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孔子首先提出了“正名”的思想觀點。生活在戰(zhàn)國后期的荀子對孔子的正名思想進行了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一整套自成體系的正名理論思想,使得儒家的正名思想在邏輯理論上更加充實。
關鍵詞:荀子 孔子 正名思想 名實相符
1 孔子正名思想的提出與荀子的理論貢獻
在東周的春秋時期,社會政治形勢由“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變?yōu)椤疤煜聼o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在這禮樂崩壞的春秋時代,孔子提出了儒家的正名思想。
何為正名?在《論語·子路篇》的記載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p>
在子路與孔子的對話中孔子十分重視名實相符的情況??鬃诱J為在名實不相符的情況下,言論不能順理成章,言論不能順理成章,做事就很難成功。事情做不成功,禮樂就不能興盛,禮樂無法興盛,就會導致刑罰不恰當,刑罰不恰當,百姓就會不知所措。其著重點是在于要求執(zhí)政者循名責實,對于語言要規(guī)范化使用,防止出現(xiàn)言不達意,概念混淆的狀況。在《禮記·王制》中更著述道“析言破律,亂名改作,執(zhí)左道以亂政,殺。”同時孔子認為“君子”所說的話要說的明白、所做的事與其個人地位相符合。即如《禮記·中庸》:“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彼枋龅哪菢印?梢娍鬃拥恼枷胧钦蝹惱砘乃枷?,在于規(guī)范當時貴族的行為準則,是對“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恒之子孫微矣?!边@種社會秩序混亂狀況的譴責以及應對這種社會情況的解決辦法。
在孔子的思想中用一句話來總結(jié)正名思想的目的就是克己復禮??思簭投Y就是要求約束自己的行為形成良好的道德規(guī)范,恢復禮在社會中的地位。何為禮?禮即周禮,在孔子的認識中,禮不僅是一種祭祀儀式或社會秩序,更是一種社會制度。“復禮”就是恢復“周禮”的社會制度??鬃右庾R到光有一時的社會秩序是不能保證天下“仁”政的,只有“禮”制的這種社會制度才能實現(xiàn)“仁”政,明確了“周禮”的政治制度自然就會有和諧的社會秩序。因此孔子提出儒家的正名思想有其必然性。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就有“世道衰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君者而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鬃討?,作春秋?!?/p>
荀子的正名思想是對孔子正名思想繼承與創(chuàng)新,即接受了孔子正名思想的政治倫理化傾向又拋棄了孔子以“舊名”正“新實”的主張。闡述了“然則所為有名,與所緣以同異,與制名之樞要,不可不察也”中三個制名的理論基礎,構(gòu)筑了一整套正名邏輯理論思想,極大的擴充了儒家的正名邏輯思想,將儒家的正名思想在邏輯學術(shù)上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2 荀子對孔子正名思想的發(fā)展
“荀子生當‘辯者正盛時代,故其所講正名,邏輯的興趣亦甚大。”[1]荀子在《荀子·正名》中提出了其正名思想的三個基礎理論,即“然則所為有名,與所緣以同異,與制名之樞要,不可不察也?!敝械摹八鶠橛忻?、“所緣以同異”和“制名之樞要”。這三個方面構(gòu)成了荀子正名邏輯思想的框架,使得儒家正名思想從政治倫理范疇發(fā)展到了邏輯學范疇,發(fā)展了孔子正名思想中所蘊涵的邏輯意義。
2.1 何為“所為有名”
荀子對名所下的定義是“名也者,所以期累實也”。(《荀子·正名》)即名是對一類事物綜合得出的共性的稱謂。所以在這里“名“包含有概念的性質(zhì),而且荀子對“名”的使用在很多地方也是以概念的性質(zhì)來使用。不過荀子是持“名足以指實”的態(tài)度,因為制名的目標是“異形離心交喻,異物名實玄紐。貴賤不明,同異不別。如是,則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廢之禍。故知者為之分別制名以指實,上以明貴賤,下以辨同異。貴賤明,同異別。如是,則志無不喻之患,事無困廢之禍。此所為有名也。”所以在“明貴賤,別同異”的情況下荀子并不是沒有意識到“名”在概念和語詞上的區(qū)別而是拒絕將“名”與語詞上的“名”區(qū)分開,以至于荀子只是在語詞意義上研究,造成“名”的邏輯上有不完美性。[2]不過荀子已經(jīng)明確了在“名”達到“名定而實辯”和“名聞而實喻”的效果的情況下,不同地區(qū)的人能夠相互交流的。所以為了能夠思想清晰的交流就要“貴賤明,同異別。如是,則志無不喻之患,事無困廢之禍。此所為有名也。”荀子的思想不僅體現(xiàn)出“名”對儒家的道德判斷的作用,還體現(xiàn)出“名”對辨別不同事物的重大作用。
2.2 何為“所緣與同異”
荀子是以樸素唯物主義觀點出發(fā),去解釋“名”同異的認知過程,在孔子正名思想的邏輯上,發(fā)展和充實了概念形成的理論。荀子認為“緣天官”是“名”同異的原因。荀子是以“凡同類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凝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約名以相期也。形體、色、理,以目異;聲音清濁,調(diào)竽奇聲以耳異;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異;香、臭、芬、郁、腥、臊、灑、酸、奇臭以鼻異;疾、養(yǎng)、滄、熱、滑、鈹、輕、重以形體異;說、故、喜、怒、哀、樂、愛、惡、欲以心異。心有征知。征知則緣耳而知聲可也,緣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將待天官之當薄其類然后可也。五官薄之而不知,心征之而無說,則人莫不然謂之不知,此所緣而以同異也?!保ā盾髯印ふ罚椤熬壧旃佟钡囊罁?jù)的。
“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保ā盾髯印ふ罚┚褪钦f明人都具有可知的能力,都可以認知事物的內(nèi)容?!爸熬褪强陀^事物在主觀中的反映和認知,并且荀子還提出人的知還具有“合生而有知,知而有異?!钡奶匦浴_@種特性就是依據(jù)“天官”的作用,天官就是人的感官感受。例如“以目異”、“以耳異”、“以口異”、“以鼻異”、“以形體異”和“以心異”。同時由于人們對相同的事物一般具有相同的認知,使得人們可以約定俗成的方式來掃清交流中的障礙,為人們制名提供了客觀條件。endprint
2.3 何為“制名之樞要”
后王成名之法即“必將有循于舊名,有作于新名。” (《荀子·正名》)“有循于舊名”,就是“刑名從商,爵名從周,文名從禮”(《荀子·正名》)等。但同時有許多事物的名是過去所沒有的,或有了新的變化,舊的名已經(jīng)不適應于人們生活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萬物之散名”需要后王新作。因此就需要“制名之樞要”來提供指導,“制名之樞要”就是制名的方法和要求。荀子以此提出了五個制名的重要原則。
2.3.1 “同則同之,異則異之”的制名原則
在荀子在《荀子·正名》中提出“同則同之;異則異之;……知異實者之異名也,故異實者莫不異名也,不可亂也,猶使同實者莫不同名也?!备拍钍撬季S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在這里“名”就是概念。根據(jù)客觀事物的概念的同異,使同類同實者用同名,異類異實者用異名。并且只有根據(jù)這一原則來制名,才不會名實不符,達到辯同異、明是非的狀態(tài)。原則上就是要抓住同類事物相同的本質(zhì)的特點,使感性認識通過理性認識的“征知”使得其與其他類事物相區(qū)別。在邏輯上就是要保證“名”指稱對象的確定性,相當于邏輯中的“同一律”。
2.3.2 “單足以喻則單,單不足以喻則兼”的制名原則
“單足以喻則單,單不足以喻則兼”的意思就是用一個單獨的字就足以指稱所指之實,就以一個字成“名”。如果一個字不能明白地指稱所指之實,則就用兩個或多個字來成“名”?!皢巍焙汀凹妗钡膮^(qū)別只是所表達的數(shù)量之別不同。所以要強調(diào)的是單名并不就是指一般單獨的概念,而兼名也一樣不一定就是普遍或集合的概念。從語言形式上分,單名是單音節(jié)的詞,如“馬”。兼名是復音詞(雙音詞、多音詞或詞組),如“白馬”、“好白馬” “我家東鄰的好白馬”等,都可以根據(jù)表達、交流思想的需要來應用。[3]
2.3.3 “遍舉用‘共名,偏舉用‘別名”的制名原則
在“故萬物雖眾,有時欲遍舉之,故謂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則有共,至于無共然后止。有時欲偏舉之,故謂之鳥獸。鳥獸也者,大別名也。推而別之,別則有別,至于無別然后止?!保ā盾髯印ふ罚┲熊髯訉ⅰ懊胺譃椤肮裁?、“大共名”、“別名”和“大別名”。并且荀子還提出了“遍舉”和“偏舉”這樣兩種辦法來劃分這些名之間概念上的差異。“遍舉”就是對同屬于一類事物的所有個體進行舉例。“共名”就是對一類事物“遍舉”的名?!捌e”就是同屬于一類事物的一部分進行舉例?!皠e名”就是對一類事物“偏舉”的名。荀子正名理論中的“共名”和“別名”相當于現(xiàn)代邏輯中的屬名和種名的概念。
根據(jù)“遍舉”的“推而共之,共則有共,至于無共然后止”手段,使概念達到最高類概念“物”?!拔铩睕]有上位概念,即概念的極限。所以依據(jù)“物”是外延最大的普遍概念,則“物”就是“大共名”。
根據(jù)“偏舉”的“推而別之,別則有別,至于無別然后止”手段,使概念表示個體的單獨概念,因為它沒有下位概念,即概念的限制極限。所以依據(jù)單獨概念是外延最小的概念,則單獨概念就是“小別名”。
2.3.4 “約定俗成,徑易不拂”的制名原則
荀子在“名無固實,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于約則謂之不宜。名無固實,約之以命實,約定俗成謂之實名。名有固善,徑易不拂,謂之善名?!保ā盾髯印ふ罚┲刑岢隽恕耙嗣?、“實名”和“善名”三種名。不過這三種名不是直接表達概念的意思而是指表達概念的語詞。[4]
在“名無固實,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于約則謂之不宜。名無固實,約之以命實,約定俗成謂之實名”中可以看出荀子對制名的看法,即“名無固實”,要以約定俗成為最優(yōu)的選項,達到了約定俗成就符合了名實相符的要求,就是“宜名”和“實名”。同時在“名有固善,徑易不拂,謂之善名”中荀子提出了“徑易不拂”。即使一個名具有“實名”和“宜名”的特點,還需要名的概念通俗易懂,不容易引起矛盾才能稱為“善名”。
2.3.5 “稽實定數(shù)”的制名原則
荀子在“物有同狀而異所者,有異狀而同所者,可別也。狀同而異所者,雖可合,謂二實。狀變而實無別而為異者,謂之化,有化而無別,謂之一實。此事之所以稽實定數(shù)也?!保ā盾髯印ふ罚┲刑岢隽嘶鼘嵍〝?shù)的制名原則?;鼘嵍〝?shù)就是要考察事物量的多少來制定事物數(shù)量的名,在語詞上分清了事物的多少,在邏輯上有助于對量詞的理解。為了能在這些復雜的不同的情況下正確的制名,荀子提出了關于事物性質(zhì)和屬性的“狀”、關于空間的“所”和關于時間的“化”三方面來確定“名”的數(shù)?!巴瑺疃愃摺笔侵鸽m然是具有共同的性質(zhì)但是屬于不同的事物,所以不能混淆?!坝挟悹疃摺彪m然指同一事物,但是是指處于不同狀態(tài)的同一事物。
參考文獻:
[1]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266.
[2]周云之.論荀子的正名邏輯及其在中國邏輯史上的貢獻和地位[J].錦州師院學報,1988(1).
[3]孫中原.儒家智者的邏輯——析荀子正名論[J].孔子研究, 2004(3).
[4]王麗娟.荀子對孔子正名思想的揚棄[J].孔子研究,1988(00).
本文在河北大學哲學系張小燕教授的指導下完成。
作者簡介:胡子悅(1990-),男,河北大學哲學系邏輯學碩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