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力
【摘要】目的探討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10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及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干預,兩組均治療6個月,療程結束后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精神狀態(tài)評分。結果治療后,兩組BPRS與SAN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改善較對照組明顯,兩組治療后各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可顯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音樂治療;行為訓練;慢性精神分裂癥;康復
【中圖分類號】R749.3【文獻標識碼】B
精神分裂癥是一組病因未明的常見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壯年。國內(nèi)統(tǒng)計,其患病率可高達6.55%,占各種精神障礙(不含神經(jīng)病)終生患病率(13.7‰)的一半左右,是精神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種[1]。雖然抗精神病藥物在慢性精神分裂癥的治療方面有其重要的地位,但藥物治療不能完全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近年來,音樂治療在慢性精神分裂癥康復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且聯(lián)合行為訓練對患者受損的社會功能的恢復也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2]。本文筆者對50例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探討其對患者康復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10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21~67歲,平均(35.64±10.12)歲,病程5~23年,平均(16.43±11.24)年;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19~64歲,平均(32.75±10.43)歲,病程6~22年,平均(15.89±11.06)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及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干預,(1)音樂治療[3]:護士詢問患者平時喜歡的音樂類型(以輕音樂為主),采用外置型音響給患者播放,音量以患者舒適為宜,患者每周進行5次音樂治療,每次1個小時,以6個月為1個療程。護士也可讓患者自己歌唱,親自參與到音樂治療活動中,通過自身參與來調(diào)節(jié)情緒以使行為得到改善。(2)行為訓練[4]:告訴患者睡眠時間要有規(guī)律,平時自己整理床鋪,要按時洗漱、飲食、服藥,勤更換衣著、修剪指甲等。護士對其進行督促檢查并記錄,并監(jiān)督指導患者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洗衣、打飯、澆花、掃地、拖地板等。
1.3觀察指標
1個療程結束后,采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及陰性癥狀量表(SANS)對兩組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進行評定[5]。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6.0軟件對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比較,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后,兩組BPRS與SAN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改善較對照組明顯,兩組治療后各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3討論
音樂護理主要是通過感官刺激影響人體,能減少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分泌激素,調(diào)整血液分布,并能緩解軀體應激狀態(tài),解除心理焦慮的狀態(tài),促進機體自我愈合[6]。音樂作為一種身心并調(diào)的手段,具有影響生理及心理的獨特作用,能提高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承受能力,緩解軀體和精神痛苦[7];能緩解軀體的應激反應,解除心理扭曲和緊張,和諧的音樂旋律具有安神寧心的作用,能轉移人的注意力,使人放松,減輕緊張、焦慮狀態(tài)[8]。本文筆者運用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干預,1個療程治療后,其BPRS與SAN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改善程度較常規(guī)治療及干預的對照組明顯,兩組治療后各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音樂治療結合行為訓練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
綜上所述,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可顯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75-76.
[2] 盧愛蓮,李拴榮,鄭峰,等.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2,39(15):6-7.
[3] 許慶文,洪偉濤,陳偉南.行為訓練聯(lián)合音樂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癥康復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15):216.
[4] 張桂平,劉愛紅.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9,15(4):334-335.
[5] 李全會,程哲,石永香,等.行為訓練聯(lián)合音樂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癥康復的影響[J].職業(yè)與健康,2011,27(7):837-838.
[6] 張秀麗.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影響[C].全國精神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2012.
[7] 王輝,王丹,周曉航.音樂治療對50例慢性精神分裂癥的康復效果觀察[J].哈爾濱醫(yī)藥,2002,22(1):33-34.
[8] 崔靜,趙繼軍.音樂療法及在護理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護理,2007,13(25):2421-2423.
【摘要】目的探討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10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及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干預,兩組均治療6個月,療程結束后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精神狀態(tài)評分。結果治療后,兩組BPRS與SAN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改善較對照組明顯,兩組治療后各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可顯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音樂治療;行為訓練;慢性精神分裂癥;康復
【中圖分類號】R749.3【文獻標識碼】B
精神分裂癥是一組病因未明的常見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壯年。國內(nèi)統(tǒng)計,其患病率可高達6.55%,占各種精神障礙(不含神經(jīng)?。┙K生患病率(13.7‰)的一半左右,是精神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種[1]。雖然抗精神病藥物在慢性精神分裂癥的治療方面有其重要的地位,但藥物治療不能完全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近年來,音樂治療在慢性精神分裂癥康復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且聯(lián)合行為訓練對患者受損的社會功能的恢復也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2]。本文筆者對50例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探討其對患者康復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10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21~67歲,平均(35.64±10.12)歲,病程5~23年,平均(16.43±11.24)年;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19~64歲,平均(32.75±10.43)歲,病程6~22年,平均(15.89±11.06)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及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干預,(1)音樂治療[3]:護士詢問患者平時喜歡的音樂類型(以輕音樂為主),采用外置型音響給患者播放,音量以患者舒適為宜,患者每周進行5次音樂治療,每次1個小時,以6個月為1個療程。護士也可讓患者自己歌唱,親自參與到音樂治療活動中,通過自身參與來調(diào)節(jié)情緒以使行為得到改善。(2)行為訓練[4]:告訴患者睡眠時間要有規(guī)律,平時自己整理床鋪,要按時洗漱、飲食、服藥,勤更換衣著、修剪指甲等。護士對其進行督促檢查并記錄,并監(jiān)督指導患者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洗衣、打飯、澆花、掃地、拖地板等。
1.3觀察指標
1個療程結束后,采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及陰性癥狀量表(SANS)對兩組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進行評定[5]。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6.0軟件對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比較,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后,兩組BPRS與SAN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改善較對照組明顯,兩組治療后各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3討論
音樂護理主要是通過感官刺激影響人體,能減少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分泌激素,調(diào)整血液分布,并能緩解軀體應激狀態(tài),解除心理焦慮的狀態(tài),促進機體自我愈合[6]。音樂作為一種身心并調(diào)的手段,具有影響生理及心理的獨特作用,能提高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承受能力,緩解軀體和精神痛苦[7];能緩解軀體的應激反應,解除心理扭曲和緊張,和諧的音樂旋律具有安神寧心的作用,能轉移人的注意力,使人放松,減輕緊張、焦慮狀態(tài)[8]。本文筆者運用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干預,1個療程治療后,其BPRS與SAN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改善程度較常規(guī)治療及干預的對照組明顯,兩組治療后各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音樂治療結合行為訓練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
綜上所述,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可顯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75-76.
[2] 盧愛蓮,李拴榮,鄭峰,等.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2,39(15):6-7.
[3] 許慶文,洪偉濤,陳偉南.行為訓練聯(lián)合音樂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癥康復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15):216.
[4] 張桂平,劉愛紅.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9,15(4):334-335.
[5] 李全會,程哲,石永香,等.行為訓練聯(lián)合音樂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癥康復的影響[J].職業(yè)與健康,2011,27(7):837-838.
[6] 張秀麗.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影響[C].全國精神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2012.
[7] 王輝,王丹,周曉航.音樂治療對50例慢性精神分裂癥的康復效果觀察[J].哈爾濱醫(yī)藥,2002,22(1):33-34.
[8] 崔靜,趙繼軍.音樂療法及在護理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護理,2007,13(25):2421-2423.
【摘要】目的探討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10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及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干預,兩組均治療6個月,療程結束后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精神狀態(tài)評分。結果治療后,兩組BPRS與SAN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改善較對照組明顯,兩組治療后各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可顯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音樂治療;行為訓練;慢性精神分裂癥;康復
【中圖分類號】R749.3【文獻標識碼】B
精神分裂癥是一組病因未明的常見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壯年。國內(nèi)統(tǒng)計,其患病率可高達6.55%,占各種精神障礙(不含神經(jīng)病)終生患病率(13.7‰)的一半左右,是精神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種[1]。雖然抗精神病藥物在慢性精神分裂癥的治療方面有其重要的地位,但藥物治療不能完全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近年來,音樂治療在慢性精神分裂癥康復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且聯(lián)合行為訓練對患者受損的社會功能的恢復也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2]。本文筆者對50例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探討其對患者康復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10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21~67歲,平均(35.64±10.12)歲,病程5~23年,平均(16.43±11.24)年;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19~64歲,平均(32.75±10.43)歲,病程6~22年,平均(15.89±11.06)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及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干預,(1)音樂治療[3]:護士詢問患者平時喜歡的音樂類型(以輕音樂為主),采用外置型音響給患者播放,音量以患者舒適為宜,患者每周進行5次音樂治療,每次1個小時,以6個月為1個療程。護士也可讓患者自己歌唱,親自參與到音樂治療活動中,通過自身參與來調(diào)節(jié)情緒以使行為得到改善。(2)行為訓練[4]:告訴患者睡眠時間要有規(guī)律,平時自己整理床鋪,要按時洗漱、飲食、服藥,勤更換衣著、修剪指甲等。護士對其進行督促檢查并記錄,并監(jiān)督指導患者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洗衣、打飯、澆花、掃地、拖地板等。
1.3觀察指標
1個療程結束后,采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及陰性癥狀量表(SANS)對兩組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進行評定[5]。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6.0軟件對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比較,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后,兩組BPRS與SAN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觀察組改善較對照組明顯,兩組治療后各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3討論
音樂護理主要是通過感官刺激影響人體,能減少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分泌激素,調(diào)整血液分布,并能緩解軀體應激狀態(tài),解除心理焦慮的狀態(tài),促進機體自我愈合[6]。音樂作為一種身心并調(diào)的手段,具有影響生理及心理的獨特作用,能提高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承受能力,緩解軀體和精神痛苦[7];能緩解軀體的應激反應,解除心理扭曲和緊張,和諧的音樂旋律具有安神寧心的作用,能轉移人的注意力,使人放松,減輕緊張、焦慮狀態(tài)[8]。本文筆者運用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干預,1個療程治療后,其BPRS與SAN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改善程度較常規(guī)治療及干預的對照組明顯,兩組治療后各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音樂治療結合行為訓練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
綜上所述,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可顯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75-76.
[2] 盧愛蓮,李拴榮,鄭峰,等.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2,39(15):6-7.
[3] 許慶文,洪偉濤,陳偉南.行為訓練聯(lián)合音樂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癥康復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15):216.
[4] 張桂平,劉愛紅.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9,15(4):334-335.
[5] 李全會,程哲,石永香,等.行為訓練聯(lián)合音樂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癥康復的影響[J].職業(yè)與健康,2011,27(7):837-838.
[6] 張秀麗.音樂治療聯(lián)合行為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影響[C].全國精神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2012.
[7] 王輝,王丹,周曉航.音樂治療對50例慢性精神分裂癥的康復效果觀察[J].哈爾濱醫(yī)藥,2002,22(1):33-34.
[8] 崔靜,趙繼軍.音樂療法及在護理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護理,2007,13(25):2421-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