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劉媛媛,苗族,中央民族歌舞團著名女高音青年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在她的演唱生涯中,以演唱“歌唱祖國、歌唱人民、歌唱美好生活”的歌曲居多,如《五星紅旗》、《國家》、《民生》、《感恩》、《鮮花陪伴你》、《祝你好運》、《長大成材》、《美好祝?!?、《中華是我家》、《走在幸福的路上》、《天地一幅畫》、《共產(chǎn)黨人》等,都是傳播正能量的好歌。憑借她出色的演唱,這些歌傳遍祖國大江南北,她因此被譽為“紅旗歌手”及“中國新時代主旋律歌唱家的代表”。
舞臺上的劉媛媛是德藝雙馨的著名青年歌唱家,她用歌聲和愛心奉獻社會。生活中的劉媛媛是什么樣子?她又有著怎樣的休閑生活?本期《星·美文》欄目特別邀請劉媛媛撰寫《劉媛媛:我的“修”閑時光》 的文章以饗讀者。
書茶之間 感悟人生
我與普洱茶的結(jié)緣還要從小時候說起。一天傍晚,我把自己新學(xué)的歌曲哼唱給父親聽,父親坐在搖椅上瞇著眼睛一只手輕輕地打著節(jié)拍,一只手端著杯普洱茶慢慢地品,茶香飄到我這里,我停了下來。專心聽歌的父親發(fā)現(xiàn)歌聲停止,他睜開眼,發(fā)現(xiàn)我一直在盯著他手中的茶杯。
父親把手中的茶杯遞給我,我手捧茶杯,看著紅濃明亮的茶湯,輕輕一口,一股濃郁的清香瞬間由舌頭傳入喉嚨,原本因唱歌而有些干澀沙啞的嗓子瞬間變得舒服了不少。
第一次品嘗到普洱的我從此對普洱茶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后來,我從父親那里學(xué)會了怎樣泡一杯上好的普洱茶。直到現(xiàn)在,我還會按照父親教的方式泡茶:拿一只紫砂壺,將茶葉放入壺中鋪滿杯底,拿出一只小開水壺,將煮開的沸水緩緩倒入紫砂壺中,水剛蓋過茶葉。片刻,將剛倒入的茶水棄去,再次倒入沸水,依然是剛蓋過茶葉的量,等上半分鐘左右,大功告成,一杯金黃色茶水就泡好了。
父親曾對我說,普洱是非常耐泡的,不要只泡一杯就倒掉了,不僅浪費茶葉,也無法品嘗到普洱的回味悠長。小時候的我還不能體會這其中的人生哲學(xué),但我還是一字一句地記了下來。
普洱茶經(jīng)過一遍又一遍的沖泡,依舊不減其味,反而更有余韻,這與普洱復(fù)雜的制作工藝有關(guān)。經(jīng)過采茶、殺青、揉捻、干燥、增濕渥堆、晾干、篩選分類、蒸壓制型、最終干燥這一段漫長的過程,普洱茶才最終呈現(xiàn)出來,我覺得普洱茶濃郁飄香,幾次沖泡都不改其味,這就像人們常說的“厚積薄發(fā)”這個詞一樣。
普洱茶對我的影響很大,它會讓我更沉靜,不那么浮躁。遇到事情的時候,也會讓我變得更豁達和淡然??傊@是一個內(nèi)在的潛移默化的修煉。
且不談儒釋道所說的修煉,單從字面上來講,“修”有整治、改正、修理之意;“煉”原指用加熱等方法使物質(zhì)溶化并趨于純凈或堅韌,另有人用“練”,“練”字本義為把生絲煮熟,亦指把麻或織品煮得柔而潔白,有加工、精練、練習之意。道家認為,“煉”可使精神氣三種物質(zhì)高度合一而使人身心高度健康,“精合其神,神合其氣,氣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強名?!?/p>
無論哪個煉(練),都揭示了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這期間,可能是快樂,也可能是辛苦,但最終都成全了一個更好的自己。
為自己泡一壺普洱茶,再打開音樂,一個人坐在窗邊看書,這是我在閑暇之余經(jīng)常做的事。我最喜歡中國古代的詩歌,那些能給人以細膩畫面感和豐富想象空間的作品,是我尤為喜愛的,像王維的“長河落日圓”,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這些景致輕描淡寫,卻意境悠遠。身為一名歌唱家,在每次準備新歌時,我都會在歌詞的理解上下大力氣,力求字斟句酌,讓腦海中浮現(xiàn)出畫面與景象,深刻理解內(nèi)涵之后再配以音樂,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
我從小就喜歡看外國文學(xué)名著,在初中的時候,我還因為偷看《基督山伯爵》與母親展開過一場“藏書大戰(zhàn)”,起因是母親怕我看課外小說而不好好學(xué)習,就把書藏了起來。我卻在母親不在家的時候翻箱倒柜,在衣柜的衣服里發(fā)現(xiàn)了書角,偷偷把書拿了回來……
能坐下來喝茶、讀書的人,大多都喜好安靜,我就是這樣。當心沉下來的時候,會懷著一顆欣賞世間萬物的心,去觀看周圍一切美的東西。我還特別喜歡收藏名人字畫,也喜歡和大師們一起品畫論字,書法家歐陽中石、李鐸,書畫家范增都是我的忘年交。雖然說不出大師們那么高深的見解,只能憑我的感覺說我的想法,但是大家在一起時的真摯友情和對藝術(shù)的至愛,常常讓我感動。和書畫大師們交朋友,不僅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閱歷,無形中也完成了更多的積累。
別人都說我的興趣愛好有些復(fù)古,不像是女孩子應(yīng)該去迷戀的。雖然這么說,但我還是覺得,這些愛好能修煉心性,范曾評價我就像一杯上好的普洱茶,“觀其表晶瑩剔透,品其味幽香淡雅,仔細研究方可知其內(nèi)涵深邃,隨時間推移方可知其源遠流長”。
在我這里,普洱茶已經(jīng)超越了一杯茶的價值,轉(zhuǎn)而升華為了我的一種人生態(tài)度,即沉淀、豁達和淡然,希望自己像普洱一樣,經(jīng)過層層的積淀,修煉心性,為人生積累更多的力量。
健身 另一種修煉與積累
積累并不只體現(xiàn)在心靈方面,在體格上的鍛煉、積累,同樣重要。在時間充裕的時候,我會去健身房跑跑跳跳,就算時間緊張,也會堅持每天跑一次步,繞著周圍的居民樓慢跑10分鐘,我覺得這樣整個人都能舒暢起來。這種跑步一開始可能會很難,但貴在堅持,只有每天不斷地堅持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在跑步中一定要注意呼吸換氣,這樣才能防止岔氣,還有,跑完步后不要立刻休息,要先慢走幾分鐘后才能休息。除了跑步,我的羽毛球功夫也不一般,在業(yè)余時間和家里人一起打羽毛球,鍛煉身體的同時,也和全家一起分享了快樂,一舉兩得。
游泳,對于我來說是最好的塑身方式,一去游泳池至少會在里面游上一個小時,游泳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完完全全被水擁抱,在水中看整個世界的感覺是很奇妙的。只有在水中,才能真正感悟到人和水的關(guān)系。在水中我很輕盈、很自由,游一個多小時都不會覺得累,但是這時候一上岸,就會覺得背負千斤的沉重。這是我在水中,與水親近時最真實的感受。
歌唱演員的身體往往都是非常好的,因為他們經(jīng)常在唱歌中完成全身脈絡(luò)的打通,就像很多老人在早晨做的吐納。要保證擁有一個在演唱會中堅持唱歌2個小時以上的好身體,當然不能少了平日里的鍛煉,不然怎會撐得下去,“臺下十年功”說的不光是一個人藝術(shù)水平的積累,也是一個人體魄的鍛煉,沒有好身體,哪里能支持得下去。
好的身體并不是一天兩天的突擊式訓(xùn)練能夠?qū)崿F(xiàn)的,跑步、打羽毛球、游泳這些運動項目都是我一直堅持的運動方式,每天跑個10分鐘,已經(jīng)成了我的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在不知不覺中成了一種人生積累。好氣色和好身體,讓我在高強度的工作和演出的奔波中游刃有余,沒對健康造成大的
損耗。
心性與身體的“修煉”應(yīng)當是完美結(jié)合的,在常規(guī)的活動演出外,我都會去各地旅游,在放松心情的同時,也不斷汲取各地的一些風俗趣事。內(nèi)在的修養(yǎng)往往能夠改變一個人的氣質(zhì),民俗風情這些東西可能換成別人,只把它當作笑談,但我覺得這代表一個地區(qū)的一段歷史過程,這些歷史的積累是一個人增長文化底蘊最好的時機,是書本上沒有的,即使有,如果不能體會,也是沒用的。
閑下來的時候,能夠有空多到外面走走,感受一下文化的氛圍,我相信,這些不自覺的積累,會讓自己經(jīng)歷一場身心的修煉過程,在這期間,沉淀內(nèi)心,修整不足,然后,等待釋放,變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
時尚 也是一種修煉
有些人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想法:主旋律歌手就是“一身正氣”,身著晚禮服,在舞臺上總是唱一些歌頌祖國、歌頌黨的歌曲。而且這樣的人群似乎不在少數(shù)。我對于外界的這種看法并不避諱,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不同的特色,10年前的人和現(xiàn)在的人追求的東西肯定是不一樣的。在每一次上臺演出前,我對于服裝的搭配都有著自己的見解,比如說去年這個時候很流行在衣服袖子上面做花飾,比如什么泡泡袖、裹袖等等,所以在那時候演出我經(jīng)常跟我的造型師說要時不時的改變一下袖口。有的歌迷注意到了這一點,還親切叫我“袖子控”。我覺得恰恰就是我把這些時尚的袖子加在了傳統(tǒng)的衣服上,這種搭配在當時很被認可。至于今年流行什么,我還要去發(fā)現(xiàn)一下,但是根據(jù)這兩三年的情況來看,無論怎么搭配,這種時尚都是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結(jié)合,這樣既有傳統(tǒng)的韻味,又有現(xiàn)代的動感,這可能是未來幾年時尚界的主旋律吧。
經(jīng)常有人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然而在我看來,這句話已然作古,我認為世界的才是時尚的。既然提到了國際化時尚,也自然要說一說關(guān)于我們國家的一些服飾,在盛唐時代的一些服裝,現(xiàn)在不是同樣被世界所接受嗎?現(xiàn)在好多人都說愛復(fù)古打扮,可是最時尚的唐服大家卻忽略了。唐服主要是以絲制品為主,既透氣又很保暖。唐代服飾的設(shè)計風格并不做作,也不會顯得太過矜持。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是充滿朝氣,令人振奮又使人心醉的服飾。此外唐服色彩也十分獨特,其裝飾圖案也是花團錦簇,生趣盎然。
其實,國際化的時尚不僅僅體現(xiàn)在服飾,時尚的元素充斥著整個社會。有人認為時尚就是一些服飾、美容、發(fā)型等等的創(chuàng)新,我覺得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們本來就生活在一個時尚元素極強的社會里,要想脫離時尚根本不可能,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拿現(xiàn)在微博來說,這就是平凡人中的一種時尚,微博的存在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了做記者的機會,我們可以把自己的言論在第一時間公之于眾,與大家一起分享喜怒哀樂。而且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把手機與微博綁定,這樣就可以隨時隨地發(fā)微博,因此把這些人稱之為“微博控”,這不就是在微博方面的時尚嗎?再比如據(jù)我所知,前兩年有一段時間,很多的相聲演員都回歸了小劇場演出,因此每到周末,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都去聽相聲,看似傳統(tǒng)的相聲,那一瞬間也突然變得時尚起來,這些都是我們普通人一眼就可以看到的時尚。除此之外,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一有空就選擇去聽交響樂,這不也是一種時尚嗎?很多高端人士都通過欣賞交響樂來提高自己的藝術(shù)品位,所以說我們身邊的時尚元素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時尚與否并不是別人評價出來的,每個人的時尚標準不同,就像審美標準不同一樣,重要在于打造自己的風格。要敢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敢于創(chuàng)新是時尚的起源,也是一個人智慧的結(jié)晶。
打造國際化的時尚不僅僅只在于外在,更重要的是在靈魂深處時尚自己。有很多人認為,時尚就是把自己打扮的有個性,和別人與眾不同,但我覺得用知識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有一定的文化底蘊也同樣是國際化時尚引導(dǎo)的一個潮流。我們之所以要將自己變得時尚,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讓別人認可你,就像我演唱的《國家》一樣,雖是主旋律歌曲,但是她依然被很多的人所喜愛,原因就在于歌曲本身具有強大的感染力,這種感染力給人一種親切感,你難道說這種東西本身不是一種國際化的時尚嗎?內(nèi)在的往往比表面現(xiàn)象更值得人們玩味。
(責編:張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