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顧黃初教授說:“教語文當然要教文章,文章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文學,因此,當然也要教文學。只是教文章,主要不是教文章學知識。教文學也主要不是教文學常識。歸根結底,還是要分析研究語言運用的范例,借以提高學生運用語言來理解和表達的能力。”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不管是文本研習還是問題探討,甚至以活動體驗為主的學習方式,都必須以閱讀為基礎,都必須在研讀文本的基礎上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而語言是文本的細胞,是文本的基本生命。語文教學就是語言的習得與文化的傳承。文化是核心,語文教學一旦失去文化,所剩的只是知識的移位,技能的訓練和應試的準備。文化通過語言展現(xiàn),通過語言綻放光彩。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關注文本語言,品味語言的美,從而充分體現(xiàn)語文課堂的語文味。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一、熟悉文本語言,充分預設把握
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教師在備課時,不僅僅備課文目標、思想情感行文思路,更要對所有這一切的呈現(xiàn)形式——語言有充分的預備?!罢Z文教學的范文,大多是人類文化的精神凝聚,其中蘊含著豐厚而博大的文化內涵,有著豐富的精神世界?!苯滩闹械拿科牢亩紦碛忻赖恼Z言,或清新雋永,或樸實典雅,或濃墨重彩……透過語言才能挖掘到作品更深層次的人文精神,文化底蘊。教師對語言的充分的預設把握應關注到以下幾點:
1.知人論語言 例如備《江南的冬景》一課,教師關注了教材本身這一獨立的單篇篇目,顯然是遠遠不夠的。畫家劉海粟曾說過:“青年畫家不精讀郁達夫的游記,畫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錢塘、富陽、新安,也讀不通達夫的妙文。”這是對郁達夫寫景散文的高度評價。的確,充滿詩情畫意,這就是郁達夫寫景散文的特點,郁達夫的散文風格即清新雋永,明麗而真摯,富有神韻;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筆隨意轉,舒卷自如。教師了解作者的語言風格,自然對文本的品讀就更到位。教學李白詩歌,教師自然對李白形象熟稔于心,不然教學只是根據(jù)教參的生搬硬套而已,只會對李白詩歌進行表層的“肢解型”鑒賞。晚唐詩人皮日休曾這樣評價李白詩歌:“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讀之則神馳八極,測之則心懷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間語者,有李太白。”確實,李白語言象星落天外,驚天動地。透過李白詩歌出神入化,石破天驚的語言,我們更看到了詩人天馬行空,隨心所欲的張揚在他生命里的自由精神。
2.依文識語言 這里所說的是,我們手中的教材,涉及的課文文體多樣,必須依循文章的文體把握該文的語言。議論文語言的嚴密邏輯,說明文語言的明白科學,散文語言的清淡、厚重、瑰麗等多樣風格。以曹禺的《雷雨》為例,教師必須把握戲劇語言的特點,才能在課堂上引領學生去欣賞作品。戲劇是一種十分嚴格的需要讓人物自己現(xiàn)身說法的藝術。在這里,一切都必須逼肖生活,必須讓劇中人生活在他們自己的生活中,說他們自己的話,根據(jù)他們的階級、職業(yè)、經歷、處境、習慣、愛好等說出自己非說不可的話。做到老舍強調的“話到人到”的戲劇語言的原則,“張三的話不能移植到李四的口中來,他們各有個性,他們的話也各具特點”(老舍《出口成章·話劇的語言》)。曹禺十分擅長運用鮮明個性化的戲劇語言,向我們展現(xiàn)個性化的人物。要把握作品中人物的個性,必須從把握人物個性化語言出發(fā)。周樸園骨子里是個封建買辦“雙料”資本家,他一直認為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法寶就是金錢?!昂?!痛痛快快的!你現(xiàn)在要多少錢吧!”在他看來,世上的一切都是以金錢為轉移的,金錢可以買到一切,金錢可以成為遮丑布,金錢可以換來良心的安寧,金錢可以彌補罪過。簡單的一句臺詞,深深地烙上了人物個性的烙印。
3.有個性地解讀語言 誠然,我們教學所用的文章語言極其規(guī)范,但正因為其規(guī)范,才經得起百般推敲與揣摩。一千個教師眼里也有一千種對文本的理解。教師以自己的文化底蘊,以自己的精神素養(yǎng)積極對文本語言進行揣摩品味了,有了自己的獨到見解才能賦文章以活力,文章才能常讀常新。抓住語言來探究內容是語文的根本特點,如教學《鴻門宴》,為了分析認識劉邦這一人物形象,我們可以試圖從言語形式切入內容。從別的學科眼光去認識劉邦,可以不必計較他如何說,只需直接“提取”內容即可,而語文學科必須順著“言”、“文”,去認識把握其“道”、“情”。例如對張良,劉邦是先稱“君”,后稱“公”,這個變化絕非偶然,情勢處境的差異,迫使他對張良確立更為親近的交往距離,以博取張良的忠心與效命,這充分表現(xiàn)出劉邦工于計謀的性格本質。對于他個性的這一特點,政治的認識、歷史的認識可以撇開課文言語,甚至可以無視言語,但語文的認識無論如何不能對“怎么說”忽略不計,應該而且必須順言語之“藤”去摸內容之“瓜”。
二、關注文本語言,反復琢磨品味
要讓語文課真正成為語文課,研究語言、品味語言是關鍵:形象的塑造需要語言,意境的構成依仗語言,作品的深意離不開語言。要學會從字里行間發(fā)現(xiàn)遣詞造句的匠心,要努力在文字背后挖掘出興味盎然的意趣,進而感受語文的魅力。
1.引導學生關注語言,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主動品味語言的習慣
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里有這樣一句話:“想這樣的臺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贝蠖鄶?shù)學生會質疑:黑白片的味道是如何的?教師對于學生的這種質疑,第一反應往往就從主觀上去臆測,根據(jù)自己的經驗判斷,從而給學生答案,黑白片的味道?黑白片應該是懷舊的,是傷感的、憂郁的,再聯(lián)系全文情感,得出判斷——黑白片的味道應該是凄涼的味道。也許就問題的答案來說,沒有什么錯誤。但一個對文字敏感的語文老師應該發(fā)現(xiàn),答案很明白地呈現(xiàn)在句子里,“凄凄切切”一詞,不正告訴我們這就是黑白片的味道嗎?所以去把握文句本身,關注它的語言,更能容易的理解文句的意蘊,又何必去舍近求遠呢?我們都知道魯迅善于“畫眼睛”,《祝?!分邢榱稚绊樦邸边@一描畫非常典型,教師也往往會點到這一筆,問學生,“順著眼”這一外貌特征刻畫了祥林嫂怎樣的性格,學生往往會憑主觀想象去猜測:“順著眼”是膽小的表現(xiàn),“順著眼”說明她“逆來順受”,“順著眼”說明她善良……答案豐富多彩,然而學生恰恰忘記了從課文里找詞語,課文有明顯在詞語存在——“安分”、“老實”。endprint
2.善于觸類旁通,挖掘語言豐富的內在美
凡是出色的文藝作品,語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貼合的符號。作者的努力既是從旨趣到符號,讀者的努力自然是從符號到旨趣。讀者若不能夠透徹地了解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那就只看見徒有跡象的死板板的符號,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所以,文藝鑒賞還得從透徹地了解語言文字入手。《荷塘月色》一課中,關于“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边@一句,我們大多數(shù)教師會告訴學生這里用了通感的修辭,所謂通感,就是聽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覺互相溝通,互相轉化。這樣的直接訴之結果,沒有對語言本身進行品味,學生只學到了一種語言知識,一種修辭,對語言本身毫無感覺。在這里,教師可以適當提問題,引導學生去關注語句,比如可以問:“作者明明在寫荷花的香味,怎么突然寫到歌聲上去了?作者究竟有沒有聽到歌聲呢?”這樣一問,學生會去讀這一句話,去思考。學生會發(fā)現(xiàn)作者沒有聽到歌聲,因為這句話里用了“仿佛”一詞,這是一個比喻句。學生的這一發(fā)現(xiàn)說明學生已經開始關注文句內的語言了,去揣摩了,這是一個進步。教師繼續(xù)設疑:“是比喻,那么就是說,作者用歌聲來比喻荷香,荷香與歌聲有什么可比的共同點呢?”學生帶著問題再次走進句子,再次去品讀語言,發(fā)現(xiàn)“荷香與歌聲都是斷斷續(xù)續(xù)、若有若無的?!薄半鼥V朧的?!比粢谖木渲姓以~語,那就是“縷縷”、“渺?!?。荷香和歌聲都是‘縷縷的、‘渺茫的。這是比喻,這是一種特殊的比喻,錢鐘書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至此,學生在緊緊圍繞文句品讀語言的過程中,了解了“通感”,也體悟到了作者的散文旨趣。當然,在這個基礎上再觸類旁通、類比拓展,那就更妙,宋代詞人秦觀有詞曰‘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夢與花互比,愁與雨互喻,這也是通感。其實,通感并不僅僅在文學作品中才被使用,實際上日常用語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說某位同學的聲音很粗,難道說他的聲音是有直徑的嗎?每一個同學臉上都呈現(xiàn)出甜美的笑容,難道是說同學們臉上都抹了蜜嗎?
同樣《荷塘月色》這篇課文,“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荷葉”這一句,文下注解解釋“田田”形容荷葉很多,連成一片。那為什么朱自清不寫成“彌望的是成片的荷葉“呢?這既明白又淺顯。研究這個問題,發(fā)現(xiàn)這跟中國傳統(tǒng)的語言習慣、語言文化相關,它傳承了中國古典文字的疊韻美。《詩經》里邊就有許多疊韻美的詩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古詩十九首》里有“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朱自清的“田田的荷葉”也許就出于此,作為學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學、語文教育、語言學、文藝學、美學等學科領域都有著很深的造詣和建樹,其中尤以古典文學和語文教育最為突出?!疤锾铩币辉~信手拈來,使得“成片的荷葉”頓時充滿詩情畫意。其他古詩文里的疊音詞也舉不勝舉。疊音詞表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語言文化的美,它豐富而有質感,纏綿而有意蘊。學生自己在寫作實踐中也經常會用到,如寫江水用“滔滔”,寫歲月用“悠悠”,寫春光用“融融”,寫秋風用“瑟瑟”……由此看來,我們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應該從把握文本語言出發(fā),注重語言的品味揣摩,學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鮮活的語言材料,才可能體味和理解語言的精妙,才能得到情感的熏陶,并且逐步形成語感。
在語文教學中,只有關注了“文本”,才能講“人文”;只有關注了“語言”,才能講“語感”。讓我們關注文本,關注文本語言,品味語言之美,讓每一堂語文課都充滿語文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