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兵
摘 要:物化指主客消融、渾然一體的天人合一的一種狀態(tài),也是其天人合一的方式。物化是一種審美狀態(tài)。通向物化的途徑有兩個條件,一是去蔽;二是具有理性知識且超越這一理性知識。這兩個條件是緊密相聯(lián)的。物化是一種境界,是生命經(jīng)歷了“知識論”與“去蔽論”后所達到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關(guān)鍵詞:莊子;物化;天人合一;審美;去蔽
中圖分類號:B223.5 文獻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21-0036-02
一、《莊子》中的物化
“化“一詞在《莊子》中出現(xiàn)多次,它指宇宙萬物的一切運動變化?!拔锘币辉~也出現(xiàn)不少,它僅指人的生死變化或人與物的“泯然合一”。如,“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刻意》)。莊周夢蝶的故事中也有“物化”一詞。陳鼓應(yīng)先生解釋為:“物我界限消解,萬物融化為一。”[1]即主客渾然一體的天人合一。
現(xiàn)在不少資料把“物理變化”一義也歸到“物化”的意蘊之下,這是不準(zhǔn)確的?!拔锢碜兓卑宋锉旧砑拔锱c物之間的變化,而“物化”是指人與物的關(guān)系而言的,離開了人,就不能說物化。事實上,《莊子》中談“物化”都離不開“人”,否則就用“化”這個詞。當(dāng)然“化”包含了“物化”。
物化指主客消融、渾然一體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在《莊子》中有兩種:先天的天人合一與后天的天人合一,相對來說,后天的天人合一要積極些。但由于莊子推崇的是先天的天人合一,故在“后天的”的物化中,有某些較消極的物化情況。如《齊物論》一文中,莊子主要談了為什么要齊物之后,對于怎樣去齊物,莊子開出的藥方是在夢幻想象中進行主客消融式的齊物,也就是莊周夢蝶。這種消極的物化方式本來是莊子最推崇的,因為莊子根本排斥實踐及理性探索。但夢總有醒來的時候,而現(xiàn)實的世界又是“主——客”二分式的。所以,莊子事實上又認(rèn)為要達到主客消融的境地又離不開某些理性認(rèn)識和實踐,但又必須在這些理性認(rèn)識和實踐中升華上去,也即超越它(超越它并不等于離棄它)。于是就有了莊子較積極的物化觀,如庖丁解牛等的實踐活動,還有許多理性知識的具備。
二、物化:審美的解釋
物化,這種狀態(tài)在現(xiàn)實中存在嗎?物化就是天人合一嗎?答案是肯定的。這里有兩種解釋,一是審美解釋,一是體悟道中蘊涵的集體無意識內(nèi)容。前一種解釋很流行,也確實能解釋為什么存在物化這種現(xiàn)象及物化就是天人合一這種現(xiàn)象。后一種解釋只能在體道的情況下,才能解釋這種現(xiàn)象。如心齋坐忘凝神的體道中可以解釋這種現(xiàn)象。而像在“濠梁之辯”這個故事中(《秋水》),莊子移情于魚,所以有知魚之樂這一事,這也是物化,是天人合一,但似不能說莊子是做體道的工夫,故難以適用第二種解釋。
現(xiàn)在一般從審美這個角度來解釋物化。如想象(包括“夢幻”)之中、移情之中、精神專注之中,都能產(chǎn)生審美,都能達到主客消融。莊周夢蝶是在夢幻(想象)之中主客消融。莊子的知魚之樂,是在移情(移情也是想象)中主客消融。大馬之錘鉤者,“于物無視也,非鉤無察也”(《知北游》),錘鉤者專注于鉤,是在精神專注中達到主客消融。心齋坐忘,可以達到虛靜的狀態(tài),此虛靜的本質(zhì),是人與宇宙萬物共有的,故也能達到人與宇宙合一的境界。
莊周夢蝶是莊周與蝶的合一,濠梁之辯是莊周與魚的合一,大馬錘鉤是大馬(人名)與鉤的合一。其共同點是“知覺的專一”,這里的“知覺”指消解了欲望與概念性的知識活動的純知覺活動[2]62-63,“這種純知覺活動,即是美地觀照”[2]63?!肮铝⒒?、專一化的知覺,正是美地觀照得以成立地重要條件?!盵2]64人在與某物的合一中,體驗到的是人與整個宇宙天地的合一。徐復(fù)觀解釋這種現(xiàn)象說:
因知覺的孤立、集中,所以被知覺的對象也孤立化、集中化。因?qū)ο蟮墓铝⒒⒓谢?,于是觀照者全部的精神,皆被吸入于一個對象之中,而感到此一個對象即是存在的一切。較這更深一層的便是莊子的物化。當(dāng)一個人因忘記己而隨物而化時,物化之物也即是存在的一切。更深切的說,物化后的知覺,便自然是孤立化的知覺?!话愕卣J(rèn)識作用,常是把認(rèn)識的對象鑲?cè)胗跁r間連續(xù)之中,及空間關(guān)系之內(nèi),去加以考察。唯有物化后的孤立地知覺,把自己與對象,都從時間與空間中切斷了;自己與對象,自然會冥和而成為主客合一的。既然是一,此則外再無所有,所以一即是一切。一即是一切,則一即是圓滿俱足[2]83。
對于心齋坐忘,它非借助某一外物來專注凝神,而是通過精神等的內(nèi)斂為一,來達到去蔽的功能,從而呈現(xiàn)無己的虛靜狀態(tài),這即成美地觀照?!爱?dāng)一個人把握到自己的本質(zhì)時,同時也把握到了宇宙萬物的本質(zhì)。他此時即與宇宙一體”[2]71,也即達到了主客消融天人合一的狀態(tài)。
從審美的角度來解釋莊子的主客消融、天人合一,這是現(xiàn)代通俗的解釋,其根據(jù)就是莊子體道之過程與審美時的心態(tài)非常相似,甚至被認(rèn)為完全一致。在審美中,心靈沒有功利欲望、仁義道德與知性活動,心靈完全處于自由的狀態(tài)。
不過,莊子的本意恐怕也不是追求審美與藝術(shù),那時也沒有“審美”這個概念。徐復(fù)觀自己也說:“老子乃至莊子,在他們思想起步的地方,根本沒有藝術(shù)的意欲,更不曾以某種具體的藝術(shù)作為他們的追求?!梢哉f‘道之與藝術(shù),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钡藗冇殖膶徝赖慕嵌葋斫忉屵@種天人合一,“只從他們(指老莊)由修養(yǎng)的工夫所到達的人生境界去看,則他們所用的工夫,乃是一個偉大藝術(shù)家的修養(yǎng)工夫;他們由工夫所達到的人生境界,本無心于藝術(shù),卻不期然而然地會歸于今日之所謂藝術(shù)精神上”[2]43-44。物化時,人是處于一種審美狀態(tài);從審美的角度談物化,即天人合一,這應(yīng)是近現(xiàn)代以來借鑒西方美學(xué)思想的結(jié)果。莊子的本意也不是現(xiàn)在所說的將人生藝術(shù)化或什么藝術(shù)化的人生,只不過是在現(xiàn)實的痛苦中追尋一種自由的人生,這種自由的人生就是向道的回歸或向天的回歸,將人與自然整合起來。從道家與道教發(fā)展史本身來看,中國古人不是走的藝術(shù)美學(xué)研究這條路,而是把它與人生尤其是生命的長生久視聯(lián)系起來。唐末以后的興起的內(nèi)丹學(xué)就是挖掘生命的潛能,“由普通人向具有特異體質(zhì)的超人邁進的仙人之路”[3]528其修煉的基本思路也是向道的回歸,應(yīng)該說,這是一種動態(tài)過程;而從審美的角度談物化,只是主客消融達到物化時的一種結(jié)果,相對來說,是從靜止的層面來談的。
三、通向物化的途徑
通向物化的途徑,是體悟人及宇宙萬物共同的虛靜的自然本性,也就是天人合一,它有兩個條件。這兩個條件,一是去蔽;二是具有理性知識且超越這一理性知識。這兩個條件也就是通向物化的途徑。這兩個途徑是緊密相連的。先談一下如何通向莊子的積極的物化狀態(tài),也即如何通向積極的天人合一。下面以梓慶削 的故事為例:
梓慶削木為 , 成,見者驚猶鬼神。魯侯見而問焉,曰:“子何術(shù)以為焉?”對曰:“臣,工人,何術(shù)之有!雖然,有一焉:臣將為 ,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齊以靜心。齊三日,而不敢懷慶賞爵祿;齊五日,不敢懷非譽巧拙;齊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體也。當(dāng)是時也,無公朝。其巧專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觀天性形軀,至矣,然后成 ,然后加手焉,不然則已。則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與!”(《達生》)
“以天合天”,即以人的自然本性與樹的天性合一,也就是主客消融的天人合一,也就是物化。這是梓慶削木為 所達到的境界。達到這個境界有兩個條件。
一是必須具備一定的理性知識①且超越這一理性知識。梓慶必須懂得做 的物理知識并且相當(dāng)熟練,他若是門外漢或不熟練,則根本不可能由“技進乎道”,同時也必須超越上去,不然就是“勞形怵心者也”《應(yīng)帝王》,達不到道的境界而異化生命。
二是要去蔽②。梓慶“齊三日,而不敢懷慶賞爵祿;齊五日,不敢懷非譽巧拙;齊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體也。當(dāng)是時也,無公朝。其巧專而外骨消”,其中“齊”(即“齋”)、“忘”,就是一個去蔽的過程。把遮蔽心靈的東西通過心齋坐忘去掉,人的自然本性就顯露出來,從而達到“以天合天”的境界。
上面兩個條件是緊密相連的。都體現(xiàn)在梓慶削 這一件事的過程中。
上面僅是舉個例子而已。其實,理性知識很廣,還包括宇宙時空的知識,命的知識,等等。去蔽也還包括凝神專注等。
那么較消極的物化,是否也須上面說的這兩個條件呢?回答時肯定的。消極的物化,是在想象或夢幻(也是想象)中達到的一種審美狀態(tài)。審美時的心態(tài)本來就是無功利欲望、道德與知性束縛的自由心態(tài),也就是心靈沒有被遮蔽。人在審美時,是不做概念邏輯分析的,但不能說完全沒有思,“審美意識并不拋棄思,它包含著思、滲透著思”不過又是“更高一級的直接性,是對思的超越”[4]。我們說嬰兒無思無慮,具有直覺,但不能說嬰兒具有審美意識。故消極的物化也蘊涵有一定的理性知識的。當(dāng)然,照我們現(xiàn)在的眼光看來,消極的物化所體現(xiàn)的生命境界不及積極的物化所體現(xiàn)的生命境界高。
要之,物化即天人合一,必須達到兩個條件:一方面要具備一定的理性知識且超越這一理性知識,另一方面要去蔽,顯露生命的本真。這兩個方面緊密相連。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物化是一種境界,是生命經(jīng)歷了“知識論”與“去蔽論”后所達到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參考文獻:
[1]陳鼓應(yīng).莊子今注今譯·齊物論[M].北京:中華書局,1983.
[2]李維武.徐復(fù)觀文集:第四卷[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3]胡孚琛.道學(xué)通論[M].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2004.
[4]張世英.新哲學(xué)講演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4: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