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瓊芳
(湖北省應城市人民醫(yī)院 護理部, 湖北 孝感, 432400)
肝膽疾病是臨床中常見疾病,患者往往發(fā)病突然,且病情的加重與發(fā)展十分迅速,會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影響,容易產(chǎn)生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給預后帶來不良影響[1-2]。持續(xù)質量改進(CQI)是先進的質量管理模式,強調持續(xù)不間斷地收集資料,進行動態(tài)觀察,隨時對質量管理加以改進[3-4]。如何更好地改善手術患者心理情況,已成為臨床中的主要問題。本研究對肝膽外科手術患者開展心理分析并實施持續(xù)質量改進的臨床護理措施,獲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在本院開展肝膽手術的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無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隨機將病例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各90例。對照組中,男58例,女32例,年齡13~73歲,平均(34.7±3.2)歲,其中行膽總管切開取石手術27例,單純性膽囊切除術16例,膽腸吻合術14例,膽囊癌根治術12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11例,膽管癌根治術10例。干預組中,男59例,女31例,年齡15~75歲,平均(36.2±4.1)歲,其中行膽總管切開取石手術28例,單純性膽囊切除術14例,膽腸吻合術13例,膽囊癌根治術13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12例,膽管癌根治術10例。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手術類型等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干預組給予持續(xù)質量改進臨床護理措施,具體操作如下[5-6]: ① 對90例肝膽外科手術患者開展調查,仔細記錄結果并開展分析總結。利用問卷形式來收集信息,通過收集資料后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礙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病患由于疾病的長期折磨失去應對信心,習慣性接受醫(yī)師表達中的最嚴重情況,造成惡性的心理障礙循環(huán),更加擔心手術成功率問題;二是護理人員在急診手術中通常表現(xiàn)比較慌亂,易使患者增加不良的心理負擔,同時因對醫(yī)師和護士的專業(yè)性無法清楚了解,加重了心理負擔; ② 成立由護士長帶隊的持續(xù)質量改進小組,安排全組成員學習持續(xù)質量改進的理論知識,確定主要負責人,制定相應的規(guī)范與目標,定期對護理措施予以討論和改進,嚴格遵循高質量干預原則。首先,為患者營造整潔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向其簡單介紹醫(yī)院的內部環(huán)境和病區(qū)的結構安排,同時介紹主治醫(yī)師和責任護理人員,在溝通中熱情對待患者,詳細了解其身體狀況。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心理護理計劃,以保證改善患者的焦慮與緊張情況。同時,術前講解手術的具體流程、注意事項及可能引發(fā)的不良反應,切忌一味使用專業(yè)術語,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話語來宣教。盡可能多地向患者講述同類成功的手術案例,增加患者的應對信心,減輕其心理負擔。此外,術后及時告知患者留置引流管的作用和注意事項,講解引流的具體常識,避免患者由于引流問題產(chǎn)生恐慌心理。檢測患者的心率與呼吸情況,將設備儀器的聲音降低,避免增加患者緊張感。對患者疑惑的問題給予細致解答,對過度緊張的患者予以心理安撫??傊谡麄€護理干預過程,護士應增加與病患的溝通,發(fā)現(xiàn)不良問題及時分析并討論改進措施。
分別于護理干預前后,對180例患者開展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的評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越嚴重,記錄患者的評分情況,并總結其心理特征;對患者手術情況和滿意度情況進行收集分析。
詳見表1,護理干預前2組患者無顯著差異(P>0.05), 提示2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經(jīng)護理干預后,2組差異顯著(P<0.05), 干預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況顯著好于對照組。
表1 2組患者干預前后SAS和SDS評分比較
詳見表2,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方面,干預組均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 干預組滿意度為100%, 對照組為88.9%, 干預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肝膽外科手術患者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表現(xiàn): ① 肝膽疾病一般病程較長,患者長期受到疾病的折磨,情緒較不穩(wěn)定,存在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 ② 疾病造成患者的肝膽功能下降,使生活與工作的正常開展受到局限,同時疾病的治療成本較高,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壓力; ③ 患者對疾病的認識較少,會致使其出現(xiàn)自卑的心理狀態(tài),開展手術時會增加其對安全性的疑慮與恐慌[7-10]。持續(xù)質量改進是廣泛用于質量管理的標準化、科學化管理體系[11-13]。本次研究通過對90例肝膽外科手術患者開展持續(xù)質量改進的臨床護理措施,有效減少了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住院時間,使患者焦慮等不良心理問題得到改善,干預后患者的滿意程度較高,達到了100%, 與同期給予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相比較,干預組臨床應用持續(xù)質量改進護理措施的效果更顯著[14-15]。綜上所述,肝膽外科手術患者會由于疾病的長期困擾產(chǎn)生諸多不良心理,在干預時應用持續(xù)質量改進的臨床護理措施能改善患者的心理問題[16-17], 提高治療的效果,值得進一步推廣與研究。
表2 2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及滿意度比較 [n(%)]
[1] 劉輝. 肝膽外科擇期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發(fā)生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3, 16(21): 2504.
[2] 施小英, 韋小花, 呂小英. 持續(xù)質量改進在降低壓瘡管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1, 28(6B): 62.
[3] 蘇穎杰, 劉曉琰, 崔敏, 等. 持續(xù)治療改進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使用成效[J]. 醫(yī)藥導報, 2013, 32(1): 31.
[4] 吳在德, 吳肇漢. 外科學[M]. 第7版.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1: 95.
[5] 束寒玲, 王玉亭, 張小華, 等. 持續(xù)質量改進在普外科PICC置管中的應用效果[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2, 29(3A): 54.
[6] 徐睿, 崔文英, 尹道馨. 持續(xù)質量改進在提高慢性腎臟病患者低蛋白飲食依從性中的應用[J]. 中華護理雜志, 2013, 48(9): 787.
[7] 駱彬彬. 持續(xù)質量改進在急診洗胃中的應用[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1, 28(9B): 59.
[8] Mayr M, Hoglor S, Ghodina W, et al. Low back pain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J]. Lancet, 2012, 361(9356): 531.
[9] 陳莉萍, 馮月文. 持續(xù)質量改進在護理文書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1, 28(12B): 70.
[10]周春燕, 柳建明, 楊桐偉, 等.對慢性痛病人焦慮和抑郁情緒的初步研究[J].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2, 18(11): 598.
[11]林麗躍, 王美蘭, 謝強麗, 等. 持續(xù)質量改進在為老年患者發(fā)放口服藥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1, 29(9B): 60.
[12]Dealey C, Posnett J, Walker A. The cost ofpressure ulcers in the United Kingdom[J]. Journal of Wound Care, 2012, 2l(6): 26.
[13]周紅娣, 柳春波, 方飛騰. 多部門協(xié)作持續(xù)質量改進保障住院患者用藥安全[J].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0, 27(23B): 1906.
[14]陳長英, 田麗, 曹小琴, 等. 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的國內外實踐與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 2012, 12(1): 14.
[15]宋勤, 王美女, 雷旭紅. 持續(xù)質量改進對減少患者術前等待時間的效果[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1, 28(22): 64.
[16]章玲娟, 汪鐵軍. 持續(xù)質量改進在手術患者心理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 11(12): 330.
[17]李揚揚, 黃約翰, 黃愛微, 等. 持續(xù)質量改進在提高肝膽疾病手術患者分階段飲食知曉率中的應用[J]. 護理學報, 2013, 20(8B):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