茶枯餅10kg撒施。(5)防治螞蟻、蠐螬、螻蛄、蟋蟀、小地老虎等危害百合的地下害蟲:每30d在根部淋灑1次40%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或用草木灰浸出液25~30倍液進行防治,每次每株淋藥液1~2kg。
(責(zé)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