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休閑:中國哲學研究的新視域

2014-09-16 09:20趙玉強
中州學刊 2014年8期
關鍵詞:休閑自由境界

趙玉強

摘要:學界對日常生活世界的哲學省思乃晚近之事,“休閑”作為一個關乎日常生活世界與生命意義的哲學問題,正在成為中國哲學研究的新視域?!靶蓍e”最早見于西周銘文,是一個關乎日常生活世界與生命意義的重要哲學問題。在中國哲學中,休閑乃人向道生成的自由狀態(tài),展示著人生命中的自適、超越、反思與詩意,是充滿實踐智慧的生命哲學。它通過加法、減法、接法等工夫路徑,形成身閑與心閑的境界,追求身心的平衡與和諧。中國傳統(tǒng)休閑哲學具有獨特的東方文化韻致與迷人的思想魅力,休閑成為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智慧之途。

關鍵詞:休閑;道;自由;境界

中圖分類號:B8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4)08-0019-06

在主流的中國哲學研究中,天道、性命乃為主要關照對象與探究視域,學界對日常生活世界的哲學省思乃晚近之事,“休閑”作為一個關乎日常生活世界與生命意義的哲學問題,正在成為中國哲學研究的新視域。在哲學上,休閑是人向道生成的自由狀態(tài)。它以生命為本位,以修養(yǎng)身體、安頓心靈為旨趣,促成人生意義的沛然涌溢,既是一種生存的方式,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更是一種生存的境界,一種參悟宇宙人生的生命智慧,它盈溢著審美的、藝術的、詩性的氣質(zhì),展現(xiàn)出東方文化的神韻。

一、“休閑”釋義

在中國文化語境中,“休閑”深含哲學與文化的意蘊,這首先可從語義學上進行揭示,它由“休”“閑”二字構成,我們現(xiàn)予分別疏釋。

對于“休”,《說文解字》解釋:“休,息止也,從人依木。”①點明人依木而息的本義。“休”由此生發(fā)出與“勞”相對的息止、停止含義,此為核心義,如“民以勞止,訖可小休”②。繼而又引申出美、善之義,如“既見天子,我心則休”③、“以禮承天之休”④等;引申出不要、不必等表示勸阻的含義,如“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⑤?!靶荨庇杀玖x到核心義再到引申義的演變,表明古人對繁忙勞作后得以止息、安歇的向往,“休”也被賦予美好、良善的價值內(nèi)涵。

對于“閑”,《說文解字》解釋:“閑,闌也,從門中有木?!雹迣τ凇瓣@”,《說文解字》解釋:“闌,門遮也。”⑦“閑”即“闌”,乃“門中有木”之象,此為本義。由此形成“遮攔”(如柵欄、馬廄等)的核心義,引申出法度、防范、空曠、閑暇、安靜、熟習、閑雅、美善、無用等含義。⑧在閑暇、安靜、美善三個含義上,“閒”通“閑”⑨;在熟練與文雅、美善兩個含義上,“嫻”通“閑”⑩?!伴e”以本義“門遮”、核心義“遮攔”為基礎,逐漸過渡到法度、防范、空曠、閑暇、安靜等義,最后成為閑雅、良善、美好的象征與熟習某藝的境界。

再看“休閑”,西周時期《鄂侯馭方鼎銘文》記載:“王休宴,乃射,馭方會王射。馭方休闌,王宴,咸飲?!贝恕靶蓐@”即是“休閑”,為漢語中“休閑”的最早出處。主要理由如下。

其一,在字義上,據(jù)《說文》,“閑”與“闌”皆為門中有木(門遮)之義,“閑,闌也”。二字同義相通。

其二,在音韻學上,據(jù)現(xiàn)代學者考證,在上古時期,“闌”為元部來紐字;“閑”為元部匣紐字。元部疊韻。“闌,讀為閑?!倍忠袅x皆同,當相通。

其三,從文義上,該銘文中的“休闌”通“休閑”,契合語境、語義,記載了周王歡迎鄂侯馭方來朝,一同飲宴并舉行射禮的場景:周王停止宴會,舉行射禮,馭方與周王一起射箭。馭方射畢休息,周王又舉行宴會,一同飲酒。

其四,“闌”“閑”相通,后代多見,“休闌”通“休閑”,后代仍有典型例證?!赌淆R書·劉祥傳》:“祥頃來飲酒無度,言語闌逸,道說朝廷,亦有不遜之語?!贝恕瓣@逸”即“閑逸”,指閑漫無格。唐元稹《春游》詩:“酒戶年年減,山行漸漸難。欲終心懶慢,轉(zhuǎn)恐興闌散?!贝恕瓣@散”即“閑散”,為散慢意?!吨熳诱Z類》:“精氣流通,若生物時闌定?!贝恕瓣@定”即“閑定”。上述“闌逸”“闌散”“闌定”諸詞皆極少見,而“閑逸”“閑散”“閑定”皆為常用詞,罕見詞“休闌”通假常用詞“休閑”,其理亦然。明代唐龍《中秋賞月時新霽次司空幾翁韻四首》之一:“月白天青爽氣寒,可留良夜且休闌??磥砺煌1瓎?,問了仍重把酒看?!贝苏秊椤靶蓐@”通假“休閑”的典型例證。

應該指出,此銘文中的“休閑(休闌)”為停止、結束之義,尚未有思想文化上的深義。

在中國古典文獻中,“休閑”一詞的早期使用情況如下:

吁嗟此轉(zhuǎn)蓬,居世何獨然!長去本根逝,夙夜無休閑。

每休閑之際,恒閉門讀書。

優(yōu)游閑和,云山肆心,松竹怡性。夫如是,可以永安色養(yǎng),長保休閑。

及選其用,懇辭以煩,乞遂休閑,克終天壽。

秩滿休閑日,春余景色和。

又固辭年疾,乞就休閑。

休閑等一味,妄想生愧愐。

單從上述唐宋以前的文獻看,“休閑”的詞性已較為豐富,可為名詞,如:“乞就休閑”;可為動詞,如“遁跡休閑”;可為形容詞,如“秩滿休閑日”?!靶蓍e”也具有豐富的含義:(1)休息,不勞作。如“夙夜無休閑”。(2)退休致仕。如“乞就休閑”。(3)安逸、閑適的生活狀態(tài)。如“永安色養(yǎng),長保休閑”。(4)美妙的人生境界。如“休閑等一味,妄想生愧靦”。

綜上,休閑有與忙、勞相對的含義,承載著道德與價值的內(nèi)涵,氤氳著審美、藝術與詩性的氣質(zhì),蘊有豐富的哲學文化意義,這為從哲學高度分析與詮釋“休閑”,探討中國休閑哲學提供了可靠的學理基礎。

二、“休閑”:人向道生成的自由狀態(tài)

在原初意義上,“休閑”描述出人在特定時空境遇中的生命狀態(tài)?!靶荨睆娬{(diào)人勞作過程的停止,具有明顯的時間性,人依木而息的意象又寓意著休閑的空間構造?!伴e”作為門中之木圍成的界域含蘊著顯明的空間意義,它與“忙”相對,又呈現(xiàn)出空閑時間的意蘊?!靶荨敝貢r間之維,“閑”重空間之維,時空交融成為休閑的基本內(nèi)涵,而人與木、門中之木的相依關系又隱喻著人與自然、主體與客體的交融和諧。由此,在外觀與形式上,休閑成為融貫時空、涵攝物我、包容主客的存在。同時,休閑又具有內(nèi)在的德性與精神維度,“休”為德之美善的代稱,“閑”是閑邪去惡與養(yǎng)善成德的統(tǒng)一;休閑與心、性、神、意等詞連義貫,與人的心態(tài)、心境等密切關涉,又展示出深厚的價值根基、內(nèi)在的心性維度與其屬人的內(nèi)在本性(人性)。再者,“休閑等一味”,休閑終成為融德性、精神與審美為一的只能從正向價值上界定與理解的理想人生境界。

休閑以生命為本位,融攝著時空、主客的統(tǒng)一,展現(xiàn)著人德性的飽滿與精神的美好,內(nèi)蘊著深厚的心性根基,浸透著對宇宙自然的體悟與生命境界的沉思,不僅是人的一種特殊存在方式,也是人的一種內(nèi)在生命狀態(tài),更是一種至高至善至美的生命理想。在中國哲學中,唯有最高范疇“道”能因融宇宙本體、價值本體與人生境界為一而涵蓋上述多重意蘊,堪為理所當然的休閑本體。道作為休閑得以可能的根本依據(jù)與休閑發(fā)展的當然之途,召喚著人們不斷地向之而在。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面臨諸如天命、自然、社會、生死等重重阻礙,休閑的實現(xiàn)要求人自覺地循道而行,發(fā)揮自身的力量去涵攝與超脫種種具有束縛性的外在因素而宣示出主體性,展示出不依傍于外的自決性與恬然有受于心的自適性,從而讓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得以自由地表達與綻放,這正是休閑的自由本質(zhì),休閑成為人向道生成的自由狀態(tài)。以自由為本質(zhì)的休閑內(nèi)蘊豐贍。

其一,休閑乃是快意的自適。休閑直接呈現(xiàn)為主體酣暢愉悅的快適感受,是人當下感受得到的生命的美好與世界的和諧,在本質(zhì)上是“道”在主體呈現(xiàn)時的主觀體驗,在不同境遇中可展現(xiàn)為道家的逍遙自適,儒家的性命自得與佛家的自由自在等。與所處的環(huán)境相勾連,這種自適感常常氤氳擴散,化為獨特的自適境遇。其情形有三,一是心隨境轉(zhuǎn),受周邊美好景象的激發(fā)感染,人潛在的自適之心變得愈發(fā)明亮歡快起來,如“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等皆是。二是境由心生,在人開放的閑適之心的照耀下,外在的一切都顯示出閑適的色彩?!靶倪h地自偏”、“我適物自閑”等即為此意。三是與物為春,人在與外物相互熏染中得享快適,如“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甚至人也能達到物我同化、高度愜意的“物化”之境,所謂“莊周夢蝶難辨蝶周”是也。自適乃休閑之于人生意義的最痛快淋漓的當下實現(xiàn),是休閑魅力的最切近的展示,也成為人追求休閑的最原初的動力與渴望。

其二,休閑乃是自在的超越。超越意味著人在悠悠自適中能以一種自在無心的方式實現(xiàn)對世俗功名利祿、價值體系、物我、忙閑等的超卓逾越,從而形成新的精神追求與生命氣象。就對世俗功名、價值體系的超越來說,中國士人或是在功名如幻、塵網(wǎng)羈人的感慨中,或是在捐利心放、忘名趣深的贊美中,或是在富貴勤苦、勢利白頭的嘆憫中,實現(xiàn)一種達觀與超脫。就對物我對立的超越來說,他們常常能以一種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立場,以欣賞的心態(tài)體會“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交融境界。就對忙閑對待的超越來說,“閑(嫻)習”之義表明若能將工作熟練駕馭并內(nèi)化于己,即便在繁忙的工作中也可能得到愉快的休閑。休閑的超越性展現(xiàn)出拔于常俗之上的高邁挺立、寬和豁達而又氣韻豐滿的人格追求,休閑成為人之個性意志與精神伸展的象征,體現(xiàn)出生命之形而上的意蘊,呈現(xiàn)出某種崇高的品性。

其三,休閑又是沉潛的反思。反思意味著人對世界及自身具有反身性的透徹理解,完成對世俗世界的超越,一種空明自由的心境即得以去蔽呈現(xiàn),人由此可以潛思人生的真義,進入一種反思之境。在中國哲學中,休閑之境常常即是反思之境,道家之修德就閑,儒家之慎獨反思、閑居自省,佛家之空觀智慧、般若智慧等,都體現(xiàn)著人在休閑中對宇宙人生的省思與對自我生命的關懷。在休閑中,人能更好地明悉怎樣的生活才是真正想要的生活,從而避免人生的異化,同時又可為自己的理想而一往無前,讓生命產(chǎn)生大生、廣生的無限創(chuàng)造力,在改變自身的同時也改變世界,“由休閑煥發(fā)起生命盛壯的烈光”。也應看到,對宇宙人生的反思離不開知識論上的進展,但中國休閑哲學的反思就其主要方面來說,并非省思如何以知識改造世界以得享快適,而是如何化知識為德性、以知識養(yǎng)德性,甚至是離卻知識而在純粹的德性沉思中自得其樂,這又展現(xiàn)出中國哲學的基本特點。

其四,休閑更是明媚的詩意。休閑在超越去蔽、反思得真以后,其明媚的詩意性即愈發(fā)燦然,這表現(xiàn)在以審美的態(tài)度對待日常生活,達到生活過程的藝術化與生存境界的審美化,實現(xiàn)人的詩意棲居。休閑的詩意大致有濡染文化與回歸自然兩個向度,就前者言,美、都、麗、雅等常與休、閑連用,明示出精致高雅的文化追求,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等更具體體現(xiàn)出休閑對藝術、審美的追求與升華人性的努力。就后者言,自然乃人最原初的生存之境,也是休閑詩意的淵藪,“詩情畫意,只在闌桿外,雨露天低生爽氣,一片吳山越水”?;貧w自然體現(xiàn)著人返樸歸真的想望。德國詩人荷爾德林亦有詩云:“如果人生純屬辛勞,人就會仰天而問:難道我所求太多以至無法生存”,“人生充滿勞績,但還詩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海德格爾進而強調(diào)應以神性與詩意審美的態(tài)度尋找人生此在的真義。充滿藝術氣息與審美詩意的休閑成為人生命意義的重要源泉,“成為一切事物圍繞著的樞紐”。

三、休閑的工夫與境界

作為一個不斷向道生成、攀升的實踐過程,休閑蘊含著不同的工夫路徑與休閑境界。就其工夫路徑來說,主要有三種。

首先,是休閑的“減法”,這要求立足于生命的內(nèi)在需求,將人生外緣性的功名利祿、貪欲妄想等過分的欲望及相關而來的疾病、禍患、憂愁等予以去除。對道家而言,即是去甚、去奢、去泰、去驕,不為世俗價值觀念與流言蜚語糾纏,不為五斗米而折腰;對儒家而言,即是要去除各種私心雜念與過分的物欲,保持道德理想,宋明理學曾為此提出“存天理,滅人欲”。佛教強調(diào)萬法皆空、無著無染,善于放下而得解脫。如唐代龍牙居遁禪師提出“得道無心在處閑”,“無心”即去除功利是非計較的澄澈心態(tài),葆有此心則處處休閑。休閑的減法要求人能夠淡然物欲,樂觀豁達,對世間的功名利祿、禍福得失不系于心,從而避免因隨波逐流、沉淪于世而失去自我,其旨在追求生命負累的消解,還人一個健康安泰、輕松自在、隨性所欲而充滿無限可能性的真身。

其次,是休閑的“加法”,這要求人積極修養(yǎng)內(nèi)在道德與休閑情趣,培養(yǎng)休閑的技能與技藝。儒家希圣希賢,希望以修身養(yǎng)德而達至孔顏之樂,朱熹以“理”為基礎提出的“玩物適情”,即是通過道德涵養(yǎng)來擁抱休閑。道家主張修德就閑,提出游心、逍遙、無事而心樂、無江海而閑等一系列命題,其旨亦是使人在對自然清虛之道的體認中達到人生的休閑。佛教主張以對慈悲至善的佛性的漸修或頓悟達到自在無礙的休閑之境。在各家思想的浸潤下,品茶、飲酒、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山林隱逸、賞花、蹴鞠、收藏等種種情趣與技能,構筑起中國士人精致的休閑世界。休閑的加法旨在實現(xiàn)生命內(nèi)涵的豐盈與休閑能力的建構,與休閑的減法一起,共同指向自我休閑人格的確立,二者皆可謂休閑工夫的為我之方。

最后,是休閑的“接法”,這要求以建構起的休閑人格為基礎,實現(xiàn)自我與自然、人際的交接圓融。這具體可分為物我之接與人我之接,物我之接即是以審美化、藝術化的眼光審視自然并與之和諧共樂。道家主張道法自然,欣賞天簌、地簌,逍遙自得于山林、皐壤間。儒家以“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情懷,贊賞舞雩之樂、吟風弄月,追求萬物一體的休閑境界。佛教也提出“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與大自然相親而樂乃中國休閑哲學的基本智慧。人我之“接”要求尊重他人,在良好的人際關系中獲得休閑。道家主張人與人慈愛相處,“相忘于道術”;儒家主張仁者愛人,立人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佛教主張以慈悲為懷,救世濟民,普度眾生,接人得樂之趣所在皆同。休閑的接法是我與物交的實踐,是主體之我在不同領域中的自由揮灑與快適呈現(xiàn)。

就減法、加法與接法三種工夫來說,減法為生命負累的卸載,加法為生命內(nèi)涵的豐盈,二者旨在提升自我生命質(zhì)量,確立休閑人格;而接法則是推動自我生命與外相接中獲得自由與快適,其旨是自我生命意志的自由表達。休閑工夫的落實即是人生休閑境界的呈現(xiàn)。

在中國哲學中,將休閑境界分為身閑、心閑兩個層次乃普遍現(xiàn)象。莊子主張人安處天性自然,解除物累,達到“心閑而無事”。陶淵明《自祭文》提出:“勤靡余勞,心有常閑?!碧拼抉R承禎《服義精氣論》有云:“身閑自適,體逸無為?!卑拙右姿撚榷啵洹肚锍囟住吩娫疲骸吧黹e無所為,心閑無所思。”宋代學者對休閑境界更加關注,所論也更有文化深度,如南宋李之彥有云:“身閑則為富,心閑則為貴。”朱熹就前述陶氏話題評論:“陶云‘身有余勞,心有常閑,乃《禮記》‘身勞而心閑則為之也?!敝该鲝纳怼⑿慕嵌葎澐中蓍e境界的儒家根源。明清學者更有精見,明代張萱曾專論之曰:“閑有二:有心閑,有身閑。辭軒冕之榮,據(jù)林泉之安,此身閑也;脫略勢利,超然物表,此心閑也?!?/p>

從理論上,身閑指身體的放松、休息與恢復,偏重生理層面;心閑既指一般思慮、意識的放松,更指人精神、心靈、德性等內(nèi)在層面的舒暢,境界層次相對較高。最高的休閑境界即是道境,常常亦即獨特的心閑之境。一方面,心閑仍不失為得道的功夫與條件。南朝陶弘景《真誥》曰:“心閑逸者,求道之堅梯也?!彼未鷱埦俊对企牌吆灐吩疲骸绑w靜心閑,方能觀見真理。”朱熹《西江月》詞云:“身老心閑益壯,身癯道勝還肥?!倍贾该髁诵拈e對獲得宇宙真理、人生至道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心閑更是得道的境界,一旦心閑(得道、自得)則無往而不休閑。王陽明對弟子崇一“尋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無事亦忙,何也”的回答頗為精彩:“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若主宰定時,與天運一般不息,雖酬酢萬變,常是從容自在,所謂‘天君泰然,百體從令。若無主宰,便只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認為人能否休閑(從容自在)從根本上取決于心(主宰)境的修養(yǎng)。宋代法演禪師在《送朱大卿》詩云:“但得心閑到處閑,莫拘城市與溪山?!绷硭未肥刂顿洿蟠人聡[翁開士》詩云:“掛錫云飛處,心閑境亦閑?!倍记逦砻餍拈e之境對休閑體驗的決定作用。

身閑與心閑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在實現(xiàn)身閑之后追求精神與心靈的閑適,德性、境界的層次不斷提高,人的肉體與心靈、情感與理性、形下與形上等也實現(xiàn)平衡和諧。休閑既是一種存在的方式,又是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更是一種生存的境界與參悟宇宙人生的生命智慧。

四、休閑的文化品格

作為人特定的生存方式,休閑是特定文化的表征,不同的休閑文化可能體現(xiàn)出不同的品格,同西方相比,中國休閑哲學具有獨特的東方韻質(zhì)與迷人的思想魅力。

在根本精神上,生命性成為中國休閑文化的根本要義與核心精神。儒家講“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道家講“生者,德之光也”,佛家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在很大程度上,“中國哲學的中心在生命”。中國傳統(tǒng)休閑哲學同樣稟賦起深厚的生命本位感,“寂寥天地暮,心與廣川閑”,努力將宇宙、自然與社會視為統(tǒng)一的大生命,并將之落實到人切己的生命過程中,尤其是以審美的眼光把自然之美、社會之規(guī)與人的心靈世界相融為一?!敖斤L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陛嵊行蓍e之心成為人接納統(tǒng)攝生命萬有的重要途徑。人之休閑之心在天與人、心內(nèi)與體外、形上與形下等多重維度中不斷呈露,展現(xiàn)出具有濃厚休閑色彩的生命一體感,“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相比西方,中國人的休閑“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更注重生命的完整性,而不像西方文化那樣傾向于把生活的不同方面分離開來”。中國休閑哲學還貫通著民胞物與、萬物一體、上善若水、慈悲普度等思想,高度重視對生命的尊重與養(yǎng)護。中國休閑哲學是關于人生的哲學,更是關于宇宙大生命的哲學,生命情懷成為最溫暖、最鮮亮也最動人的基色。

在基本特征上,中國傳統(tǒng)休閑體現(xiàn)出重靜輕動、重內(nèi)輕外、重精神輕物質(zhì)的典型品格。就詞義來說,“休”強調(diào)人對樹木的偎依、對自然的依賴,“閑”強調(diào)人在室內(nèi)獲得內(nèi)向性、靜態(tài)化的安適,而非外向求索、動態(tài)拓展中的快適,皆是對中國休閑特征的隱喻。中國傳統(tǒng)休閑大多安靜舒緩、悠然恬適而絕少劇烈之感,東籬采菊,花間飲酒,在山水田園中逍遙,在琴棋書畫中涵泳,在詩酒悠游中樂適成為經(jīng)典方式。中國士人一般不會為欣賞山水而犯難涉險,而似乎更愿在山水間輕松流連,甚至在家中開辟園林徜徉其中,或索性于書齋內(nèi)體味畫里山水。他們寧靜內(nèi)斂、淡然物欲,注重內(nèi)在精神生命的豐茂而疏于外在感官肉欲之樂,孔顏樂處、適性逍遙、隨緣放曠等成為理想的休閑境界。他們也很少謀求社會變革,即便與時不合,也更傾向于以隱逸林泉、高棲遠遁的方式來展現(xiàn)心志。這些都使得中國人的休閑略顯消極而“不像西方人那樣強調(diào)積極的活動”。中國休閑哲學追求的是清新、淡雅、精致、超然的詩意感受,締造出的是豐富細膩而又精致絕倫的精神世界。

在價值追求上,中國休閑哲學是儒家道德價值、道家自然情性與佛家超然空靈之境的統(tǒng)一。中國休閑哲學是講價值的哲學,作為人向道生成的自由狀態(tài),休閑之道、休閑之自由都是一種價值取向的宣示。儒家以道德仁愛為本位,高度重視人在休閑中的道德自省,認為唯其無害于人的善行善念才堪稱休閑,為休閑確立起不可移易的價值基準與德性維度。道家以“道法自然”為圭臬,提倡順應自我本真性情,努力破除束縛性情自由的名利制度枷鎖,主張過一種自由無羈、適性逍遙的生活,與儒家名教規(guī)范形成了一定張力,這使得中國人的休閑須在葆有基本德性規(guī)范的前提下也能盡情展示自己的個性、才情與風采。佛家倡導“萬法皆空”、法我無執(zhí),破除各種世間染著,這導向了對名利、物欲的進一步捐棄,并引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尋求超越意義,追求空靈遠淡的休閑審美情趣與超然物外的休閑人生境界,使中國傳統(tǒng)休閑文化在德性規(guī)范與自然逍遙的雙重基質(zhì)上更加具備了濃郁的藝術氣息與美學韻味。儒釋道合一的價值結構集中體現(xiàn)出中國休閑哲學獨特的東方文化韻致。

在終極關懷上,中國休閑哲學以現(xiàn)實性、日常性的品格為人生命意義的終極安頓開辟出宗教信仰之外的落地生根之途。西方傳統(tǒng)休閑理論將工作與休閑二分,認為休閑是工作本位的附屬品,是工作的對待物和為工作恢復體力、精力的手段,缺乏獨立的內(nèi)在價值,更遑論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中國傳統(tǒng)休閑以道為本源性根據(jù),徹底超越了工作與休閑二分的致思模式,在中國士人看來,“醉飽高眠真事業(yè),此生有味在三余”。日?;男蓍e生活正體現(xiàn)著人生的真義,休閑成為富有意義的獨立存在。就對生命意義的終極安頓來說,中國人并未走上西方基督教意義上的宗教信仰之途,而是傾向于在俗常世界中追尋心理的寧靜安適?!靶蓍e等一味,妄想生愧愐”,最高遠的人生意義正可寓于休閑之中,“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做個閑人”。作為平和美好的天真之境,休閑為中國人提供出一種不必依宗教而有信仰、而得安頓的現(xiàn)實路徑。人們在休閑中,靜思宇宙人生的真義,感受生命的美好,實現(xiàn)人性的提升,從而使人更成為人。面對現(xiàn)代社會的各種壓力,大力發(fā)展休閑文化事業(yè)成為時勢所需,中國傳統(tǒng)休閑哲學開示出關照身心、安身立命的寶貴實踐智慧,必將在新的時代境遇中煥發(fā)出炫麗的光彩。

注釋

①⑥⑦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第125、248、248頁。②③崔富章:《詩騷合璧》,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52、147頁。④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2013年,第1143頁。⑤徐漢明:《辛棄疾全集校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31、43頁。⑧“閑”的核心義為柵欄、馬廄等。如“天子十有二閑,馬六種”,見孔穎達:《尚書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809頁;“舍則守王閑”,見賈公彥:《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203頁。對引申義項,各略示一例:(1)法度、界限?!按蟮虏挥忾e,小德出入可也?!币娭祆洌骸墩撜Z集注》,鳳凰傳媒集團、鳳凰出版社,2005年,第206頁。(2)防范、糾正?!伴e邪遷善,莫尚乎律?!币姟度何摹肪?3,《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4冊,中華書局,2009年,第3266頁。(3)空曠?!半[約就閑,遷延辭聘?!币姟度挝摹肪?8,《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3冊,中華書局,2009年,第2647頁。(4)閑暇、空閑,與“忙”相對?!伴e居而樂,無為而治。”見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中華書局,2013年,第563頁。(5)安靜、恬靜?!板H婚e靜?!币姀堄X:《韓非子校注》,岳麓書社,2006年,第301頁。(6)熟習?!伴e于兵甲,習于戰(zhàn)攻?!币姀埱宄?、王延棟:《戰(zhàn)國策箋注》,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第814頁。(7)閑雅?!稗o禮閑雅,上甚歡悅?!币姲喙蹋骸稘h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3039頁。(8)良善,美善。“資性閑淑,羽貌鮮麗?!币姟度挝摹肪?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3冊,中華書局,2009年,第2667頁。(9)無用、不重要?!伴e愁最苦,休去倚危欄?!币娦鞚h明:《辛棄疾全集校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31頁。⑨《說文解字》解釋:“閒,隙也,從門從月?!币娫S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第248頁?!伴f”本義為門縫中的月光,核心義為間隙、空間?!伴f”通“閑”有三種情況:(1)閑暇。如“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見崔富章:《詩騷合璧》,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359頁。(2)安靜。如“魂魂歸來,閒以靜只”,見崔富章:《詩騷合璧》,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73頁。(3)美善。如“比德好閒,習以都只”,見崔富章:《詩騷合璧》,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77頁。⑩“嫻(嫺)”的本義是女子處于門內(nèi)(月光中)。其核心義有二。一是熟習、熟練,如西漢文獻《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嫻于辭令?!币娝抉R遷:《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第2481頁。二是文雅、雅致、雅正、美善,如《說文解字》:“嫻,雅也?!眿怪把拧绷x,在漢代較為常見,如司馬相如《上林賦》:“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絕殊離俗,妖冶嫻都。”見蕭統(tǒng):《文選》,海榮、秦克標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5頁。又如王充《論衡·定賢》:“或骨體嫻麗?!币姀堊谙椋骸墩摵庑W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532頁。我們認為,“嫻”的兩個核心義存在某種關聯(lián),“熟習”可能比“文雅”更為原初、根本,后者或由前者生發(fā)而出,如“熟習”指女子在門內(nèi)月光之中熟練地從事女工,而“文雅”即是對此的描述。許建偉:《上古漢語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第340頁。蕭子顯:《南齊書》,中華書局,1972年,第642頁。元?。骸对〖?,中華書局,1982年,第312頁。朱熹:《朱子語類》第三冊,卷三十,中華書局,1994年,第775頁。唐龍:《漁石集》,中華書局,1985年,第206頁。趙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第382頁。魏收:《魏書》,中華書局,1974年,第1798頁。周紹良、趙超:《唐代墓志匯編續(xù)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907、955頁。徐鵬:《孟浩然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第121頁。劉昫:《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第3982頁。蘇軾:《蘇東坡全集》,珠海出版社,1996年,第1938、1797、1796頁。人之向道生成,于自由快樂之外也必有痛苦與焦灼,此方面自非休閑。徐鵬:《孟浩然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第24頁。朱金城:《白居易集箋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075、1492頁。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中華書局,2003年,第247、556頁。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中華書局,1983年,第92、71、189頁。胡偉希、陳盈盈:《追求生命的超越與融通:儒釋道與休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張立文序。唐圭璋:《全宋詞》,中華書局,1965年,第3281頁。[德]海德格爾:《人,詩意地安居》,郜元寶譯,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年,第93頁。[德]皮珀:《閑暇:文化的基礎》,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7頁?!独m(xù)藏經(jīng)》第11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第922頁。朱熹:《朱子語類》第三冊,卷三十四,中華書局,1994年,第871頁。吳受琚:《司馬承禎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第66頁。李之彥:《東谷所見》,《說郛》第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427頁。朱熹:《朱子語類》第八冊,卷一百四十,中華書局,1994年,第3327頁。張萱:《西園聞見錄》,《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168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19頁。[日]吉川中夫、麥谷邦夫:《真誥校注》,朱越利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第317頁。張君房:《云笈七簽》,中華書局,2003年,第2053頁。唐圭璋:《全宋詞》第3冊,中華書局,1999年,第2164頁。陸九淵、王守仁:《象山語錄陽明傳習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98頁。法演禪師:《法演禪師語錄》,《大藏經(jīng)》第47冊,第668頁。傅璇琮:《全宋詩》第52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32786頁。方東美:《方東美先生演講集》,臺灣黎明文化事業(yè)公司,1980年,第79頁。彭定求:《全唐詩》,中華書局,1960年,第1279頁。陳繼儒:《小窗幽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7頁。[美]約翰·凱利:《走向自由——休閑社會學新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自序。蘇軾:《蘇東坡全集·蘇東坡詞集》,珠海出版社,1996年,第38頁。

責任編輯:涵含

猜你喜歡
休閑自由境界
三重“境界” 讓宣講回味無窮
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公民休閑教育的當代價值
美國壟斷不了“自由”“民主”
“人師”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