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香
在高中政治課的四個必修模塊中,很多學生認為哲學是最難學的,哲學給他們的感覺是既高深莫測又枯燥乏味,因此學生學習哲學的興趣不大,積極性不高。其實,哲學常識的抽象和晦澀,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哲學的魅力所在。那么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種魅力呢?這就需要政治課教師發(fā)散思維,認真探索教法,充分釋放哲學的魅力。下面談談筆者的幾點做法。
一、上好哲學第一堂課,讓學生感受哲學的“趣味美”
高二第一堂哲學課一定要上好,要精心備課,要形象生動,假如第一堂課沒上好或講得很抽象,那么,在首因效應(第一印象所產生的作用)下,就會給學生一道有形屏障,使學生排斥哲學,從而影響接下來的教學。因此,筆者在上高二第一堂課時就沒有教授新課,而是講了兩個故事。第一個是古希臘哲學家皮浪曾講過的一個寓言故事。假如把一只小船放到大海中,上面有一個人和一頭豬。大海上狂風惡浪,小船眼看就要被浪打翻。此時,船上的人驚慌失措,而豬呢,只要有豬食吃,安之若素。所以,皮浪認為:人不如豬!學生一聽到這就笑了,于是筆者立即拋出問題:“為什么豬不驚慌?痛苦的人與快樂的豬,你愿做哪個?”學生在笑聲中展開討論,筆者不時地加以點撥,最終引導學生答出:“豬是沒有意識的,它的快樂是短暫的,當掉到水里時,人還可以求救或自救(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但豬就只有等死了?!钡诙€是幽默故事。在古希臘有甲乙兩個人,甲向乙借了錢,過了一段時間,乙問甲還錢,甲回答說:“借你錢的是過去的我,非現在的我,與現在的我何干?”乙很氣憤,遂把甲揍了一頓。甲來到法官面前狀告乙的行為,要求法官主持公道,這時乙回答道:“打你的是過去的我,非現在的我,你要抓就去抓過去的我,現在的我可沒有打你?!弊詈筮@場官司只好不了了之(故事體現了物質世界
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故事一講完,學生歡快的笑聲又回蕩在教室里。故事說明的哲理或許學生還不是很懂,但是筆者相信,通過這些故事能很快拉近他們與哲學的距離,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哲學的趣味。
二、充分調用“幾語”,讓學生感受到哲學的“抽象美”
列寧指出:“常常有這樣的成語,它能以出人意料的恰當,表現相當復雜的現象和本質。”中國哲學思想源遠流長,有很多充滿哲理的成語、俗語、諺語、詩詞,教師若能注意搜集這“幾語”并將其引入哲學課堂,就一定能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用“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長”來說明要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的道理;用“牽牛要牽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來說明辦事情要善于抓主要矛盾;用“入鄉(xiāng)隨俗”“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山腰點桐,山下務農”“莊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等來說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道理;用“花在樹則生,離樹則死;鳥在林則樂,離群則悲”來說明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原理……這樣不但把抽象的原理通俗化,使學生印象深刻,而且能激發(fā)學生對哲學的學習興趣。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在哲學教學中適當運用廣告語,那將會起到錦上添花、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在總結“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時,教師可以聲情并茂地引用澳柯瑪的廣告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因為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不可能有最好,承認最好,實質是否認發(fā)展的靜止觀點。因此我們在人生旅途中不能淺嘗輒止,滿足于已有的成就,只有承認更好,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才能不斷地實現突破。學生聽完后更是有一種發(fā)現新大陸的興奮感,原來廣告語也有哲理啊!實踐證明,充分運用好這“幾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品質,有利于體現人文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更有利于學生感受到哲學理論的“抽象美”。
三、聯系實踐,讓學生感受哲學的“活力美”
在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墻上有一句醒目的格言:“I hear, I forget, I see, I remember, I do, I understand.”(“聽到的,我忘記了;看到的,我記住了;做過的,我理解了?!保┻@句格言充分說明了實踐的重要性。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特征就是實踐性,做到與不斷發(fā)展著的社會實踐相結合才是哲學的活力所在。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把課堂教學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增強對哲學課的可信度和認同感。比如在講解“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時,筆者先讓學生填空:紅色+藍色= 色, 黃色+藍色= 色, 紅色+黃色= 色, 紅色+藍色+黃色= 色。這些問題對于不是美術班的學生來說是很難準確答出的,于是筆者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調色板和顏料讓幾位學生到講臺上進行現場實驗。學生看到有機會親自參與實踐,興趣一下子高漲起來。最后通過學生的現場演示,色彩搭配的結果躍然紙上(分別是紫色、綠色、橙色、黑色)。教師此時無需多講,課堂上的這一系列活動就是對教材內容的最好闡釋,教學效果水到渠成。由此可見,把實踐活動引入課堂,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哲學的活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熱情,使學生產生自覺學習的強大動力。
四、教學回歸生活,讓學生感受哲學的“實用美”
哲學作為智慧之學,并不是哲學家們自我欣賞的陽春白雪,而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南。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所學的哲學觀點來分析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覺得所學的知識“有用”“管用”,從而不斷提高他們學習的內在需求,認識到哲學的智慧之光。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必須要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比如筆者在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時,就結合了數學學科的知識。在平面解析幾何中,當動點到一個定點的距離與它到一條定直線(定點不在定直線上)的距離之比是常數時,該動點的軌跡為圓錐曲線(矛盾的普遍性)。常數的值不同,圓錐曲線的形狀就不同,當常數小于1時,軌跡是橢圓(矛盾的特殊性);當常數等于1時,軌跡是拋物線(矛盾的特殊性);當常數大于1時,軌跡是雙曲線(矛盾的特殊性)。學生一看這些哲學知識能跟他們的數學學科相結合頓時興趣大增,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他們很快就掌握了教學內容。
再拿高二學生選科為例,選擇什么科目,他們都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來選擇的,而這正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全面、聯系地看問題的哲學觀點。還有在講到“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這一哲理時,讓學生分析“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合理性。實踐證明,在教學中我們要盡量利用來自于學生身邊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材料,使學生切實感受到哲學課有內容、切實際,能入耳、更入心,這樣更能消除他們對哲學的神秘感,使他們欣喜地發(fā)現慎思明辨的哲學原來是無處不在的。
總之,在高中哲學的教學中,教師如能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注意運用靈活多變的方法引導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體驗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悅,那么哲學的魅力一定會得到無限釋放的。
(責任編輯 袁 妮)