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光美
(安徽大學 文學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安徽無為方言的反復問句“格+VP?”考察
蔣光美
(安徽大學 文學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江淮官話洪巢片無為方言反復問句的形式是“格+VP?”,屬于無傾向的中立問。“格”是疑問副詞,顯示疑問焦點。對田野調查的口語材料進行描寫與分析。討論了“格”與情態(tài)動詞、否定詞的相對位置,并聯(lián)系了洪巢片其他方言點進行比較;狀語在“格+VP?”句中的位置分布。
格+VP?; 否定副詞; 狀語位置; 語氣副詞
反復問句是一種選擇問句,最常見的形式有兩種:(a)VP不VP?(b)VP沒有?還有(c)FVP?形式,在VP前加疑問副詞?!癡P不VP”句式在方言里的分布很廣,北方官話、大部分西南官話、粵語、閩語以及大部分吳語里的反復問句都采取這種形式,蘇州話、昆明話、合肥話作是F型反復問句的典型代表。朱德熙指出:“在我們考察過的方言里,“可VP?”和“VP不VP?”兩種反復問句不在同一種現代方言里共存?!盵1]182-186朱先生嚴謹地提到他文中的下江官話的方言點只是舉例,筆者和老師同學一起調查了無為、肥東、六安、三個點的方言。文章補充具體方言點的實例論證朱先生的觀點并做進一步探究。
(一)無為方言反復問句的疑問標記
無為方言,屬于江淮官話洪巢片。反復問句的情況與朱先生以上的觀點基本一致,有兩種形式:
(1)格+VP?
(2)VP不VP?
疑問標記是副詞“格”,讀κ?/55,即“格+VP?”(本字未考)和合肥話一樣都有一個入聲調。無“VP沒有?”句式。舉例:
(3)他昨朝個格去來著?(你昨天去沒去?)
(4)你明朝格去?(你明天去不去?)
(5)你格吃煙?(你吃煙不吃煙?)
無為方言“格+VP?”結構上與上海方言“阿VP?”相類似?!鞍P?”是一種特殊的疑問句,在形式上接近于是非問句,而在功能上則接近于正反問句,屬于無傾向的中性問。“阿”的主要作用是顯示疑問焦點,因此可以幫助區(qū)分某些歧義的疑問句式。[2]而在無為方言反復問句的兩種形式中,“VP不VP?”是受普通話影響的文讀層,在人們日??谡Z交流中很少用到,只是用于對外交流和課堂教學。現在著重討論“格+VP?”形式。
(二)“格”的疑問功能
1.“格”是疑問副詞,顯示“疑問焦點”,一般不與有明確疑問焦點的特指問句和正反問句連用,否則會模糊焦點和重復語義?!案瘛迸c這些句型不兼容。例如:
*(6)格哪些人去?①
*(7)你格去還是不去?
2.“格+VP?”可與疑問賓語兼容
當賓語部分有疑問代詞時,“格VP?”可與其兼容,即“格+V+疑問賓語”?!案瘛比允钦麄€句子的疑問焦點,賓語上的疑問代詞實際上并不承擔主要疑問信息。在答句中,要先回答疑問焦點“V”的內容,其次回答賓語部分疑問代詞所提問的內容,作進一步解釋。答語是否定不用進一步回答,而從語義完整、言語交際接受度考慮,進一步回答則是必要的。例如:
(8)問:你格吃什么東西著?(你有沒有吃什么東西?)
答:吃著,吃餃子。
(9)問:你格搞什么小玩意額?(你有沒有做什么買賣?)
答:搞著,帶做額瓦匠。
(10)問:你格望見他在干什么事啊?(你看沒看見他在做什么?)
答:望到著,在田里插秧。
(11)問:你格曉得他叫么名字?(你知道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答:曉得,王三。
(12)問:你格問開會講什么東西?(你問沒問開會講什么內容?)
答:沒問。
(一)“格+VP?”中謂語動詞前可以加情態(tài)動詞“要、肯、敢、好、會、能”等。這些情態(tài)動詞必須放在“格”的后面。在“格+情態(tài)動詞+VP”中,情態(tài)動詞要受“格”的管轄。根據生成語法學管轄理論,主管成分必須統(tǒng)制受管成分,任何節(jié)點不能統(tǒng)制其上級節(jié)點。[3]251“格”統(tǒng)制它平行的姐妹節(jié)點,即管轄其右邊的成分,情態(tài)動詞若放在“格”的左邊,就超出了“格”的轄域范圍。
(13)你格敢把這事報告上去?
(14)就這事你格肯干吧?
(15)*你敢格這么冷的天下水???
(16)*兌錢你肯格干哪?
(二)“格”不與否定詞連用,前后都不可以?!案?VP”在功能上近于正反問句,屬于無傾向的中性問。無傾向就不能與表示明確否定的否定詞連用,否則語義上矛盾。但以下兩種情況可以連用。
①如果否定詞出現在賓語位置,構成否定性的賓語從句,句子成立。例如:
(17)你格曉得他不去?
(18)你格聽講他一直沒回來唉?
②如果賓語是含有“格”的疑問賓語。“格”可以出現在否定詞語的后面。例如:
(19)你不曉得他格講過這話吧?(你不知道他有沒有講過這句話吧?)
(20)沒聽講過他格回來著唉?(沒有聽說他回來沒回來唉?)
(三)“格”與否定詞“拜”②連用
1.否定副詞“拜”
無為方言中,有兩個常用的否定副詞:“沒”和“拜(未考出本字,同音替代)”。“沒”是對客觀陳述或說話人主觀陳述事實的否定。否定副詞“拜”[π≤44],語法功能上相當于普通話“別”,表示說話人要求聽話人不要做某件事情,有商討勸解的意味。
(21)我昨朝個沒去鬧人家。(我昨天沒去到鄰居家玩。)
(22)問:你格把門關起來著?
答:我還沒走,他就家來著。
(23)問:他格家來了昂?他要不家來我就到人家去。(他有沒有回家?。克换貋砦揖腿e人家了。)
答:格能拜走,他馬上就到。(能不能別走,他馬上就到家。)
“格+情態(tài)動詞+VP”,是中立的無傾向反復問句?!案?能+拜+VP”在無為方言中成立,情態(tài)動詞限定是“能”,否則句子不能成立。
2.疑問標記“格”的弱化
“格+情態(tài)動詞‘能’+否定副詞‘拜’+VP”是向對方表明不支持某種行為,并進行勸解,是再一次強調。如例(24),A、B在對話,討論一個話題,A征求B的意見。B回答后,A還是希望去嘗試,B勸誡,表示不要去行不通,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
(24)A:人家都講做木材生意好唉!
B:你拜去,不一定中。(你別去,不一定行得通。)
A:那我還是想去試啊著?
B:格能拜做吧!不請錢!(能不能別做做啊,不賺錢。引申為“千萬別做吧!”)
“格+能+拜+VP”理論上是無傾向性中立的,然而從語義角度看,說話人的情感態(tài)度并非保持中立,希望聽話人不要去做這件事情,有明確的語義傾向態(tài)度。此時“格”作為反復問句的疑問標記功能已經減弱,句子的焦點已經轉移到否定副詞“拜+謂語動詞”上。這一疑問標記的弱化和焦點的轉移是由否定詞“拜”引起的。
疑問標記的弱化可以從句型和語義態(tài)度上考察出來,人們在日常口語交流中也能見其弱化的蹤跡。如例(25)五個答句表達的內容都是“勸解不要”的意思,但情感態(tài)度和語氣強弱不同。答1是完整的句式“格+‘能’+‘拜’+VP+語氣詞”。答2省略了句中的謂語動詞“V”,“格”的疑問語氣減弱,句子焦點和句子重音在否定詞“拜”上,句子疑問語氣主要承擔在“啊”身上。答3與答2相比,句末語氣詞變成了“吧”,句子的疑問語氣比答2更弱,有勸解命令的意味,近乎祈使句?!鞍伞钡恼Z調比平常加重,有提示聽者的作用,是一個句子次重音。答4省略了情態(tài)動詞“能”,結構上并未變化。疑問標記“格”已完全失去其疑問功能,變成強調的程度副詞。句子的語氣比較強硬,希望聽話者不要那樣做,行不通。答5徹底刪除疑問標記“格”,只留下“否定副詞+語氣詞”,句子類型變?yōu)榉穸ㄊ降钠硎咕???梢姼痹~往往能單獨使用。陸儉明認為“副詞獨用是口語句法里所有的一種現象”,“是口語里句法成分大量省略的一種產物”。[4]從這一點來說,也可以證明無為方言中否定副詞“拜”已經上升到了句子的層面的,具有表述功能[5],這里表述否定的觀點。答6說明轉換為其他情態(tài)動詞時句子不成立,只有“能”可以進入這種句式。
(25)問:上次找他沒講通,我還想再跟他商量啊子?
答1:(你)格能拜去?。克@人難講話要命奈!(能不能不要去?。?
答2:(你)格能拜?。克@人難講話要命奈!(能不能不要?。?
答3:(你)格能拜吧?他這人難講話要命奈!
答4:(你)格拜吧?/!他這人難講話要命奈!(千萬不要吧?/!)
答5:(你)拜吧!他這人難講話要命奈!(不要吧!)
*答6:(你)格敢拜去吧,他這人難講話要命奈!
省略途徑:
格+“能”+“拜”+VP+語氣詞?刪除“VP”→格+“能”+“拜”+語氣詞?刪除“能”→格+“拜”+語氣詞!刪除“格”→“拜”+語氣詞!
3.江淮官話其他方言點的情況
“FVP?”在安徽江淮官話洪巢片中常見,疑問標記“F”在各個方言點所表現的具體語音形式和語法結構功能并非完全相同。疑問標記“F”在無為方言中是“格κ?/55”,是一個高入,不送氣。蕪湖老派是κ?44,肥東是κ?44,樅陽是kε55,都是不送氣的“格”。六安是κH□33,肥西是κH?33,蕪湖新派是κH?44,都是送氣音。朱德熙指出:江淮官話是采取“可”來表現反復問句意的方言點,江淮官話及周邊地區(qū)方言反復問句中所使用的“阿、格、克”很可能同出一源,這個疑問副詞在明清白話小說里寫作“可”。[1]無為、六安、肥西、肥東、蕪湖、樅陽六個點都有“否定副詞+VP”和“F+情態(tài)動詞‘能’+否定副詞+VP”的形式。“否定副詞+VP,F+V?”是把疑問標記F移至后面,位置變換句法結構未變,仍是反復問句。
而“F+情態(tài)動詞“能”+否定副詞+VP”的儉省形式只在無為方言中出現了,是方言點的獨特之處。與人們實際交流中的語感相通,符合當地人的語言習慣,也從側面反映出江淮官話洪巢片有其共性同時也存在內部差異。
劉丹青指出南京方言有三種比較特別的反復問句。其中“還/阿VP”式在江淮官話及蘇南吳語中常見,尤其是發(fā)問詞“阿”與無錫、蘇州等地的吳語的“阿”語法功能相同?!癡P不VP”在江蘇下江官話和蘇南吳語中不常用或完全不用,在南京話中卻很常用。[6]26無為方言口語中基本不用“VP不VP”式。
表1 江淮官話其它方言點情況
(一)分布情況
“格+VP?”中謂語動詞前可以有狀語成分來修飾謂語動詞或整個句子。狀語成分可以位于句首或句中,有兩種句式:“A格V?”和“格A+V?”③。二者疑問焦點、已知項和未知項不同。前者疑問焦點在“V不V”上,未知項是“V不V”,A是一個已知項,作為狀語修飾整個句子。后者疑問焦點在“AV”上,A是一個未知項,修飾謂語動詞V,與V關系密切,也是在被詢問的范圍內。
根據狀語在“格”字句中分布位置的不同,將狀語分為兩類。
第一類:狀語成分位于句首和句中皆可。即“A格V?”和“格AV?”兩種句式。時間名詞和介賓短語屬于這一類。
“格AV?”詢問的是整個AV,語義的重點是在狀語表示的時間、對象和處所上。比如例(26),問的不是“走不走”,而是問“是不是晚么西走”走;例(30)問的不是“做不做事”,問的重點是“做事在不在外頭”?!癆格V?”詢問的只是V,時間、對象和處所不是所詢問的對象;例(27),問的是“到不到?”五點鐘已經是確定無疑的了;例(31),問的重點是“在不在做事?”,至于“在外頭”并非詢問的內容。
第二類:狀語成分位于句中,即“格AV?”式。范圍副詞、頻率副詞、程度副詞、時間副詞、情態(tài)副詞、形容詞做狀語、否定副詞“拜”七項屬于這一類。
表2 狀語在“格”字句中的分布情況
這七項的共同特點是與謂語動詞V關系密切,疑問焦點在“AV”上。他們沒有修飾整個句子“格VP?”的能力。徐烈炯和邵敬敏認為:在“狀語——中心語”結構中,語義重心往往在修飾語上,“格”要顯示這個由問焦點,然而如果這個疑問焦點跑到“格”的轄域之外(左邊)去了,句子當然不能成立。[2]筆者認為:首先,作為范圍副詞它只能修飾限定謂語動詞,而不能向左逆向管轄疑問標記“格”,這是受反復問句的特殊句式限制,不能跨越疑問標記“格”向右管轄整個句子。如例(35),“統(tǒng)統(tǒng)”不能管轄右邊的“格來著”,無法修飾整個句子,所以句子不成立。而例(34)“統(tǒng)統(tǒng)”可以修飾限定謂語動詞“來著”,疑問標記“格”位于句首,句子成立。其次,范圍副詞是虛詞沒有實際意義,并非確定無疑,不能用做一個確定的實體概念。若放在句首,范圍副詞是被詢問的內容,然而沒有實際意義無法讓聽者明白。如例(35),單說“統(tǒng)統(tǒng)”是不能讓人有實際的理解。其他例子也是如此。見表2。
綜上所述,狀語與“格AV?”、“A格V?”兩種形式的配合情況見下表。實詞是有實際意義并能單獨充當句法成分的。有實際意義的時間名詞和介賓短語可進入“A格V?”和“格AV?”兩種句式。其他六項是副詞(形容詞做狀語實際意義虛化,類似副詞),虛詞只能進入“格AV?”式,修飾限定謂語動詞。其中否定副詞語義上是與“格VP?”中立性的立場相矛盾,句子不成立。無為方言的特別處在于否定副詞“拜”可以進入“格AV?”句式。
表3 狀語與“格AV?”、“A格V?”配合情況
(二)語氣副詞的分布情況
“格+VP?”中,語氣副詞的位置有兩種類型:
第一種“格+語氣副詞+VP?”
上文提到“格AV?”疑問焦點在“AV”上。此類語氣副詞能進入“格+語氣副詞+VP?”,與謂語動詞V緊密結合,構成偏正式狀中短語。有表示:斷定、指明、必然、指令、意愿、感嘆、關系和特點這八小類語氣副詞。這些副詞有作者強烈的主觀傾向,是對語義肯定或否定的強化。如:絕對正確、確實犯著錯誤、才報名、還看書、準保沒事、一定來、必須走、千萬拜跑、只好回來、情愿蹲家里、怪好的、真過勁、反倒不快活、甚至搞僵、幸虧沒去、恰好趕來。如:“他格絕對正確尼?”不單是提問“是否正確?”而是對謂語動詞做了限定,提問“是否絕對正確?”若將語氣副詞放在“格”之前,語氣副詞沒有修飾整個句子的能力,而且不能與動詞組成狀中短語,所以不能進入“A格V?”式。
第二種“語氣副詞+格+VP?”
殷天興(Ernst1984,1994)認為:“到底”這類副詞主要表達說話者強烈不耐煩的情緒。[7]Jackendoff也指出以說話者為中心的副詞不同于以主語為中心的副詞。Cinque指出:以說話者為中心的副詞一般只能位于句首或者主語后助動詞之前。如有否定詞,這些助動詞應該位于否定詞之前。[2]無為方言中這類語氣詞包括表示疑問語氣副詞“到底、究竟”和推斷語氣副詞“大概、差不多”,在此合稱為“懷疑性副詞”。如:“他大概格得來吧?”這種疑問就暗含一種不耐煩的情緒,到底能不能來,不想再等下去了?!按蟾拧毙揎椪麄€句子。此外這一類語氣副詞不能與謂語動詞構成狀中短語,如:*大概得來、*差不多中、*到底去、*究竟上班等不成立?!罢Z氣副詞+V”不能構成偏正式狀中短語。
除上述兩種類型,其他語氣副詞都不能進入“格VP?”。這些排除在“格VP?”外的語氣副詞不能與謂語動詞構成狀中短語,如:*當然錯、*其實上課、*難道出去、*盡快完成任務等不成立。具體的原因和詳細的分類有待以后進一步的深入研究。(語氣副詞的分類參照史金生[8])
[1]朱德熙.語方言里的兩種反復問句[G].朱德熙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徐烈炯,邵敬敏.“阿V”及其相關疑問句式比較研究[J].中國語文,1999,(3):163-169.
[3]徐烈炯.生成語法理論:標準理論到最簡方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陸儉明.現代漢語副詞獨用芻議[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2,(7):40.
[5]齊滬揚.語氣副詞的語用功能[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1):62.
[6]劉丹青.南京方言詞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7]Ernst,Thomas.Conditions on Chinese A-not-A questions[J].Journal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1994,(3):241-264.
[8]史金生.語氣副詞的范圍、類別和共現順序[J].中國語文,2003,(1):22.
注釋:
①*是句子不能夠成立的標記。
②能夠連用的否定詞讀為[π≤44],未考出本字,與“拜”同音,用同音字“拜”替代。
③謂語動詞標為V,把“格”之外的狀語都標為A。
④無為方言的五個單字調:陰平42 陽平32 上聲12 去聲44 入聲55。
⑤肥西、蕪湖、樅陽材料是向在校研究生調查的結果。
OnRepeatedQuestions“+VPInspection?”inWuweiDialectofAnhui
JIANG Guang-mei
(CollegeofAnhuiUniversity,Hefei,Anhui230601)
The form“+VP?”is a repeated form of question pattern in Jianghuai Mandarin Hongchao dialect,which is a neutral question pattern."Ge”is an interrogative adverb and displays question focus.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oral materials is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The author discusses the“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Ge”and modal verbs,negation and makes comparative study of other dialect in Hongchao as well as adverbial in the“+VP?”in the sentence.
lattice +VP?; the negative adverb; adverbial; modal adverbs
2013-12-28
蔣光美,1990年生,女,碩士生,研究漢語史與方言。
H07
A
1671-9743(2014)03-0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