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志
摘要:人文學科來源于社會,也必將回歸社會中去。因此,初中政治教學不能僅限于課堂,它應成為學生樹立社會理想和培養(yǎng)家國情懷的指引者。當今時代,信息快速傳播,社會的每一個細胞都處在劇烈運動中,作為時代生力軍的學生怎能充耳不聞,作為弘揚主旋律、宣傳先進思想的政治教學尤其不能如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充分聯(lián)系實際,鼓勵學生關注時事,將政治教育與時政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關鍵詞:政治教學;時事;時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3-0141-02
從初中政治課程設置來看,初中政治教學側重于思想教育,主要作用在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社會的劇烈變遷和信息的紛繁復雜等一系列客觀現(xiàn)實要求我們必須重新確立初中政治教學的目標,從而使學生正確選擇有益信息,規(guī)避有害信息?;ヂ?lián)網和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使得信息的快速、大范圍傳播成為可能,各種思潮鋪天蓋地涌來,初中政治教學在發(fā)揮思想教育作用時應充分聯(lián)系這些實際,用事實說話,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另外,學生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環(huán)境,要想使一個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教師就必須進行時政教育,指引學生積極關注社會,幫助他們了解身邊發(fā)生的一切。所謂“知,而后才能行”,學生只有充分了解社會狀況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一、課堂教學應及時聯(lián)系時事政治
教師是學生最好也是最易忽略的學習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深刻地影響著講臺下的學生。有時候,教師的講課內容甚至不及本人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等對學生的影響大,這些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也是很容易被教育者忽視的。因此,初中政治教師在備好課的同時還應積極完善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層次,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如上所述,學生應充分了解社會時事,為此,教師在政治教學過程應穿插適時有效的時事,拓展教學內容,深化教學主旨。教師的時事素材哪里來?這就要求教師們平時應注意搜集相關信息,主動關注社會動態(tài),并通過課堂平臺將它們及時傳遞給學生,實現(xiàn)初中政治教育成果的最優(yōu)化、最大化。
二、時政點睛課堂,教學內容“以情動人”
初中政治教學偏重思想教育是不爭的事實,思想教育說到底是師生之間情感的對話和交流。一般看來,政治教學應以理性內容為主,但由于初中政治的階段性和特殊性,初中政治教學往往不能太過理性,那樣會“嚇跑”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通過心與心的對話構筑起師生之間親密的“伙伴關系”,這樣的教學方式值得初中政治教師嘗試和探索。另外,初中政治與時政的結合應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的每一環(huán)節(jié)當中。雖然初中學生對時事的理解不那么完整,甚至都不知所云,但教師卻不能放松對他們時政意識的教育。政治教育與時政教育的結合重在向學生傳播一種時事意識,鼓勵學生積極關注社會、了解國家大事,培養(yǎng)他們的家國情懷。而時政教育的內容,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選擇具有針對性的素材,以便更好地服務課堂教學。比如,在講到民族政策時,教師可以聯(lián)系一些民族事件加以說明。這些意圖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和國家社會穩(wěn)定的事件是典型的無視民族政策、無視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惡劣行徑,教師可以此為案例為學生講解民族政策中維護祖國統(tǒng)一的內容。針對民族政策中維護民族多樣性的內容,教師可以聯(lián)系各民族弘揚不同特色文化的相關時事,為學生講解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特殊性是維護民族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時政焦點引領,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素質教育的主體在學生,發(fā)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有利于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也有利于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學改革的實踐充分證明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是大勢所趨。初中政治教學是傳播思想的陣地,更應該順應這個潮流。教師要積極探索教學方式,為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搭建良好平臺。
初中政治教學的課堂該以何種方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我們不妨列舉幾個范例。比如,教師可以組織課堂辯論活動,辯論的主題可以圍繞最新的時事展開。學生前期的準備過程無疑是一個難得的自我學習機會,他們會去搜集最新的時事動態(tài),并針對主題閱讀、理解、分析和討論相關社會事件,無形中擴大了知識面,拓寬了看待問題的視野。
四、社會熱點激發(fā)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優(yōu)秀的教師通常會主動與這個“老師”搞好關系,向他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今時今日的學生有著時代的特殊性,他們的性格里也刻著這個時代深深的印記:參與意識強、表現(xiàn)欲望突出。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給予他們自由發(fā)揮的空間,鼓勵他們評論、分析時事。比如,教師可以定期設置一堂專門評論分析時事的課,每期都鼓勵不同學生上臺發(fā)言,教師總結學生的發(fā)言,將他們的觀點引用到課堂教學中來,這樣的教學方式更能受到學生的歡迎。至于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辦法還有很多,而競賽是其中最具普遍性的一種教學方式。具體來說,競賽的實質是教師鼓勵學生之間較量學識,而競賽的內容教師可以根據(jù)相應學科進行選擇。針對初中政治教學和時政教育的關系,競賽內容可以選取社會時事、國內國際最新動態(tài)等。通過這樣的競賽,學生不僅能對書本知識融會貫通,還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強化了自身的時政意識。
總而言之,初中政治教學不能孤立于社會環(huán)境。了解、分析社會環(huán)境情況,理清紛繁復雜的信息,首先需要學生充分關注社會時事,這也是教師將政治教育與時政教育相結合的前提。初中政治教學不單是一項理論工程,也應是一項富有時代特色、肩負社會責任的接地氣的工程。在如此大變革的時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早已過時,學生應積極關注社會、了解社會,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王明理.探究如何提高初中政治教學的效率[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1,(01).
[2]趙月清.對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成效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中學),2012,(11).
[3]施紅.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的滲透路徑[J].學苑教育,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