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喜歡村上春樹的讀者一定熟悉他推進故事的“兩條平行線”,且往往一動一靜,一實一虛,一個“此側世界”,一個“彼側世界”。這種非現(xiàn)實語境的創(chuàng)造,不僅吸引讀者眼球,更加深了主題的嚴肅性。作品中往往真實與想象、現(xiàn)實與虛構、日常與怪異相互交織重疊。
關鍵詞:非現(xiàn)實;隱喻;尋找;回歸
這樣的結構設計和隱喻并非為了渲染作品的虛幻性,而是作者的精心安排,村上春樹曾說:“現(xiàn)實的是非現(xiàn)實的,非現(xiàn)實的同時又是現(xiàn)實的——我想構筑這樣的世界。”[1]事實上,虛幻只是一種表現(xiàn)手法,他真正要表現(xiàn)的東西則很“現(xiàn)實”。這包含兩層含義,一是現(xiàn)實的虛幻,二是非現(xiàn)實的真實,二者之間相互交錯,形成了真真假假、虛實相生的特殊語境。在現(xiàn)實里制造隱喻,是為了加深對現(xiàn)實的解構,還原現(xiàn)實的真相;在非現(xiàn)實中尋求回歸,是讓主人公和讀者得到一份慰藉,找到繼續(xù)生存的希望。在村上春樹作品中,主要有以下三類非現(xiàn)實世界。
一、隱喻
村上春樹借《海邊卡夫卡》中那個半男半女式人物大島說:“世界萬物無一不是隱喻?!盵2]村上春樹正是通過他的文字向我們表明:現(xiàn)實的主題一旦訴諸實際的文字,就會完全失去它原有的揭示意義。村上利用隱喻的魅力,折射“暴力”世界中人性不斷的缺失。這里的“暴力”世界特指日本戰(zhàn)后所處的信仰缺失、政治混亂的動蕩時代,即體制缺乏真正民主、社會逐漸商業(yè)化。
《海邊卡夫卡》中:古希臘悲劇中的“俄狄浦斯情節(jié)”、卡夫卡作品中的悖謬和荒誕;遭戲謔的蘇格蘭威士忌商標、美國快餐業(yè)“肯德基”品牌;情節(jié)也怪誕至極,集體失憶、人與貓交談、天降魚雨和螞蟥雨、生活在凝結時間中的美貌女性、性別是女子卻始終以男子身份生活的圖書館管理員大島、森林里兩個持三八式步槍的日本士兵等。這些看似荒誕的隱喻,卻是村上春樹最有力的武器。他以離奇的想象力,在非現(xiàn)實與現(xiàn)實的強烈對照中勾畫出現(xiàn)實世界的“暴力”本質?!耙蛭矣X得有必要以未經世俗浸染的虛幻性來弄清我們周圍的現(xiàn)實性?!盵3]
當然書中最有隱喻意義的人物是十五歲的少年田村卡夫卡,他試圖逃離父親的詛咒,他決定勇敢地接受命運。田村卡夫卡幼時被母親拋棄,姐姐離他而去,與父親關系冷漠。這是孤獨的隱喻,孤獨起源于父親暴力性的詛咒——殺父,并與親生母親和姐姐交媾。但少年田村卡夫卡進行了反抗,它與那個失憶的中田老人一起結束了“暴力”預言的詛咒。當佐伯喪失求生意志準備自殺時,大島說:“側耳傾聽,其隱喻即可了然?!盵4]
“暴力”本身就存在,隱喻本身就是一種反抗的力量,我們所可以做的便是解讀隱喻,還現(xiàn)實一個真相大白。另外,一天天走向死亡的佐伯、被賦予神佛般純真心靈和超驗能力,失去真實自我的老人中田、被本能驅策著生活,從來不曾自省和對生活負責的星野等也都是至關重要的隱喻。因為隱喻的存在,所以“尋找”在村上看來就必不可少,只有通過尋找才可以揭示隱喻。
二、尋找
有人曾說“失蹤—尋找”是村上春樹小說永恒的主題,象的失蹤、喜喜的失蹤、貓的失蹤、妻子的失蹤、堇的失蹤,幾乎所有的小說都是從“失蹤”開始。村上似乎想用這種方式告知讀者:現(xiàn)實的緊迫感使主人公無法容身。靈魂被丟在了什么地方,如果不尋找,只會剩下干癟癟的軀殼。
村上春樹以“暴力”之名創(chuàng)設了一個又一個奇異的世界,《挪威的森林》中的阿美寮、《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中的世界盡頭、《奇鳥行狀錄》中的井底世界、《海邊卡夫卡》中的“石頭入口”、《1Q84》中的“先驅”禁地等。主人公每一次的出走,都帶有拋棄原有世界而進入“暴力”世界的意味。“客觀世界的面貌已經不足以表現(xiàn)真實,并須通過虛構的、非現(xiàn)實的某種東西來一起映照,這樣才更有利于現(xiàn)實的立體化。”[5]
在作者眼里,世界本身沒有意義,這正是人們苦悶卻沒有出路的根本源頭。于是渡邊、岡田亨、田村卡夫卡、天吾都選擇跳進一個沒有預知的“世界盡頭”,這是他們“暴力”世界的一個逃避,希望通過虛幻的非現(xiàn)實來明晰“暴力”的真實面目,乞求缺失的記憶的完整回歸。村上春樹在《1Q84》中有一段著名的話:
“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目前我已經置身于這‘1Q84年。我熟悉的那個1984年已經無影無蹤,今年是1Q84年??諝庾兞?,風景變了。我必須盡快適應這個帶著問號的世界。像被放進陌生森林中的動物一樣,為了生存下去,得盡快了解并順應這里的規(guī)則?!?/p>
當然逃避不是村上春樹最終的目的,也絕非村上文字悲觀情緒的矛頭,因為逃避是為了更好的回擊,更好地回歸。當《奇鳥行狀錄》的主人公岡田亨下到那漆黑的井底時,整部小說的氣勢也因此推向高潮,因為他會在那里用棒球棍對象征著“暴力”的綿谷升實施致命的一擊?!熬币惨虼顺蔀椤皩ふ摇钡淖罱K目的地,“墻壁”兩邊是生與死、現(xiàn)實與虛幻、真相與“暴力”的一場角逐。角逐過后,村上春樹選擇讓他筆下的人物回歸現(xiàn)實,在現(xiàn)實的氛圍里,去尋在非現(xiàn)實世界中感受到的心靈真實。
三、回歸現(xiàn)實
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社會不可避免地使得繁華都市里的青年男女對飛速變化的社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不適感,從而產生空前的孤獨、失落和悵惘。但村上春樹主要著眼于對日本社會和歷史的審視、批判,其文學雖然以對消費文化的批判為基礎,但并不是痛苦的吶喊,而是始終冷靜如一。他的文字并不背對現(xiàn)實,而致力于探索如何在“暴力”的現(xiàn)實社會中生存。所以,渡邊在失落與迷茫之際,最后還是思考著重返現(xiàn)實世界,而且“決心活下去,而且要力所能及地好好活下去?!盵6]
這就是村上春樹非現(xiàn)實世界獨特的魅力,從現(xiàn)實世界出發(fā),穿梭非現(xiàn)實世界,最終回歸現(xiàn)實世界。當故事的主人公在這個尋找的過程中感受到“暴力”帶來的壓抑和傷害,當他們以一種銳利的眼觀看透現(xiàn)實的謊言之后,當他們回歸的時候,現(xiàn)實也就不再是原來的樣子。
舉個例子,圖書館是村上文字常見的隱喻。事實上作者筆下的圖書館和“小屋”并不是都市人逃避現(xiàn)實的世外桃源,它比現(xiàn)實世界更為荒謬、怪誕,甚至更為陰森恐怖,隱喻著現(xiàn)實的無法逃避。作者更是把命運比作“沙塵暴”:
“某種情況下,命運這東西類似不斷改變前進方向的局部沙塵暴,你變動腳步力圖避開它,不料它就像配合你似的同樣變換腳步.......你所能做的,不外乎徑直跨入那片沙塵暴中,緊緊捂住眼睛耳朵以免沙粒進入,一步一步從中穿過?!?/p>
《挪威的森林》的主人公渡邊最后在電話亭打電話給綠子,說:“我現(xiàn)在哪里?”事實上經過一系列的感情糾葛,這個問題已經從迷失回歸到清晰:渡邊就是要忘掉一切回到綠子身邊的?!秾ぱ蛎半U記》的結尾這樣寫道:“哭罷兩個小時,我好歹站起身來。去哪里還不知道,但反正從地上站起,拍去褲子上沾的細沙?!辈灰舱谜f明,“我”從迷失中掙扎出來,重新投入到真實世界?!逗_叺目ǚ蚩ā返慕Y尾:“不久,你睡了。一覺醒來時,你將成為新世界的一部分?!笔澜邕€是那個世界,只是適應的人變了,所以田村卡夫卡眼中的世界也會是新的?!拔以谶h離任何人任何場所的地方,靜靜地墜入片刻的睡眠。”這是《奇鳥行狀錄》的結尾。試想,當我們讀到這句話時,由“暴力”所打開的世界早已被忘卻在身后了吧。
通過非現(xiàn)實介入現(xiàn)實世界,并不是存在感的稀釋,而是對生存真實價值的關照。當我們徹底明白所謂非現(xiàn)實世界對我們存在的意義,也就知曉了“暴力”世界對我們存在的威脅,也就明白了所謂現(xiàn)實的“暴力”其實就是我們內心不敢正對現(xiàn)實,不敢正對歷史所帶來的必然憂郁和失落。所以,當“暴力”打開一個世界,就是村上春樹在告訴我們一個有關我們自身的缺憾,經歷過從壓抑到尋找,到回歸的旅程,這樣我們就可以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去迎接一個新的世界。
注釋:
[1]林少華著,《為了靈魂的自由—村上春樹的文學世界》,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0年:第67頁
[2]村上春樹著,《海邊的卡夫卡》,林少華譯,上海譯文出社,2007年第84頁
[3]林少華著,《村上春樹和他的作品》,寧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4頁
[4]村上春樹著,《海邊的卡夫卡》,林少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第136頁
[5]呂網中、周文超:《現(xiàn)實世界的迷失與“另一世界”的轉換》,載《赤峰學院學報》第30卷第八期
[6]村上春樹著,《挪威的森林》,林少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第231頁
參考文獻:
[1]林少華著,《村上春樹和他的作品》,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
[2]雷世文著,《相約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的世界》,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年
[3]杰·魯賓著,《傾聽村上春樹——村上春樹的藝術世界》,馮濤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
[4]林少華:《暴力是打開日本的鑰匙——讀杰·<魯賓傾聽村上春樹>》,載《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第12期
[5]袁彬:《村上春樹的二元世界》,載《時代文學》,2007年第1期
[6]楊超:《村上春樹暴力性的由來》,載《文教資料》,2006年4月中旬刊
作者簡介:秦祥濤,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在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